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中考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第一课时〕
〔编写:中复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
[考纲要求]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与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
[复习目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准确概括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文章的中心,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导学]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以是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写作意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层次,人物形象以与写作技巧的归纳。
具体地说,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粗知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致思路;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要考点: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或段意;2、补写故事情节;3、分析题目含义;4、归纳文章中心。
解题方法:
一、文章内容概括或段意概括
1、抓"二主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具体方法:谁?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抓住段落的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或段的结尾,也有在段的中间。
一般说,段首中心句就是首括句、启下句;段尾的中心句,就是总括句。
3、采用摘要法,即把文章或段中有主次之分的几层意思归纳出来,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
4、采用联合法,即文章或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几个意思归纳合并出一个主要意思。
二、根据文章内容补写故事情节
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和题目的提示,其次,在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第三,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表述,形成自己的答案。
三、归纳中心思想〔根据文章的不同情况。
〕
1、一类是直接告诉读者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要抓住文中表明中心思想的话语,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这类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主要有以下方法。
〔1〕摘录法:即直接摘录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
运用摘录法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标题、分析文中的点题句、关键句。
一篇文章的点题句、关键句,往往揭示了中心意思。
点题句,有的开篇点题;关键句,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句常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有的是交待写作意图或时代背景等,对于准确归纳中心思想有重要作用。
〔2〕提炼法:即提炼文章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词句。
2、另一类是没有直接写明中心思想的,需要读者分析概括。
方法是: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立场、观点、感情等。
[目标测评]
〔一〕牵挂
周子
① 一天清晨,从梦中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
梦境历历,如在眼前——天空飘
着细雨,我回老家去,父亲说头痛得厉害。
我吓坏了,忙用摩托车带他去医院,并且
一路上默默祈祷……但愿这只是一个梦,父亲肯定不会有事!
② 之所以会做这个梦,是因为父亲当时刚下岗在家,A_________。
那几日,小
弟要结婚,家中正在装修房子。
父亲平日就爱喝两口,加上心中不舒畅和麻烦事,B_________也是在所难免。
而父亲的高血压,又每每让我放心不下。
③ 醒来后,仍然C_________。
把梦中的事告诉妻子,妻笑我心也太小了,会有
什么事?话虽这么说,还是D_________。
早饭后,马上往家中打了个 ,正是父
亲接的,听到父亲的声音,我的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支吾了几句,放下 ,心里格外轻松。
④ 事后想是否如妻所说,自己的心未免太小太细了呢?整日牵挂这,牵挂那的,是否太女人气了呢?转念一想,不觉哑然失笑,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心小又
有何妨?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让你牵挂,或者知道有人在牵挂着自己,不同样是一
种幸福吗?
⑤ 我想起去年春节前的一件事。
那天,天格外冷。
因为放了寒假,睡了个懒觉,快到9点了,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父亲。
父亲搓着手,劈头就问,怎么
没人接。
我说在客厅里,卧室门又关得严实,睡得死没听到。
父亲缓缓地说, 半天没人接,担心你们怕是煤气中毒,就赶过来看看,没事就好。
说完就走了。
望
着父亲的背影,我的眼睛一片朦胧。
⑥这就是牵挂。
它是干渴中的一汪清泉,冬日里的一轮暖阳,滋润、温暖着我
们的心灵。
它是世间美好的情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爱。
是不是可以
这样说,人世间因为有了这份牵挂才美丽,生命也因了这份牵挂而精彩呢。
1. 请选择正确的词语,把序号填入文中A、B、C、D处。
〔4分〕
备选词语:① 忐忑不安② 心情郁闷③ 心有余
悸④ 借酒浇愁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主要的两件事。
〔4分〕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选择的两件事情非常琐屑,请分析它们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⑤段中划线的"劈头就问"和"缓缓地说"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请发
挥想象,对其表情加以描写。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 模仿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话。
〔3分〕
这就是牵挂。
它是
〔二〕夏夜
① 夏夜很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
② 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冥思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
或许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夏夜,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
③ 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
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夏夜的安谧、平安、祥和之外,就是世界在安谧之外星星点点所发出的声音。
事实上,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声音都是安静的。
在月光温柔的怀里,远处小溪流淌的声音,阵阵蛙声,还有河边浣衣女子的歌谣声,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安宁的一个微小分子。
④ 隐隐地,从谁家的院子里传来了狗吠,"汪汪"两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让你感到意外和惊奇,但又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的存在。
⑤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
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
父亲就在这个时候才显出他内心深处慈祥的一面,宽手巴掌在我的头上摸来摸去,给我讲着小故事。
我听着听着,往往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而母亲,总是不时地从家中的洋芋窖里拿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切开,把最大最红的一牙给我。
之后,她就坐在黄昏时早就铺开在院子里的一块凉席上,借着月色,一针一线地纳着布鞋。
偶尔她也会哼唱起儿歌。
我从来都不知道,母亲的声音竟然是如此地美!多年之后,母亲唱的儿歌,仍在冥冥中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也让我在这样一个声音鱼龙混杂的年代里,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
⑥ 长大一些,我就不是如此地听话了。
总是在暮色四合月光如水的时候出门,因为有很多伙伴在外面等着我。
我们一起跑到村边的柴垛前,玩起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比如跑电、斗鸡、捉迷藏……
⑦ 再后来,我对于夏夜的星空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敬畏。
星空给我的,不只是辽阔、干净,更多的则是一种心灵的开阔。
康德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每当我一个人注视着星空的时候,我的心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⑧ 世界是和平的,人间原本也是安静的,无数的夏夜就是和平安静的一部分。
那辽阔天际上布满的星星,像神写下的文字,逼迫着你用一生的长度去慢慢地阅读和体味。
而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上,其实也只是沉默世界中极其微小的一分子,我们默默地来了,又默默地走了,悄无声息,像一个又一个夏夜,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⑨ 但当你在将来的某一天偶尔回头一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不经意时所亲历的一句句很美很纯的诗吗?〔作者叶梓有改动〕
1、阅读第①—⑥段,说说作者围绕"夏夜"写了哪些内容?〔2分〕
答:
2、第⑤段对"夏夜乘凉"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2分〕答:
3、文章结尾说:"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不经意时所亲历的一句句很美很纯的诗吗?"你怎样理解作者对"夏夜"的思考和认识?〔100字左右〕〔5分〕
答:
<三>请你记得歌唱
⑴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教导下,他终于理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甚至比一般孩子还标准。
⑵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它孩子的好奇。
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也会招来哄堂大笑。
这一切都让他很沮丧,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也不去学校。
⑶母亲很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母亲回答,他是医生一针给打聋的。
他哭得更厉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母亲难过地别过头:"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这样了?"
⑷他只能接受现实,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
小学时的听写课,同学们只需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的次序,老师嘴巴动一个,他就写一个,同样拿了满分。
他甚至报名参加市、区中小学生朗读比赛,第一次上台吓得双腿发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词。
望着众多正在注视他的听众,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口,结果获得了一等奖。
⑸努力终于总有回报,他一直是学校骨干,并且日益自信起来。
⑹可是,因为是聋儿,仍然有尽了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譬如音乐课的考试。
那天音乐课下课时,老师说:"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考试,要唱《歌唱祖国》。
"其它的同学都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他却犯难了。
他一直不大会唱歌,难以把握节奏。
回家后,他愁眉苦脸,母亲就一边弹钢琴一边教他唱。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嗓子都嘶哑了,但是还是跑调。
节奏很对,但他完全是在"说歌",一个字一个字无比认真地说。
母亲摸摸他的头说:"考试时你就这样唱吧。
"他说好。
母亲又严肃地叮嘱道:"可能大家会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坚持把歌唱完。
"
⑺第二天音乐考试,轮到他上台了。
他舔舔发干的嘴唇,跟着节奏开始"唱"歌。
第五句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的同学己经笑翻了天。
他不理会,在笑声中仍然继续自己的歌唱。
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把歌"唱"完。
⑻教室里不知何时己经安静了下来,他突然发现,同学和老师的眼睛里都有些亮晶晶的东西。
接着他看到了同学们在使劲的鼓掌。
⑼他就是梁小昆,曾多次参加专题电视节目制作,是电影《漂亮妈妈》中郑大的原型。
时下他正在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摄影界己经小有名气,而且前不久刚在"东方新天地"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
⑽至今,梁小昆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去卡拉OK,必唱无疑。
他并不避讳自己的跑调,但求能够唱出个性。
他深信,不管歌声是否动听,歌唱,首先是一种态度,包含着努力、尊严、坚持和快乐……
⑾在失败的时候,你仍有歌唱的勇气吗?在绝望的时候,你还会记得最爱的歌词吗?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记得且唱且行吗?
1、阅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2、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中"歌唱"的理解。
〔2分〕
3、文中第5节"努力总有回报"指什么事,第6节"仍然有尽了努力而无法做到的事情"又指什么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3分〕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其实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而且美得让人震惊,让人感动。
请你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残缺也是一种美"的理解。
〔4分〕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