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5
合集下载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12eb16cf84b9d528ea7a62.png)
2020年10月2日
思考题212
2020年10月2日
泉州海运
返回
13
2020年10月2日
14
讨论: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 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今天的货币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返回
2020年10月2日
15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 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 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 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 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 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济南移的参考资17 料
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 史过程,一般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上古到西晋末年,是北 方强盛时代,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 中下游流域。从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到 东晋政权南渡,有一次大规模的持续的人 口南迁运动,为第二阶段南方经济的迅速 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因素。
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 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 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2020年10月2日
3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和表现
条件: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
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自然条件的优越
2020年10月2日
4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 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5、茶 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孩儿枕
返回
9
三、商业的发展
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第10课经济重心南移课件[可修改版ppt]
![第10课经济重心南移课件[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11b99e767f5acfa1c7cddd.png)
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1)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2)出现了早市、夜市
(3)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 为了鼓励对外贸易,设立市舶司
(4)纸币--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1)商业都市
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 (汴梁)和杭州(临安)。
南宋都城临安
宋代《货郎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 秦桧夫妇、张俊、万俟卨(mò qíXiè)
• 他们跪在那里的原因:
• 反映了人们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 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 杀害功臣的罪人。
• 你怎么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 虽然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政权多次发 生战争,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和平 交往是民族交往的主流。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 三国两晋 经 南北朝 济 重 心 唐末五代 南 移 的 过 程 北宋南宋
南方初步开发
南 方
逐
北
渐
民 南 迁
南 移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二、两宋时期经济重 心南移的原因有那些?
背会
(1)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3)南方自然环境好,适宜农业发展; (4)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劳动力;
?
解析:
具有抗御风 浪的能力, 适宜在较深 的水中航行。
第③小点 南方商业的繁荣
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自唐朝晚期开始 ,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 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 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发 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北 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宋朝的 统治中心南移,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 贸易的发展以促进商业的繁荣,增加财政 收入。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 的商业尤为发达。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9350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a.png)
投资政策
政府对南方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投资政 策的差异也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投资政策,为不同 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优惠,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企业。然而,这种税收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 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口大量向南方迁移。
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 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方成
为全国经济中心。
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
宋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 方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优势
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 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
南方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
0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开始得到开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逐渐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
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逐 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北方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01 02
地域差异
经济重心南移意味着南方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北 方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
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03
政府对南方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投资政 策的差异也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投资政策,为不同 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优惠,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企业。然而,这种税收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 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口大量向南方迁移。
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 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方成
为全国经济中心。
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
宋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 方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优势
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 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
南方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
0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开始得到开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逐渐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
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逐 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北方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01 02
地域差异
经济重心南移意味着南方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北 方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
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03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PPT课件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81ebd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2.png)
五 代 十 国 时 期
的过程
宋代南 继经续济南较重移大心发展方有发经哪展济些?
经济重心 何时完成 南移?
阅读课本P56—P57小标题“南方农业的发展”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以下知识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利条件):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 占城稻 的引进并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太湖流域的 苏州 、 湖州 ,成为重要粮仓。 ③ 水稻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主要产地在
② 纸币产生的意义: 有利于商业发展
动脑筋p58
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从及其子弟不
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要求,允许商人 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了什么?
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 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
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 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 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南方
阅读课本P57小标题“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以下知识点: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 ① 宋代 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 的丝绸产量高。 ②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 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 宋代 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南宋时,江南地区 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 烧制 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时兴起的 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PPT教学课件
温故知新 (七上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 (西汉时)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
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
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f4a464af1ffc4ffe47acd9.png)
秧马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4、“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 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A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5、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 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巨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 是( D )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B.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C.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
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唐朝中后期 两宋时期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农业发展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手工业进步
典型例题:
1.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朝代 南方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万 19.8% 998万 80.2% 和先进的技术 唐 392万 43.2% 515万 56.8%
北宋 1122万 62.9% 662万 37.1%
北方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北 宋 最 早 的 纸 币 交 子
南宋纸币会子
类别
发展情况
粮食作物 ①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②苏湖成为 农 粮仓;③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业 经济作物 ①棉花的种植得到推广 ②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①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②江浙丝 纺织业 手 绸产量高③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推广 工 ①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②浙江哥 业 制瓷业 窑烧制冰裂纹瓷;③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都市 商业城市繁荣(开封、临安) 商 对外贸易 海外贸易发达(商港、范围、机构、地位) 业 货币 北宋前期出现交子(地位、作用) 南移的完成:从唐朝中后期 开始到 南宋 最后完成。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共15张PPT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ad3b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c.png)
• (2)靖康之变:__1_1_2_7_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了 徽宗、钦 宗父子和北宋后妃、宗室、官员等3000人,以及大批工匠、 艺人等,返回北方,史称“_靖__康__之__变_ ”。
• (3)讨论金对辽的战争和金对北宋的战争性质有何不同?
温故知新3
(1)南宋建立:_1_1_2_7__年, _赵__构___(宋高宗)称帝,后定都临安 。
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 温故知新1 • (1)女真族概况:前身是隋唐时期的黑__水__靺____,唐末五代时
称女真。10世纪受_契__丹__统治。鞨 • (2)阿骨打统一: 完__颜_阿__骨__打_任完颜部首领时,统一了女真
各部,并开始领导女真人民反抗_辽__朝__的奴役和压迫。 • (3)建立金政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以
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 南移奠定基础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发南 展方
经 济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手工业进步
• 知史鉴今: • 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
(2)岳飞抗金:抗金名将岳飞的军队称为 “_岳__家__军_”,收复了许多 失地,在 __郾__城__大败金军。后被宋高宗和_秦_桧___以“莫须 有”的罪名杀害。
(3)宋金议和 ①内容:南宋向金 __称_臣___,并向金纳_岁__币___,双方以 淮水__至__大__散_关__一__线_为界。 ②影响:宋金 南_北__对_峙__的局面形成。
• (3)讨论金对辽的战争和金对北宋的战争性质有何不同?
温故知新3
(1)南宋建立:_1_1_2_7__年, _赵__构___(宋高宗)称帝,后定都临安 。
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 温故知新1 • (1)女真族概况:前身是隋唐时期的黑__水__靺____,唐末五代时
称女真。10世纪受_契__丹__统治。鞨 • (2)阿骨打统一: 完__颜_阿__骨__打_任完颜部首领时,统一了女真
各部,并开始领导女真人民反抗_辽__朝__的奴役和压迫。 • (3)建立金政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以
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 南移奠定基础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发南 展方
经 济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手工业进步
• 知史鉴今: • 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
(2)岳飞抗金:抗金名将岳飞的军队称为 “_岳__家__军_”,收复了许多 失地,在 __郾__城__大败金军。后被宋高宗和_秦_桧___以“莫须 有”的罪名杀害。
(3)宋金议和 ①内容:南宋向金 __称_臣___,并向金纳_岁__币___,双方以 淮水__至__大__散_关__一__线_为界。 ②影响:宋金 南_北__对_峙__的局面形成。
公开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公开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28a7827284b73f24250a4.png)
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
思考
1、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 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 2、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较大范 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3、今天的货币有国家同意发行,具有更高 的信用度,使用范围更广,印刷更精美,防 伪技术更高。同时纸币的发行和管理更加的 科学。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宋代的手工业——1.纺织业
南宋棉毯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宋代的手工业——2.制瓷业 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宋代五大官窑
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窑葵瓣洗
哥瓷
官瓷 【河南开封 】
哥瓷 【浙江龙泉 】 定瓷 【河北曲阳 】
定窑孩儿枕 景德镇瓷
瓷都【江西 景德镇 】
宋代的手工业——3.造船业
泉州海运
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产品种类: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
贸易
高丽、日本
阿拉伯半岛 东 印度
非
苏门答腊岛
货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想一想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和金属货 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哪 些新的发展? (如:可从金属和纸的特点等方面回答)
LOGO
1.南方农业的发展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 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 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 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 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耕获图
Hale Waihona Puke 反映农民劳动的耕获图这张图里有牛耕、插秧、 收获、打场、舂米、入仓 等场面,反映了农民从事 农业生产的过程。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327211aa00b52acec7cad1.png)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鱼米闻香看江南——重心转移】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 (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江南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 始落后、物资贫乏。材料二反映的是南方农业发达、物资富足。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哪些。 提示: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 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 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
பைடு நூலகம்
【读一读】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
下足”。 【解读】南朝时,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宋代,南方 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以上 两段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2)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_商__业__发__展__。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参考课件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95ed4d9ec3d5bbfc0a741e.png)
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
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
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
汴河景色的。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
移
4、表
农业:水稻、棉花、茶树 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
现
商业:城市、纸币商标广告40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两宋时期
农业发展 南 方 经 济 商业繁荣 发 展
手工业进步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36
南宋都城临安
临安商肆遍及全城,“自和宁 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 者”(《梦粱录》),这正是御街 的景象。这里属于中心综合商业区, 其中有特殊商品的街市,如金、银 交易,也有一般商品的市场。此外 还有“瓦子”多处,其中包括了茶 楼、酒店、演杂技的场所。临安官 营手工业作坊多集中在城市北部武 林坊、招贤坊一带。瓷器的官窑在 城南凤凰山下,称内窑。私营手工 业则遍布全城,丝纺业多为亦工亦 商的作坊,集中在御街中段官巷一 带。御街中段的棚桥是临安最大的 书市,刻版作坊就在棚桥附近。
罗盘针
26
3.南方商业的繁荣 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线消除, 店铺集中的地方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区.
②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许多新事物。如纸 币、商标、广告。
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26ppt.pptx
![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26ppt.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61ba1d9bceb19e8b9f6ba28.png)
阅读卡
1974年,泉州后渚 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 南宋海船,残长24.2米, 残宽9.15米。分13个水 密仓
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复原模型)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重要商业城市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泉州 边界榷场
如果要做生意, 去哪那里好呢?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宋朝城市的新特点 任务:请对比唐都长安和北宋首都东京的城 市布局图,参考《清明上河图》,探寻宋朝 城市的新特点。看看谁找得多,谁找的准确。 现在就开始吧!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的衣经 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 对安定。 (2)北方人南迁,带来了 先进的技术、劳动力、农 作物 (3)自然条件优越。 (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5)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 勤劳动
二、 三国两晋 经 南北朝 济 重 心 唐末五代 南 移 的 过 程 北宋南宋
朱子柳是一个岳家军的士 兵,现在他谢甲归田.请问他要 往南走还是往北走呢?
南方地广人 (南朝时) (宋朝时)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到了南方,我可以做些 什么呢?帮我出出主 意吧!
姓名:朱子柳 性别:皆可 年龄:保密 籍贯:未定 手机:没开通 电话:未使用
个人小档案
1、农作物调查
大麦
小麦
宋代《耕织图》(局部)
水稻
茶叶
棉花
种什么才好呢?
水稻(占城稻)
【苏州、湖州及南方大部分】
七年级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PPT)5-4
![七年级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PPT)5-4](https://img.taocdn.com/s3/m/08367b82bed5b9f3f90f1cab.png)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 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 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 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象来寻找正确的解答;猜测:~谜语|你~谁来了?|他的心思我~不透。②起疑心:~忌|两小无~。 【猜测】动推测;凭想象估计:这件事复杂,又没 有线索,叫人很难~。 【猜度】动猜测;揣度:心里暗自~,来人会是谁呢? 【猜忌】动猜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互相~。 【猜料】动猜测;估 计:事情的结果,现在还很难~。 【猜谜儿】∥〈方〉动;许昌房产网 / ;猜谜()。 【猜谜】∥动①猜谜底;捉摸谜语的答 案。②比喻猜测说话的真意或事情的真相: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别让人家~。 【猜摸】?动猜测;估摸:他的心思叫人~不透。 【猜拳】∥动划()拳。 【猜嫌】〈书〉动猜忌:两无~。 【猜想】动猜测:我~他同这件事有关。 【猜疑】动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根本没有这种事儿,你们不要 胡乱~。 【才】①名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②有才能的人:干~|奇~。③()名姓。 【才】(纔)副①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来就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应讲清几个问题:
第一,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农 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 础。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 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 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 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 进了商业的繁荣。第二,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南方 商业都市的发展。以杭州的商业活动为典型,重点叙述 了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特别强调以杭州为代表的南方 商业都市水平在南宋以后超过了北方。②海外贸易的发 展。教材主要叙述了宋代中国海外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 以广州和泉州为代表的商港,海外贸易的范围及在经济 中的重要地位。③货币制度的变化,主要叙述了纸币出 现的原因、发展状况、世界地位及对商业活动产生的影 响。
象来寻找正确的解答;猜测:~谜语|你~谁来了?|他的心思我~不透。②起疑心:~忌|两小无~。 【猜测】动推测;凭想象估计:这件事复杂,又没 有线索,叫人很难~。 【猜度】动猜测;揣度:心里暗自~,来人会是谁呢? 【猜忌】动猜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互相~。 【猜料】动猜测;估 计:事情的结果,现在还很难~。 【猜谜儿】∥〈方〉动;许昌房产网 / ;猜谜()。 【猜谜】∥动①猜谜底;捉摸谜语的答 案。②比喻猜测说话的真意或事情的真相: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别让人家~。 【猜摸】?动猜测;估摸:他的心思叫人~不透。 【猜拳】∥动划()拳。 【猜嫌】〈书〉动猜忌:两无~。 【猜想】动猜测:我~他同这件事有关。 【猜疑】动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根本没有这种事儿,你们不要 胡乱~。 【才】①名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②有才能的人:干~|奇~。③()名姓。 【才】(纔)副①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来就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应讲清几个问题:
第一,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农 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 础。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 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 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 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 进了商业的繁荣。第二,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南方 商业都市的发展。以杭州的商业活动为典型,重点叙述 了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特别强调以杭州为代表的南方 商业都市水平在南宋以后超过了北方。②海外贸易的发 展。教材主要叙述了宋代中国海外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 以广州和泉州为代表的商港,海外贸易的范围及在经济 中的重要地位。③货币制度的变化,主要叙述了纸币出 现的原因、发展状况、世界地位及对商业活动产生的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在海南岛兴起
浙江宋出人土的《南纺宋车棉图毯》
纺织图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宋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宋代“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 定窑、钧窑。
景德镇 哥窑
江南地区成为 制瓷业的重心
宋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史所
烧者曰“哥窑”,弟者曰“弟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 片形如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 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14317500 0
69:31
赋税(贯)
1045年(北宋熙 宁元年
35,811,000 45095000 44:56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金朝
南宋
南北之比
人数 赋税
1200年 1196年
43,800,000 80,600,000 14,319,000 60,000,000
65:35 81:19
长安
秦岭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 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 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 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工业和 商业是否发达。
汉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隋唐时的南方经济发展迅速,与北方的差距缩 小,甚至在 商业 和 手工业方面超过了北方,但 经济重心仍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回忆 、思考:
1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 北方
2、说出魏晋南北朝以来人口流动的趋向: (1)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地区
(2)中原地区的汉族迁入江南地区 3、这些人口流动有何影响?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开始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魏
唐
晋
朝
南 北 朝 时
中 后
经初步济开重发心期 南移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⑶指出它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发 展。
阅读材料:
1.(西汉)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
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 多很贫困。
2.(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了在地主的田庄中,
几十个短衣赤膊的农
民紧张而繁忙的劳动
情景。”
《耕获图》
张三是宋朝的一位农民,他想要从事稳定 的农业生产,请你帮他选择在什么地区更好?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部地区 社会环境: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经济因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大量劳动力
自然条件:南方气候较北方好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景德镇素 有“瓷都” “假玉器”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 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 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中 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 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 的影响和地位。
说一说:
如果让你用几个词来分别描述西汉前期的江 南、东晋南朝的江南和南宋以后的江南,你 会用哪些形容词呢?
西汉前期:荒凉的江南 东晋南朝:开发的江南 南宋以后:繁荣的江南
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
途经成都时,他将所带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 银两,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 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旅店里,晚 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 “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 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秧马
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灌溉图》
谚语:
丰收
“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
湖州
富足
重要粮仓
江南丘陵的茶园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蜀锦蜀锦 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以华丽精美、色调
明艳、文饰典雅著称。蜀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 源于上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号为冠天下”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迅速发展
期
的过程
五
南
代
宋
十
时
国
期
时
较大发展
期
超过北方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初步开发
南移的三个时期
北
方
战
乱
南
方
经
人口南迁 济
发
展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 为定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探讨 从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的原因有哪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一、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二、南方战乱较少
长安
东京
三.中原人南迁 带来劳动力和 先进技术工具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
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 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技术层面 北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阅读课本P57小标题“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以下知识点: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 ① 宋代 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 的丝绸产量高。 ②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 宋代 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南宋时,江南地区 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 烧制 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时兴起的 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 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课堂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重要粮仓;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宋书》
不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经济水平有什么不同?
西汉时的江南地区: 落后、荒凉--尚未开发 南朝时的江南地区:富饶、繁荣--逐渐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
经济重心逐渐奠南定移了基础。
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
中国地域以淮河----秦岭一线为界,分为 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黄河流域)。
3.(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
曰“苏湖熟,天下足。”
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北 南
南
南
北
北
西汉
南朝
宋代
南朝时,南方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宋代时,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了北方,国 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南方。
实质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课后延伸:
4.宋代丝织品“号为天下冠”的是( A )
A.四川 B.江浙 C.广州 D.长沙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D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能力拓展
3.读图回答问题: ⑴指出图中所示纸币的名
称,以及它最早出现的时期 和地区。
交子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⑵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手工业 制瓷业 造船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发达 ,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
商业都市
商业 货币 海外贸易
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空前发展;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广州、泉州 、 明州是大商港;并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白瓷
宋代的手工业——造船业
宋代造船业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B
经济重心南移说明南方长江流 域超过了北方黄河流域。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数(人)
1078年(北宋元 风年)
56,888,000 33984000 63:67
垦田(亩)
1077年(北宋熙 宁年)
318,480,000
迅速发展
期
的过程
五
代
十
国
时
较大发展
期
阅读课本P56—P57小标题“南方农业的发展”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以下知识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利条件):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 占城稻 的引进并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太湖流域的 苏州 、 湖州 ,成为重要粮仓。 ③ 水稻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主要产地在
1.根据对本课的了解,请同学通过网络或到 博物馆、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介绍两宋 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小文章,可抓住其中的 具体的点,如:“宋瓷一览”、“交子史 话”等,能配以图片更好。
2.思考、讨论课后“活动与探究”所提出的 问题。
有利条件
发展 表现
小资料
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 南方的湖泊相对比北方多,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南方的自然环境保护得比北方要好。北方长期的发展对自
3.造船业: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广州 、 泉州 等 地造船业发达。
宋代商业中心的分布 北方有 3 个 南方有 11 个
浙江宋出人土的《南纺宋车棉图毯》
纺织图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宋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宋代“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 定窑、钧窑。
景德镇 哥窑
江南地区成为 制瓷业的重心
宋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史所
烧者曰“哥窑”,弟者曰“弟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 片形如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 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14317500 0
69:31
赋税(贯)
1045年(北宋熙 宁元年
35,811,000 45095000 44:56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金朝
南宋
南北之比
人数 赋税
1200年 1196年
43,800,000 80,600,000 14,319,000 60,000,000
65:35 81:19
长安
秦岭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 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 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 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工业和 商业是否发达。
汉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隋唐时的南方经济发展迅速,与北方的差距缩 小,甚至在 商业 和 手工业方面超过了北方,但 经济重心仍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回忆 、思考:
1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 北方
2、说出魏晋南北朝以来人口流动的趋向: (1)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地区
(2)中原地区的汉族迁入江南地区 3、这些人口流动有何影响?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开始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魏
唐
晋
朝
南 北 朝 时
中 后
经初步济开重发心期 南移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⑶指出它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发 展。
阅读材料:
1.(西汉)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
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 多很贫困。
2.(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了在地主的田庄中,
几十个短衣赤膊的农
民紧张而繁忙的劳动
情景。”
《耕获图》
张三是宋朝的一位农民,他想要从事稳定 的农业生产,请你帮他选择在什么地区更好?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部地区 社会环境: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经济因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大量劳动力
自然条件:南方气候较北方好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景德镇素 有“瓷都” “假玉器”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 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 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中 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 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 的影响和地位。
说一说:
如果让你用几个词来分别描述西汉前期的江 南、东晋南朝的江南和南宋以后的江南,你 会用哪些形容词呢?
西汉前期:荒凉的江南 东晋南朝:开发的江南 南宋以后:繁荣的江南
请你来判断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都城临安探视兄长。
途经成都时,他将所带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 银两,选购了一部贞观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 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旅店里,晚 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 “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旋塞北”,不禁 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秧马
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灌溉图》
谚语:
丰收
“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
湖州
富足
重要粮仓
江南丘陵的茶园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蜀锦蜀锦 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以华丽精美、色调
明艳、文饰典雅著称。蜀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 源于上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号为冠天下”
宋代的手工业——纺织业
迅速发展
期
的过程
五
南
代
宋
十
时
国
期
时
较大发展
期
超过北方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初步开发
南移的三个时期
北
方
战
乱
南
方
经
人口南迁 济
发
展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 为定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探讨 从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的原因有哪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一、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二、南方战乱较少
长安
东京
三.中原人南迁 带来劳动力和 先进技术工具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
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 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技术层面 北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阅读课本P57小标题“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以下知识点: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 ① 宋代 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 的丝绸产量高。 ②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 宋代 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南宋时,江南地区 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 烧制 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时兴起的 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 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课堂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重要粮仓;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宋书》
不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经济水平有什么不同?
西汉时的江南地区: 落后、荒凉--尚未开发 南朝时的江南地区:富饶、繁荣--逐渐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
经济重心逐渐奠南定移了基础。
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
中国地域以淮河----秦岭一线为界,分为 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黄河流域)。
3.(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
曰“苏湖熟,天下足。”
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北 南
南
南
北
北
西汉
南朝
宋代
南朝时,南方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宋代时,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了北方,国 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南方。
实质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课后延伸:
4.宋代丝织品“号为天下冠”的是( A )
A.四川 B.江浙 C.广州 D.长沙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D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能力拓展
3.读图回答问题: ⑴指出图中所示纸币的名
称,以及它最早出现的时期 和地区。
交子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⑵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手工业 制瓷业 造船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发达 ,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
商业都市
商业 货币 海外贸易
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空前发展;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广州、泉州 、 明州是大商港;并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白瓷
宋代的手工业——造船业
宋代造船业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B
经济重心南移说明南方长江流 域超过了北方黄河流域。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数(人)
1078年(北宋元 风年)
56,888,000 33984000 63:67
垦田(亩)
1077年(北宋熙 宁年)
318,480,000
迅速发展
期
的过程
五
代
十
国
时
较大发展
期
阅读课本P56—P57小标题“南方农业的发展”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以下知识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利条件):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 占城稻 的引进并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太湖流域的 苏州 、 湖州 ,成为重要粮仓。 ③ 水稻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主要产地在
1.根据对本课的了解,请同学通过网络或到 博物馆、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介绍两宋 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小文章,可抓住其中的 具体的点,如:“宋瓷一览”、“交子史 话”等,能配以图片更好。
2.思考、讨论课后“活动与探究”所提出的 问题。
有利条件
发展 表现
小资料
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 南方的湖泊相对比北方多,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南方的自然环境保护得比北方要好。北方长期的发展对自
3.造船业: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广州 、 泉州 等 地造船业发达。
宋代商业中心的分布 北方有 3 个 南方有 11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