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生理

合集下载

南京医科大学07-08生理试题

南京医科大学07-08生理试题

2007~2008生理一、单选1.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膜去极化引起Na离子的再生性循环B血液凝固过程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ADH释放的增加D排尿反射E以上都不是2.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离子和K离子浓度差的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离子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离子通透性增加C Na离子K离子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细胞内外Na离子K离子分布不平衡3.来自A型血的血清中含A抗A凝集素B抗凝集素CA凝集原DB凝集原E抗A抗B凝集原4.血浆渗透压的下列说明,正确的是A与0.9%NaCl相当B胶体渗透压占大部分C晶体渗透压维持循环血量D与溶质颗粒数呈反比E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5. 形成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流主要是A K离子内流Ca离子外流B K离子外流Ca离子内流C Na离子内流K离子外流D Ca离子内流Na离子外流E以上都不是5.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B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C主动脉压D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E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7.反射的结构基础是A中枢B传入神经C反射弧D感受器E效应器8.微循环直捷通路的主要功能是A物质交换B是血液迅速回到心脏C增加皮肤血液流量,有利于散热D调节毛细血管血压E调节组织液回收9.心迷走神经兴奋时A节后纤维末梢释放肾上腺素B心肌收缩力增强C窦性心率加快D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E以上都不对10.增加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使A呼吸变深变快B呼吸幅度减少C呼吸变深变慢D吸气时相缩短E呼吸不变11.以毛细淋巴管为主要吸收途径的物质是A葡萄糖B氨基酸C脂肪分解物质D无机盐E水12.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经皮肤散热形式有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E以上都不是13.肾小球滤液中大部分溶质的吸收部位是A近球小管B髓袢细段C远曲小管D集合管E髓袢粗段14.按照行波学说,高频声波传入耳蜗时,引起基底膜振动幅度最大的部位是A底部B顶部C中间部D全长E以上都不是15.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A调节肌紧张B维持身体平衡C调节内脏活动D协调随意运动E参与运动设计16.下列激素中,哪一种是肽类激素A醛固酮B睾丸酮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雌二素E皮质醇17.正常人作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钟通气量增加两倍时A肺泡气氧分压增加两倍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两倍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10%D肺泡通气量必定增加两倍E以上都不正确18.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A食物的热价B食物的氧热价C非蛋白呼吸数D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E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生产量1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吸收的部位是A十二指肠B空肠和回肠C十二指肠和空肠D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E回肠20.产生肾素的细胞是A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B入球小动脉的近球细胞C远曲小管的致密斑细胞D近球小体的间质细胞E近球小管的上皮细胞2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位于肺泡上皮和液体层之间B由肺泡1型细胞所分泌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D可使肺顺应性变大E增加肺泡表面张力22.当血液的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时,如果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60%,则每100ml血的含氧量约为A 10.5ml B 12ml C 13.4ml D20ml E40ml23.通过肠胃反射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以上都不是24.以下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男子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女子高B幼儿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C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低D体重相同的人,基础代谢率较接近E基础代谢率同体表面积有比例关系25.抗利尿激素A是蛋白质类激素B由垂体后叶合成C作用于肾近曲小管D在血容量增加时分泌减少E在体液渗透液下降时分泌增加二、多选1.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组织有A肾上腺髓质B血管平滑肌C胰腺和胃腺D心传导组织2.突触后抑制A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的B突触后膜呈超极化C回返性抑制和交互性抑制均属突触后抑制D由一个兴奋性神经元直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3.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取决于A肾小球滤过率B血浆胶体渗透压C肾髓质渗透梯度D ADH的分泌4.下面哪些情况可以延缓和防止凝血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B血液置于硅胶管中C血液中加入肝素D维生素K抑制剂6.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特点是A胃肠不收缩的情况下也可以记录到基本电节律B消化道各部分的基本电节律的频率基本相同C基本电节律的产生是肌原性的D动作电位总是在基本电节律的基础上产生名词解释1.负反馈2. 肺泡通气量3.食物的热价4.消化5.去大脑僵直6.血细胞比容7.心输出量8.牵张反射9.兴奋性10.肾小球滤过率问答题1.试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敲除研究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敲除研究
※马里奥—卡佩基最大的科学贡献在于对 “基因靶向”的创造性研究,被称作“基
美国科学家奥利弗·史密斯
※ 1925年7月23日出生于英格兰的哈利 法克斯,是英国出生的美国遗传学家。
※ 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牛津大学的贝利 尔学院学习,并于1946年获得牛津大学 生理学学士学位。
※1951年获得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 位,现任职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 院病理学教授。
总的来说,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 完全阐 明,但 已证明 与以下 因素密 切相关 : 1、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 肝流行 的地区 也是肝 癌的高 发地区 ,患过 乙肝的 人比没 有患过 乙肝的 人患肝 癌的机 会要高 10倍之 多。长 期的临 床观察 中发现 ,肝炎 、肝硬 化、肝 癌是不 断迁移 演变的 三部曲 。近来 研究表 明,与 肝癌有 关的病 毒性肝 炎主要 包括 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 其中又 以乙型 肝炎最 为常见 。 2、酒精:俗话说“饮酒伤肝”,饮酒并 不是肝 癌的直 接病因 ,但它 的作用 类似于 催化剂 ,能够 促进肝 癌的发 生和进 展。有 长期酗 酒嗜好 者容易 诱发肝 癌。这 是因为 酒精进 入人体 后,主 要在肝 脏进行 分解代 谢,酒 精对肝 细胞的 毒性使 肝细胞 对脂肪 酸的分 解和代 谢发 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 肪肝。 饮酒越 多,脂 肪肝也 就越严 重,进 而引起 肝纤维 化、肝 硬化、 肝癌的 发生。
奥利弗史密斯的研究
• 埃文斯应用基因打靶技术发展人类疾病的 小鼠模型。他还开发了多种其它的人类遗 传疾病囊肿性纤维化小鼠模型,并利用这 些模型来研究疾病机制和测试基因疗法的 效果。
2020/1/4
马丁埃文斯的研究:
1981年,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 斯时任英国卡的夫大学哺乳动物基 因学教授的,首次从老鼠胚胎中提 取出胚胎干细胞(ESC),这一 发现为“基因敲除”小鼠的出现奠 定了直接的基础。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敲除技术方法 基因敲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
5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靶向的细胞基础—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estemeells,ESC)来源于胚胎 的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具有自我复制和多能型,能 够分化成来源于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各种细胞 类型,具有全能型; ESC的另一特性是当将一定数目的ESC注人囊胚期小 鼠的囊胚腔后这些细胞可以参与包括生殖腺在内的各 种组织嵌合体的形成; ESC是进行基因靶向研究不可替代的材料。
3
什叫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 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 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又称为基因打靶 (gene targeting),是指通过DNA同源 重组定向地将外源基因插入宿主细胞染 色体DNA,从而使特定基因在细胞内或生 物活体内失活的过程。
2015-6-28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筛选重组细胞策略的发明
Thomas和Capecchi曾指出同源重组的频率和随机整合频 率相比是 1/1000; Capecchi发明了一种用于鉴定胚胎干细胞是否包括完整 的插入靶基因的新方法——阳性-阴性选择策略;
基因敲除技术方法
合如 体图 小( 鼠左 ) 由 嵌 合 体 得 到 基 因 敲 除 的 纯 .
source: /docs/authentication/
“基因敲除”技术原理
基因打靶的研究对象——小鼠
和人类基因组一样,小鼠基因组也编码约
个基因;
30000
据分析约99%的人类基因可以在小鼠基因组找到同 源基因,而这些基因的序列的整体同源性也在 90%以上;
2015-6-28
基因敲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诺贝尔奖工作回顾・小鼠基因修饰基本原理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其相关工作介绍汤富磊1 冯 娟2(1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83;2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083) 2007年10月8日,瑞典皇家卡罗琳医学研究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Mari o R .Capecchi 、O liver S m ithies 和英国科学家Martin J.Evans 在“涉及使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小鼠特定基因修饰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1]而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1)。

图1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Mari o R.Capecchi 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

1967年获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长期担任美国犹他大学人类遗传学和生物学教授,同时在霍华德2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2Hughes Medical I nstitute )工作。

O liver S m ithies 1925年出生于英国。

1951年获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会山分校工作。

Mari o R.Capecchi 和O li 2ver S m ithies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利用两段DNA 片段的同源重组可以对哺乳动物基因组进行可控的基因修饰。

Martin J.Evans1941年出生于英国,1963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进入伦敦学院解剖与胚胎系攻读博士学位。

现在英国加的夫大学担任哺乳动物遗传学教授。

1981年,Evans 从小鼠胚胎中成功地分离出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是生物成体所有细胞的来源。

他还建立了一系列基本技术,包括对胚胎干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遗传操作,以及将遗传改造过的胚胎干细胞转入代孕母鼠体内以产生经遗传操作的后代。

上述三位科学家的工作,使人们可以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中进行特定的基因改造,并繁殖出成功表达这种新基因的后代。

200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0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三、定义
• 所谓基因打靶技术, 简单的说就是人为的 操纵基因的表达,也 就是说在基因序列上 加入或减去基因的技 术。通过对基因片断 的加加减减,达到预 期的生物形状改变的 结果。
四、应用
• ①“基因靶向”技术可允许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 胞,灭活或修改小鼠的特定基因,使实验鼠体内 的一些“不活跃”基因失去作用,从而发现这些 基因的实际功能,研究这些基因对健康和疾病的 影响。利用该技术,科学家在小鼠的胚胎干细胞 中引入特定基因进行修饰,将这些细胞注入小鼠 的胚胎后,从该胚胎出生的小鼠和其它小鼠繁殖 的后代将产生基因变异。科学家希望借此发现人 类一些疑难杂症在分子水平上的发病原因,并最 终找到治疗途径。
④用来提供廉价的异种移植器官。
众所周知,器官来源稀少往往是人体器官移植的 一大制约因素,而大量廉价的异种生物如猪等的 器官却不能用于人体。这是因为异源生物的基因 会产生一些能引起人体强烈免疫排斥的异源分子, 如果能将产生这些异源分子的基因消除,那么动 物的器官将能用于人体的疾病治疗,这将为患者 带来巨大的福音。再就是用于定向改造生物,培 育新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由此可见其 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
200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基因靶向”技术的坚定基

一、概述
• 2007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两名美国人马里奥·卡 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国人马丁·埃 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 面的突出贡献。
马丁-埃文斯
• ②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利用该技术先后对 小鼠的上万个基因进行了精确研究。根据 导致人类疾病的各种基因缺陷,科学家培 育了超过500种存在不同基因变异的小鼠, 这些变异小鼠对应的人类疾病包括心血管 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和癌症等。

欢迎浏览《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期刊

欢迎浏览《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期刊
20 4. 0 2 0. 02
[] 文 3
川, I徐
1 ] e T ib .T eu s e t r a J .A e  ̄ b a ho i 浩, 黄启福 , 等.活 血中药对 A E缺 陷小 [6 Le R ,Lb yP h nt l a e m [ ] a r e p
sl ho bV s i , 97, 7 1 ) 15 c r rm acBo 19 1 (O : 89—16 . eT l 87
事件 的发 生无疑具 有重要 意义 。
[ 参 考 文 献] wt s t s J .Ah r ce s ,20 ,17( ) 7 i t i [ ] te slr i 0 1 5 1 :5— h an o os
8 4.
[2 R s .Ahrslrs :a f m t ydsae j .N 1 ] os R teoc o i n i a a r i s[ ] e s nm l o e

6 2 6 .
斑块的作用。因此 , 深入研究活血解毒 中药有效部 [ 1 M ssi , aah , auioH, t .Fb m su r 1 ] aah T ksi Y shk e a i ucl S I 1 o r a 位干预易损斑块的具体环节 ,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c p c mp st n i o t n rt e s i t f s l h a o o io i i s mp r t h t l y o t i e a f o b a i e a sd b 筛 选出优化 配伍组 合和 配 比关 系 , 开发 有 效药 物 , 对 ah r s lr t lq e n mau e W HHL rb i r ae t e ce i p a u s i t r o o c a bt t td s e 于进一步提 高稳定斑块作用 、 减少临床急性心血管

2007年science关于多巴胺的文章

2007年science关于多巴胺的文章

2007年science关于多巴胺的文章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了多种生理和行为功能的调节。

2007年,《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多巴胺的研究文章,该文章揭示了多巴胺在奖赏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并对相关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索。

标题:多巴胺:奖赏与学习的神经调节物质引言部分: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大脑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参与了奖赏和学习过程的调节,对于正常的动机、行为选择和学习记忆等功能至关重要。

多年来,科学家们对多巴胺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直到最近才开始逐渐揭示其神经机制。

奖赏系统的调节:研究发现,多巴胺参与了大脑中的奖赏系统调节。

这个系统包括了多个脑区,其中包括了产生多巴胺的脑区。

当人们获得奖赏时,多巴胺的释放会增加,使得人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这种愉悦感进一步加强了行为的记忆和重复,使得人们更有动力去寻求奖赏。

学习和记忆的调节:多巴胺也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多巴胺的释放与新奇刺激和认知任务的完成密切相关。

当人们面临新的刺激或需要进行认知挑战时,多巴胺的释放会增加,从而提高了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多巴胺系统的神经机制:多巴胺通过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

当奖赏刺激到来时,多巴胺神经元会释放多巴胺,然后与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

这种突触连接可以加强或减弱神经元之间的通讯效果,从而调节相关行为和学习过程。

多巴胺系统的异常与疾病:多巴胺系统的异常与一些精神和神经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神经元的退化导致了运动障碍等症状。

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则与多巴胺系统的过度活跃有关。

对多巴胺系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研究和治疗这些疾病。

结论部分: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奖赏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参与了奖赏系统的调节,使人们感到愉悦和满足,并加强了行为的记忆和重复。

此外,多巴胺还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发挥作用,提高了认知任务的完成效果。

对多巴胺系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神经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卡佩奇 19 年入选美 国国家科学院 ,0 2年成为 91 20 欧洲科 学院院士 , 还 获得 了众多荣 誉和 奖项 。卡 佩 他 奇在哈佛时就是一 位成果 丰富 的研 究者 , 他发现 了导 致蛋 白合成的分 子机 制 。当他于 17 9 3年在 犹他 大学 建立 实验室时 , 便试 图将分 子基 因学 引入 到对 动物 细 胞 的研 究 , 以便 获悉 如 何 掌 控 这 些 细 胞 里 的 基 因。 17 9 7年开始 , 卡佩奇 开展一 系列 实验室研 究。在这 些 研究 中 , 逐步创建 了对动物 细胞进 行“ 因靶 向” 基 的技
术 。利 用 这 种 技 术 , 18 于 99年 成 功 地 对 一 只小 鼠进 行
来持续 而深远 的影 响 , 并且不 断造福人类 。
早在 2 0世纪 9 0年代 , 一技 术就 已经在诺 贝 尔 这 生理学奖或 医学奖的“ 名单” 大 中。实 际上 , 在业 内 这
也 已经 成为 共 识 , “ 因靶 向 ” 术 获 奖 只是 时 间 问 即 基 技
个月 以前 , 就有学 生和 同事筹 划 着祝寿 , 他不 同意 , 但 理 由是那样会 让人 觉得 他要退 休 了 , 而他 至少要 干到
7 9岁 。
现引领人们掌握 了一个无 比强 大的研究 武 器 : 鼠 的 小 “ 基因靶 向” 技术 。在 “ 因靶 向” 基 技术 的帮助下 , 学 科 家可以使小鼠体 内的特定 基因丧 失功 能 , 这可 以为 阐 明人类疾病 的发生机理发挥 至关重要 的作用 。从长 远 看 ,基 因靶 向” 术对人类 在理解基 因功 能方面将 带 “ 技
国纳 粹 的统 治 而 被 捕 , 为 一 名 政 治 犯 。母 亲 在 14 成 91

2007年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与病理解剖学真题

2007年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与病理解剖学真题

2007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卷的试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无效。

生理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甲状腺素对哪些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A.脑和内脏B.骨骼和神经系统C.肌肉和皮肤D.躯体神经2.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幅值取决于()A.刺激强度B.膜内外的Na+、K+浓度C.阈电位水平D.刺激作用的时间3.肝肾疾病引起水肿的原因()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B.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C.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D.淋巴回流量减少4.下列哪项不是红细胞生成的必要条件()A.红骨髓的造血功能正常B.维生素B12和叶酸C.蛋白质和铁D.雄激素5.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学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河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是()A.A型B.B型C.AB型D.O型6.第二心音标志着()A.心房收缩期开始B.心房舒张期开始C.心室收缩期开始D.心室舒张期开始7.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的电生理基础是()A.静息电位增大B.舒张期自动去极化C.阈电位增大D.阈电位降低8.有关心迷走神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率减慢B.心房肌收缩力减弱C.心房肌收缩力增强D.动脉血压减少9.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A.肺活量B.肺通气量C.时间肺活量D.潮气量10.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A.频率加快,幅度减少B.频率加快,幅度增大C.频率减慢,幅度增大D.频率减慢,幅度减少11.能使肺回缩力减少,肺顺应性增大的是()A.肺纤维化B.肺充血C.肺水肿D.肺气肿12.参与胃蛋白酶原激活的因素是()A.碳酸氢盐B.盐酸C.氨基酸D.内因子13.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注射阿托品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胰液分泌B.增加以蛋白酶抑制分泌物C.减少肠致活酶分泌D.引起oddi括约肌舒张14.月经周期中,正常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的最低点在()A.月经期第一天B.排卵期C.排卵后一周D.排卵前期1周15.给家兔注射25﹪葡萄糖100ml后尿量增加,其原因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肾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D.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比值16.肾小球过滤分数是指()A肾滤过率和体表面积的比值 B.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C.肾血浆流量和体表面积的比值D.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比值17.肝,胆疾病发生牵涉痛的部位可见于()A.腹股沟区B.上腹部和脐周C.右肩胛部D.左上臂尺侧18.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是()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19.去甲肾上腺素对哪种受体有较强的激动作用()A.M受体B.N受体C.β受体D.a受体20.副交感神经对内分泌的影响是()A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抑制生长素的分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2007-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深度解析

2007-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深度解析

2007-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深度解析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由亨利·哈利斯·梅顿和奥尔琼·J·韦尔奇授予的。

他们获得此殊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光损伤感受和修复机制。

他们的研究对于了解动物生理学中光感应的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梅顿和韦尔奇的研究聚焦于动物的视觉系统。

他们发现,动物的视觉系统对光的暴露会造成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他们还发现,动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称为光修复酶的物质,能够修复光引起的损伤,保护视觉系统的健康。

这项研究对于开发治疗光感受损伤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光感受和修复机制,人们能够寻找到治疗光感受损伤的新方法和药物。

这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动物的视觉系统,并为医学领域的其他研究提供灵感。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弗朗索瓦兹·巴尔谢和卢修斯·蒙台.费韦尔,他们被认为是“生物钟”的发现者。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生物钟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作用。

生物钟控制着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如睡眠、饥饿和激素分泌。

巴尔谢和费韦尔的研究对于了解生物体的生物节律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发现,生物节律是由一种称为生物钟基因的特殊基因控制的。

这些基因对于调节生物体的内部节奏具有关键作用。

该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物钟,同时也为研究其他生物体节律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伊丽莎白·黑斯廷斯和卡罗尔·格雷文。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的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病毒和肿瘤细胞,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人体的免疫细胞可以通过识别外来抗原并选择性地杀死它们,以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黑斯廷斯和格雷文的研究为了解人类的免疫系统如何工作和发展免疫疗法提供了基础。

他们的研究也为人们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抗癌和抗病毒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项研究为医学领域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前庭生理[耳显微外科2007版(五)]

前庭生理[耳显微外科2007版(五)]
斜、 体位 失常和 共济失 调 。 1 前庭 系统解 剖结构 将前庭 系统 区分为 周 围部 和 中央部有 助 于定 位病 变 。前庭 系统周 围部 同 由迷路 及其 向脑 干发送 的神经 组成 。迷路 由水平 、 、 3个半 规 管 、 圆 囊 和球 囊 上 后 椭 组 成 。前 庭 系统 中枢 部 由外 、 、 内 上和下 前庭 核及 其 向 小脑 、 下行脊髓 束和 眼外运 动核发 送 的神 经组 成 。 周 围前庭部 ( 系统 ) 的骨 迷路 藏 于颞 骨 中 , 内有膜 迷路 。膜 迷路含 有感觉 头运 动 的结 构 。上前庭 神 经传 人纤维 起 自上 半规 管 、 平 半规 管 和 椭 圆囊 感 受 器结 水 构 , 于脑干 内前庭 核 ; 终 下前 庭神 经起 自后半 规管 和球
头运 动信息 是 由前 庭神 经 传 人 冲动 率 来 编码 的 。
所有 的加 速 度 可分 成 6种 : 以三维 空 间为 轴 的 3个 平 面 的旋转 运 动 和 3个 方 向 的直 线 运 动 。半 规管 司 旋 转, 每个半 规管有 位 于对 侧 与之平行 的协作 半规 管 , 水
前 后倾 斜和 平移运 动 。
神经元 组成 。神经 元 为 双极 型 , 于前 庭 神 经 近 脑 干 位 的 Sap cra神经节 。除 了传 人纤 维 , 有起 自前 庭 核 至 还
毛细胞 的 4 0~ 0 0 6 0条 传 出纤 维 。传 出纤 维 在调 节前
2 周 围前 庭 系统生 理 位 于半规 管和 耳石器 感觉上皮 的毛细胞 能调 节 由 运动转换 成 的前庭 神经传 人神经纤 维 的冲动 。 毛细胞 因其有成 簇纤 毛而 得名 。这 种 纤 毛突 人 明胶 性 嵴 中 。 每 个 毛细 胞有 5 0~10根静纤 毛和 1根位 居边 缘 的长 0 的动纤 毛 。动纤 毛相对静 纤 毛的位置决 定 了毛细胞 的 固有极性 。在水平 半 规 管 , 细胞 的动纤 毛位居 静 纤 毛

基因敲除小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07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介绍

基因敲除小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07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介绍

理 中的 作 用 . 生命 科 学的 发 展 具 有 革命 性 的 意 义 , 临床 疾 病 的认 识 和 治 疗 也 起 到 了关键 的 推 动 作 对 对
用 。这 项 技 术 的发 明者 因此 获 得 了 2 0 0 7年 诺 贝 尔生 理 或 医 学 奖 。
关 键 词 基 因 靶 向 E S细 胞 同 源 重 组 基 因 敲 除 小 鼠
F、 代
嘲 嘲 嘲
蕊 ( 器 ( 嘲 ‘
突 变 小 鼠
杂 台 『 鼠 野 生 型 小 鼠 本小
项 所涉 及 的发 现 引 领人 们 掌 握 了一 个 无 比强 大 的研 究 武 器” “ 如今 已经 被应 用 在生 物 医学所 有领 域 ” .它 。 Mai R.a ec i 1 3 r C p c h .9 7年 生 于 意 大 利 ,9 7年 于 o 16
行 定 向修 饰 ( 括 基 因 失 活 、 因 突 变 、 源 基 因 插 包 基 外 入 、 色 体 片 段 删 除 等) 并 使修 饰 后 D A 与 基 因 组 同 染 . N
来 的一 项 生 物 学 技 术 ( l ho ..t 1 9 0 。 是 指 Si tm JLe . 8 ) 它 g a1
利 用 分 子 生 物 学 的 原 理 和 方 法 对 生 物 体 外 源 D A进 N
他们 因利 用 基 因靶 向技 术 使 小 鼠体 内的特 定 基 因失 去 活性 , 育 出研究 价值 极 高 的“ 因敲 除小 鼠” 获 此殊 培 基 而 荣 。 贝尔 奖评 审委 员会 在 新 闻公报 中说到 :今 年 的奖 诺 “
0 入代 鼠 内 植 孕 体 培养
美 国哈 佛 大 学 获得 生 物 物 理 学 博 士 学 位 , 任 美 国 H— 现 o ad H g e 医 学 研 究 所研 究 员 和美 国 犹 他 大 学 人 类 w r u h s 遗 传 学 和 生 物 学 教 授 ; r nJE a s爵 士 ,9 1年 生 Mat . vn i 14 ,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一)】2007年医学及生理学奖1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一)】2007年医学及生理学奖1

医学及生理学奖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

这三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获得这一殊荣的。

这些发现导致了一种通常被人们称为“基因打靶”的强大技术。

这一国际小组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在老鼠身上实现了基因变化。

马里奥·卡佩奇马里奥·卡佩奇(1937—),200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

马里奥·卡佩奇现年70岁,目前是美国犹他州医学院著名教授、人类基因系两位主任之一。

卡佩奇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维罗纳,少年时移民美国。

他从俄亥俄州安提亚克学院获得了化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自哈佛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华生的指导下完成的。

生平马里奥·卡佩奇(MarioCapecchi)(1937年──)是一位生于意大利的美国分子遗传学家,也是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2]。

马里奥·卡佩奇佩奇目前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Professor)。

马里奥·卡佩奇于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维罗纳,并于1961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州安提阿大学(AntiochCollege)化学及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7年,马里奥·卡佩奇在詹姆斯·沃森(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指导下,于哈佛大学取得生物物理学(Biophysics)博士学位。

1967年至1969年,卡佩奇在哈佛大学学者学会(SocietyofFellows)担任初级研究员(JuniorFellow),1969年,卡佩奇成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并于1971年晋升为副教授。

1973年,卡佩奇进入犹他大学任教。

2007年专插本生理学真题

2007年专插本生理学真题

广东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血液pH值维持相对恒定B.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C.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D.动脉血压维持相对恒定E.血Ca2+浓度的相对稳定2.下列调节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分泌B.膝反射C.风沙入眼引起流泪D.吸吮反射E.谈论美食引起唾液分泌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血糖浓度的调节B.正常分娩过程C.肺牵张反射D.体温调节E.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4.关于阈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对K+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细胞膜对Na+、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C.细胞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电位D.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细胞膜对Na+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5.当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由-90mV变化为-80mV时,称为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是A.去甲肾上腺素B.三磷酸肌醇C.二酰甘油D.Ca2+E.cAMP7.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从肾小管液中重吸收葡萄糖是通过A.继发性主动转运B.原发性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D.易化扩散E.入胞8.肌肉在最大后负荷条件下兴奋时,出现A.等张收缩B.不收缩C.轻度收缩D.等长收缩E.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的总和9.筒箭毒能阻断神经—肌接头兴奋的传递,原因是A.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量B.胆碱酯酶丧失活性C.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量D.加速乙酰胆碱的重摄量E.特异性阻断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10.有关动作电位传导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有髓神经纤维上呈跳跃式传导B.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沿细胞膜传导C.动作电位的传导其实是沿着细胞膜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D.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其幅度和波形保持不变E.呈电紧张性传播1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A.纤维蛋白原B.白蛋白C.α1-球蛋白D.α2-球蛋白E.γ-球蛋白12.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因子ⅦB.磷脂C.Ca2+D.组织因子(因子Ⅲ)E.凝血酶原13.心室肌细胞与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B.1期复极化的速度C.2期形成的离子基础D.3期复极化的速度E.4期自动去极化的有无14.心脏收缩力量增强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原因是A.动脉血压升高B.心舒期心室内压较低C.心输出量降低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E.中心静脉压升高15.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器位于A.脑桥B.主动脉体C.颈动脉体D.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E.延髓16.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B.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D.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减慢E.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17.关于动脉血压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周阻力增加,收缩压升高为主B.心率加快,脉压减少C.大动脉的顺应性降低,脉压增大D.每搏输出量降低,脉压减少E.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18.潮气量为550 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钟,无效腔气量为150 mL,则肺通气量为A.8.3 L⁄minB.1.8 L⁄minC.6.6 L⁄minD.4.8 L⁄minE.5.0 L⁄min19.肺弹性阻力减少见于A.肺充血B.肺气肿C.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D.肺水肿E.肺组织纤维化20.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氨基甲酰血红蛋白B.物理溶解C.氧合血红蛋白D.碳酸氢盐E.碳酸21.关于胆汁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脂肪酸的吸收B.中和一部分胃酸C.分解蛋白质D.乳化作用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22.呼吸商是指A.呼出气量与吸入气量的比值B.在一定时间内机体吸入的氧量与呼出的二氧化碳量比值C.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与吸入氧量的比值D.呼出气中二氧化碳量与肺泡气中二氧化碳量的比值E.呼出气量与肺容量的比值23.关于测定人体基础代谢率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前禁食12小时B.精神紧张C.静卧半小时以上D.清醒状态E.室温在20~25摄氏度范围24.渗透性利尿可见于A.大量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饮用1000mL清水C.血糖浓度升高到220mg⁄100mLD.肾血流量显著增加E.呕吐25.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A.血Na+升高、血K+降低B.血Na+降低、血K+升高C.血Ca2+升高D.血Cl-升高E.血Na+和血K+均降低26.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是A.血容量少B.血浆晶体渗透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E.动脉血压降低27.肾小管重吸收Na+的最主要部位是A.髓袢升支粗段B.髓袢降支细段C.集合管D.远曲小管E.近端小管28.形成肾脏外髓部组织间隙液高渗的主要溶质是A.NaClB.尿素C.NaCl与尿素D.NaCl与KClE.尿素与KCl29.正常眼在看近物时,正确的是A.晶状体变扁平,折光能力增强,瞳孔缩小B.晶状体变凸,折光能力增强,瞳孔扩大C.晶状体变扁平,折光能力减弱,瞳孔散大D.晶状体变凸,折光能力增强,瞳孔缩小E.晶状体变扁平,折光能力减弱,瞳孔缩小30.耳蜗微音器电位是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终极电位D.后电位E.感受器电位31.关于异相睡眠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感觉进一步减退B.促进精力恢复C.无间断的阵发性表现D.脑的耗氧量增加E.促进学习和记忆32.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是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后膜主要对Ca2+、K+的通透性增大C.突触后膜去极化D.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3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下列组织器官的作用为非拮抗性的是A.支气管平滑肌B.唾液腺C.心肌D.小肠平滑肌E.血管平滑肌34.腱反射属于A.紧张性牵张反射B.行为性牵张反射C.腱器官引起的反射D.外感受性反射E.单突触反射35.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A.去大脑僵直B.脊休克C.腱反射加强D.肢体麻痹E.动作不精确36.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A.巨人症B.肢端肥大症D.呆小症 C.粘液性水肿E.侏儒症37.关于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四肢脂肪分解B.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C.促进肝外蛋白的分解D.提高机体对应激刺激的耐受和生存能力E.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38.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A.食物中缺少钙B.食物中缺少碘C.食物中缺少酪氨酸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E.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39.月经产生的原因是A.雌激素水平下降B.孕激素水平下降C.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D.FSH和LH水平下降E.催乳素水平下降40.关于睾酮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胡须生长B.抑制红细胞的生成C.使男性出现特有的气味D.促进肌肉和骨骼肌蛋白质合成E.维持性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生理学试题

生理学试题

2007年第四部分生理学试题一、判断(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表明其脆性越大2.唾液分泌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反射性调节和体液性调节来实现的3.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为兴奋性4.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为有效,因为前者的每分肺泡通气量大于后者5.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心肌是功能上的和胞体6.正常眼看6米以外的物体时,不需任何调节就可以产生清晰的视觉7.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最多,对终尿量的调节作用也最大8.突触后抑制必须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才能发生9.血中激素的基础水平是稳定的,如无外界刺激,不呈现波动10.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在完整的机体内,可使心脏活动增强,心率加快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1.气管内表面衬覆A单层扁平上皮B变移上皮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2.影响细胞内外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粘滞性D血细胞数量3.下列关于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叙述正确的A易化扩散所借助的“通道”和“载体”本质窦是蛋白质B只有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通过异化扩散进入膜内C单纯扩散量只取决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梯度D主动转运和异化扩散都需要细胞代谢供给能量4.神经纤维上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D相对不应期假低尝期5.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酶介作用的离子是A钠离子B钾离子C钠离子D氯离子6.下列关于纤溶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既存在纤溶酶原激活物,也存在抑制物B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纤溶酶原无活性C纤溶酶原的激活物只存在于血浆中D纤溶酶原激活物可用作抗血栓药物7.参与体液免疫的是A.B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8.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收缩的收缩形式几乎都属于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单收缩D完全强直收缩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维持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A.0期除极缓慢 B 1期复极缓慢 C 2期复极缓慢 D 3期复极缓慢10.控制生物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下丘脑C延髓D脊髓11.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A心输出量B心指数C射血分数D每博功12.微循环中与体温调节有关的通路是A通血毛细血管B直捷通路C迂回通路D动-静脉短路13.如果外周阻力不变,每博输出量大,则动脉血压的变化是A仅收缩压升高B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明显C仅舒张压升高D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14.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后尿量增加的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C醛固酮分泌增加D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1.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2.当某一恒定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期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会逐渐下降此现象为感受器的A疲劳B抑制C适应D传导阻滞18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B激活胃蛋白酶原C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D促进小肠内钙铁的吸收19.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局部兴奋的共同特点是A反应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B都可以叠加或总和C反应幅度都随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小D都有钠离子通道的激活20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产热量A寒战B肝脏代谢活动增强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D食物的动力效应21.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静息电位仅为-70mV B 0期去极速度快C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D 4期自动除极速率快22.与肾近球小管葡萄糖重吸收密切相关的是A钾离子的重吸收B钠离子的重吸收C钠氢离子交换D氯离子的重吸收23.排卵前血中黄体生成素(LH)出现高峰的原因是A血中孕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B血中高水平的雌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C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共同作用D卵泡刺激素的作用24.异相睡眠的生物学意义A促进细胞增殖和成熟B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C促进记忆功能和精力恢复D促进食欲和消化25.近曲小管中碳酸氢根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A.H2CO3 B碳酸氢根HCO3 - C.CO2 D碳酸根26.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是A胃泌素B盐酸C促胰液素D促胰酶素27.当睫状肌收缩时可引起A悬韧带松弛,晶状体曲度增加B悬韧带拉紧,晶状体曲度增加C悬韧带松弛,晶状体曲度减少D悬韧带拉紧,晶状体曲度减小28.下列神经中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A支配肾上腺素髓质的神经B骨骼肌交感舒血管神经C交感缩血管神经D骨骼肌运动神经29.心动周期中,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A心室舒张期B心室收缩期C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D心室收缩期+等容舒张期30.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A腱反射B肌紧张C屈肌反射D对侧伸肌反射31.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肾血流量减少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肾小球滤过率减少32.反射活动所表现的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间的A辐散式联系B聚合式联系C连锁状联系D环状联系33.舞蹈病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A黑质的多巴胺系统B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系统C纹状体的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系统D纹状体的多巴胺系统34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主要是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肾上腺素35.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A抑制蛋白质的分解B使血糖浓度降低C使肾的排水能力降低D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36血浆中降钙素的主要来源是A.甲状旁腺细胞B.甲状腺C细胞C.肾上腺皮质网状带D.胰岛D细胞37.平静呼吸末存留与肺内的气体量称为A潮气量B残气量C补呼吸量D功能残气量38下列那一种激素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催产素B催乳素C卵泡刺激素D生长素39血液中CO2 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氨基甲酸血红蛋白B物理溶解C肾上腺素D血糖浓度40.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基本因素是A血中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B胃肠激素C肾上腺素D血糖浓度三、多选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父母血型均为A型,期子女血型可能为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2.下列关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B反射的传入神经是窦神经和迷走神经C压力感受性反射式一种负反馈D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3.下列关于肺牵张反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主要分布在气管和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B传入神经在迷走神经中上行至延髓C可促进吸气及时向呼气转化D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对呼吸节律起重要调节作用4.下列因素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是A血钾离子增多B血钠离子减少C循环血量减少D肾近球细胞分泌肾素增多5.属于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产生的效应是A心跳加快B胃肠运动加强C瞳孔缩小D糖原分解加强6.关于丘脑的感觉分析功能系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由丘脑外侧核群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纤维联系B非特异投射系统对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有重要作用C感觉的产生和特异投射系统有关而与非特异投射系统无关D特异投射系统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产生特定的感觉7.能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A前列腺素B乙酰胆碱 C. HCL D胃泌素8.在应激反应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A生长素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 D. ACTH9.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特点是A双向传递B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C时间延搁D化学性兴奋传递10.关于消化管壁内神经丛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独立行使其功能B不受外来神经的调节C含大量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D仅参与对消化液分泌的调节11.脊髓小脑损伤后,病人会出现A肌紧张减退B静止性震颤C醉酒步态D不能进行拮抗肌轮替快复动作12.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参与下列哪些功能A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B细胞膜的免疫功能C细胞膜的受体功能D细胞膜的流动性13.视锥细胞的特点是A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B在中央凹处密度最高C与夜盲症的发生有关D主要感受强光刺激14.下丘脑的功能包括A调节体温B调节水平衡C与情绪反应有关D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分泌15.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多A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组织液静水压升高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16.下列物质中属于第二信使的是A.cAMPB.钙离子C.三磷酸肌醇D.钙调蛋白17.虾类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生长介素促进骨的生长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C促进脂肪的合成D成年人分泌多可引起巨人症18.孕激素的作用是A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促进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B产热作用C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促进乳腺发育D使子宫平滑肌的活动减弱19.属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有A.AchB.γ-氨基丁酸C.谷氨酸D甘氨酸20.能引起肾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有A肾交感神经兴奋B循环血量减少C肾小球滤过的钠离子减少D肾小球滤过的钾离子减少21.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散热形式有A辐射散热B传导和对流C不感蒸发D发汗22.基本中枢位于延髓的是A心血管中枢B排尿反射C屈肌反射D呼吸中枢23.可加速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A机体由立位转为卧位B心脏收缩力量加强C骨骼肌处于运动状态D吸气时24.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指每分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B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C该比值减小,表面肺泡无效腔增大D可作为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25.下列因素中,可使肾小球率过滤增加的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B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阳药科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1、心力储备2、顺应性3、血细胞比积4、易化扩散5、凝血因子6、肌小节7、胃肠激素8、突触前抑制9、G蛋白10、呆小症二、填空(每空1分,共50分)1、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一)】2007年医学及生理学奖2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一)】2007年医学及生理学奖2

可是这实施起来又谈何容易。

进入80年代,分子生物学基础问题已经基本确立,中心法则和基因测序都基本完成。

可是,又该用何种方法来确定一个基因的基本功能呢?卡佩奇准备用外源的DAN代替内源的基因,在体外构建体内的基因缺陷模式,然后通过观察表现异常来确定正常基因的功能。

可是,他的想法却遭到了许多科学家的怀疑,认为这种研究在概率考虑上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为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甚至还撤消了对卡佩奇主持项目的资金支持。

然而性格坚韧的卡佩奇对于反对声却不屑一顾,他说服了大学同窗创办的生物公司对他进行资金住入,继续着自己的研究。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研究资金捉襟见肘,同行投来的都是怀疑的目光,卡佩奇的团队内部也出现了大量的烦躁和焦虑情绪,甚至有不少人选择了退出。

基因剔除项目完全靠着卡佩奇不容置疑的强硬个性在勉强支撑,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母亲似乎在对他说,活着,就不能放弃!卡佩奇咬着牙挺了过来。

曙光终于出现了。

这一时期,国际上也有其他科学家开始了类似研究。

1986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伊文思取得了一定量的早期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培养成功。

这给予了卡佩奇极大的灵感:如果用老鼠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同源重组,然后用重组干细胞移植到胚胎中,岂不是就能得到活体基因缺陷小鼠,并能在其身上游刃有余地进行各种基因功能测试?爱好足球运动的卡佩奇甚至想到射门,基因不就像一个个足球,在等待着他射入正确的球门吗?这一刻,基因打靶的理论构想第一次浮现在卡佩奇脑海中。

1987年,他的成功试验,使基因打靶技术初见雏形!成功的那一刻,卡佩奇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内,他躲开实验室内所有欢乐的人群,捧着母亲的相片哭得像个孩子:“妈妈,我没有辜负你的希望,可我是多么希望你能亲眼看到啊。

”诺贝尔奖后的殷殷母爱1989年,卡佩奇关于小鼠基因打靶技术的论文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轰动!人们比喻这次发现为除阿波罗登月之外的“第二大步”,此后,人类将拥有克服任何突发疾病的理论和研究基础。

欢迎浏览《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期刊

欢迎浏览《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期刊
较 长时 间 (0mn 。Lp —P E 3 i) io G 具有 靶 向聚集 于 炎
g a h h c t tg trs b r c n i e rh g r r p y i t ea u e sa e a e u a a h o d h mo r a ef n f o
含大量的肝营养因子 , 对肝脏正 常代谢 和损 伤修复 都意义重大¨ “ 。肝肿瘤的介入治疗 常需栓塞肝动 J 脉, 在对肿瘤控制 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 正常肝细 胞的缺血乏氧 , 此时肝脏只能依赖 门脉血 流满足血 流灌注和代谢需要 。介人技术可将导管便捷地插入 肝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 , 实现 多次 、 持续灌 注给药 ,
fs n ape m nr rpr[ ] A o ado,9 7 9 ui : rl ia eotJ . m C l C ril18 , o i y l
( )5 6 . 1 :9— 9
血流灌注的变化也各有特点 : 中经肝动脉给药后 其 肝动脉灌注量 明显增加 , 但对 门脉的血流灌注 的影 响不大 。经肠系膜上动脉给药门脉灌注量增加较其
t i idcd b yo i r xgnt n[ ] i oac o s n ue y hp x e yea o J .M c vs s a o i r
R s 2 0 , 4 1 :9—13 e , 0 2 6 ( )9 0.
使用药量大 , 持续时 间长, 极易产生静脉炎 , 血管疼 痛, 头痛等不 良反应 。而 L o P E 一次性静脉推 i — G p
义。
[ 参 考 文 献]
e i e h i e a d p o tg a d n Elo h r c k n t s o pn p rn n r sa l i n p ama o ie i f n c

考博生理各校试题

考博生理各校试题

2007 首都医科大学考博生理题一、名字解释:1. EPSP2. Decerebrate Rigidity (去大脑强直,大脑切除后僵硬,去大脑僵直)3.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4. REM5. 应激系统6. 腱反射7. 允许作用8. 肺泡通气量9. 波尔效应10. 胃容受性舒张11. 肠-胃反射12. 渗透性利尿13. 血浆清除率14. 泊肃叶定律15.IP3 受体16. 局部反应17. 递质的量子释放18. 超射19. 促红细胞生成素20. Rh 血型二、简述1. 简述皮肤痛、内脏痛、快痛、慢痛、牵扯痛?传导痛觉的纤维有 2 类:有髓鞘的,传递速度较快的A delta 类和无髓鞘的,传递速度较慢的C 类纤维。

快痛指的是由A delta 类传递到皮层后引起的痛觉,其特点是感觉敏锐、定位明确、痛发生得快,消失也迅速,一般不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

慢痛指的是由C 类纤维传递到皮层痛觉,其特点是感觉比较模糊,定位不精确,痛发生的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往往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

内脏痛的特点:定位不准确;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中空的内脏器官对扩张和牵拉刺激敏感,而对烧灼、切割等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铭感;往往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和一些自主神经反应。

牵涉痛:某些内脏器官的疾病引起一些特定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成为牵涉痛。

2. 试述突触传递全过程3. 肾脏的血液循环有何特点及意义。

1)量大,占心输出量近22% 2 )有 2 套毛细血管网3)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压力较高,有利于血浆滤过4)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5 )直小血管的形态有利于肾髓质高渗透压的维持和尿液的浓缩6)肾血流量有明显的自身调节机制,并接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4. 简述基本电节律概念、产生机制、生理学意义。

基本电节律就是慢波电位,指的是消化道平滑肌可发生节律性的自发性去极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