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侯凯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年第12期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影响下,农村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资源丰富多样,教学方式、方法灵活机动,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改变了农村课堂教学方式
1.信息技术为农村教育带来了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农村学校的教学打破了传统固定的封闭场所,人员、教材等走向开放、多元的时代,课堂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以及教学评价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课堂管理模式多变
信息技术普及前,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管理者的作用,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村教师也学会了课件制作,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使用得心应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主导者变成帮助者、引导者、组织者等。

例如,在新授课中,教师课前给学生提供解决本课教学难点的微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帮助学生解决新课教学中的难点,课上让自学较好的学生尝试例题的讲解与示范,检验学生自学情况,帮助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思路。

(2)教学内容形式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变得多样。

多数教师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術,选择合适的画面、音频、图片等进行教学,有效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感悟、表达,学得情趣盎然。

(3)课堂教学评价多元
信息技术未普及时,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等,往往只能由亲临现场的人员参与评价。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我们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教师的授课形式等可以多角度评价。

如将教师的授课过程放到校园网络上,很多家长与教师,甚至网友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我们的教学视频,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师的授课思路等等,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我们的作文教学,习作前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博采它山之石,课中可以根据习作需要通过网络进行采访或提供生动有趣的场景等等,习作后每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习作晒到网上,家长、网友都可以点评。

2.信息技术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保障和服务
由于我们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着重点也发生了倾斜。

从关注知识的掌握情况走向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与练习习得知识,上课结束也就意味着知识获取的终结。

而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变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外,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等,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导学生交流,借助英语动画片以及学唱英文歌曲的方式、方法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3.信息技术让农村地区的教学方式变得灵动
信息技术介入教学中后,学习场地可以变动。

如可以到语音室学习,可以到计算机室上网络课,也可以通过大屏幕听远程课程等等。

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变多了,学习方式也有了自主选择的余地,课堂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教师唱主角变为多方参与,例如,思品课的教学中有关交通常识的教学,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网络采访警察或咨询相关专家,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学生有了现实的需要,加深了所学知识的印象,突出了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从高耗低效走向低耗高效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能借助简单的教具进行知识的传授,无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介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网络中许多资料任由教师筛选、使用。

在短短的一堂课中,教师就能根据所学内容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法及时获得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进度,在因材施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有效地改变了这一局面,教师能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可以通过QQ、微信、电访等方式随时沟通,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放作业,及时跟进点评、指点等。

例如,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将许多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自主观看,及时练习、反馈,个别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揣摩,进而习得能力。

三、信息技术改变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生注重自主探究
传统方式的学习,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单一,学习视野小,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进行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很多孩子小学阶段就开始产生厌学情绪。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学习视野开阔,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要,通过网络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有了自主选择权与决定权。

很多学生因为尝到了网络学习的甜头,先习得知识,课堂上表现自信,知识掌握得牢靠,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乐意探究所学知识。

2.学生加强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独立思考、独自探究,所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而如今,很多学生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所得,就会渴望交流,期望赢得教师及同伴的肯定,小组交流频繁有效,学生乐意相互合作。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遇到难题只能通过面对面的请教、交流,会有不少学生碍于情面或怯于交流而自主终止学习行为,而信息时代,询问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受时空限制,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远程的合作、探究等,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运用,我们农村地区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城区学生相比已经不相上下,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