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氢气是21世纪的新能源。

储氢材料C60是()
A.金属单质B.非金属单质C.无机化合物D.有机化合物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带电量 D.原子的质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5.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铜
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碘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碘元素核电荷数为126.9
C.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7.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55 B.30 C.25 D.80
8.对下列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
9.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
A.原子很小,但可以分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1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完全一致的是()A.氮气、氧化镁、水蒸气 B.镁、水、稀有气体
C.银、酒精、冰水混合物 D.氢气、硬水、澄清石灰水
13.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A.A B.B C.B D.B
15.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二、填空题
16.根据下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溴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
(2)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溴离子:(3)图2中,与溴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选填字母编号).
17.人体是一架缓慢氧化的“高级机器”。

科学配置一日三餐,增进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1)为了全民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

(2)人在剧烈远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请回答:
①乳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②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下图①、②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钙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_;
(2)D中的X=________;
(3)以上A、B、C、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B和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用“A”、“C”、“D”填空)。

19.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钠离子___________
(2)2个铝原子_________
(3)氧气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5)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现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比第二层多1个。

则:
试写出:A元素的符号为,B元素组成单质的名称为,C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显示的化合价为价, 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

A、B、C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1.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原子第三层上的电子数是第一层上电子数的3.5倍,B元素原子和A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可与A形成BA2型化合物,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与氖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试回答:
①A元素名称_____
②B离子符号_____
③C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④A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四、实验题
22.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要用实验证明分子间有间隔,老师给他们准备了有刻度的小烧杯.同学们还从家里带来冰糖和筷子(实验室内有水)
23.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 吸取浓氨水,加在试管口的棉花上 ~ 滴 ,A 的名称是 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这说明 ______ .
(3)如果在实验中发现试管里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错误操作可能是 ______
五、计算题
24.已知:碳12原子质量为261.99310kg -⨯,一个M 原子的质量为266.6410
kg -⨯,求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结果保留整数)
25.(1)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
①上表中“铝”指的是_______(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②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Cl 2、ClO 2均可作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___。

④1L 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 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_____mg/L 。

⑤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17号元素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次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数关系密切;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任写一点)。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_。

第16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________(填离子符号),该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A3.D4.C5.A6.A7.D8.C9.B10.A11.B12.B13.C14.D15.C
16.35 得到 C
17.(1)元素(2)① 3:4 40% ②C3H6O3+3O 23H2O+3CO2
18.16.00 20 11 A C
19.Na+2Al3+O2
20.H ,氧气, +3, Cl-, Al(OH)3。

21.氯元素 Mg2+ MgCl2
22.1. 把冰糖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迅速读出体积数并记录下来,2. 用筷子搅拌烧杯中的水,使冰糖全部溶解,再读出体积数并记录下来冰糖溶解后所得的糖水的体积小于溶解
前冰糖与水的体积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
23.胶头滴管;滤纸片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分子是不停运动的;酚酞与氨水的位
置滴反了
24.40
25.元素煮沸 0价、+4价 180 2:1 2H2O2H2↑+O2↑ 非金属 8 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或由上而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氧化铝 S2-剧
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