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记》精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更衣记
课时安排:3-1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在人教版中,是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介绍 民俗文化中的衣食住行,《更衣记》介绍的就是“衣”的变化,“衣”是历史的幽灵,是文化的符号,作为单元的起始篇,本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服饰文化。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张爱玲的作品,初读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指导学生耐心地读文。
5、三绺(音: ):
2、速读,概括文章内容,梳理写作思路
1-2段 ——
更 3-5段 ——
衣 6-15段 ——
记 16-19段 ——
四、小结:千百年来,服装不停地变化,除了款式、颜色、风格等,其中更蕴含着历史的沧桑变化,蕴含着文明的发展更替,下节课我将带着大家深入品读服装中的文化内涵。
五、作业
1、识记本节课的文学常识及字音词语。
2、熟读课文,品味语言。
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思路及内容
PPT展示
总结
倾听




1-2段 —— 由晒衣服引起对服装的回忆
更 3-5段 —— 清代服装的特点
衣 6-15段 —— 民国服装的特点
记 16-19段 —— 男装的特点
课后反思
人教版必修教材没有张爱玲的作品,学生读起来确实觉得陌生,何况,本文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因此需要耐心细致的去品读,只要读进去了,那些娓娓动听的语言还是可以吸引学生的。事实上,学生的兴趣可能超过了老师的想象,特别是有个别女生,她们对服装很感谢兴趣,因此,对本文还是情有独钟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和作品情况
2、读课文,识记生字生词,梳理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和写作思路
教学方法
诵读、讲析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加语言导入,营造情景氛围
中国服饰历经几千年发展变化,已经演绎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无论是质朴大方的汉服,还是雍容华贵的唐装,亦或是深沉高雅的宋服,堂皇鲜亮的明清服饰,都充分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服装,是中国社会变迁的晴雨表,是文化发展的符号。“衣”已经不仅仅是用来蔽体的一块布,一方丝,而且是文化长廊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衣”中的故事。
二、文化常识
了解作者(详见导学案)
三、读文
1、阅读全文,解Leabharlann 字音字形。1、百褶(音: ):
2、蠲(音: )免:
3、蠕蠕(音: ):
教 学 内 容

带入
情景
简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作品情况
夯实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
导入
PPT展示
PPT展示
巡视
解惑
教师活动
倾听
倾听
朗读全文
学生活动




小结
巩固
4、舶(音: )来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