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I)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I)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g24 Al27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共18小题,1到11每个小题2分,12到18每个小题3分)
1. 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密切相关,我国古文献中有许多记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本草纲目》中关于酿酒的记载“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描述的是乙醇的燃烧
B.《周礼》:“煤饼烧蛎房(牡蛎壳)成灰”,蔡伦造纸用此“灰”溶于水沤浸树皮脱胶,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C.《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描述了中药的溶解与过滤
D.《新修本草》:对硝酸钾检验的记载“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利用了硝酸钾的化学性质
2. 下列对物质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用催化设施,将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转化为无害气体
B. 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以减少SO 2的排放
C. 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D. 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装冷的浓硫酸
3.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 B.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C.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 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脱水性) 4.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SiO 2HCl(aq)−−−→SiCl 42
H
−−−→高温
Si B .FeS 22O −−−→煅烧
SO 22
H O
−−−→H 2SO 4 C .N 22
H −−−−−−→高温、高压、催化剂
NH 3HCl(aq)−−−→NH 4Cl(aq) D .MgCO 3HCl(aq)
−−−→MgCl 2(aq)−−−
→电解
Mg 5.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3.36L SO 3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6N A
B. 5. 6g 铁单质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失电子总数为0.3N A
C. 在1 L lmol·L -1的氨水中,含有的NH 3与NH 3·H 2O 分子的总数等于1 N A
D. 常温常压下,4. 6g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 N A 6.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 +、Cl -、MnO 4- B .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 +、NH 4+、SiO 32-
∆C
.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在透明的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Fe2+、NH4+、NO3-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2是酸性氧化物,NO2不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反应
B.高纯度二氧化硅可以用作光导纤维
C. NaHCO3, (NH4)2CO3两种固体受热分解均能生成气体
D. NH3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 Cu2++2NO2↑+H2O
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 = 2 Fe2+ C.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
NH3↑+H2O
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
9.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过量铁粉中滴加稀HNO3,充分反应
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C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还原性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10. 如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则原气体一定是SO2
B. 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C. 烧瓶中的溶液呈蓝色,则原气体一定属于碱性物质
D. 若将石蕊改成氢氧化钠,则CO、CO2均能形成喷泉
11. 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②铜与浓硝酸反应;
③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
B. 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①>②>③
C. 途径③的制备方法是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
D. 途径①中被氧化的铜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比是3:2
12.化学反应中会出现“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过量稀硝酸与银反应;
④过量铜与浓硫酸;
⑤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
⑥过量的锌与18mol/L的硫酸反应.
A.②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④⑤⑥
A.1:6 B.2:15 C.2:11 D.1:7
14.如右图所示,当向集气瓶内通入21 mL O2时,最后集气瓶中的液面仍停在原来的位置,则集气瓶中原来NO的体积为()
A. 6 mL
B. 12 mL
C. 16 mL
D. 18 mL
15.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7.24 g,加入含0.1 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3 1792 ml(标准状况),则(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A.1:1 B.1:2 C.1.87:1 D.3.65:1
16.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
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
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⑥用稀盐酸酸化Fe(NO3)2→变黄
⑦浓硝酸涂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变红
⑧Fe(OH)3胶体通电一段时间→正极附近颜色加深
A.①②④⑥
B.②④⑤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⑧
17.镁、铝、铁合金投入300 mL HNO3溶液中,金属恰好溶解,分别转化成Mg2+、Al3+和Fe3+;还原产物为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 L。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00 mL某浓度的NaOH 溶液,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干燥后测得质量为27.2 g。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9 mol
B.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11.9 g
C.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
D.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
18.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①②③
A.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B.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19(15分). 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铁的化合价为+2价)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等)为原料制取聚合硫酸铁(铁的化合价为+3价)的实验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98%的浓硫酸配制28%的稀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2)“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2氧化为SO3是工业生产硫酸的重要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氧化”过程中先产生无色气体,最终变成红棕色气体,写出加入NaNO3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H2O2代替NaNO3达到相同氧化效果,消耗H2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

(5)为确定产品是否合格,需测定聚合硫酸铁中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测定时需要的试剂为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a. FeSO4
b. BaCl2
c. NaOH
d. NaCl
20(9分).A~H等8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未标出)。

已知:A是正盐,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G是红棕色气体。

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A→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1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I)
2H2S(aq)+SO2(g)=3S(s)+2H2O(l)(II)
S(s)+Na2SO3(aq)Na2S2O3(aq)(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___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___。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___________。

a .烧杯
b .蒸发皿 c.试管 d .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22(15分).一氧化二氯(Cl2O)是一种氯化剂和氧化剂,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ClO,遇有机物易燃烧或爆炸。

利用如图装置可制备Cl2O。

已知Cl2O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熔点沸点制备方法
-120.6℃ 2.0℃2HgO + 2Cl2 = Cl2O + HgCl2·HgO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中盛装高锰酸钾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①的作用是为该制备反应提供氯气,写出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③的试管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___
(4)装置④的特型烧瓶内盛有玻璃丝,玻璃丝上附着有HgO粉末,其中玻璃丝的作用是
__________ _
(5)装置④和⑤之间的装置为玻璃连接装置,而不是橡胶管,其原因是______ _____
(6)氨的沸点是-33.4℃,熔点为-77.7℃,则装置⑤中收集到的产物是___________(填“固
体”、“液体”或“气体”)物质,若实验开始前称量装置中④玻璃丝与HgO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ag,实验结束后玻璃丝及其附着物的质量为bg,则制备的Cl2O为___________mol
(7)尾气中的有毒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溶液吸收除去。

23.(8分)(1)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请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有
关生成H2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CO混合气体,其密度为10/7g/L,加入
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点火花点燃至完全反应,则容器中存在molO2,
molNa2CO3.
(3)取一定量的镁铝合金,用足量盐酸溶解后,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滤出沉淀物,
加强热灼烧,最后得到白色粉末,干燥后称量,这些粉末与原合金的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铝
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4)已知2Fe2++Br2=2Fe3++2Br﹣,2Br﹣+Cl2=2Cl﹣+Br2.往100mLFeBr2溶液中缓慢通入2.24升
氯气(标准状况),结果溶液中有三分之一的Br﹣被氧化成Br2.求原FeBr2的物质的量浓
度.
(5)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图处理:
根据题中条件计算V= .
大庆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到11每个小题2分,12到18每个小题3分)
123456789
C C B C
D C D C C
101112131415161718
C B C
D B C C B B
二、填空题(共53分)
19、 (1). 量筒、烧杯(1分) (2). Fe2O3、SO2(2分)
(3). 2SO2 + O22SO3(2分)
(4). Fe2O3 +6H+=2Fe3+ +3H2O(2分)、FeO+2H+ =Fe2+ +H2O (2分)
(5). 3Fe2+ +NO3- +4H+=3Fe3++NO↑+2H2O(2分)
(6). 3:2 (2分) (7). bc(2分)
20、 (1). (NH4)2SO3(1分) (2). SO2(1分) (3). SO3(1分)
(4). SO32-+2H+===SO2↑+H2O (2分) (5). 4NH3+5O2 4NO+6H2O (2分)
(6). Cu+4H++2NO3- ===Cu2++2NO2↑+2H2O(2分)
21、(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1分);防止倒吸(1分);
(2)2:1 (2分)
(3)c (1分)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1分)(合理即得分)溶液变澄清(2分)(或混浊消失);a、d(2分)
22、答案:圆底烧瓶(1分)
略(2分)
除去氯气中的HCl(1分),浓硫酸(1分)
增发反应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分)
防止Cl2O与橡胶管接触发生爆炸或燃烧(2分)
液体(1分) b-a/55(2分)
Cl2、Cl2O(2分)
NaOH或其他碱溶液(1分)
23、2Na+2H2O=2Na++2OH﹣+H2↑(1分)
2Al+2OH﹣+2H2O=2AlO2﹣+3H2↑(1分)
%(1分)
0.125(1分)
1(1分)
40%(1分)
1.2mol/L(1分)
448(1分)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和修改,关注我每天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