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课文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郎织女文言文原文: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牛郎织女文言文翻译:
天河的东岸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前投梭织布,劳苦操作,织成了云锦天衣。
天帝怜念她独居无偶,允许将她嫁给河西的牛郎。
哪知道她婚后却把织作的事情荒废了。
天帝恼怒,责令她仍旧回到河东去住,只允许她一年一度和牛郎相会。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乌鹊的头顶突然秃去。
(这是什么缘故呢?)相传这天牵牛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乌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上走过去,所以乌鹊头上的毛都被踩脱了。
此文出自明·冯应京缩写的《月令广义》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月令广义》·二十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冯应京撰,戴任续成之。
成书于1601年,共24卷。
在首卷中对全国气候现象作了综合性的论述。
如其中《方舆高下寒热界》一题说道:“……地高多寒,地卑多热。
故高山多雪而寒,平川多雨而热。
中华地三分:一自汉蜀江南至
海,二自汉江北至平遥县,三自平遥山北至番界北海也。
南方大热,北方大寒,中央兼寒热。
东西高下也三别:一自汧源县西至沙州,二自开封县西至汧源,三自开封东至沧海。
东方大温,西方大凉,寒热不同,在《南北寒暑》一题中写道:“南北寒暑以大河为界,不甚相远,独西南隅异。
黔中多阴雨,滇中乍晴雨,粤中乍寒暖,滇中不寒不暖”。
以上叙述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的气候差异的范围几乎涉及整个中国,材料广泛而细致,概念也较明确。
作者简介:
冯应京(1555-1606)字可大,号慕岗,安徽泗州人(现江苏省盱眙县).进士出身,累官至湖广监察御史。
八岁,父世登去世,事母至孝。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为户部主事。
次年,其母病逝,三年不食肉,亦不行房。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请修《帝里盱眙县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任户部主事,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升湖广佥事。
税监陈奉刳孕好,溺婴儿,凌辱民妻。
受害者上诉,从者万人,哭声动地,蜂涌入奉宅。
地方官吏往救,得以幸免。
巡按支可大纵容包庇。
陈奉将黄金放在食物中贿赂应京,被其揭露。
陈奉恼羞成怒,焚民居,碎民尸,支可大不敢出声。
应京列罪上疏,陈奉反诬,冯竟遭贬,调边远地区。
吏民纷纷为之鸣不平,帝尤
愤怒,捕应京。
应京于狱中著书,朝夕不倦;经多方营救,终获释。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年52岁,后赠太常少卿,谥“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