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应急演练计划.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计划
米脂县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
2015年8月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计划
为及时、有效地应对井下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进一步增强我矿应对突发事故的综合管理及应急救援能力,检验、提高职工抢险避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
根据我矿制定的《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2015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结合实际情况,经矿领导研究决定,拟定于 2015 年8月9日9点组织开展矿井顶板事故应急专项演练,现将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演练目的:
1、检验完善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做好应急准备。
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准备情况,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补充。
3、锻炼应急队伍。
增强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的应急执行处置能力。
4、加强应急联动。
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人员职责任务,理顺部门协调联动关系,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5、加强科普宣教。
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应对能力。
二、应急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确定演练项目、演练形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究实效。
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综合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实战能力。
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严格安全措施,确保参
演人员及装备设施安全。
三、演练范围、规模、形式、参演人员
1、演练范围:掘进二队
2、演练规模:功能演练
3、演练形式:现场演练
4、参演人员:全体人员
四、组织机构
指挥部设在生产指挥中心,演练开始之前,由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各单位、各有关人员立即进入演练状态。
总指挥:王会春
副总指挥:王春、杜开亮
成员:朱凤武、韩生、范礼军、张福厚、杨克宏
指挥部下设八个小组,在统一指挥和管理下,实行分口负责,各尽其责的应急救援处理行动。
1、事故技术组
组长:王会春
成员:朱凤武、张福厚、韩生、范礼军
2、抢险救援组
组长:杨克宏
成员:榆林市专职救护队、芦则沟矿井辅助救护队
3、医疗救护组
组长:郭永生
成员:芦则沟矿井急救员、子洲县医院医护人员
4、治安保卫组
组长:朱凤武
成员:保卫室人员
5、后勤保障组
组长:范礼军
成员:郝世党、周建国、张淳胜、孙山海等有关工作人员
6、应急通讯组
组长:韩生
成员:杜成满、李志刚、马青云
7、善后处理组
组长:张福厚
成员:郝世党、张淳胜、王连套
8、事故调查组
组长:王春
成员:范礼军、张福厚、韩生、朱凤武
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接警电话:外线0912—、内线6000),办公室主任由朱凤武担任。
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通知总指挥,总指挥下令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所有成员及各个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赶往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或由总指挥决定设置地点)。
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矿长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
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有关人员要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总指挥职责:
1、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指挥全矿的应急救援工作。
3、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响应级别。
4、指挥、协调各个小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组织制定营救遇险(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
2、负责调用本矿范围内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3、负责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保证应急救援行动顺利执行。
(3)成员职责:
1、范礼军: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主扇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作,并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
2、朱凤武:负责使用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姓名及其所在位置,并迅速报告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并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
3、张福厚:负责对抢险救援工作的各项安全措施实行有效的监督及事故的善后工作。
4、韩生:负责协助总指挥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准备必要的采掘、避灾图纸和相关资料,根据总指挥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
5、杨克宏:负责协助榆林市救护队开展救援工作。
(4)事故技术组职责:
1、协助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制定方案、措施。
2、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工作、措施提出建议。
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灾害程度。
3、负责准备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完成其它工作;对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技术指导。
4、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应急救援措施。
5、组织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
(5)抢险救援组职责:
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2、评价现场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
3、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变更的建议。
4、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事故现场进展情况。
(6)医疗救护组职责: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并实施现场抢救和紧急处理工作,护送伤员到医疗点救治。
2、调运急救药品、器材,组织医疗救援队伍,提供医疗保障。
3、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7)治安保卫组职责:
1、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做好事故抢险期间的现场秩序维护,为抢险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负责协调、配合公安、保卫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3、协助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
4、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
(8)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工作。
2、负责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工作,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成员快速抵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3、负责抢险救灾期间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上级领导及外来人员的接待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他任务。
4、协助调度有关人员做好通信联络。
(9)应急通讯组职责:
1、负责突发安全事故现场的通讯和联络工作,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
2、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按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启动应急预案。
3、负责传达总指挥指令,及时通知救援指挥成员迅速进行集合。
(10)善后处理组职责:
1、做好事故发生时的善后处置工作。
充分协调事故发生后,新闻发布、车辆配备,人员安置及安抚等工作。
2、做好遇险(难)家属以及伤员的慰抚工作。
3、按规定提出对遇险(难)家属和伤员的补偿报告。
(11)事故调查组职责:
1、在应急救援总指挥领导下,在其他小组的配合下,负责事故的调查与取证工作。
2、提出事故调查书面报告,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评估报告。
五、演练时间和地点:
1、演练地点:11502运输顺槽发生冒顶事故
2、演练时间:2015年8月9日9点
六、演练的具体要求
1、董事长是抢险救灾工作的全权指挥者,在总工程师和各分管矿长的协助下,根据《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2015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救灾行动。
2、所有参加演练单位接到电话后以最快速度到达生产指挥中心报到。
3、在矿井救灾过程中,所有单位和人员必须由指挥部统一指挥,严禁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4、演练过程中,参加演练的各组人员必须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救援情况,指挥部认真填写记录。
5、演练期间,安质部要对演练过程和参加演练的单位和人员认真监督检查,防止弄虚作假,确保演练的检验结果。
6、演练前,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顶板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按要求做好现场处置和避灾各项工作。
七、演练步骤
1、2015年8月9日9点班,因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11502运输顺槽发生局部冒顶,井下发生顶板冒落事故。
跟班队长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11502运输顺槽发生顶板冒落事故,并组织本工作面人员撤离。
2、值班调度员接到11502运输顺槽跟班队长的汇报立即下达井下停产、撤人的指令,同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汇报情况,总指挥立即下令启动《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2015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井下其它地点接到生产指挥中心撤人命令后跟班队长、班组长迅速组织人员向地面撤离。
在撤离过程中,将沿途为本工作面服务的其他人员一同撤出。
4、接到灾害通知后,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生产指挥中心集中,由总指挥组织制定抢险救灾方案、落实责任、统一安排工作。
各部门进入紧急状态,开始抢险工作,同时通知辅助救护队集合待命。
5、应急救援队各组长在接到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后,迅速集合本组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6、各单位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由跟班矿领导向指挥部汇报撤人情况(出勤人数、撤离人数、含沿途带出人员)。
汇报后,队长、机电工和瓦检员原地待命。
7、安质部派人负责副斜井井口的人员清点和安全维护工作(演练中在副斜井井口清点撤出的人员)。
8、供应科负责组织应急抢险救援物资的发放工作。
9、各应急救援小队按照指挥部指令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10、演练结束后,总指挥下达演练结束命令,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结束。
八、避灾路线
1、掘进工作面11502运输顺槽发生顶板事故,其撤退路线是:11502运输顺槽→Ⅱ盘区西运输巷→南运输巷→主要运输巷→副斜井→地面。
2、11502运输顺槽,其撤退路线是:回风顺槽→南运输巷→主要运输巷→副斜井→地面。
九、处理顶板事故的基本原则
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2、首先应直接与遇险人员联系(呼叫、敲打、使用探测仪等),确定遇险人员的人数和位置。
3、保证通风正常,如巷道垮冒关人,利用风、水管、打钻孔等方法输送新鲜空气,如时间过长应输送饮料和食物。
4、如可能有再次垮冒危险时,首先自保,加强巷道支护,确保退路畅通。
5、救灾时,应派专人观察顶板及支护的变化。
十、演练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演练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和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2、各参加演练的单位负责人和技术员,向施工作业人员贯彻好本措施的同时,还要认真贯彻各自作业规程中避灾路线及救灾的常识,必须达到熟练掌握程度。
3、各工作面带班长负责井下各现场的安全工作,达到安全条件方可进行演练。
4、本次演练是在安全条件下进行,更要在确保安全安排前提下结束演练,对此各岗位工种、单位第一负责人,务必要加强管理和演习的教育,切实做好这次演练的方方面面的工作,真正确保安全演习。
5、演练期间瓦检员应做好瓦斯检查工作。
6、人员撤离要统一行动,不得乱跑,在撤离途中要做到安全、迅速,不要惊慌失措,防止跌倒摔伤。
7、升井过程中,各班组长及带班负责人协同维持秩序,人员按顺序上井,不得乱抢乱上。
8、安质部、保卫科负责井上、下秩序,避免上、下拥挤,同时清点上井人数和记录上井时间。
9、演练前瓦检员对井下各地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方可进行演练,演练结束再开工前瓦检员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各有害气体不超限,否则严禁组织生产。
10、安质部要做好升、入井人员的登记和汇报工作。
11、各单位按指挥部要求准备好演练用的物资材料。
12、生产部准备好必须的图纸以备指挥部和矿山救护队使用。
十一、演练结束
1、接到生产指挥中心演练结束命令后,矿灯房和井口检身房立即清点演练开始时井下人数,清点后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2、井下各单位当班负责人撤离时要清点人数,撤到指定地点后,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撤出人数。
指挥中心负责统计、核对。
3、各队值班干部负责统计核实本单位的入井、升井人数,并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
4、演练结束后,由生产指挥中心负责总结演练过程中所存在的
问题,总结经验,写出演练总结报告。
总结演练中取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立即进行整改或在下次演练中纠正。
十二、考核奖惩
1、演练计划、方案、总结未按要求上报,根据责任人罚相关人员50——200元。
2、对于在应急演练过程中表现积极优秀干部、职工给予表扬;对于不服从领导或“三违”人员严格按照“三违”处罚细则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给予停办教育。
3、演练中违反演练计划、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出现事故,根据矿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