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优质实录配套配套教案配套(杨老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
深圳市龙岗区万科城实验学校杨丽娟
一、课程标准: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6—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括,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了政权分立这个知识点,政权分立描述了东汉后期各地割据,战乱频繁,政权分立,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后由西晋完成国家的统一。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民心所向,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汉后期的的社会形势、知道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了解三国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过程与方法:掌握描述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初步学会用历史的、辨证的观点评述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反对国家分裂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赤壁之战的影响和三国鼎立的局势
2、教学难点:分析三国鼎立的影响
五: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流程
导入
今天同学们的课前准备很好,很
到位,作为奖励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
歌曲,歌手林俊杰的《曹操》,大家注
意听,这首歌曲里哪句话跟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有关。

学生欣赏歌曲,
学生回答问题,引入本课内容。

调节气氛,引
起注意。

学习
从经验开始,
通过回答教
师提问,可以
知道学生课
前知识的掌
握情况。

品时代1、时代特征:
结合年代尺分析时代特
征:分裂对峙、民族融合
2、课件出示:三国小故事《隆
中对》,从天下形势的分析引
入赤壁之战。

3、视频播放《赤壁之战》
4、赤壁之战的学习:
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5、三国鼎立:
活动一:究三国
课件显示三个错误的三国形
势,学生纠错
活动二:画三国
1、分析时代特征,开课点题:
时代特征即课题:政权分裂对
峙、民族融合。

从年代尺的
观察得出时
代特征,培养
学生分析图
表能力
三个活动:究
三国、画三
国,议三国。

从活动中充
分了解三国,
培养学生自
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能

品事件活动三:议三国-----评价三国
鼎立
阅读课文P89内容,再结
合投影上的地图和问题进行
分析评价。

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看课文P127的中国历史纪年
表这说明我国历史发展的主
1、回顾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掌握描述历
史事件的基
本要素。

利用
资料,初步学
会用历史的、
辨证的观点
评述三国鼎
立。

结合三国
鼎立的影响,
引导学生多
角度评析历
史事件。

流是什么?
(上述过程中注意学法指导,小问题跟进,及时概括)3、结合中国历史纪年表,回答问题。

大家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
方人民的南迁,
江南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你能找出具体的原因吗
学生自评互判。

结合本课内
容和以前学
习的地理知
识,检验学生
的分析归纳
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二节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时代特征:政权分裂对峙、民族融合
2、赤壁之战:208年
3、三国鼎立→西晋
4、南北朝
5、南方经济的发展:三国时期开始
六:教学设计说明
1、依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史料、图片等资料,设计了环环相扣、层
层递进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不断深化,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和历史分析能力。

2、依据学生对三国的故事比较熟悉的特点,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结构,主要选取政权分立作为独立的教学内容,通过三国鼎立的影响的评价,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中,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