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
文科综合•地理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地理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月非选择题)。
第I卷9至11页,第II卷12至13页。
考试做答时,须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一诊考试试卷,其中25—36题为选择题,13、14题为综合题。
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考查了学科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知识,突出能力的考查。
本试题重点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太阳的回归运动和区域特征分析、日照率、锋面和风向、区域特征分析、晨昏线和时区计算、地形形成的原因、气候分析、酿酒业的条件分析、雾霾原因、农业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航运价值分析、城市化等。
图文资料丰富,设问较好,题量适中,本试卷整体实用性较强,难度中等偏上。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I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I1 J3下图为非洲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
该国人口2100万,人口自热增长率约2.6%,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
完成25-26题。
25、该国城镇主要分布在
①南部地区②铁路沿线③畜牧区的中心④沿海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下列城市最适合发展炼铝工业的是
A、E
B、F
C、G
D、H
【知识点】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答案解析】25.C 26.D
解析:25题,结合图示信息,城镇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铁路沿线、沿海地区,与畜牧区不一致,所以C正确。
26题,炼铝工业需要原料和动力,H城市附近铝土矿资源丰富,又有水电站保证电力供应,适于发展炼铝工业,所以D正确。
【思路点拨】炼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一般要求布局在水电站周围。
【题文】B3 C2 F2 D2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27一28题。
27、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3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
A、5月5日
B、8月6日
C、11月7日
D、12月8日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月份,②地河流进入丰水期
B、7月份,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地沿岸气候受寒流影响
【知识点】本题考查太阳的回归运动和区域特征分析。
【答案解析】27.C 28.B
解析:27题,正午立杆无影,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阳光直射,2月5日距春分日相差1个月16天,另一次直射应在秋分后(9月23日)1个月16天左右,C符合。
28题,据轮廓判断,该区域位于澳大利亚西部,②位于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1月是夏季,少雨,河流进入枯水期,A错;7月份,②地是冬季,受西北风影响,B正确;①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草原,C错误;②地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①地没有,D错误。
【思路点拨】太阳回归运动过程中,经过同一纬度是现象一致是解题的关键,而同时要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问题。
【题文】B1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
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
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
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
30、M地最可能是
A、重庆
B、哈尔滨
C、呼和浩特
D、拉萨
【知识点】本题考查日照率。
【答案解析】29.D 30.A
解析:29题,根据图中信息,四地日照率夏季差异最小,A错误;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晴朗天气多,B正确;哈密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C错误;上海7、8月日照率最高,而7、8月是伏旱天气,受“副高”影响,所以D正确。
30题,M地日照率低于其它各地,而据我国日照最弱是四川盆地,重庆在这个区域,所以判定可能是重庆,A正确。
【思路点拨】理解日照率的概念,培养分析能力,学会知识的迁移。
【题文】C3 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
据此回答31-32题。
3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且正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2、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高一低一高
B、风向:南风一西南风一东南风
C、气压:高一低一高
D、降水:晴一雨一晴
【知识点】本题考查锋面和风向。
【答案解析】31.A 32.C
解析:31题,依据冷锋符号,可判断图中甲、丁两地位于冷锋附近,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甲、丁两处唯有甲符合,选A。
32题,根据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是北极点附近风向示意图,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是先后经过冷锋的锋后、冷锋的锋前、暖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所以,气温:低—高—低,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气压:高—低—高,降水:雨—晴—雨,选C。
【思路点拨】能够判定是冷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较大。
【题文】M2 G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域图,读图完成33一34题。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最大高差至少有4000米
B、位于我国内陆干旱区,生态脆弱
C、位于中温带,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D、河流以夏讯为主,有结冰期
34、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B、甲地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C、乙地坡度更陡,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D、乙地降水量更集中,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特征分析。
【答案解析】33.D 34.A
解析:33题,读图,图示地区等高距不同,无法判断最大高差,假如西部等高距相同,最大高差也小于4000米,A错。
根据经纬度判断,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B错。
东南部位于暖温带,农作物两年三熟,C错。
季风区河流以夏汛为主,因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所以D对。
34题,甲地位于太行山脉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坡度大,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A对。
甲地不是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较稳定,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B错。
乙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C错。
乙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较少,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D错。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先确定区域,然后根据区域特征进行判定即可。
【题文】B2 B3 M1 下图为某区城的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2时。
读图回答35-36题。
3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
A、a
B、b
C、c
D、d
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该船逆水而行
B、②处为著名渔场
C、③地附近石油污染大
D、④地森林密布
【知识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和时区计算、区域特点分析。
【答案解析】35.B 36.C
解析:35题,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2时,①处位于45°E,应为5时;又知,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所以应位于晨线上。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处昼长夜短,应处在夏季,选B。
36题,①b处附近为暖流经过,该船为顺水航行,A错误;②处无渔场形成的条件,所以B 错误;③地附近处在石油运输航线上,所以石油污染大,C正确;④地受寒流及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主要为荒漠景观,D错误。
【思路点拨】5时肯定是日出,判定在晨线上;5时日出,肯定是昼长夜短,是夏季。
【题文】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题文】M2 E2 C4 J3 13、(28分)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城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杏花村(B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碗豆作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酿造出优质的“杏花村酒”。
(1)分析汾河河谷平原的成因。
(4分)
(2)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8分)
(3)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8分)
(4)A城市夏季相对于冬季雾霾日数较少,分析其原因。
(8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形成的原因、气候分析、酿酒业的条件分析、雾霾原因。
【答案解析】(28分)
(1)地壳断裂下陷(2分);河流泥沙沉积(2分)。
解析:汾河谷地的形成与内力和外力有关。
(2)温带季风气候(2分)。
东部山地(太行山)对夏季东南风阻挡作用,减弱了来自海洋的影响(2分);当地距海较远,(2分),导致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气候大陆性强(2分)解析:从气候图可知该地冬季最低温度小于0℃为温带,降水集中7、8月份,为温带季风气
候。
大陆性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变化大;主要原因是离海洋远(深居内陆),加之受地形阻
挡水汽难以到达。
(3)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酿酒的原料丰富(2分);优质的水源(泉水)(2分);酿酒的历史悠久,杏花村的知名度高(2分);优质酒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2分);位于河谷地区,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交通便利(2分);(国家政策支持)。
(任意4点8分)
解析:题目中已给出原料丰富(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水质优良“神泉”,历史悠
久(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经验丰富,知名度高(路童遥杏花村)。
(4)与冬季相比,A城市,夏季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2分)夏季盛行东南风。
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2分)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2分)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2分)(8分)
解析:对流有利于尘粒扩散,降水多,有利于尘粒沉降,夏季烟尘排放少,植被吸烟滞尘作用强。
【思路点拨】汾河为外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分析:夏季:
降水较多所以水量较大,流量大含沙量大,夏季比其他季节水位高,流速快。
【题文】M1 J1 D1 I2 14、(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图6)、年降水量(单位:mm)与农业分布图(图7)。
(1)据材料一概况英国农业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2)英国河流短小,但航运价值较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
材料二英国、中国城市化过程图(图8)。
(3)简述与我国比较,英国城市化过程特点。
(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航运价值分析、城市化。
【答案解析】(24分)
(1)(小麦)种植业分布在年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750mm以下)的东部平原地区(3分);乳畜业分布在年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750mm以上)的西部低山丘陵和沿海平原地区(3分)。
原因:西部降水量较多,日照较少(2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东部降水较少,日照较多(2分),适合小麦生长。
解析:英国小麦种植业分布在年降水量750mm以下的东部平原地区。
乳畜业分布在年降水量750mm以上的西部低山丘陵和沿海平原地区。
因为西部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日照较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
而东部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日照较多,适合小麦生长。
(2)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2分);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2分);地势低平,水流平稳(2分);冬季气温0℃以上,河流无结冰,可全年通行(2分)。
解析: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
中下游河段经过区地势低平,水流平稳,适宜航运。
冬季气温0°C以上,河流无结冰,可全年通行,通航时间长。
(3)城市化起步早(2分);目前城市化水平高(2分),速度慢(2分)。
解析:英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思路点拨】本题难度较小,只需要根据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而城市化水平的分析要从起步、水平高低、速度快慢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