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2:3,因此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不相同,故
C 不正确;
D、根据 C2H4 和 C2 H5 O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4+3O2 2CO2+2H2O 和
点燃
1: 2、
C2H5OH+3O2 2CO2+3H2O,两个反应中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个数比分别为
点燃
2: 3、
2:3,因此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故 故选 D。
7. 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 m 不可能表示( )
m 随加入
A.溶液总质量 C.生成 ZnCl2 的质量 【答案】 A
B.消耗锌粉的质量 D.生成 H2 的质量
【解析】 【详解】
A、不是溶液总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总质量应一直增加,故
D 正确。
质在反应中的粒子个数比,利用物质的粒子个数比可判
断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
11. 将 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 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
A.0.1g 【答案】 C 【解析】 【分析】
B. 0.15g
分反应时, A 过量,参加反应的 A 和 B2 都是 5g,因此生成 AB2 的质量是 10g. 故选 A
10. 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 是( )
A. CH4 和 C2H4
B.CH4 和 CH3OH
C. CH4 和 C2H5 OH 【答案】 D
D. C2H4 和 C2 H5 OH
试题分析: 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际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
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
a 与 b 之和不一定
等于 c 与 d 之和,错误, B、若 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可能是 置换反应,错误, C、反应物 A 和 B 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错误,
NaH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84
73
44
8.4g
7.3g
4.4 g
10.6g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
Na2CO3 + 2HCl = 2NaCl + H 2O + CO2
106
73
44
10.6g
7.3g
4.4g
通过上述比较可知, 10.6g 碳酸钠和 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
N 2+CO 2
D.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 【答案】 A
【解析】
【分析】
结合图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物生成物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
催化剂
= 2CO+2NO
N 2+2CO 2 ,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种类及数目发生了变化,故
A 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生成物质量之比是
8gA 和 5gB2 充分反
A.10g 【答案】 A
B. 13g
C. 16g
D. 18g
【解析】
【分析】
【详解】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
量之和 , 由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比是 1: 1,将 8gA 和 5gB2 充
98
2
100g 9.8% x
x
2
=
100g 9.8% 98
x=0.2g。 故选 C。
12. 现有 10.6g 碳酸钠和 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 )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8.4g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
点燃
1: 2、 2:
2CH3OH+3O2 2CO2+4H2O,两个反应中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个数比分别为
点燃
2:3,因此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不相同,故
B 不正确;
1: 2、
C、根据 CH4 和 C2H5O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和
点燃
C2H5OH+3O2 2CO2+3H2O,两个反应中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个数比分别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 165.6
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 36∶ 142 D.若 A 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8∶40,则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答案】 D
2∶ 1
【解析】
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 AC 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 9.8 克和 8 克参加了反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 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如图是汽车处理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B.反应的生成物质量之比是 7: 11
催化剂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NO
【解析】 【详解】
A、根据 CH4 和 C2H4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和
点燃
C2H4+3O2 2CO2+2H2O,两个反应中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个数比分别为
点燃
3,因此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不相同,故
A 不正确;
B、根据 CH4 和 CH3O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和
C. 0.2g
D. 0.25g
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可根据硫酸的质量求出氢气的质量。 【详解】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由 Zn+H2SO4═ ZnSO4+H2↑, Fe+H2SO4═ FeSO4+H2↑,得出如下关 系:
H 2SO4 : H 2
回答有关的问题。
【详解】
由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可知,反应①②的方程式分别是:
点燃
2H2S+3O2 === 2SO 2+2H2O; SO
2+H2O2═ H2SO4 A、由微粒的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 ① 中甲和 O2 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2: 3,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转化 ② 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物质丙含有 3 种元素,故该物质不会是氧化物,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 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故选 A
8. 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 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 4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
)
A.1: 1
B. 5:7
C. 5: 4
D. 4: 7
【答案】 C
【解析】
【详解】
解:设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x,
Cu 2AgNO 3 = Cu(NO 3)2 2Ag 64 340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4.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① 乙炔 (C2H2)和苯 (C6H6); ② 乙烷 (C2H6)和乙醇 (C2H6O);③ 丁烷
(C4H10)和乙醚 (C4H10O);④ 甲苯 (C7H8)和甘油 (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 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D、若取 xgA 和 xgB 反应,由于可能有反应物过量,故生成 2xg,正确,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
C 和 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
6.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丁的式量为 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3 【答案】 C
4CO2+2H2O,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为 2:5, A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 正确;该反应
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氧化反应, C 正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12:32=3:8 ,D 正确。故选 A。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3.密闭容器内有 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
A 错误;
B、消耗锌粉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消耗锌粉的质量应逐渐增加,直至消耗完,故
B
正确;
C、生成 ZnCl2 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生成的 值,故 C 正确;
ZnCl2 质量应逐渐增加,直至达一定
D、生成 H2 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逐渐增加,直至达一定值, 故 D 正确。
A.1 组
B. 2 组
C. 3 组
D. 4 组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 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 1)( 4)组符合,( 2) (3)组不符合。
考点 ∶ 考查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 a 与 b 之和一定等于 c 与 d 之和 B.若 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物 A 和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 D.若取 xgA 和 xgB 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 2xg 【答案】 D 【解析】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解析】
A、 由图可知,丁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它的式量是 18, 不能带 “ g,”错误;
B、 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可能是氧化物,错误;
C、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 ,故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故正确;
44:6=22:3,
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为 4 个,反应后分子个数为 2 个,故 D 错误。故选 C。
28:( 44× 2)= 7:22,故 B 错误;
C、方程式未配平,故 C 错误;
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但不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
D 错误。故选 A。
【点睛】
此类题目重在从图中提炼信息,根据信息进行题目的解答和分析。要注意排除干扰微粒以
及补充缺少的微粒,让图恰好体现反应的本质关系。
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 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碳质量相等,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故选
A。
13. 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转化 ① 中甲和 O2 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C.转化 ② 是化合反应
1: 1
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x 400g 17%
x
= 64
400g 17% 340
x= 12.8g, 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14.4g﹣ 12.8g= 1.6g,
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为: 1.6g ÷16 = 8g,铜的质量为 6.4g, 80
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 8g:6.4g= 5:4。故选 C。
9. 在化学反应 A+B2=AB2 中,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 应,则生成 AB2 的质量是( )
应, D 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 14.2 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 B 是生成
物,且有 3.6 克的 B 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 36∶ 142;则 X 的值是
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
A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8∶ 36,则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1∶ 1, D 错误,故选 D.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8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C2H2 和 O2,生成物 CO2 和 H2O,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2+5O2
2:3,因此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不相同,故
C 不正确;
D、根据 C2H4 和 C2 H5 O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4+3O2 2CO2+2H2O 和
点燃
1: 2、
C2H5OH+3O2 2CO2+3H2O,两个反应中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个数比分别为
点燃
2: 3、
2:3,因此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故 故选 D。
7. 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 m 不可能表示( )
m 随加入
A.溶液总质量 C.生成 ZnCl2 的质量 【答案】 A
B.消耗锌粉的质量 D.生成 H2 的质量
【解析】 【详解】
A、不是溶液总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总质量应一直增加,故
D 正确。
质在反应中的粒子个数比,利用物质的粒子个数比可判
断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
11. 将 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 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
A.0.1g 【答案】 C 【解析】 【分析】
B. 0.15g
分反应时, A 过量,参加反应的 A 和 B2 都是 5g,因此生成 AB2 的质量是 10g. 故选 A
10. 下列各组有机物两者间分别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相同的一组 是( )
A. CH4 和 C2H4
B.CH4 和 CH3OH
C. CH4 和 C2H5 OH 【答案】 D
D. C2H4 和 C2 H5 OH
试题分析: 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际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
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
a 与 b 之和不一定
等于 c 与 d 之和,错误, B、若 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可能是 置换反应,错误, C、反应物 A 和 B 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错误,
NaH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84
73
44
8.4g
7.3g
4.4 g
10.6g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
Na2CO3 + 2HCl = 2NaCl + H 2O + CO2
106
73
44
10.6g
7.3g
4.4g
通过上述比较可知, 10.6g 碳酸钠和 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
N 2+CO 2
D.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 【答案】 A
【解析】
【分析】
结合图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物生成物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
催化剂
= 2CO+2NO
N 2+2CO 2 ,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种类及数目发生了变化,故
A 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生成物质量之比是
8gA 和 5gB2 充分反
A.10g 【答案】 A
B. 13g
C. 16g
D. 18g
【解析】
【分析】
【详解】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
量之和 , 由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比是 1: 1,将 8gA 和 5gB2 充
98
2
100g 9.8% x
x
2
=
100g 9.8% 98
x=0.2g。 故选 C。
12. 现有 10.6g 碳酸钠和 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 )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8.4g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
点燃
1: 2、 2:
2CH3OH+3O2 2CO2+4H2O,两个反应中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个数比分别为
点燃
2:3,因此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不相同,故
B 不正确;
1: 2、
C、根据 CH4 和 C2H5O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和
点燃
C2H5OH+3O2 2CO2+3H2O,两个反应中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个数比分别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 165.6
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 36∶ 142 D.若 A 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8∶40,则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答案】 D
2∶ 1
【解析】
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 AC 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 9.8 克和 8 克参加了反
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专题 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如图是汽车处理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B.反应的生成物质量之比是 7: 11
催化剂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NO
【解析】 【详解】
A、根据 CH4 和 C2H4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和
点燃
C2H4+3O2 2CO2+2H2O,两个反应中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个数比分别为
点燃
3,因此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不相同,故
A 不正确;
B、根据 CH4 和 CH3O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和
C. 0.2g
D. 0.25g
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可根据硫酸的质量求出氢气的质量。 【详解】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由 Zn+H2SO4═ ZnSO4+H2↑, Fe+H2SO4═ FeSO4+H2↑,得出如下关 系:
H 2SO4 : H 2
回答有关的问题。
【详解】
由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可知,反应①②的方程式分别是:
点燃
2H2S+3O2 === 2SO 2+2H2O; SO
2+H2O2═ H2SO4 A、由微粒的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 ① 中甲和 O2 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2: 3,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转化 ② 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物质丙含有 3 种元素,故该物质不会是氧化物,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 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故选 A
8. 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 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 4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
)
A.1: 1
B. 5:7
C. 5: 4
D. 4: 7
【答案】 C
【解析】
【详解】
解:设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x,
Cu 2AgNO 3 = Cu(NO 3)2 2Ag 64 340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4.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① 乙炔 (C2H2)和苯 (C6H6); ② 乙烷 (C2H6)和乙醇 (C2H6O);③ 丁烷
(C4H10)和乙醚 (C4H10O);④ 甲苯 (C7H8)和甘油 (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 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D、若取 xgA 和 xgB 反应,由于可能有反应物过量,故生成 2xg,正确,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
C 和 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
6.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丁的式量为 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2:3 【答案】 C
4CO2+2H2O,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为 2:5, A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 正确;该反应
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氧化反应, C 正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12:32=3:8 ,D 正确。故选 A。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3.密闭容器内有 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
A 错误;
B、消耗锌粉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消耗锌粉的质量应逐渐增加,直至消耗完,故
B
正确;
C、生成 ZnCl2 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生成的 值,故 C 正确;
ZnCl2 质量应逐渐增加,直至达一定
D、生成 H2 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逐渐增加,直至达一定值, 故 D 正确。
A.1 组
B. 2 组
C. 3 组
D. 4 组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 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 1)( 4)组符合,( 2) (3)组不符合。
考点 ∶ 考查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 a 与 b 之和一定等于 c 与 d 之和 B.若 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物 A 和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比 D.若取 xgA 和 xgB 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 2xg 【答案】 D 【解析】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解析】
A、 由图可知,丁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它的式量是 18, 不能带 “ g,”错误;
B、 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可能是氧化物,错误;
C、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 ,故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故正确;
44:6=22:3,
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为 4 个,反应后分子个数为 2 个,故 D 错误。故选 C。
28:( 44× 2)= 7:22,故 B 错误;
C、方程式未配平,故 C 错误;
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但不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
D 错误。故选 A。
【点睛】
此类题目重在从图中提炼信息,根据信息进行题目的解答和分析。要注意排除干扰微粒以
及补充缺少的微粒,让图恰好体现反应的本质关系。
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 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碳质量相等,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故选
A。
13. 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转化 ① 中甲和 O2 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C.转化 ② 是化合反应
1: 1
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
x 400g 17%
x
= 64
400g 17% 340
x= 12.8g, 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14.4g﹣ 12.8g= 1.6g,
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为: 1.6g ÷16 = 8g,铜的质量为 6.4g, 80
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 8g:6.4g= 5:4。故选 C。
9. 在化学反应 A+B2=AB2 中,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 应,则生成 AB2 的质量是( )
应, D 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 14.2 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 B 是生成
物,且有 3.6 克的 B 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 B 与 D 的质量比为 36∶ 142;则 X 的值是
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
A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8∶ 36,则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1∶ 1, D 错误,故选 D.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8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C2H2 和 O2,生成物 CO2 和 H2O,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2+5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