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图示地貌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1.(2)图中地貌主要分布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海蚀柱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沙丘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冰川是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
故选B
【答案】D
【解析】(2)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甲地貌主要位于沿海地区乙地貌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丙地貌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丁地貌主要位于青藏地区
故选D
2.(1)图中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2.(2)丁地附近不会出现的地貌是()
A. 甲—流水侵蚀而成
B. 乙—风力沉积而成
C. 丙—海浪沉积而成
D. 丁—冰川侵蚀而成
【答案】D
【解析】(1)甲地为山前冲积平原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A错误
乙地为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B错误
丙地为海岸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 C错误
丁地为雪山该区域有大量冰川主要由冰川侵蚀而成 D正确
故选D
【答案】D
【解析】(2)丁地为雪山该区域冰川的活动比较大冰川活动地区有刃脊、角峰及冰斗等地貌峡湾地貌出现在沿海地带因此可知峡湾不可能出现在图丁中
故选D
3.(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3.(2)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答案】A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A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D
【解析】(2)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的溶蚀作用而成 D正确与土壤、地形、植被等因素关系小排除ABC
故选D
4.(1)伊犁河谷黄土颗粒在平面上由西向东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4.(2)伊犁盆地高阶地上黄土沟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逐渐变细
B. 逐渐变粗
C. 先变细后变粗
D. 先变粗后变细
【答案】A
【解析】(1)该地地处西风带沙尘主要来源于中亚沙漠的上风地带(风力携带沙尘遇到山地的阻挡沉积形成颗粒粗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A正确
故选A
【答案】C
【解析】(2)伊犁河谷地区西风带来的水汽受地形影响形成降水且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发育河流的侵蚀作用使得高阶上黄土沟较发育
故选C
5.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态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读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的是()
A. 盛行风风速大
B. 地表坡度大
C. 土壤颗粒大
D. 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D
【解析】结合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植被覆盖率越高风蚀量越小风速越大但植被覆盖率高时“风蚀量”依旧很小风速小时植被覆盖率低“风蚀量”依旧很大故影响“风蚀量”的主要因素是“植被覆盖度”
故选D
6.(1)图中下列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属于徐霞客描述的“石山”是()
6.(2)游客在此地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6.(3)下列选项中与“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相对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1)读图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表崎岖不平根据图中分界线①是非喀斯特地
貌区的山是土山 A错
②是喀斯特地貌区的山间小盆地当地称为坝子 B错
③是喀斯特地貌区的石山 C对
④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 D错
故选C
【答案】A
【解析】(2)在喀斯特地貌区能欣赏到怪石林立突兀峥嵘的景观 A对
广西位于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山脉海拔较低不会有冬山如玉景观 B错
喀斯特地貌区多漏斗、溶洞石灰岩易被溶蚀缺少千峰万仞的高大山脉也不会出现悬河飞瀑的景观 C、D错
故选A
【答案】A
【解析】(3)虎跳峡为流水侵蚀地貌云南石林是喀斯特地貌海南岛沙滩是海岸地貌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A正确
长江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海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错误
黄土塬属于流水侵蚀地貌钟乳石是流水化学沉积地貌荆江曲流是流水差异侵蚀地貌风蚀洼地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 C错误
荆江曲流是流水差异侵蚀地貌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长江三角洲是流
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 D错误
故选A
7.(1)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7.(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沉积作用有关的是()
7.(3)景观④内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7.(4)下列我国著名溶洞与所在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1)喀斯特地貌包括地面和地下地貌两部分地下“神宫”为地下部分
故选A
【答案】D
【解析】(2)喀斯特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溶洞内部形成石笋、石柱等地貌
故选D
【答案】B
【解析】(3)景观④内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故选B
【答案】B
【解析】(4)芦笛岩位于广西桂林西北的光明山冠岩位于广西桂林南约15千米处织金洞位于贵州
故选B
8.(1)形成云南石林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8.(2)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
8.(3)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
A. 岩石风化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河湖沉积
【答案】C
【解析】(1)石林地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易被水侵蚀、溶蚀形成云南石林景观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 C对
故选C
【答案】B
【解析】(2)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下容易被水侵蚀、溶蚀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炎热降雨多 B对
故选B
【答案】C
【解析】(3)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是峰丛阶段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形成石林 C对
故选C
9.(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是()
9.(2)不同流速作用下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为()
A. 1月
B. 3月
C. 8月
D. 10月
【答案】C
【解析】(1)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一样西北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8月时水量最大因此8月时三种搬运方式同时存在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答案】B
【解析】(2)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由快到慢分别是悬移、跃移和推移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10.(1)有关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10.(2)为防止沙丘移动建设防护林最为理想的地点是()
A. ①②为背风坡
B. ①③位于迎风坡
C. ④代表沙丘移动方向
D. ②处沙丘堆积为主
【答案】C
【解析】(1)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①②应该为迎风坡 A选项错误
③应该为背风坡 B选项错误
④代表沙丘移动方向 C选项正确
②位于迎风坡不利于沙丘堆积 D选项错误
故选C
【答案】B
【解析】(2)②处位于迎风坡将防护林建在②处可以有效减小风速防风固沙以此来防止沙丘移动
故选B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描述新疆博乐怪石峪的景观特征
11.(2)说明新疆博乐怪石峪怪石的形成过程、
11.(3)判断怪石峪景观上孔洞的主要朝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1)
【解析】(1)
【答案】(2)
【解析】(2)
【答案】(3)
【解析】(3)
12.(1)M、N按成因都属于________地貌
12.(2)指出M、N 两地貌景观成因的差异
12.(3)描述M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答案】(1)流水
【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 M、N按成因都属于流水地貌 M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N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2)M 流水沉积(堆积)作用 N 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解析】(2)M是冲(洪)积扇主要是流水堆积作用而形成 N是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溶蚀)作用而形成
【答案】(3)位于山口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解析】(3)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13.(1)A图地貌为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A图中的①是________
②是________
13.(2)B图为_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________高原
【答案】(1)冰川, 冰川侵蚀, 冰斗, 角峰
【解析】(1)由图示信息可得 A图中的地貌分布在山顶附近据所学知识知属于冰川地貌它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其中A图中的①形状像漏斗为冰斗②形状为尖峰为角峰【答案】(2)流水, 黄土
【解析】(2)读图可得图B地貌形态为千沟万壑为流水侵蚀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在
我国黄土高原
14.(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
14.(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14.(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________ 大多数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河流补给类型多为________ 【答案】(1)B
【解析】(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三亚地处我国海南岛沿海地区海岸地貌众多读图可知图B中主要为海岸地貌
【答案】(2)C, 冰川侵蚀
【解析】(2)乙同学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判断是C图 C图主要是冰川地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川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
【答案】(3)A, E,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陆地内循环, 冰川融水
【解析】(3)图A风蚀蘑菇、图E沙丘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大陆性强夏季炎热所以学生丙绘制的是A、E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大多数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陆地内循环河流补给类型多为冰川融水补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