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走帮服民情日记_43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帮服民情日记_4300字
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一】
通过这次走帮服活动,我真切的感受到了
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从中感悟到党
委政府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

了解老百姓的生
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带
领他们乘上全面小康水平这辆马车。

在跟老百
姓拉家常的过程中,我也做了一些简单的思考:
一、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泥道路四通八达通到了每家每户,漂亮
的楼房一幢接着一幢。

还记得2000年4月合并时,摩托车都还不太普及,农村楼房没几家,
道路烟雾尘天的,都不敢想像十来年的时间,
几乎清一式的楼房,汽车都要普及了,这几年
因计生工作放开了,下村没以前勤了,变化太
大了,一年一年的惊喜。

极少数是平房也是子
女在城市买了楼房的,算得上温饱都解决了。

我感受到我们农村人勤劳善良踏实肯干,勤劳
致富奔小康。

打工的、上厂的,有3个是创业
卖家具的,有2个规模养猪的,有4家到国门
外新加坡、几内亚打工的等等不一而足。

也就极个别也是好吃懒做致贫的,列为了低保,是信访局的接对邦扶对象。

二、农村农业将来逐步需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农村老龄化初步显现,除了重大节日期间农村很热闹,除此之外农村很冷清,50岁以下的人白天很难遇见,30-60岁的家庭妇女上厂,打零工贴补家用。

中年男人们肩扛家庭重任都出去打工了,20-30岁年轻人更是不愿种田的,一是种田辛苦,二是没钱赚没有积极性,都向往城镇的热闹打工去了。

我碰到的50岁左右几个妇女是在本组家庭小作坊席梦思厂打工,否则也难遇,目前在种田第一线基本上是60岁以上人员,60岁以下基本不在家,靠种田温饱难以解决,因此农忙收割季节劳动力很紧张,那些子女在外工作、打工的,农忙时节又不可能回来帮忙,老年人都种不动了。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越来越少,托管、大户承包农村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必然趋势。

三、面对老龄化趋势,我觉得农民缴纳职
保很重要。

农村50以下的人员逐步缴纳社会保险很重要,独子风险很大,四二一的问题越来越凸现。

2016年全年出生689人,其中二胎率达45%,就是
育龄妇女基数少了,现在生小孩子的都是独子
一代,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目前为止李堡
镇农村奖扶5765人,户数2833户,特扶是251人,户数是148户,职工独子2630人,户数是1415户,合计户数4496,占全镇总户数的15%以上,每年
还在以平均1200的人数新增,现在鼓励生二胎,以后变成四二二,两个独子要抚养四个老人和
两个孩子。

我走访的户数中,60-70岁的人大多
数都交了农保和合作医疗,现在享受了农保,
其中大多数不是独子,有的就是要靠子女养老了,而独生子女逐年增多,农保是杯水车薪,
每月200多元能解决什么呢,如果老人是职保的
话才能解决大问题。

自己年老后的生活质量提
高了,又能减轻子女负担。

但要改变意识,这
也需要个过程,余钱有但愿意拿出大钱交社保
的人不多。

我跑的户数,除了在单位上是交的职保外,其它没交职保的,但交农保30-60岁的人居多,不愿缴职保,认为缴职保太多,缴的时间又长。

目前农村已有极少部分人员自愿自己交纳职保,有的已经享受了退休待遇了,每年的涨幅也很可观,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缴纳社保。

为自己为子女多一份保障。

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二】
再次踏上去往蒋庄村36组的乡村小路,和着泥土和油菜花的味道,一切变得开始熟悉,在小组长杭师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上次没有遇到人的几户人家。

看到村民刘正兰在地里锄草,本不想打扰,她大老远就热情的和杭师傅打招呼,问明我们来意之后,她赶紧从地里回来,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屋坐,看到户口上只有她一个人名字,我不禁询问,原来为了小孩上学,女儿女婿户口都迁到海安了,平时家中也就她一个人,当问及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或者政策建议等,刘大妈立即打开了话匣子,说起门前这条路,希望村里早点修建,
下雨天走路开车都不方便;年纪大了,农忙时
节拔草锄草,几乎天天埋在地里,力不从心了,不知道以后种田怎么办,我把这些问题一一记
录下来,留下我的联系方式,看到老人很认真
的把联系卡收起来,我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
不仅仅是发张卡片这么简单,这里承载了老百
姓的期盼,期盼我们的回音,期待问题得到解决。

搭着杭师傅的电瓶车,我们又去走访更远
的几户人家,遇到村民王维生,他迫不及待的
打听,他的情况是否可以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
待遇。

原来他的老婆嫁给他之前带来两个和前
夫所生子女,组建家庭后,他们只生育了一子,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他简单的想法觉得对他
而言,只有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应该可以
享受独生子女待遇。

对这种情况我下意识觉得
应该是不符合政策条件的,为了更准确答复他,我就打电话询问了计生办的工作人员,通过询问,这种情况确实不符合独生子女政策,当我
答复他以后,看到他眼神中有一丝失望一闪而过,但之后他表示理解。

告别王维生,我不禁
想,我们的村民很淳朴,有时候他们的诉求并
不是一定要得到什么,他们只想要疑惑得到解答,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

当我们来到村民王
乃勇家,才知道上一次没有遇到这四户兄弟家,是因为他们70多岁的母亲在海安动手术,四兄
弟都在医院。

这次过来,这家人脸上布满愁云,检查出来,母亲是癌症确诊,对于辛苦了一辈
子的母亲,儿子们正值壮年,正是她该享福的
时候,这个消息对于兄弟几个无疑是晴天霹雳。

户主说,兄弟四个有两个在国外务工,经济上
还可以,母亲生病很突然,我知道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正处于手足无措的时候,安慰他们已
经做了手术,就安心照顾老人,不要让她有心
理负担,加强营养,康复出院后要遵照医嘱,
按时去进行化疗等后续治疗,加强调理,防止
复发,临走时我安慰他们,这种类型的癌症治
愈率很高,一家人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正当我
准备走时,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本该我去
关心他们的时候,没想到户主看我们只有一辆
电瓶车,主动叫女儿送我们,谢绝他们的好意
后,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走访
走访下来,感触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与此同时能
否让农民对未来少一点忧虑。

如今农村两层三
层的小洋楼随处可见,走访中遇到36组的低保
户刘德俊,他兴奋的指给我看,前面的三间屋
子就是政府给他建的,刻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
满足的笑容,不禁感叹原来惠民政策就在身边,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另一个村民濮
君其平时已经不住在蒋庄村了,拆迁安置在李
西安置小区,对于新的居住环境,他由衷满意,同时他也提出,拆迁后种田太远了,不方便。

虽然我们在不断努力,政策也更加契合老百姓
的切身利益,但是也感到离百姓的期盼还有距离,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二是能否多一些疾病预防宣传和义务活动,让不幸的家庭少一些。

走访中遇到愁云满布的
面容,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家里有人生病的。

遇到两户家中患有癌症的家庭,三户中风病例,一旦患病,患者自身承受很大的身体痛苦,给
家庭也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身体而言,疾病
预防优于治疗,老百姓的健康保健知识匮乏,
平时不生病也很少想到调理养生。

我想能否定
期开展疾病普查,比如近期开展的两癌筛查,
积极呼吁村民前去检查,对于一些常年血压偏
高的患者,动员定期去村卫生所测量血压。


次开展健康讲座,帮助村民掌握预防和控制疾
病的方法,医务工作者能否走下去,有针对性
的为重点病患提供测量血压、听诊心肺等义诊
服务,教会家属一些护理病人的知识,解答村
民的疑难问题。

三是能否多做一些,给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让更多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走访过程中,我发现蒋庄好多家正值壮年的男主人都在国外
务工,有的甚至是夫妻两个一起出国劳务,出
国劳务工资高无疑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且这些人家基本都盖起小洋楼,也确实过上
了富裕的生活。

同时我也注意到,留在家里的
妻子、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他们无疑也
为这份高薪工作付出很大的代价,生活的重担
压在留守妇女,年老父母的肩上,记得最深的
是一户人家夫妻都出国,留下老人照顾两个年
幼的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再多物质上的东
西难以填补那份渴望。

我们的学校能否多和在
外打工的父母,与在家照看儿童的第二监护人
保持沟通,努力营造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
优越环境,为在外打工的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能否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了解孩子心里想法,同时创造条件,尽可
能让留守儿童在节假日与父母见面,利用电话、网络视频等媒介,与父母亲聊聊天,说说平时
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通过走访深切感受到只有走下去,接地气,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制定的政策的时候才更
有底气,工作才能更好达到想要的效果。

我想
走帮服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三】
作为一个常年坐在办公室,很少跟老百姓
直接打交道的财务工作人员,我深深地体会到
走帮服一定要沉得下心。

所谓沉得下心,是指:
身、心都要沉到基层。

此次活动,我深感责任
重大:一方面,我感觉接受这个任务义不容辞,另一方面,我又颇感有些压力。

还好,在有丰
富工作经验的领导的指示下,以及与其他兄弟
工作组的沟通,我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这次走帮
服活动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
体会。

我们走帮服,必须摒弃目前存在着的前呼
后拥、坐两分钟、寒暄几句、送点钱物、应付
检查等一阵风的形式。

我们不仅要身子下到基层,更要全心融入基层,要把心沉到底层,沉
到乡村的实际困难上,沉到帮扶民众身上,要
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累、受得了委屈。

世上
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管有多大的难题,只
要把心用在基层,就肯定能解决问题。

走帮服要干的好,就要出实效。

身心都沉
到了基层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出实效。

走帮服工
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所有干部必须要实地认真
调研,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
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以深入调研为手
段,以破解难题为目标,切中要害,提出切实
可行的措施。

要结合实际,制定帮扶工作计划,有步骤地顺利推进,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维
护乡村稳定上下更大功夫。

切实把走帮服办成
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既要做到面上花团锦簇,又要收获累累硕果。

这次走帮服,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农民
很淳朴、没有任何过分的要求;村里发展很快,村民生活条件都不错,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是
水泥路;总体上村民与村干部关系很和谐。

记得有天下午,一个人走在蒋庄的小路上,随便找了户人家就进去了,进去后我才发现,
那户人家刚刚正在吃午饭,当时也不早了,大
概要到3点了,于是,趁他们正在吃饭的功夫,我就跟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

他们家
收入不是很高,以务农为主,有时间了,就出
去打打散工,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老大嫁出去
了很少回来,所以也帮不上什么忙,老二正在
上初中。

说到老二,老两口老泪纵横,刚上初
中,孩子就不想上学了,今天还是被我们骂着去了学校,这以后可怎么好啊。

我说:不想读了?是什么原因啊?他们说:学不进去了,也不好好学,怎么说就是不听。

我说:这么小就不读书,这可不行啊,学校老师怎么跟你说的啊?老师也管不了了,都怪我们当时,太惯着他了,导致现在这种情况,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学还是要上的,到了中考的时候,你们可以让他去学门技术,学个自己养活自己的技能。

然后呢,我就把我们镇上万州胶粘招工的事情说给他们听,我跟他们说,我们镇上不错的企业还是很多的,给你交保险,工资待遇也不错,李堡这边好多人都从外地回来了,去了那边呢。

老两口似乎看到了希望,我继续跟他们说,现在呢,你们就是要让孩子好好上学,以后让他学门技术,到时候的李堡,肯定比现在机会多的多,在家的孩子不一定没出息的,对吧。

老两口点点头,直呼,嗯,我们一定不让孩子走偏了,让他好好读书。

走帮服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工作中
接触不到的事情,让我深受启发。

我理解了走帮服的真正意图,我们必须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我们要接地气,体民情,提高自身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学习直接面对一线、面对老百姓,提高克服困难、排忧解难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