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铁路运输的特点
(1)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

(2)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2.发展历程
1.水运
(1)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3)民国后依然在艰难中求生。

2.航空
(1)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1918年。

福建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2)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定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事业的发展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领事邮政代办所”,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

(2)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3)民国时期: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

(4)数年后,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被撤销。

2.通讯事业的发展
(1)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2)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

3.近代交通和通讯发展的意义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利,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

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有什么作用?
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2.结合图片思考: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

3.19世纪末,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

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诗中所赞是什么通讯工具?通讯工具的发展有何作用?
电话。

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