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及分析舒芬太尼在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间接诊的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的60例高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
全麻诱导时,对照组给予2.0μg/kg芬太尼,研究组则给予0.25μg/kg舒芬太尼。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T1时的SBP、DBP与T2时的SBP与T3时的SBP均显著低于T0时(P <0.05)。
研究组T1、T2时SBP与T2时DBP、HR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
结论:舒芬太尼在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舒芬太尼
为了分析舒芬太尼在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的临床价值,旨在选取合理的高龄患者全麻诱导方法,本研究组收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间接诊的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的60例高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给予舒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收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间接诊的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的60例高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1)ASA分级[1]为Ⅱ~Ⅲ级;2)年龄≥60岁;3)均无身体情况不适合插管者;4)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本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65.78±3.68)岁。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64.98±2.79)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室后均常规行颈内静脉穿刺,给予5~10ml/kg·h-1平衡液输注,采用多功能监测仪对两组患者的DBP、SB、HR、SPO2等指标进行监测,其中少数患者给予桡动脉穿刺,以监测动脉血压。
给予面罩吸氧后开始进行麻醉诱导,依次给予0.02mg/kg咪唑安定、0.25μg/kg舒芬太尼(研究组)或2.0μg/kg芬太尼(对照组)、0.2mg/kg依托咪酯、0.6mg/kg罗库溴铵静脉注射,各药物的输入间隔1min,于4min内输注完毕,注药完毕1min后可采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所有操作均安排我院资深麻醉医师进行,插管前与插管后的5min属于观察期,若在患者该期间出现心率、血压等异常情况则应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
当
SBP≤90mmHg,且HR≤50次/min时,给予6~12mg麻黄碱,酌情加用0.25~0.5mg 阿托品;当患者HR≥100次/min时,给予0.1~0.3mg新福林;当患者SBP≥160mmHg,HR≥100次/min时,给予30~100mg丙泊酚或开始采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静脉泵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基础值(T0)、插管前1分钟(T1)、插管后1分钟(T2)、插管后5分钟(T3)等各时间点的SBP、DBP及HR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SPSS 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分别采用χ2比较法与t检验法对本次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表1可见,两组患者T1时的SBP、DBP与T2时的SBP与T3时的SBP 均显著低于T0时(P<0.05)。
对照组T2时DBP明显高于T1时(P<0.05)。
研究组T1、T2时SBP与T2时DBP、HR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年龄越大或疗效欠佳的高龄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前后引发的心血管反应程度越剧烈[2-3]。
虽然能够通过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或追加麻醉药物等方法及时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但是对高龄患者来说,即使很短的应激反应即有很大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在高龄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如何有效减轻或预防心血管反应的发生已成为广大麻醉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T1时的SBP、DBP 与T2时的SBP与T3时的SBP均显著低于T0时(P<0.05)。
对照组T2时DBP 明显高于T1时(P<0.05)。
研究组T1、T2时SBP与T2时DBP、HR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这提示舒芬太尼对压力敏感性的抑制效果相对更强,且其在抑制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同时,还能有效确保患者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参考文献
[1]任新元,何君艺,樊素雄,等.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07):174.
[2]杨莉,徐凯智,赵昕,等.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9):3713-3714.
[3]孟凡凤.舒芬太尼对老年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4):142.
[4]牛晓娟,刘炜,孙红芳,等.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07):5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