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3)
2016高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4be7cde009581b6bd9eb31.png)
2016高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答案(1)唯昭质其犹未亏(2)引以为流觞曲水(3)泣孤舟之嫠妇(4)城阙辅三秦(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山气日夕佳二、语言文字运用(15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①世界文学________(cuǐcàn)的星空中又一颗巨星陨落了!②马尔克斯的去世引发了互联网世界几乎是排山倒海般的缅怀。
③但这似乎与逝者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真正能打开《百年孤独》沉下心读完全书的人恐怕只是凤毛鳞角。
④而纪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亲近他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马尔克斯离世这件事,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已变得多么空洞苍白。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1分)答:(3)材料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2分)序号:________修改:答案(1)璀璨(2)“鳞”应改为“麟”(3)④“通过”和“让”删去其一。
解析(1)“璀璨”一词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书写时应注意不要写错。
(2)“凤毛麟角”的“麟”指的是麒麟,所以不能用“鱼鳞”的“鳞”。
(3)“通过”与“让”连用,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让”。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及答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261e4a77232f60ddcca16e.png)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答案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7996e77232f60dccca138.png)
【解析】“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据史料”错,原文是“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是说不能把发掘史料和全信当成一回事。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二、古诗文阅读
3.【答案】B
【解析】“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以偏概全,原文认为“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二是“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4)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的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赔偿是担心被骗,说明他缺乏法律意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键””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解析】炼字题就是要在字中看出手法,读出形象、品出情感。“弱”“昏”表现的是衰弱、年老,与“三十年前”相应。衰弱年老之人“尚嫌弓力软”,反衬中凸显的是报国之坚毅。“健”“明”表现的是健康。年老之人的健康不是真健康,而是豪情的表现,对年龄的忘记,对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9.【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析。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c3df0998fcc22bcd10d6d.png)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与答案
![2016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2fb2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6.png)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016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与答案(19)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从此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项目的启动将使残疾人享受免费康复服务________ 。
②如今年轻人都知道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曾是一名报人,有________ 之才,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
③这款智能手表是否会像前期宣传的那样有很多功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大家都在凡拭目以待指日可待倚马可待8.拭目以待倚马可待指日可待仁指日可待倚马可待拭目以待D.倚马可待指日可待拭目以待解析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
根据句意应用在①句。
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应用在②句,形容金庸下笔成章。
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根据“是否会像前期宣传的那样……”可知,应用在③句。
答案C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硅胶材料成功地仿制出新型的黏附装置,巴掌大小面积的这种材料不仅能支撑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在玻璃幕墙上攀爬,而且双手可以自如切换。
B.黄庭坚在书法方面擅长行书、草书、楷书都能卓然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三人一起被誉为“宋四家”,拥有无数的追随者与研究者。
C.梁朝的男子不仅敷粉,还要刮掉胡子,在衣服上熏香,因为仪表和身体散发出的气味是当时品评土人品味及至社会地位的标尺。
D.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牢记历史的措施,也是中国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可在“而且”后加上“可供”,去掉后面的“可以”。
B项,句式杂糅,可去掉”都能卓然自成一家'。
D项,成分残缺,在“公祭日”前加“设立”。
答案C3.(2015•苏北四市三模)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是()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5)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990797a87375a417866f8fb3.png)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5)1.请以“慈善”为话题,再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例句相同。
慈善是一种美德,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它是融化冰雪的阳光,是消除阴霾的春风;2.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与示例组成排比句式。
故乡的山,巍峨峻峭,回荡着故乡悠扬舒心的山歌;3.仿照例句,另选意象,再写两个句子。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
4.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面画线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勉励李翊在治学作文上下工夫,希望他能达到古人立言境地。
治学作文要像种植果树,施肥养根,等待它结果;像点油灯,加上油,期望它发光;像。
他说树根深厚的,果实才能丰美;灯油充足的,发光才能明亮。
5.仿照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并保持语意连贯。
一年四季,语文相伴。
语文是一位画家,①;语文是一位音乐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语文是一位诗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语文是一位摄影家,②。
6.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根据文意补充设计,或描述生活或陈述见解。
要求:句式大致相同,语意相关。
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
它所传达的,是启迪,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是睦邻……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幼儿时,,;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
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7.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新课标三)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新课标三)](https://img.taocdn.com/s3/m/9b80dddbaa00b52acfc7ca69.png)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精校免费)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精校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5bf4272cd5bbfd0a78567327.png)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②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③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精校免费)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精校免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13164ff01dc281e53af0ec.png)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②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③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年高考冲刺卷(江苏卷)语文03含解析
![2016年高考冲刺卷(江苏卷)语文03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cecd747e21af45b307a8a3.png)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①“要想骨骼健康,就得补钙”,这已是深入人心的观念,很多人也把补钙作为一生的计划,殊不知,一味地补钙并不代表可以让骨骼吸收钙、留住钙。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
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在香港,旺角弥敦道27号全线恢复行车。
不过入夜后,在弥敦道附近的豉油街与西洋菜南街交界,再有大批示威者,警员到场维持秩序。
A.贯串颠扑不破聚积B.贯穿牢不可破聚积C.贯穿颠扑不破聚集D.贯串牢不可破聚集【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近义词语的辨别,需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判断。
“贯穿”:除了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之外,还指“连贯、穿过、通过”,既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贯串”:一般只用于较抽象的事物。
“一生”是具体事物,所以用“贯穿”。
“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比喻异常坚固;“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这里“很多道理”应用“颠扑不破”。
“聚积”一般多用于具体事物,职粮食用品、钱物货物、图书杂志等。
“聚集”,侧重强调的是由分散而集合在一处,一般指人或事。
所以第三处应用“聚集”。
故选“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B.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C.当前,作为网络问政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贴近民生,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推动政务工作的科学发展。
D.一年来,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d3fe4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76.png)
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及答案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及答案下面是有应届毕业生网为您提供的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欢迎收藏!专项强化练(十一) 创新题型(含应用文写作)(时间:40分钟满分:71分)1.(2015·河南模拟)为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某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中华经典阅读”的读书活动,请你围绕“爱我中华,弘扬国学”为全市人民写一则倡议书。
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生动、连贯,不少于80个字。
(注:不写称呼与落款)(4分)倡议书2.(2015·济南八校联考)住集体宿舍,每位学生大都要经历。
刚进学校时,第一次离开父母的乐妮同学一天往家里打好几个电话,还经常偷偷哭鼻子。
而今,患重感冒的乐妮同学却对室友念琳同学说:想家,却不敢打电话。
下面是她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分) 念琳:乐妮:谢谢你!你对我真好!念琳:乐妮:很想家,但不敢打电话。
念琳:乐妮:我刚住宿舍时,偷偷地哭了几次,结果嗓音有些嘶哑,妈妈在电话里听了,以为我感冒了,特地从千里之外的家里赶过来。
她自己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结果是我没事,妈妈回家后却病了好几天。
念琳:乐妮:是啊,所以我没有给家里打电话。
幸亏有你这样的姐姐,叫我如何感谢你呢?念琳:互相帮助嘛。
你要赶紧好起来哦!3.(2015·石家庄质检)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书写了中华文明的灿烂画卷,承载了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
汉字不仅形体优美,而且内涵丰富。
请写一段文字以表现汉字之美。
要求:(1)描写、议论、抒情三者相结合;(2)运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4分)答:4.(2015·南京联考)以“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22)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22)](https://img.taocdn.com/s3/m/e9dfd128aeaad1f346933fd7.png)
高考/模拟试题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22)专项强化练(二十三) 古诗歌比较鉴赏题(时间:30分钟满分:51分)1.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回答问题。
(7分)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张先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1)两词都写到了荷这一意象,但所写之荷时间有别,其中《苏幕遮》所写的是______________之荷,《系裙腰》所写是____________之荷。
(2分)(2)两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下片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
(5分)答:2.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11分)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①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
②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
(5分)答:(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11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11de2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c.png)
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及答案解析下面是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希望同学们好好测试,后面还附送了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题的答案解析。
专项强化练(十二) 常考的65个文言实词(一)(时间:40分钟满分:7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27分)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
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
入为度支郎中。
载智性敏悟,善奏对。
肃宗嘉之,委以国计,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
载与幸臣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
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然之。
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
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
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1.与“自幼嗜学,好属文”中的“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B.屈平属草稿未定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属予作文以记之2.与“载智性敏悟,善奏对”中的“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B.素善留侯张良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与“载与幸臣李辅国善”中的“幸”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则吾斯役之不幸B.故幸来告良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4.与“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乃令张良留谢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5.与“诣辅国恳辞京尹”中的“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臣死且不避,酒安足辞B.我从去年辞帝京C.大礼不辞小让D.其辞微,其志洁6.与“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中的“修”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B.修禊事也C.况修短随化D.孙子膑脚,《兵法》修列7.与“以是上有所属”中的“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唯命是从B.是又在六国下矣C.觉今是而昨非D.自言本是京城女8.与“载必先知之”中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其真不知马也9.与“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中的“微”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B.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C.微斯人,吾谁与归D.至微至陋,过蒙拔擢百度推广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更多2016高考资讯、2016高考报名时间、2016高考报考条件、2016高考经验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3)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b415f83af121dd36a32d82b3.png)
5.与我结伴,一路牵手同行;是你, 《散文诗》,为散文 诗的爱好者默默地奉献;是你, 《散文诗》,为文人墨客提供 了用武之地。
6.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梅花,俏皮 而含羞地开在桥头、小院,傲立在风雪中。含羞的花朵,不 时惹得北风吹拂,将那漫天的花香清影,留给踏雪寻梅的墨 客,留给追梦寄怀的智者,也留给失落孤独的旅人。
是小张同学为之写的一段赞美之辞的开头,请根据文意,续
写一段话。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
40 字。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茫茫刊海,好刊难寻。是你, 《散
文诗》,
6.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答:
7.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 《陶诗画意》 ,请你为陶渊明 《杂
对该联加以描写,表现出诗句的情景和意境。要求:至少使
用两种修辞,不超过 100 字。
答:
4.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对画线语句加以扩
写。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60 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
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答:
5.《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物,下面
7.冷风穿窗而入,枕席生凉,薄薄的被衾,难敌寒意。 诗人披衣坐起, 喟然长叹, 瘦削的身影像一幅孤寂的剪贴画, 长夜漫漫 ……
8.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天气异常寒冷。人们用围巾、 棉衣紧紧地裹着冻得瑟瑟发抖的身子,匆匆忙忙地赶路。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语文专项强化练习题及答案(3)
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傍晚,雪,天地,美不胜收
答:
2.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马蹄,花朵,黄昏
答:
3.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展现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
请展开想象,对该联加以描写,表现出诗句的情景和意境。
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答:
4.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
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答:
5.《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物,下面是小张同学为之写的一段赞美之辞的开头,请根据文意,续写一段话。
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茫茫刊海,好刊难寻。
是你,《散文诗》,
6.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答:
7.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个字。
答:
8.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到处是故事,到处有美丑。
大街上,天桥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乞丐,经过这些乞丐身边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请你设计一个人经过某个乞丐身边时的情景。
要求:①侧重细节描写;②要有环境描写;③不少于200字。
1.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红梅欢笑漫天雪,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2.黄昏的脚步已经走近,路边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欢快
了一天后也疲惫下来,演奏的萧伯纳的名曲像马蹄声般时而紧促,时而轻缓,连旁边的小动物也被吸引了,坐下来倾心聆听。
3.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姿态是那样娴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
辋川之夏,积雨天气,整个山野物我相惬,画意盎然。
4.菊花那多情的花蕊、那撩人的形态、那四溢的芬芳,还留在昨日记忆里,今天竟已枯黄。
时光飞逝,却带不走三千丈愁思!
5.与我结伴,一路牵手同行;是你,《散文诗》,为散文诗的爱好者默默地奉献;是你,《散文诗》,为文人墨客提供了用武之地。
6.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梅花,俏皮而含羞地开在桥头、小院,傲立在风雪中。
含羞的花朵,不时惹得北风吹拂,将那漫天的花香清影,留给踏雪寻梅的墨客,留给追梦寄怀的智者,也留给失落孤独的旅人。
7.冷风穿窗而入,枕席生凉,薄薄的被衾,难敌寒意。
诗人披衣坐起,喟然长叹,瘦削的身影像一幅孤寂的剪贴画,长夜漫漫……
8.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天气异常寒冷。
人们用围巾、棉衣紧紧地裹着冻得瑟瑟发抖的身子,匆匆忙忙地赶路。
有
一位衣衫褴褛而又骨瘦如柴的老人正坐在天桥下乞讨。
他布满皱纹的脸被冻得发紫,目光呆滞,端着搪瓷碗的双手颤巍巍的,口中含混不清地说:“行行好……我两天没吃东西了……”迎面走来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人,他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脚下踩着一双锃亮的皮鞋。
他用鄙视的眼光横了一眼老人,皱了皱眉头,嘴里还嘀咕着:“糟老头,真是影响市容!”天色慢慢暗下来,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可怜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