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过一个抓花片的游戏吧,老师这里有一堆花片,只许抓一把,看谁抓得多。
(男女生各一名参加游戏)
2、复习比多少
师:你们猜谁抓得多?
生:
师:到底谁多谁少,我们把花片排一排就知道了。
先将女生的花片排一排,注意看老师是怎样排男生的花片的。
生:一个对着一个排。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排有什么好处?
生: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
师:这样我们就知道男生比女生抓得多了,多()个,反过来也可以说女生比男生少()个。
3、揭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的抓花片游戏好玩吗?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摆花片的游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2、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老师摆了12个花片,
小华比老师多摆了3个花片,
小明比老师少摆了4个花片,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小华摆了多少个花片?小明摆了多少个花片?
3、问题(一):小华摆了多少个花片?
师:我们动手来摆一摆,想想怎样摆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华比老师多摆了3个?
生:在第一排下面一个对着一个摆。
师:因为小华比老师摆得多,所以要先摆出和老师同样多的12个,再摆小华比老师多出的3个。
小华摆了多少个花片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12+3=15(个)
(师板书算式)
师: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华和老师同样多的12个,3表示小华比老师多3个。
师:谁来说说小华摆了多少个花片?
生:小华摆了15个花片。
(生回答,教师板书)
4、问题(二):小明摆了多少个花片?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摆一摆,再算一算。
(生自主操作,教师巡视)
师:第一排摆多少个?怎样思考?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式中12和4分别表示什么?
5、小结:我们用先摆一摆再算一算的方法求出了小华和小明要摆的花片的个数,学会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样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师:下面我们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下课本中的问题。
课本24页“做一做”
2、拍手游戏
师:同学们做得真好,老师要用掌声来表扬你们。
1)老师拍3下,你们能比我多拍2下吗?
2)老师拍5下,你们能比我少拍2下吗?
3)老师拍4下,你们能比我多拍1下吗?
四、课堂总结。
师:在轻松的游戏中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学知识,学会了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带上今天学到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聪明。
学情分析
本班32名学生,学生在一年级一年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离不开计算。
在本单元的前两个信息窗里,孩子们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以及被减数中间有0和被减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减法。
但计算的基础不够牢固,算错得数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将计算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每节数学课中。
效果分析
本节课总体来说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对于教学重难点的解读与实施也较为全面。
全班同学都能准确计算,并且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在做好变式训练。
有80%以上的同学能够熟练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的是小朋友回收废旧弃物的情景,并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信息通过“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这一问题引入“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评测练习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能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效果。
本节课我设计两个练习:(如图)
这一练习参考了改版后新教材的自主练习一的形式,在情境创设上又做了改变——把花朵改为鸟儿。
目的是引发孩子们的兴趣,积极地从纸条图上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独立动笔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交流,从而对解决这一类问题又有了更为明晰的方法。
课堂已接近尾声,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开始下降。
第二个练习我想根据改版后的新教材的自主练习第三题,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你说我猜”先是师生之间“你说我猜”,明白了方法之后同桌之间“你说我猜、我说你猜”。
既让孩子们轻松一下,又能让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巩固。
课后反思
本堂课整体来说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性强,有较高的表现欲望,参与度较高,可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作为教师,在本堂课教学中语速稍快,有些反应慢的学生不能及时跟上,并且在教学中太过严肃,全班内巡视不到位。
课标分析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合理进行算法的优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来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