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复习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一种零件,长5毫米,在图上量得长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2 B.1∶20 C.20∶1
2.甲坐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为(4,3),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6),丙说:“我坐在甲右边一列,乙前面一行.”那么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3,7)B.(5,5)C.(4,6)D.(4,7)
3.用5m长的绳子把一只羊拴在一根木柱上,求这只羊吃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正确的算式是()。

A.2×3.14×5 B.3.14×52C.3×3.14×5
4.用9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7∶9∶14,这个三角形最长的边长为()厘米。

A.2 B.2.1 C.2.7 D.4.2
5.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30千克,乙筐苹果x千克。

从甲筐拿4千克放入乙筐,两筐苹果就一样重。

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30-x=4 B.x+4=30 C.x-4=30 D.x+4=30-4 6.用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下面三个立体图形,如图,从()看这三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A.正面B.左面C.右面D.上面
7.下面语句中错误的是()。

A.要找到一张圆形纸片的圆心至少要对折2次
B.1吨煤,用去3
7
吨后,还剩全部的
4
7
C.产品增长率可能大于100%
D.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8.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可能得到一个()。

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长方形D.正方形
9.一件衣服先降价1
5
,再提价
1
4
,现在的价格()。

A.比原来低B.比原来高C.与原来相等D.无法判断
10.泥瓦匠给一块地面铺瓷砖(如图所示),按照这样的规律,位置(5,6)处应铺瓷砖()。

A.B.C.无法判断二、填空题
11.0.25时=(______)分8.5千克=(______)吨
17
10
立方米=(______)立方分米72000平方米=(______)公顷
12.
5
2
9
的分数单位是(______),它再去掉(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3.甲数=2×5×a,乙数=2×7×a,甲、乙的最小公倍数是210,则a是________。

14.如果大圆半径和小圆直径的比是3∶2,那么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________),面积比是(________)。

1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36分米,宽是长的4
5
,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平方分米。

16.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福建地图上,量得厦门到福州的距离是5.4cm,厦门到福州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7.如图所示,把底面周长12.56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8.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之比2: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那么女生的平均成绩是______分。

19.4位成人带着3位儿童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动物园门票价格如图,买票最少要(________)元。

类别价格(元/人)
成人90
儿童50
团体(5人以上含5人)70
20.如图是甲、乙、丙三人打一份稿件所用时间。

甲所需时间比丙少(______)%;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______)。

三、解答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0.550%÷= 1000.1%⨯= 0.12516⨯= 21.53
⨯=
990.90.9⨯+= 12098-= 170.230.77--= 63269÷≈
22.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8.5-3)×(0.34÷1.7) ②2.5×(1.9+1.9+1.9+1.9)
③78×1213+78÷13 ④215÷[1-(15+1
3)]
23.解方程和比例 x ∶2.4=5∶
1
5
x÷1
3
+7=103 41
96
∶=x ∶15 24.小红打算在甲、乙两家书店中的一家买一套标价都是150元的世界名著。

两家书店的购书优惠方案分别如下,甲书店每满50元返还10元,乙书店按原价的3
4
出售。

请你帮小红算一
算,她到哪家书店买书比较合算?
25.“六.一”期间,小丽陪妈妈去逛街,在一家服装城看中了一件衣服,售货员对妈妈说:“我们这儿所有的衣服都是在进价基础上加50%的利润再标价的,这件衣服我按标价的八折卖给你,你只需要付180元,我只赚你10.”聪明的小丽思考后,发现售货员说的话并不可信.请你通过计算来说明.
26.妈妈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用去26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2
3
,上衣和裤子各
多少元?
27.A 、B 是一条公路上的两点,如图。

两地相距660米,甲在A 地,乙在B 地,同时出发沿公路行走,甲每分钟走160米,乙每分钟走120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距100米?(分析不同情况,至少两种情况)
28.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里装有水,在水里浸没一个底面半径是3cm,高是10cm的圆锥形铁块(如图),如果把铁块从圆柱形容器里取出,那么容器里的水面要下降多少厘米?
29.下面是A、B两个医疗器械公司同种防护服的促销方式。

原价均为480元/套。

A公司B公司
八折促销每满200元优惠40元
如果要买这样的一套防护服,在A、B两个公司买,各应付多少钱?选择哪个公司更省钱?30.“※”表示一种新的运算规则,如8※3=8+9+10=27,3※4=3+4+5+6=18(加数为连续自然数),根据这样的运算规则则完成下面各题.
(1)计算:9※6
(2)阅读、思考并填空.
在8※3=8+9+10=27中,用27÷3=9,9是8、9、10三个加数的平均数,也是8和10正中间的一个数.
在3※4=3+4+5+6=18中,用18÷4=4.5,4.5是3、4、5、6四个加数的平均数,也是3和6正中间的一个数.
因为x※5=250中,用250÷5=50,可知:
五个加数正中间的一个数是;五个加数是
(、、、、);所以x是.
(3)你知道x※22=671中的x是多少吗?简要写出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解即可。

【详解】
10厘米∶5毫米
=100毫米∶5毫米
=20∶1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0∶1。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2.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甲坐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为(4,3),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6),乙坐在每七列,第六行;则丙坐在第甲的右边一列,就是第5列,乙的前一行就是第五行,用数对表示是(5,5).解:丙坐在第五列第五行,用数对表示是(5,5).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3.B
解析:B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羊吃草的面积是一个半径为5m的圆的面积。

据此解答。

【详解】
羊吃草的面积是一个半径为5m的圆的面积,圆的面积=2r ;
所以羊吃草的面积为:3.14×52。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中羊吃草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羊围绕长为5米的绳子旋转一周的面积,即为圆的面积,弄清这个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D
解析:D
【分析】
根据三边的比可知,最长的边有14份,三边共有30份。

用9厘米除以30,求出一份的长度,再乘14,求出最长的边是多少厘米即可。

【详解】
9÷30×14=4.2(厘米),所以最长的边长是4.2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的应用,能根据三边比求出一份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D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等量关系为:甲筐苹果的千克数-4=乙筐苹果的千克数+4,据此列方程。

【详解】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为:x+4=30-4。

故答案为: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简易方程。

6.A
解析:A
【分析】
从图示知:从正面看这三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如下图:
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知这三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作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7.D
解析:D
【分析】
A.圆中心的那个点即圆心,所有直径都相交于圆心,将一个圆形纸片最少要对折两次,才能找到两条折痕相交的那个点,即圆心,据此判断即可;
B.先求出煤剩下的吨数:1-3
7

4
7
(吨),再用剩下的除以1吨,据此判断即可;
C.根据增长率=增长数
原有数
×100%,如果增长的比原来的多,这个增长率就大于100%,据此
判断即可;
D.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
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所有直径都相交于圆心,将一个圆形纸片最少要对折两次,才能找到两条折痕相交的那个点,即圆心,故本选项正确;
B.煤剩下的吨数:1-3
7

4
7
(吨),还剩全部的
4
7
÷1=
4
7
,故本选项正确;
C.如果增长的比原来的多,这个增长率就大于100%,故本选项正确;
D.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正方形、长方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分数的意义、百分率及轴对称图形,属于基础题。

8.A
解析:A
【分析】
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得到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沿侧面斜着展开得到平行四边形,据此分析。

【详解】
根据分析,将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可能得到的是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侧面展开图,学生应掌握。

9.C
解析:C
【分析】
现在的价格=衣服原价×(1-1
5
)×(1+
1
4
),据此解答。

【详解】
假设这件衣服原来的价格为1
现在的价格:1×(1-1
5
)×(1+
1
4

=4
5
×
5
4
=1
则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的价格相等。

故答案为:C
【点睛】
找准题目中分率对应的单位“1”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地砖共有和两种花色,当行数和列数相同时,铺的都是,其上下左右都是,(5,5)铺,则(5,6)处应铺,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按照这样的规律,位置(5,6)处应铺瓷砖;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所铺花色之间的规律,即当行数和列数相同时,铺的都是,其上下左右都是。

二、填空题
11.0.0085 1700 7.2
【详解】
【分析】考察学生单位进率换算掌握情况,各单位之间能否熟练换算。

【详解】分和时进率是60,千克和吨进率是1000,立方米和立方分米进率是1000,平方米和公顷进率是10000,高级单位换算至低级单位乘上进率,低级单位换算至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点睛】此题的解答关键是明确进率换算如何正确判断。

12.1
9
【分析】
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5
2
9

23
9。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
单位,23
9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
1
9
,因此它的分数单位是
1
9
;最小的质
数是2,2=18
9
,即1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用
23
9

18
9
即可算出需要去掉多少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详解】
5 2 9=
23
9
5 2 9的分数单位是
1
9
最小的质数是2,2=18
9

23
9

18
9

5
9
,即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弄清分数单位的意义;二是弄清最小质数是几,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
位。

分数n
m
(m、n均为等于0的自然数),
1
m
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n就是这样分数
单位的个数。

13.3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乙的最小公倍数是甲、乙公有的质因数与各自独有的因数的乘积,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2×5×7×a=210
70a=210
70a÷70=210÷70
a=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

14.3∶2 9∶4
【分析】
假设大圆和小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2,据此利用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分别求出大圆的周长和面积、小圆的周长和面积,再做比即可。

【详解】
令大圆半径为3,小圆半径为2,那么大圆周长:2×3.14×3=18.84,大圆面积:3.14×32=28.26,小圆周长:2×3.14×2=12.56,小圆面积:3.14×22=12.56,所以周长比:18.84∶12.56=3∶2,面积比:28.26∶12.56=9∶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面积以及比,属于综合性基础题,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5.80
【分析】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宽是长的,也就是宽和长的比是4:5,长占长与宽和的,宽占长与宽和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分别求出长、宽,再根据长方形的
解析:80
【分析】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宽是长的4
5
,也就是宽和长
的比是4:5,长占长与宽和的
5
45
+
,宽占长与宽和的
4
45
+
,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分
别求出长、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详解】
36÷2×
5
45
+

=18×5
9

=10(分米),
36÷2×
4
45
+

=18×4
9

=8(分米),
10×8=80(平方分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80.
【点睛】
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16.270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5.4×5000000=27000000(厘米)=270(千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解析:270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换算即可。

5.4×5000000=27000000(厘米)=270(千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

17.92 62.8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长方体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2,即12.56÷2=6.28厘米,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5厘米,长方体的宽=底面圆的半径,已知圆柱底面圆形的周长是
解析:92 62.8
【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长方体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2,即12.56÷2=6.28厘米,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5厘米,长方体的宽=底面圆的半径,已知圆柱底面圆形的周长是12.56厘米,根据圆的周长=2πr,则r=12.56÷2÷3.14=2厘米,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把长6.28厘米、高5厘米、宽2厘米代入公式即可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详解】
(1)12.56÷2=6.28(厘米)
12.56÷2÷3.14
=6.28÷3.14
=2(厘米)
(6.28×2+6.28×5+2×5)×2
=(12.56+31.4+10)×2
=53.96×2
=107.92(平方厘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7.92平方厘米。

(2)6.28×2×5
=6.28×10
=62.8(立方厘米)
答:长方体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圆柱和长方体的转化,转化前后的图形是密切相关的,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柱底面半径,高等于圆柱的高,体积没有变化等于圆柱的体积。

18.85
【详解】
平均数的定义:总数÷份数=平均数。

设女生人数为2x,则男生人数为3x,这次竞赛的全班平均成绩是82分,那么这次竞赛的总分数为82×(2x+3x)=410x。

其中男生的平均
解析:85
【解析】
【详解】
平均数的定义:总数÷份数=平均数。

设女生人数为2x,则男生人数为3x,这次竞赛的全班平均成绩是82分,那么这次竞赛的总分数为82×(2x+3x)=410x。

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那么男生的总分数为80×3x=240x,
则女生的总分数为410x-240x,那么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5(分)。

答案为85分。

19.450
【分析】
儿童有3位,成人有4位,有以下方法可供选择:
方案一:购买7张团体票,求出共需要的钱数;
方案二:购买4张成人票和3张儿童票;分别求出成人票和儿童票的总价,再相加就是一共需要的钱数
解析:450
【分析】
儿童有3位,成人有4位,有以下方法可供选择:
方案一:购买7张团体票,求出共需要的钱数;
方案二:购买4张成人票和3张儿童票;分别求出成人票和儿童票的总价,再相加就是一共需要的钱数;
方案三:4个成人和1个孩子共5人购买团体票,剩下的孩子购买儿童票,分别求出需要的钱数再相加,得出需要的总钱数;然后比较需要的总钱数即可。

【详解】
方案一:购买7张团体票;
(4+3)×70
=7×70
=490(元);
方案二:购买4张成人票和3张儿童票;
4×90+3×50
=510(元);
方案三:4个成人和1个孩子共5人购买团体票,剩下的2个孩子购买儿童票;
70×5+50×2
=350+100
=450(元);
450<490<510
则购买5张团体票,2张儿童票最省钱,最少需要45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注意方案三的思维方法。

20.3∶2
【分析】
根据题意,把丙所用时间看作单位“1”,则甲比丙少的时间除以丙所用时间即可;根据工作量一定时,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甲乙的工作效率的比为:12∶8=3∶2。

【详解】
解析:3∶2
【分析】
根据题意,把丙所用时间看作单位“1”,则甲比丙少的时间除以丙所用时间即可;根据工作量一定时,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甲乙的工作效率的比为:12∶8=3∶2。

【详解】
(10-8)÷10
=2÷10
=20%
12∶8=3∶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应用,关键找到单位“1”,利用数量关系做题。

三、解答题
21.1;0.1;2;1
90;22;16;9
【分析】
根据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含有百分数的算式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详解】
解析:1;0.1;2;1
90;22;16;9
【分析】
根据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含有百分数的算式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详解】
0.550%0.50.51÷=÷= 1000.1%1000.0010.1⨯=⨯= 0.125160.125822⨯=⨯⨯=
21.513
⨯= ()990.90.99910.91000.990⨯+=+⨯=⨯= 12098120100222-=-+=
()170.230.77170.230.7717116--=-+=-= 63269630709÷≈÷=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

22.①1.1;②19;③;④
【详解】

解析:①1.1;②19;③78;④27
【详解】

23.(1)x =60
(2)x =32
(3)x =40
【分析】
(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原比例化成方程x =2.4×5,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2)根
解析:(1)x =60
(2)x =32
(3)x =40
【分析】
(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原比例化成方程15
x =2.4×5,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5
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7,再同时乘1
3
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3)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原比例化成方程1
6
x=
4
9
×15,根据等
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
5
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详解】
(1)x∶2.4=5∶1 5
解:1
5
x=2.4×5
1 5x÷
1
5
=2.4×5÷
1
5
x=60;
(2)x÷1
3
+7=103
解:x÷1
3
+7﹣7=103﹣7
x÷1
3
=96
x÷1
3
×
1
3
=96×
1
3
x=32;
(3)4
9
∶1
6
=x∶15
解:1
6
x=
4
9
×15
1 6x÷
1
6

4
9
×15÷
1
6
x=40
【点睛】
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成一般方程再解。

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解答过程要注意书写格式:上、下行等号对齐;不能连等。

24.乙书店
【详解】
甲店:150÷50×10=30(元)
150-30=120(元)
乙店:150×=112.5(元)
120>112.5
她到乙书店买书比较合算。

解析:乙书店
【详解】
甲店:150÷50×10=30(元) 150-30=120(元)
乙店:150×3
4
=112.5(元)
120>112.5
她到乙书店买书比较合算。

25.设进价为x元,得150%x×80%﹣x=10,解得x=50.那么卖价为50×(1+50%)×80%=60(元)≠180(元),因此,只需付60元,而不是180元,故售货员说的话并不可信.
【详解】
解析:设进价为x元,得150%x×80%﹣x=10,解得x=50.那么卖价为50×(1+50%)×80%=60(元)≠180(元),因此,只需付60元,而不是180元,故售货员说的话并不可信.
【详解】
解:设进价为x元,得:
(1+50%)x×80%﹣x=10,
1.2x﹣x=10,
0.2x=10,
x=50.
卖价:
50×(1+50%)×80%,
=50×1.5×0.8,
=60(元)≠180(元);
因此售货员说的话并不可信.
26.上衣156元,裤子104元
【分析】
把上衣的价格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裤子的价格,那么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上衣的(1+),它对应的数量是260元,由此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上衣的价格,进而求出裤子
解析:上衣156元,裤子104元
【分析】
把上衣的价格看成单位“1”,它的2
3
就是裤子的价格,那么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上衣的(1
+2
3
),它对应的数量是260元,由此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上衣的价格,进而求出裤子
的价格。

【详解】
260÷(1+2
3

=260÷5 3
=156(元)
260﹣156=104(元)
答:上衣156元,裤子104元。

【点睛】
找准单位“1”是解题关键。

求单位“1”用除法。

27.2分钟或2分钟或14分钟或19分钟
【分析】
相向而行时有:①相遇前相距100米、②相遇后相距100米,两种情况;同向而行时:因为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且两地距离大于100米,所以只能是沿AB 方向同向
解析:2分钟或25
7
分钟或14分钟或19分钟
【分析】
相向而行时有:①相遇前相距100米、②相遇后相距100米,两种情况;同向而行时:因为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且两地距离大于100米,所以只能是沿AB方向同向而行,有:①甲在乙后,追上前相距100米、②甲在乙后,追上后相距100米,两种情况;根据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带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相向而行,相遇前相距100米:
(660-100)÷(160+120)
=560÷280
=2(分钟)
相向而行,相遇后相距100米:
(660+100)÷(160+120)
=760÷280
=25
7
(分钟)
同向而行,甲在乙后,追上前相距100米:
(660-100)÷(160-120)
=560÷40
=14(分钟)
同向而行,甲在乙后,追上后相距100米:(660+100)÷(160-120)
=760÷40
=19(分钟)
答:两人相距100米时可能经过2分钟或25
7
分钟或14分钟或19分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的应用,考虑到所有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28.2cm
【详解】
×3.14×32×10÷[3.14×(10÷2)2]=1.2(cm)
答:容器里的水面要下降1.2cm。

解析:2cm
【详解】
1
3
×3.14×32×10÷[3.14×(10÷2)2]=1.2(cm)
答:容器里的水面要下降1.2cm。

29.A公司应付384元;B公司应付400元;选择选择A公司更省钱。

【分析】
A公司打八折代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B公式每满200元优惠40元,原价480元里有2个200元,所以共优惠80元,据此
解析:A公司应付384元;B公司应付400元;选择选择A公司更省钱。

【分析】
A公司打八折代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B公式每满200元优惠40元,原价480元里有2个200元,所以共优惠80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480×80%=384(元)
B:480-40-40=400(元)
384<400,选择A公司更省钱。

答:A公司应付384元;B公司应付400元;选择选择A公司更省钱。

【点睛】
本题考查折扣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打几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30.(1)69;(2)50;48,49,50,51,52;48;(3)x=20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8※3=8+9+10=27,3※4=3+4+5+6=18可知:从左边的数字开始连续自然数相加
解析:(1)69;(2)50;48,49,50,51,52;48;(3)x=20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8※3=8+9+10=27,3※4=3+4+5+6=18可知:从左边的数字开始连续自然数相加即可,加数的个数就是右边的数字;
(2)根据8※3=8+9+10=27中,用27÷3=9,9是8、9、10三个加数的平均数,也是8和10正中间的一个数;
在3※4=3+4+5+6=18中,用18÷4=4.5,4.5是3、4、5、6四个加数的平均数,也是3和6
正中间的一个数;
所以x※5=250中是由5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用250÷5=50,可知50是这五个自然数最中间的一个,即可求得这五个数,而这五个数最小的是未知数的值;
(3)根据第二问可知:671÷22的值是22个数中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进而求得这22个数,最小的数就是x的值.
解:(1)9※6
=9+10+11+12+13+14
=(9+14)×3
=23×3
=69
(2)根据题意可知:
因为x※5=250中,用250÷5=50,可知:
五个加数正中间的一个数是50;五个加数是48、49、50、51、52;所以x是48.
(3)671÷22=30.5
30.5是22个数中最中间的一个,所以30.5左边11个数,右边11个数,分别为:
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最左边的数字就是未知数的取值,所以x=20
答:x=20
故答案为50;48,49,50,51,52;48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新规律,按照规律计算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