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作物与生态环境1作物的生态因子与生长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饱和点(saturation point):
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
在一定范围内(低光强区),光合速率随光强 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超过一定光强后,光合 速率增加边慢;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 不在随光强增加而增加,呈现光饱和现象。
2019/11/4
23
表1 C4植物及C3植物的净光合强度及生长速度
作物对环境的要求与实际环境的吻合程度。 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节律与环境节律 的吻合程度。
2019/11/4
15
(二)生态型( ecotype):
作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 环境或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经自 然和人工选择分化形成了生态、形态和生理特 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A 气候生态型:光周期、气温、降雨
2019/11/4
19
一、 光照强度对作物的影响
(一) 光的重要性: 1、热效应 2、光合作用 3、光形态建成 4、诱发性突变
2019/11/4
20
(二) 光照度与作物的光合作用
1、作物对光照强度的定量指标有光合作 用 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2、C3 作物、C4 作物和CAM作物 3、光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4、光强对作物发育的影响
种以上的分类:如喜温作物、抗旱作物。
2019/11/4
17
三 作物生长的环境调节
直接作用 于作物
间接:改 善环境
措施 作物
环境
生理生化过程
产品数量质量
图5-4 作物-环境-措施系统示意图
2019/11/4
18
第二节 作物与光照
影响作物生育的光照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光照强度 二、日照长度 三、光谱成分
2019/11/4
29
(三) 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在理解作物对日长的反应时应注意:一是作 物在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才能接受光诱导,二 是对长日照作物并非越长越好,对短日照作物 也不是越短越好
1980’s以来,对水稻、小麦、大豆的光温生态 生理研究发现,有些作物品种已不能简单归入以 上几类中,不同的光温组合也能诱导开花
营养态 营养态
暗间断
临界 暗期
光间断
长日植物
营养态 开花 开花 开花
0 4 8 12 16 20 24 时间/h
图5-6 暗期光间断和光期短暂黑暗对花形成的影响
2019/11/4
27(二) 光周期诱导源自理 实验证明,诱导花原基发育的实际是暗期 长度, 而不是日照长度;短日作物对暗期 中的光非常敏感。
耐受下限
不能耐受带
种 群
没 有 生 物
生 物 不 多

生理紧张带 最适范围
最 多 度
分 布 中 心
耐受上限
不能耐受带 生 物没 不有 多生
物 高
图 5-2 耐性定律与生物分布和种群水平的关系
2019/11/4
10
(2)谢尔福耐性定律
1. 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也不同。
B 土壤生态型:土壤水分、肥力等。
C 生物生态型:生物条件
种以下的分类:如小麦早、中、晚品种-气候
生态型。
2019/11/4
16
(三)生活型(life form)
不同种的生物(作物)在期生活在相同 的自然和人工培育环境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 应,在自然和人工选择条件下,形成具有类似 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生物(作物)类群。
报酬递减率在 土壤肥力中有明显表现,E.A.Mitscherlich 根据肥料试验结果为这一规律描述的方程:
Y=A[1-EXP(-KX)]
A可能达到的高产极限,X是 土壤养分的 水平,K为
试验常数,Y是作物产量。
2019/11/4
14
二、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一)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ecological adaption)
2. 同一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 范围不同。(生殖生长阶段要求最严格;对 光周期严格的作物或品种,只在光周期感应 期内有严格要求,在其它发育阶段没有严格 要求。)
2019/11/4
11
(2)谢尔福耐性定律
3.由于生态因子的互作,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 于最适状态时,则生物对其他一些生态因子的 耐性范围缩小。
出6
水5
平4 3
2
1
f
e
g
d
c
b
a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 社.P258-259
1 2 3 456 7
输入水平
图5-3 收益递减规律示意图
2019/11/4
13
(3)报酬递减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 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 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增加的幅度 却在减少。
2019/11/4
30
三、太阳光谱成分对作物的影响
(一)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有效辐射:可见光范围内400-760nm 的大部分光能被作物质体色素所吸收。 红、橙光为生理有效光。叶绿素 蓝、紫光—叶绿素、胡萝卜素 绿光—被叶片射和透射,生理无效光
2019/11/4
31
三、太阳光谱成分对作物的影响
难点:光照和CO2对作物的影响
2019/11/4
3
第一节 作物的生态因子与生长调节
一、作物的生态因子 二、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三、作物生长的环境调节
2019/11/4
4
一、 作物的生态因子
(一)概念
作物的生态环境:与作物生长发育 相关的所有环境因子的总称。
作物的生态因子:构成作物生态环 境的成分。
2019/11/4
25
(一) 光周期现象和作物光周期类型
光周期(photoperiod)反应:作物生育受 昼夜长度控制的现象。
前已述及(第一章),按对光周期的反 应,大田作物可以分为长日照作物、短 日照作物、中间型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2019/11/4
26
(二) 光周期诱导机理
短日植物
开花
营养态
第五章 作物与生态环境
2019/11/4
1
2温度
1光照
3水分
作物
4空气
6土壤
5肥料
2019/11/4
2
基本要求:掌握作物生态因子的分类及生态
因子的作用机制和限制方式;了解作物与各种 环境因素的关系
重点:掌握光照强度和日照长度对作物的影响,
积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水对作物的生理生 态作用,作物对CO2和O2浓度变化的反应;作 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
2019/11/4
8
(1)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1940,德国)
图5-1 木桶理论
2019/11/4
某一数量不足的营养 物质,由于不能满足作物 生长的需要,不但会限制 作物的生长,同时也将限 制其他处于良好状态下的 因子发挥作用。
(a.相对稳定条件下; b.必须考虑因子间相互
作用)
9
(2)谢尔福耐性定律
2019/11/4
21
光合速率 μmol.m-2.s-1
C B
A
O
D 光强/μmol.m-2.s-1
图5-5 光照—光合曲线模式图
2019/11/4
22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
光补偿点(compensation point):
随着光强的增高 ,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达到 某一速率时,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为光补偿点。
(二) 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蓝紫光、青光—抑制作物伸长生长 红光—促进茎伸长。
(三) 不可见光的作用 紫外线—抑制某些生长激素形成;
促进花青素形成(水果着色) 红外线—促进茎伸长,促进种子萌发。
2019/11/4
32
4.对主要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宽的品种,其分布范 围广。
5.同一生物种内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生
态环境下,会形成对多种生态因子的不同耐性
范围,从而形成生态型的分化。
2019/11/4
12
(3)报酬递减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a>b>c>d>e>f=0>g
10
9

8 7
2019/11/4
5
(二)、 生态因子分类
生 态 因 子
2019/11/4
气候因子:光、温、水、气、热、 风)等。受地理位置和海拔影响
土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化学 性质、肥力状况、生物等
生物因子:农田中的哺乳动物、 昆虫、微生物、杂草 地形因子:纬度、海拔、坡度、 坡向 人为因子:各种农业技术措施
作物种类
C4植物
C3植物
2019/11/4
玉米 高粱 甘蔗 菠菜 烟草 水稻
净光合强度 /mg·dm-2 ·h-1
46~63 55
42~49 16
16~21 12~30
生长速度 /kg·m-2·d-1
47 43 50 13 25 --
24
二、日 照 长 度
(一)、光周期现象和作物光周期类型 (二)、光周期诱导机理 (三)、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光周期诱导是一种光信号反应。 并且,在不同波长光的研究中发现,红光
最为有效,而远红光的作用相反。
2019/11/4
28
(三) 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1. 引种:南(北)种北(南)引 2. 育种:促进花期相遇、加代繁种 3. 控制花期:花卉(菊花) 4. 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延迟开花(暗期处理甘蔗、南麻北种)。
6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机制与限制方式
1. 作用机制 (1)主次效应:早稻烂秧,低温为主。 (2)交互作用效应:水、肥累加效应。 (3)a直接作用:光、温、水、肥等。
b间接作用:纬度、海拔、地形等。 (4)作用的阶段性。
2019/11/4
7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机制与限制方式
2. 限制方式 (1)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2)谢尔福耐性定律 (3)报酬递减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