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复习讲义:第12章-第2讲-机械波(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机械波
知识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产生条件
①有波源
②有介质,如空气、水、绳子等.
(2)传播特点
①传播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②质点不随波迁移.
③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振幅、起振方向等都与波源相同.
2.波长、波速、频率及其关系
(1)波长
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用λ表示.
(2)波速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3)频率
由波源决定,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4)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fλ.
知识二波的图象
1.坐标轴
x轴:各质点平衡位置的连线.
y轴:沿质点振动方向,表示质点的位移.
2.物理意义:表示介质中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
3.图象形状: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如图12-2-1所示.
图12-2-1
(1)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非常相似.但物理意义截然不同.解答问题时首先加以区别.
(2)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可以通过振幅、周期和波长的关系联系起来.
知识三波的特性
1
2.
考点一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一、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判断
图12-2-2
1.若已知某时刻A 点振动方向向上,则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 2.若已知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则该时刻B 点向上振动.
二、由t 时刻的波形确定t +Δt 时刻的波形
图12-2-3
1.波向右传播Δt =14T 的时间和向左传播Δt =3
4
T 的时间波形相同.
2.若Δt>T ,可以采取“舍整取零头”的办法.
(2018·福建高考)如图,t =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
为0.4 s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 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6 s 时波形的图是( )
【解析】 根据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分析波的图象.
根据波的传播的周期性,t =0.6 s 时的波形是波源振动11
2
个周期形成的,此时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
向y 轴负方向振动,由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知选项C 正确.
【答案】 C
考点二 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对比应用
图12-2-4
(多选)(2018·天津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 m 的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2-2-4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振动图象、波动规律解决问题.
根据y­t 图象可知,a 、b 两质点的距离为n λ+14λ或n λ+34λ,即n
λ+14λ=9 m 或n λ+3
4
λ=9 m(n
=0,1,2,3,…)解得波长λ=364n +1 m 或λ=364n +3 m .即该波的波长
λ=36 m 、7.2 m 、4 m…或λ=12 m 、36
7
m 、36
11
m…,选项A 、B 、C 、D 的波长分别为4 m 、8 m 、12 m 、
16 m ,故选项A 、C 正确,选项B 、D 错误.
【答案】 AC
——————[1个预测例]——————
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2-2-5(a)所示,x =0.30 m 处的质点的振动
图线如图12-2-5(b)所示,该质点在t =0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 轴____(填“正向”或“负向”).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30 m ,则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_m.
图12-2-5
【解析】 依据振动图象描述的是同一质点不同时刻的运动特征可知t =0时刻质点运动方向沿y 轴正向.因
为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且波长大于0.30 m ,则0.3 m =3
8
λ,解得λ=0.8 m .(对应P 点)
【答案】 正向 0.8
考点三 波的多解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 1.周期性
(1)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 与周期T 的关系不明确. (2)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 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
(1)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2)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二、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
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Δt 或Δx ,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 =nT +Δt(n =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 =n λ+Δx(n =0,1,2…).
——————[1个示范例]——————
如图12-2-6甲所示,一列机械横波沿ab 直线向右传播,已知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 m ,a 、b
两点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2-6
A .波速可能是1
16 m/s
B .波速可能大于1 m/s
C .波长可能是4
11
m
D .波长可能大于4 m
【解析】 由振动图象可知,T =4 s ,由题意结合a 、b 两点的振动情况可得,(3
4
+n)λ=1 m ,解得,λ
=44n +3 m(n =0,1,2…),选项C 正确,D 错误;波速可能值是v =λT =14n +3 m/s(n =0,1,2…),选项A 、B 错误.
【答案】 C
——————[1个预测例]——————
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2-2-7中的实线所示,t =0.02 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
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 大于0.02 s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图12-2-7
A .2 m/s
B .3 m/s
C .4 m/s
D .5 m/s
【解析】 由图知波长λ=8 cm ,若波向右传播,则14T =0.02 s ,波速v =λT =8 cm
0.08 s
=1 m/s.若波向左
传播,则34T =0.02 s ,波速v =λT =8 cm
0.08
3
s =3 m/s ,选项B 正确.
【答案】 B
1.振源A 带动细绳振动,某时刻形成的横波波形如图12-2-8所示,则在波传播到细绳上一点P 时,开始计时,如图所示四个图形中能表示P 点振动图象的是( )
图12-2-8
【解析】 由图象可知,振源开始起振的方向向下.所以,质点P 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下振动,故P 点的振动图象如选项C 所示.
【答案】 C
图12-2-9
2.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12-2-9所示,由此图可知( ) A .若质点a 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B .若质点b 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C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 向下运动 D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d 向下运动
【解析】 若质点a 向下运动,由“带动法”或“微平移法”可知,波应从右向左传播,A 错误,同理可知B 正确;若波从右向左传播,c 、d 均应向上运动,C 、D 错误.
【答案】 B
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2-2-10甲所示,此时质点P 正沿y 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
图12-2-10
A .沿x 轴负方向,60 m/s
B .沿x 轴正方向,60 m/s
C .沿x 轴负方向,30 m/s
D .沿x 轴正方向,30 m/s
【解析】 由题图甲知,波长λ=24 m ,由题图乙知T =0.4 s .根据v =λ
T
可求得v =60 m/s ,故C 、D 项
错误.根据“同侧法”可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负方向,故A 项正确,B 项错误.
【答案】 A
4.如图12-2-11所示,S 1、S 2为水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该时刻在P 点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图12-2-11
A .P 点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振动始终加强
B .P 点始终在波峰
C .P 点的振动不遵循波的叠加原理,也不始终加强
D .P 点的振动遵循波的叠加原理,但并不始终加强
【解析】 任何波的叠加都遵循波的叠加原理,但只有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才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即S 1、S 2两列波只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时,才可在P 点始终加强.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D
5.(2018·北京高考)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 .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 .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 .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 .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解析】 由振动和波的关系可知:质点的振动速度是质点运动的速度,而波的传播速度是指“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传播速度,故A 错;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在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故B 错;在一个周期内波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而质点运动的路程等于4个振幅,故C 错;介质中所有质点的振动都是由波源的振动引起的,它们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都相同,故D 正确.
【答案】 D 6.
图12-2-12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2-2-12所示,其波速为200 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图示时刻质点b 的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
B .图示时刻质点a 的加速度为零
C .若此波遇到另一简谐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50 Hz
D .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一定比4 m 大得多
【解析】 因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故图示时刻质点b 向y 轴负方向振动,A 错;图示时刻质点a 的加速度
最大,B 错;因该波的频率f =v λ=200
4
Hz =50 Hz ,故C 对;因该波的波长为4 m ,故D 错.
【答案】 C
7.如图12-2-13所示,甲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动图象,乙是在x =6 m 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a 、b 是介质中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12-2-13
A .这列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波速是1.5 m/s
C .b 比a 先回到平衡位置
D .a 、b 两质点的振幅都是10 cm
【解析】 由振动图象得x =6 m 处的质点该时刻向y 轴正向运动,对照波动图象可知,波的传播方向为x 轴负向,A 错误;此刻b 向平衡位置运动,a 远离平衡位置运动,b 先回到平衡位置,C 正确;由振动图象得T
=4 s ,由波动图象得λ=8 m ,故v =λ
T
=2 m/s ,B 错误;所有质点的振幅都为5 cm ,D 错误.
【答案】 C
8.(2018·北京高考)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12-2-1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2-14
A .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
B .这列波的周期为1 s
C .此时x =4 m 处质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
D .此时x =4 m 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
【解析】 读懂波形图,明确波动与振动的关系.由题图可得,这列波的振幅为2 cm ,选项A 错误;由题
图得,波长λ=8 m ,由T =λ
v
得T =2 s ,选项B 错误;由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得,此时x =4 m 处质点沿y 轴正
方向运动,且此质点正处在平衡位置,故加速度a =0,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
【答案】 D
9.(2018·重庆高考)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
A .4 m 、6 m 和8 m
B .6 m 、8 m 和12 m
C .4 m 、6 m 和12m
D .4 m 、8 m 和12 m
【解析】 根据题意,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可能情况有:①1
2
λ=6 m ,λ=12 m
②λ=6 m ③3
2
λ=6 m ,λ=4 m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 10.
图12-2-15
(2018·山东高考)如图12-2-15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 、B 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 =0.1 sin(20πt)m ,介质中P 点与A 、B 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 和5 m ,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 、BP 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
(1)求简谐横波的波长.
(2)P 点的振动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解析】 (1)设此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 ,波长为λ,周期为T ,由题意知 T =0.1 s ① 由波速公式
v =λT

代入数据得 λ=1 m ③
(2)PB -PA =1 m =λ,即P 点的振动加强. 【答案】 1 m 加强 11.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波形如图12-2-16甲所示,已知在0.6 s 末,A 点恰第四次(图中为第一次)出现波峰,求:
(1)该简谐波的波长、波速分别为多少?
(2)经过多长时间x =5 m 处的质点P 第一次出现波峰?
(3)如果以该机械波传到质点P 开始计时,请在图12-2-16乙中画出P 点的振动图象,并标明必要的横、纵坐标值,至少画出一个周期的图象.
甲 乙
图12-2-16
【解析】 (1)λ=2 m ;T =0.63 s =0.2 s ,v =λ
T
=10 m/s.
(2)波峰传到P 点:t =Δx v =5-0.5
10
s =0.45 s
(3)如图所示
【答案】 (1)2 m 10 m/s (2)0.45 s (3)图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