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垂钓的古代名人都是高智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垂钓的古代名人都是高智商
钓鱼本是一个以获得食物为目的的劳动方式,远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
随着人类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钓鱼逐渐淡化了最初的目的,成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在中国有不少古
代名人给钓鱼赋予了文化意义,他们钓的不仅仅是鱼,甚至根本不是鱼,下面介绍几个与
垂钓有关的古代名人。
姜尚
封神榜的故事在中国老百姓中家喻户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更是传诵千古
的佳话。
据传姜子牙在渭水垂钓的时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于是西周得以开国。
庄子
庄子崇尚道法自然,淡薄名利,钓鱼是他非常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
他的思想巨著
《庄子》中曾多次以钓鱼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其中最著名的是《庄子钓于濮水》和《任公
子钓鱼》前者用神龟“宁生而曳尾涂中”表达了自己不愿为官,宁做山野村夫自在的思想,后者用任公子大钩巨缁终于钓获超级大鱼,说明有远志的人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大成。
这
和咱们现在的钓鱼人对巨物孜孜不倦的追求倒是一脉相承。
范蠡
说起这范蠡,不但是个有眼力价儿懂得见好就收的政客,更是一位极具生意头脑的创
业天才:他开创养鱼业,堪称经商者的典范。
所以当他的小伙伴文种在悲叹“兔死狗烹”
之时,他已作为陶朱公,坐拥美人西施,富可敌国。
选择决定命运,古人诚不欺我。
韩信
淮阴这个地方,应该是成功后的韩信很不愿提及的“伤心地”,挨饿受冻,胯下之辱
食不果腹,垂钓充饥。
所幸有漂母施舍茶饭,才没让大汉朝损失一员开国猛将。
多年以后
的韩大将军,荣归故里,风光无限,可否想起钓鱼是年少时的自己最大的爱好和生存技能?
萧统
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世称昭明太子,酷爱钓鱼,当年到此地开仓救庶民,钓上一
条肥大的银鳞香鲫鱼,足有七、八斤重。
烹调下酒鲜美无比,连连赞叹水好鱼美、曰
“天下贵池也”。
自此,秋浦县改为“贵池”沿用至今,萧统的垂钓处也誉为“昭明钓台”。
严光
如果说姜子牙钓鱼基本是在“作秀”,东汉光武帝青梅竹马的好基友严光就是个真正
的“隐士”,两人同在长安求学时,才高八斗的严光就给刘秀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以至于
当上皇帝后的刘秀第一时间就到富春江请这位隐居钓鱼的昔日同窗出山做官,还连请三次。
可惜人家最终还是不从,悄然而去,隐居于富春山下,或耕田,或钓鱼,终身不仕。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说到钓
鱼诗,这首《渔歌子》绝对是千古流芳的名作。
唐代诗人张志和在经历宦海狂波后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
名渔童和樵青,可见他渔樵耕读归隐山林的决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