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期中质量检测试题.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金台区高一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命题:刘卫锋审题:魏柄堂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
全卷满分100 分,答卷时间90min 。
2. 考生答题时,必定将第Ⅰ卷上全部题的正确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
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答第Ⅱ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规定的地址。
3.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l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最少有一项吻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0 分)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1、以下各组的物理量中皆为矢量的是(
A . 位移、行程、加速度
C.位移、速度、加速度)
B.
D.
时间、位移、力
时间、速度、温度
2、关于质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无论大物体还是小物体,在机械运动中要一律看作质点
C.质点必然代表一个小球
D. 质点不用然代表一个很小的物体
2m/s2,那么在任意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 1 秒内()
A. 物体的末速度必然等于初速度的 2 倍
B. 物体的初速度必然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C. 物体的末速度必然比初速度大2m/s
D. 物体的末速度必然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行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
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的运动的方向
B行程是标量,即为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行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s
D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行程大
甲
5、甲、乙、丙三名同学同时同地由某地出发,沿素来线运动,其
s1
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在0—t 1这段时间内:()
乙
A. 三名同学的位移相等;
丙
B.乙同学的行程是三人中最小的;0
t1t
C.丙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小;
D.甲同学的平均速率最大
6、某中学运动会,张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 5 s 末的速度为m/s,
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m/s B. 10.2 m/s C.10.4 m/s D.10.3 m/s
7、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址沿同素来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
v/m/s b 象以下列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a、b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 的加速度8
B. 20s 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4
t/s C. 60s 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面
0020406 D. 40s 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 200m
8、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
时间此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 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10 s,前进了 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9、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碰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于反作用力
B.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碰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碰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于反作用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 的拉力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加30N 压力时,
其长为 14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和劲度系数分别为()
A.17cm 、10N/m B.34cm 、60N/m C.6cm 、10N/m D.17cm、1000N/m 11、以下列图,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抛物线
0t0t0t0t 甲丙丁
乙
A.甲可能是s—t图象B.乙可能是 v — t 图象
C.丙可能是v—t图象D.丁可能是 a — t 图象
12、在 20m高处以初速度 15m/s 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则物体离抛
出点 10m 时,所经历的时间是()
A. 1s
B. 2s
C. 3s
高一物理期中质量检测题
三总分人
一二
21总分
题号
2022
得分
复核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 分)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
目要求作答
13、一个同学在半径为R 的圆形跑道上跑步,则他在跑步中,当他跑了半周时,他的位移的
大小是,经过的行程是;在他完满的跑1/4 圈的过程中,最大位移是,最大行程是。
14、2010 年 10 月 1 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二号”卫星从高85.5m 的发射塔顺利腾跃。
假如火箭腾跃过程是匀加速上升,经过6s 时间飞离发射塔,则火箭在这段时间内的加
速度是m/s2,飞离发射塔时的速度是m/s。
15、一辆货车以10m/s 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阻挡物(反应时间不计 )马上刹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则刹车后 8s 末汽车的位移是m。
16、如图是宁宁和宏宏在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
他们利用学过的自
由落体运动的知识估测各自的"反应时间",开始时宏宏将直尺的
下端" 90cm"刻度凑近宁宁的大拇指尖,要求宏宏释放直尺的同时,
宁宁要马上抓住尺。
结果发现宁宁抓住尺时,他的大拇指尖在"
10cm"地址,设重力加速度g 取 10m/s2。
宁宁刚抓住尺时,尺已下
落的高度是m;请你依照实验数据,估计一下宁宁的反应时
间是 s。
17、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
他原计划全程的平均速度要达到40km/h, 可是开出一半行程此后发现前半段他的平均速度仅
有 20km/h ,他依旧打算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你认为他的想法(填“能”或“不能够” )实现,原因是。
18、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穿过三块紧挨着的木块后,穿出时速度几乎为零.设子弹在木
块的加度相同,若三块木板的厚度相同,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1: v2:v3= __;若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三块木板的厚度之比 d1: d2:d3= __ _____.
19、在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实验中获取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 4 个点 A、 B、C、 D 作为测量的点,每两个
测量点之间还有 4 个本质打出的点没有画出,以下列图,图中所标数据是各测量点到O 点的距离(单位: mm),
那么由此能够计
算自由落体加速
度为 ________ m/s 2,打 C 点时纸带的速度为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题,共 22 分。
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
重要的演算步骤,推理、说明过程要简洁清楚,有数字计算的题要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有最后结果的得零分。
)
得分评卷人
20、(6 分)一质点以 2 m/s 的初速度, 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求质点:
(1)在第 3s 末的速度;
(2)在前 4s 的平均速度;
(3)在第 4s 内的位移。
得分评卷人
21、(8 分)一辆巡逻车最快能在10 s 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50 m/s ,
并能保持这个速度匀速行驶,该巡逻车要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由静止追上
前面 2000 m 处正以 35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
求:(1)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该时间内巡逻车发生的位移。
得分评卷人22、(8 分)晚间,甲火车以 4m/s 的速度匀速前进,当时乙火车误入
同一轨道,且以 20m/s 的速度追向甲车,当乙车司机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
仅 125 m,乙车马上制动。
已知以这种速度前进的火车制动后需经过200m 才能停止,问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并加以说明。
高一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参照答案及评分标准
部分试题选自上半期命题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 4 分,共48 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 D C CD AD A CD B B D BD ABD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3、2R ,πR,,π R14、,15、 25
16、,17、不能
够,前半段路已用完满程时间
18、(3 2 ):( 2 1):1,5:3:119、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题,共 22 分)
20、解:
( 1)在第 3 s 末的速度:v=v 0(2 分)( 2)在前 4 s 内的位移: s4= v 0t + at 2/2 = 12 m(1 分)在前 4 s 的平均速度: v 平均 = s/t =3 m/s(1分)( 3)在前3s 内的位移为:s3= v 0t + at2/2 = 8.25 m(1 分)在第 4 s 内的位移:s= s4- s3(1 分)
21、解:
( 1)设最少需要时间 t 巡逻车才能追上汽车 .则有:
v t /2+v(t-t)=vt+s
0(2分)
m 1m1
带入数据得:t=150s(2 分)( 2)该时间内巡逻车发生的位移s= vt+s0(2分)带入数据得: s=7250m(2 分)
22、解 :
因为乙车刹车时的加速度:a=0v乙220 2
m / s21m / s2(2 分)2s2200
从开始制动到两车速度相等所需时间为t,则 t= v甲
v乙420 s16s(2分)
a1
此时乙车位移为: s 乙 =v 0t+1at 220161 1 16 2 m192m(2 分)
22
16125189
甲车距乙车开始制动的距离为:s 甲 =v 甲 t+s0=4m,可见甲车落后乙车 3 m,说明会发生交通事故。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