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
术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大体
积混凝土建筑工程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体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
况出发,探讨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系列
问题,将防裂缝意识渗透在在各个施工环节当中,基于此,为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养护以及测温等系列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以此使得相关工
作者在此方面的工作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得工程实践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原料之一,混凝土与钢结构框架进行契合,形
成较为完整的建筑架构,其中,混凝土质量性能也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但是
从工程建设角度看,部分混凝土工程存在严重的裂缝问题,降低建筑结构的内应力,如未能及时解决,将产生严重的建筑病害,削减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严重
情况需要整体返工,加大成本投入。
对此,工程建设期间,应结合不同原料组成、建筑施工工序、材料干扰因素等,加强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防治,全面提高工程
建设质量。
文章针对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①大体积混凝土的面积大、体积大,且传热性、散热性较差,如浇筑过程中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就很容易发生变形,产生结构裂缝。
②混凝土材料是用
石料、砂料、水泥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若在选择材料及配制的过程中
缺乏科学性,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③大体积
混凝土施工非常复杂,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标准非常严格,且浇筑施工质量管理
难度系数较高,需要全面、系统地安排,合理规划设计方案,遵循计划和标准,
有序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实现连续浇筑。
2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科学性配比材料
材料作为混凝土的基础组成,不同材料的配比度决定在内外界干扰因素下产
生的干扰问题。
一方面,应对材料选取方面进行控制。
考虑到混凝土在凝合期间
产生的集中水化热问题,加大外部降温难度。
但是从结构机理角度看,可通过材
料属性的界定,增加建筑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提高结构抗性,这样可增加混凝土
结构的抗热与抗压性,降低结构损毁度。
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可按照工程施工基准,精确测量混凝土材料的基础属性,通过实验比对,分析不同材料在施工期间
呈现的变化值。
同时,材料核验期间,应严格控制入场材料质量,如果发现材料
不达标,应立即更换处理,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
另一方面,应对材料配比方面
进行控制。
首先,骨料选择方面。
粗骨料粒径在5-30mm之间的碎石,卵石则可
选取5-40mm的碎石,尽可能降低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度。
细骨料粒径的粗细比值
应高于2.5,内部需要掺杂粉煤灰。
此外,应对骨质内部的泥和相关杂质进行控制,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其次,水泥种类选择方面。
水泥种类应当以水
化学含量较低、凝合时限长的材料为主,例如硅酸盐、矿渣水泥等,其具备较强
的抗高低温性,降低混凝土凝合期间的热量聚集问题。
最后,外掺合料选择方面。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结构凝合时间相对较长,外掺合料也应尽量选
取具有减水性能与缓凝性能的添加剂,缩短水泥凝合时间,增加混凝土结构强度。
2.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①全面分层:全面分层技术在规模较小的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在浇筑
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浇筑。
第一层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二层
浇筑,以此方式逐层、连续浇筑,直到全部浇筑完成为止。
②分段分层:分段分
层技术在面积、厚度适中的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施
工设备和工程量都有相应的规定。
浇筑时,通常从最底层开始,浇筑一定距离以后,再进行第二层浇筑,以此方式一层层向上施工,直到浇筑完顶层为止。
③余
面浇筑:余面浇筑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
实际施工的过
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斜面坡度,并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层向上浇筑。
2.3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作为重要施工工序,需要在完成浇筑后立即开展,并且结合实际
情况以及相关规范确保混凝土振捣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振捣的适宜程度,既不能不充分振捣,也不能过度振捣,否
则都可能会混凝土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振捣过程中,要均匀、充分的振捣。
在使用振捣棒时,要做到快插慢拔,而且插点均匀,振捣棒应避免碰触模板,否
则会造成模板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与此同时还应根据大体积混
凝土结构构件的不同,采用适宜的振捣方法,对变截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需要进行二次振捣,并且要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当对配筋较密的混凝土结构
物进行振捣时,容易发生离析的情况,对此需要在浇筑过程中,预留一定的厚度,然后在完成浇筑后,将瓜子片石子铺设在混凝土表面上,然后在进行振捣。
2.4混凝土散热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散热处理中,主要采用保温、外蓄、机理分散予以控制。
第一,待混凝土施工中,可在管道内部进行水冷处理,此过程中应针对水体流量
进行限制,例如入口温度、出口温度等,通过流体水吸收混凝土的热量。
期间,
为保证持续性施工的稳定性,应进行试验处理,连续通水10天,检测入水口、
出水口的温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进行水流速度的调整,直到两者温度一致,才表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水期间,应保证水体温度值的均衡性。
第二,
利用外蓄水降低混凝土温度值。
此类养护工序大多是采用自来水进行浇灌,但是
市政供水温度值与混凝土发热时候的温度值相差约为20 ℃,为延缓温度温差问题,需对水体流量进行检测处理,在不同水体流通接口安装调节阀门,且在通水
前期进行预测,避免水体连接处存在漏水现象。
第三,在内部预埋冷却管,利用
水循环带走混凝土内部热量,同时,可在混凝土表面敷设草席、塑料薄膜等,防
止出现水体过度蒸发的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外表面温差应在25 ℃以内,确保实
现均匀降温的效果。
2.5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仍需要进行及时的养护,以往公认的浇水和围水的养护
方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因为这两种养护方式只能降
低混凝土表面温度,而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传输由于受到阻隔,降温速率较慢,表面温度一旦下降过快,只会加大内外温差,这对于预防混凝土开裂来说只
会起到反作用。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需要在表面铺设薄膜,防止水分蒸发,其养护重点在于保湿,在薄膜上再铺设草料垫等进行保温,防止表面温度过快下降,尽可能地保持内外温度下降速率同步。
同时,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安装模板
进行固定的侧面往往是养护的盲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忽视这一部分的养护,尤其是在模板拆除之后。
在模板拆除后立即采用薄膜覆盖的方式进行保养,
可以使侧面温度下降与中心温度下降速度一致。
结语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极易产生裂缝问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在实际处理期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此,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期间,应严格按
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促使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得以保证。
同时,加强大
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帅.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22(02):49-51.
[2]韩欣君.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
市,2021,7(13):159-160.
[3]苏志彪.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