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取熟脱俗——“选材”升格训练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点评
从文章的选材来看,小作 者还是有生活体验的。“暴风 雨”这一背景环境,更能突显 爸爸作为一个仓库管理员对 工作的尽职尽责。但是这篇 文章中爸爸的“伟大”有点儿 “俗”。掩卷细想,读者恐怕难 有 真 切 而 深 刻 的“ 点 ”的 记 忆。所以,必须“取熟脱俗”, 方能写出新意。
33
佳作出炉
现在,无论是当劳动委员,还是做小组长,他总会一丝 不苟地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他不会忘记爸爸在暴风雨之夜 冲出家门的那个背影。相信,那个匆匆的背影已经在他的 心里驻留,直到永远……
虚实结合,爸爸的背影与 总理的背影相叠映,爸爸的形 象变得高大起来。
综合点评
文章升格后,内容上有了虚实结合的运用而明显地丰厚了起来;有了总理形象的 烘托,爸爸的形象也变得高大了起来;有了对爸爸在暴风雨之夜奋不顾身、尽职尽责完 成工作的描写,实现了“以小见大,取熟脱俗”的写作追求。
突然,爸爸惊呼一声:“我得再去货仓看看。”他拿起 身旁那件破旧的雨衣披上就出发了,只留下一个匆匆的 背影。
他被爸爸震撼了,那义无反顾的背影,在他的心底留 下了深深的印痕。他觉得今天的爸爸真伟大。
现在,无论是做小组长,还是当劳动委员,他总会一 丝不苟地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因为,他不会忘记爸爸在 暴风雨之夜冲出家门的那个背影。
爸爸刚从外面回来,边吃着晚饭,边看着身旁温言细语 的妻子和认真刻苦的儿子,很是欣慰。在昏暗的灯光下,爸 爸微微弓着的背,显得有些沧桑。
“当,当……”急促的大雨点黄豆似的砸在破旧的瓦房 顶上,发出阵阵脆响。不一会儿,“哗——”,大雨就瓢泼盆 倾似的从空中泻了下来,老天爷那暴怒的脾气一发起来,人 们赶紧都躲到屋里去了,万物都在瑟瑟发抖:小草缩起了脖 子,在地上匍匐着;美丽的花儿也没有了平时的骄傲,娇嫩 的花瓣早已被打落,大地上一片死气沉沉之状。
爸爸出发了,身上只披了那件破旧的雨衣,狂风一吹, 那单薄的雨衣根本不足以遮挡那倾盆的大雨,但爸爸仍义 无反顾地出发了,只留下了一个匆匆的背影。
爸爸的背影,在他的心里,隐约间与另一个背影重合 了。他愣住了,一下子仿佛看到了周总理检查工作时的身 影。“原来,爸爸和总理一样伟大,无论职位高低,只要能对 自己的工作负责,就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在这样一个雨夜, 明白了这个道理。他被爸爸震撼了,那义无反顾的背影,在 他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给他诠释了伟大的意义,树立 了负责的标杆。
一“真”。只有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从真挚的 情感出发,写实事,抒真情,才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小”。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要善于从日常 生活中发现具有丰富内涵的小场景、小事情、小人 物。“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在选材时,千
万不要忽略那些“小”。 三“新”,就是“见人之所未见”。阅读文
章,喜“新”厌“旧”,乃人之常情。写作时,我 们理应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挖掘出寻常事 物“新”的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写作 目的。
小试牛刀
请从“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和“晒晒我们班的‘牛’ 人”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取材于 真实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
关注公众号,回复“七年级作文升格 2019 年 6 月”查看样文
35
突然,爸爸惊呼一声:“我得去检查一下货物有没有都 捆绑好,篷布有没有被掀飞!”说着就直起身,伸手去拿身旁 那件破旧的雨衣出门。妈妈一把拽住了爸爸的胳膊,说: “这外面的雨多大啊,你不要命啦?”爸爸执意要走,心急火 燎地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得负责。”他觉得爸爸说的那句 话有些耳熟。
34 作文升格
初学习·作文升格
开头的环境描写设置了 悬念,为下文故事的发展进行 铺垫,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课文内容的呈现是一处 妙笔,以总理的形象自然地衬 托出爸爸的形象。
这里的细节刻画和侧面 描写,丰满了爸爸的形象,显 得自然又真切。
乌云袭来,天地间陡然黑了,远处原本清晰的田野顿时 变得模糊不清了。
“就快下雨了,而且一定还不小。”他心里想,但没有太 过在意,转过身继续看他的课文。文章讲的是开国总理周 恩 来 一 心 为 民 服 务 ,在 下 雨 天 仍 然 冒 雨 去 检 查 工 作 的 故 事。周总理那句“这是我的工作,我得为他们负责”深深地 震撼了他。“要是我爸爸也像周总理那样伟大就好了。”看着 课本上周总理那朴素而又潇洒的背影,他又想起了自己的 爸爸只是一个给人家看货仓的,小声地叹了口气。
以
小
——
见 大
﹃ 选
材
取 熟
﹄升
林 以
格广
训
练
脱
示 例
俗
名师简介
林以广,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翔宇教育集团 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
升格支点
鲁迅先生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写作时, 我们一定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 颖的材料,做到“以小见大,取熟脱俗”。
如何才能做到呢?不妨记住“真、小、新”这三 字诀:
32 作文升格
初学习·作文升格
原文呈现
背影
“就快下雨了,而且一定还不小。”他心里这么想着, 但也没有太过在意,转过身继续背他的课文。爸爸刚从 外面回来,正在吃晚饭。昏暗的灯光下,爸爸微微弓着的 背,显得有些沧桑。
“当,当……”急促的大雨点黄豆似的砸在破旧的瓦 房顶上,发出阵阵脆响。不一会儿,“哗——”,大雨就瓢 泼盆倾似的从空中泻了下来。老天爷那暴怒的脾气一发 起来,人们赶紧都躲到屋里去了,万物都在瑟瑟发抖:小 草缩起了脖子,在地上匍匐着;美丽的花儿也没有了平时 的骄傲,娇嫩的花瓣早已被打落出新意呢?
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把爸 爸的形象刻画得更为真切、 感人。
“ 爸 爸 真 伟 大 ”这 种 感 觉 是从哪里来的呢?
升格指津
本文在选材上, 基本上做到了“真”和 “ 小 ”。 但 是 ,“ 取 熟 ” 而未能“脱俗”。如何 才能写出新意呢?如 果 能 添 加 细 节 ,对 主 题 进 行 深 度 挖 掘 ,相 信会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