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19届全国高三冲刺考(二)理综生物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师联盟2019届全国高三冲刺考(二)全国1卷
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题卷共14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Ca-40 Mn-55 Fe-56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细胞之间不借助激素也能实现信息交流
B.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赤道板的形成有关
C.被细胞内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须排出细胞外
D核DNA和中心体均在间期完成倍增
2.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过程中需要模板、能量、原料和酶
B.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C.高温可使肠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发生改变
D.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酶的最适pH不一定相同
3.2017年中国科学家使用低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处理番茄后发现,低浓度的外源ABA可引起番茄叶片中约13%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最终使植株的抗病特性大大提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低浓度的ABA是通过调节基因组表达来提高番茄抗病能力的
B.在番茄的生长后期喷洒低浓度的ABA会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C.ABA在幼嫩的组织器官中含量较多,具有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
D.在植物生长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ABA发挥着主导作用
4.下面有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实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5.路基上的杂草在经历长期的干早或者持续打除草剂后,群落内的草本植物种类及个体数量均发生较大的变化,最终都有一小部分杂草存活下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存活杂草来说,长期干早、打除草剂分别属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B.存活的某种杂草高低错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经历干早或喷洒除草剂后的路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有所提高
D.长期干早、打除草剂会诱发杂草随机产生抗干早、抗除草剂的变异
6.将基因型为Bb的部分西瓜幼苗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把四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授粉,得到F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育种过程中,不会得到三倍体的西瓜种子
B.四倍体植株能产生三种配子,比例为1:4:1
C.四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一个地块中的所有三倍体植株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29.(10分)
研究人员在密闭广口瓶中用二氧化碳缓冲液培养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相关实验的探究,前5个小时给予黑暗条件,5-20h给予适宜的光照强度。
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处于适宜温度下。
测得容器内氧气总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0-5h时间段内,小球藻细胞内产生[H]的部位有,15-20h时间段内产生ATP 的场所有。
(2)15-20h时间段内,小球藻细胞内光合作用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有氧呼吸速率,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3)5-10h时间段内,小球藻的叶绿体生成氧气的速率是。
30.(9分)
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以损害脊髓前角神经元为主。
2002年美国几位科学家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该病毒能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只是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
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填“能”或“不能”)说明人工制造了生命,原因是。
(2)脊髓灰质炎病毒损伤小鼠的脊髓的前角后,引起肢体瘫痪、肌肉萎缩,但无感觉障碍。
由此可以判断,由脊髓前角发出的神经属于(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
脊髓前角受损后的小鼠,不能完成缩腿反射,该实例说明。
(3)接种了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后的小鼠,再次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并没有出现病症,最可能的原因是。
31.(8分)
下图为我国常见的池塘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池塘中生物种类繁多,有芦苇、荷花、浮萍、绿藻以及苦草、黑藻等植物,还有浮游动物、鱼、虾等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的同学认为池塘中的鱼类属于一个群落,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
(2)由于一些人的环保意识淡薄,常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池塘中。
当生活污水排放到池塘后,池塘中的异养微生物会大量繁殖,最终导致水体中有机质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属于,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池塘受轻微的污染后,除微生物分解外,还通过物理沉
降、,很快消除污染。
(3)某杂食性鱼以沉水植物和草食性鱼类为食,若该鱼取食沉水植物的比例由1/2调整到2/3,从理论上分析,该群落中承载的该杂食性鱼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32.(12分)
某种蛾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其体色有黑、灰、白三种表现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D/d)控制。
研究人员让多对纯合的灰雄蛾(基因组成为BBdd,没标注基因是否在Z染色体上)和纯合的白雌蛾杂交,结果发现有的杂交组合所产F1全为黑蛾,有的杂交组合所产F1全为灰蛾。
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ZW同源区段的遗传):
(1)亲本中白雌蛾的基因组成为。
(2)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判断d基因位于(填“Z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3)让F1中黑蛾与灰蛾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
(4)在发育过程中,黑体色的表现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适宜则发育为黑色,如果温度过高则发育为灰色(称为表型模拟)。
现有一只灰蛾,如何设计实验判断其是否为表型模拟。
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结果和结论。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细胞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上述方法使用的是法来固定酵母细胞,此方法不适合固定酶分子,原因是。
(2)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
(3)影响酵母细胞固定化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为达到较好的效果,常用的操作是。
(4)混有酵母细胞的海藻酸钠溶液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胶珠,如果颜色过浅说明。
判断凝胶珠的制作是否成功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观察形状应为,否则失败;二是,说明成功。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既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很大的争议。
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时,基因表达载体上的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分别是。
除此之外,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该含有。
(2)转化是指,培育转基因大豆时常用的转化法是。
(3)培育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大豆的关键操作是。
在个体水平检测获得的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能否稳定遗传的方法是。
(4)由于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可以抗除草剂,导致除草剂在大豆田中肆意使用,大豆中积累的除草剂进入人或动物体内,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人体内激素的平衡等。
除草剂能在动植物体内积累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