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课题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重复的奥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实录] 课题: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重复”的奥妙》
执教:深圳市水库小学苏新杰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了些小礼物要送给认真听讲的同学,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部分学生说小钟面)
师:对,有同学猜到了,小钟面,现在老师用小钟面做个游戏,(PPT出示小钟面)第一个正着放,第二个反着放,第三个正着放,第四个反着放,第五个正着放,请问:下一个怎么放?为什么?
生1:反着放,因为前面一个是正着放。

师:那下一个呢?
生2:正着放。

(追问:理由是?)正着放,反着放,反着放后面就是正着放。

师:好,大家齐读一遍。

生:正着放,反着放,正着放,反着放,正着放,反着放,正着放。

师:那下一个是?
生1:反着放。

师:反着放是对的,但老师在这用省略号,这里出现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师:好,我们用正反正反来说。

预备。

生:正反正反正反正反正反(师指过省略号)
师:(指着省略号)表示?(生很多很多)
师:老师再考一下你们,(PPT出示)正正反正正反,下一个呢?
生1:正,两个正一反。

师:老师后面不想写了,就加上?(生省略号)
师:谁观察到这两组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1:第一种是一个正一个反,第二种是两个正一个反的
师:我们用一个词描述它们是怎么出现的。

生:重复出现。

师: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重复”的奥妙。

(板书课题:“重复”的奥妙)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小钟面的不同摆放,让学生体会到两种摆法都是重复出现的,从而揭示课题《“重复”的奥妙》。

]
二、探索新知
师:请翻开课本P84页,看看这幅热闹的景象!
1、说一说
师:(出示课件)你能说一说你都观察到什么?用漂亮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观察到了。

生1:花盆是两个绿色,两个橙色,两个绿色,两个橙色
师:那我们读一读她所发现的规律。

生:绿绿橙橙绿绿橙橙……
师:花盆的排列顺序真有意思!还观察到什么?
生1:人的排列是一女一男那样排的。

师:还有?
生1:灯笼是一大一小排列的。

(师边指生边读)
师:火眼金睛这么多,还有?
生1:气球是黄红黄红的排列的(师边指边让其读),应该是两黄一红才对。

(师边指
生边读)
师:还有?这么多
生1:花盆上的花是两红两黄。

师:真不错,刚才有同学说了花盆,但是他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花盆上的花是?(师边指生边读)。

还有?(学生急着想把观察到的规律与全班分享)
生1:那国旗(应该是彩旗)是两个红一个蓝。

师:彩旗从颜色来看是……(生读红红蓝红蓝……)(师做举手姿势)
生1:彩旗是两个方的,一个三角形的。

师:真聪明(师举起大拇指),她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方方(生急着说三角),那我们读一遍方方三角。

生:方方三角(声音有气无力)
师:停,老师觉得大家这样读一点都不好玩,要有着重点,听老师怎么读的。

(短而有节凑地读)
生:方方三角方方三角方方三角……(声音短而有节凑)
师:(学生仍高举着手)还有?
生1:那房子(应该是蒙古包)上是花点花点。

师:(学生一直叫着还有一个)还有?
生1:中间的草地上的花是两个红,两个蓝,一个黄(实际应该是红蓝黄红蓝黄)
师:具体是怎么排列的?(有少数学生急着帮她纠正)
生1:红蓝黄红蓝黄
师:我们总结一下,我们观察到了彩旗,小朋友,灯笼,气球,花坛,花盆,蒙古包[设计意图:在说一说,读一读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重复”物品摆放,好玩,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趣]
2、想一想
(1)共同点
师:我们观察了那么多,这些有趣的规律共同点是什么?
生1:(答不上来)
师:请坐下,谁想说?
生1:它们都是重复出现的。

(补充板书:重复出现)
(2)你能把图中的规律再继续说一说吗?
师:如果让你继续摆下去,灯笼的下一个是什么?为什么?
生1:大的,都是大小大小的。

师:还有呢?
生1:还有灯笼(实际是彩旗)是方方三角形的。

生2:小朋友是女男女男的。

[设计意图:想一想是一个小结环节,一方面有利于巩固“重复”的规律,初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一方面发挥学生的推理能力]
3、表示规律
师:我们观察到了那么多,想不想自己动手画出自己发现的规律?老师先做个试范刚才观察到的小朋友队伍规律:女男女男女男……(板书,队伍:女男女男女男)师:太多了写不完,怎么办,谁有办法?
生1:加省略号
师:请再选一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巡视随机取2位学生作品)
师:老师发现这两本真有创意。

大家请看……
(作品1
作品2……)
师:那老师把它的方法抄到黑板上。

师:第一种用文字来表示,第二种用……(部分学生说出图形)。

(师补充板书,文字、图形)
师:下面的两种表示方法,老师看得不是很明白,谁来帮我解释解释。

师:同桌讨论一下,讨论出结果的漂亮坐姿告诉我。

生1:√√表示绿色的花盆,××表示橙色花盆。

师:谢谢,老师看懂了,那下面这种呢?
师:需不需要讨论,(全班都说不用)这么坚决
生1:(迟疑,师提示1表示?)1表示黄色气球,2表示红色气球。

师:第一种用了……(生:符号)表示,第二种用了……(生:数字)
师:请再选取一样物品,用符号或数字表示它的排列规律。

(师补充板书,符号、数字,并巡视)
生1:男女男女用√×表示(追问:√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女生,×表示男生。

生2:黄色气球我用英文字母W表示,红色气球我用A表示,(追问:那你能读出规律吗?)WW A WW A WW A……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表示方式也是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种,从比较具体的文字和图形过渡到相对抽象的符号和数字]
师:真有意思,还有很多很好表示方式,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用文字,符号,图形,数字表示规律有什么好处?
生1:可以找到规律。

生2:很有顺序(师补充“更简洁、清楚地看到规律”)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表示规律的好处,深化用文字、图形、符号、数字表示规律优点]
4、生活中的规律
师: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重复”的现象,你能举一个例子吗?(举手的同学少)一个找到了,两个找到了,三个找到了,这一排都找到了。

生1:老师收作业时,一组正着放,一给倒着放,再正着放,再倒着放
师:真细心留意班上收作业情况,还有吗?
生2:涂颜色时,可以涂一次红色,一次蓝色,再一次红色,一次蓝色。

……
师:老师给你们找了一些“重复”现象,一起来看看!
(1)例子
今天是星期六,7天后又是星期六。

音乐课,我们打的节拍,蹦擦擦、蹦擦擦……(学生齐读此句)
每年都有春、夏、秋、冬
我们的属相是每12年重复一次。

(2)节拍游戏
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游戏的请坐端正。

首先,请大家像这样举起
你们的小手。

刚才我们说过音乐的节拍是……(生:蹦擦擦),现在用○表示蹦,×表示擦,好不好?(PPT出示)
师:预备……(第1,2题师带着拍节拍)
师:第三题,老师不拍了,看看大家有没有音乐天赋?(生动手拍节拍,有些凌乱)师:我们一起来,预备……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重复”规律的理解,体会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小游戏增强学习“重复”规律的趣味性]
三、动手实践,深化知识
1、摆、画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重复”的规律。

想不想自己动手摆一摆“重复”的规律呢?但在动手摆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首先从学具盒中拿出钮扣,在练习纸上摆一摆。

然后,把摆好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操作4次最好每次都不一样。

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老师让他上来当“小老师”。

(生操作中……)
师:有请“谭老师”为我们讲解。

请“谭老师”用“我第几题的“重复”奥妙在哪里?”
小谭老师:我第一题的“重复”奥妙在哪里?
生1:第一题的“重复”奥妙是……
小谭老师:对,我第二题的“重复”奥妙在哪里?
……
(而后,又请了“小廖老师”“小雷老师”“小罗老师”)
2、催眠小故事(从前有座山……)
师:老师这里有一则催眠小故事,我们一起读一下!
……
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1:很晕。

(追问:为什么会晕呢?)因为它一直在“重复”。

师:还有谁想说一说感受?
生2:很烦的。

(为什么?)因为它一直“重复”这一句话。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巩固“重复”规律,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通过小故事,继续加深学生对“重复”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
四、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生1:学会了“重复”的规律。

生2:用文字,图形,符号,数字表示重复的规律。

……
师:这节课我们发现了“重复”的奥妙,认识了图形的排列规律,正是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总结自身收获,并将知识延续到课堂外]
板书设计:
“重复”的奥妙
这些规律的共同点:重复出现
……
文字、图形
花盆:√√××√√××√√××……
气球:112 112 112 112 112……
符号、数字
更简洁,清楚地看到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