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2(题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模拟试卷12(题
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 5. A1型题
1.患儿,男,5岁。

因发热、咽痛、呼吸困难2天入院,查体:T38.6℃,P100次/分,咽部可见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白细胞23×109/L,诊断:白喉。

为患儿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A.注射白喉抗毒素
B.注射青霉素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注射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E.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抗生素
正确答案:D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致病物质主要为外毒素蛋白,具有强烈的毒性和免疫原性,应及时注射白喉抗毒素(抗血请的中和反应)及抗生素。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A.盐析沉淀法
B.有机溶剂沉淀法
C.凝胶过滤
D.离子交换层析E.亲和层析
2.根据抗原分子大小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
正确答案:C
解析:凝胶过滤法可通过凝胶分子筛的作用,将大、中、小3类分子分开。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3.根据抗原分子所带电荷不同进行纯化分离的方法为
正确答案:D
解析: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一些带电离子基团的凝胶或纤维素,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抗原。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A.多点注射
B.静脉注射
C.皮内接种
D.淋巴结内微量注射法E.肌内注射
4.初次免疫一般选择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5.皮内或皮下免疫时一般选择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6.宝贵抗原可选择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7.加强免疫和颗粒型抗原一般选择
正确答案:B
解析:免疫途径包括皮内、皮下、肌内、静脉、腹腔、淋巴结等。

皮内或皮下免疫时一般采用多点注射。

初次免疫一般选择皮内接种,加强免疫和颗粒性抗原一般选择静脉注射。

宝贵抗原可选择淋巴结内微量注射法。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A.木瓜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β-内酰胺酶
8.可将IgG裂解成—个Fc和两个Fab片段的酶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9.可将IgG裂解成F(ab)2和数个小片段的酶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0.可将IgG裂解成不规则肽链的酶是
正确答案:C
解析: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2个相同的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和1个Fc 段,Ig同种型的抗原性主要存在于Fc段。

胃蛋白酶水解IgG片段:获得一个F(ab’)2片段,该片段为双价,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Ig的Fc 段被胃蛋白酶裂解为若干小分子片段,被称为pFc’,失去生物学活性。

胃蛋白酶水解IgG后的F(ab’)2片段,既保存了结合抗原的生物学活性,又避免了Fc段抗原性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胰蛋白酶为非特异性裂解。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β-内酰胺酶不能裂解蛋白质。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1.制备免疫球蛋白片段的方法错误的是
A.非共价键解离法
B.温共价键解离法
C.溴化氰裂解法
D.自溶法E.酶解法
正确答案:D
解析:五种免疫球蛋白都具抗原性,皆可提取及纯化,但如分解成片段作为免疫原可制备出分辨力更高的特异性抗血清。

制备方法有:非共价键解离法、温共价键解离法、溴化氰裂解法、酶解法。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2.纯化可溶性抗原的方法错误的是
A.低速离心法
B.选择性沉淀法
C.凝胶过滤法
D.离子交换层析法E.亲和层析法
正确答案:A
解析:可溶性抗原的纯化方法有超速离心法(分为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选择性沉淀法、凝胶过滤法(又称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法、亲和层析法。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3.不属于抗原或抗体与支持物的结合方法的是
A.载体结合法
B.中和法
C.物理吸附法
D.交联法E.网络法
正确答案:B
解析:亲和层析法可将抗原和抗体、酶和酶抑制物、酶蛋白和辅酶、激素和受体、DNA和RNA等之间有特殊亲和力的生物分子紧密结合成复合物,如将复合物的一方固定于固相载体上,则可从溶液中分离和提纯另一方。

抗原或抗体与支持物结合方法很多,可归纳为载体结合法、物理吸附法、交联法、网络法。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4.IgG类抗体的纯化方法不包括
A.亲和层析法
B.离子交换层析法
C.电泳法
D.凝胶过滤法E.盐析法
正确答案:C
解析:IgG类抗体的纯化方法有盐析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亲和层析法等。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5.抗血清的鉴定包括哪几方面
A.抗体特异性鉴定
B.抗体效价的鉴定
C.抗体纯度的鉴定
D.抗体亲和力的鉴定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解析:抗血清的鉴定包括抗体特异性鉴定、抗体效价的鉴定、抗体纯度的鉴定、抗体亲和力的鉴定四个方面。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6.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佐剂是
A.卡介苗
B.明矾
C.弗氏佐剂
D.脂多糖E.吐温-20
正确答案:C
解析:最常用于免疫动物的佐剂是弗氏佐剂,分为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两种。

弗氏完全佐剂中加入卡介苗可提高佐剂的性能。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7.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E.生物活性专

正确答案:C
解析: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每一种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要想获得大量单一抗体,需要将某一种B淋巴细胞大量克隆,但是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并分泌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直接作用于癌细胞。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8.关于杂交瘤细胞特点的错误描述是
A.具备了双亲细胞的特点
B.分泌人源性单克隆抗体
C.分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D.体外繁殖快速E.能分泌抗体
正确答案:B
解析:杂交瘤细胞是两个不同特性的细胞融合成一个异型核细胞,这两种细胞分别是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分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19.杂交瘤细胞保存最好在
A.室温
B.一4℃
C.一20℃
D.一70℃E.一196℃
正确答案:E
解析:杂交瘤细胞保存最好在一196℃的液氮中。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0.单克隆抗体是由下列何种细胞产生的
A.杂交瘤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骨髓瘤细胞E.脾细胞
正确答案:A
解析:借助化学手段,将2个不同特性的细胞融合成一个异型核细胞为杂交细胞。

杂交细胞经无限繁殖可形成克隆。

由一个细胞系衍生而来的称为“单克隆”,由单克隆细胞分泌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1.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是B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理想细胞,其原因不包
括下列哪项
A.稳定和易培养
B.自身无分泌功能
C.改变细胞恶性变化
D.融合度高E.HGPRT缺陷
正确答案:C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细胞由恶性变化。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2.在用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常选用哪类细胞作为饲养细胞
A.中性粒细胞
B.腹腔细胞
C.K细胞
D.成纤维细胞E.肥大细胞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许多环节需要加饲养细胞,如:在杂交瘤细胞筛选、克隆化和扩大培养的过程中,加入饲养细胞是十分必要的。

常用的饲养细胞有: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较为常用)、小鼠脾脏细胞或小鼠胸腺细胞。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3.在杂交瘤技术中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是
A.氨甲蝶呤培养基
B.次黄嘌呤培养基
C.HAT培养基
D.嘧啶核苷培养基E.胸腺嘧啶核苷培养基
正确答案:C
解析:细胞杂交瘤技术中细胞融合的选择培养基含有三种关键成分:次黄嘌呤(H)、氨基蝶呤(A)、胸腺嘧啶核苷(T),缩写为HAT培养基。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4.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多发性骨髓瘤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前列腺癌
正确答案:B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时产生大量结构、性质均一的免疫球蛋白。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5.杂交瘤技术中使用的细胞融合剂是
A.乙醇
B.聚乙二醇
C.甲醛
D.硫酸铵E.聚丙烯酰胺
正确答案:B
解析:细胞融合是产生杂交瘤细胞的中心环节。

聚乙二醇可能导致细胞膜上脂类物质的物理结构重排,使细胞膜容易打开而有助于细胞融合。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6.实验室最常用的细胞克隆化方法是
A.有限稀释法
B.显微操作法
C.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
D.软琼脂平板法E.动物体内诱生法
正确答案:A
解析:有限稀释法不需特殊设备,克隆出现率高,为实验室最常用的方法。

显微操作法直观可靠,但操作时间长,容易增加污染机会。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法是当前分离细胞最先进的方法。

本法筛选效率高,纯度高达90%。

但仪器价格昂贵。

软琼脂平板法的缺点是琼脂融化温度较难掌握,过高会导致细胞死亡,过低使细胞分布不均匀,操作较复杂,克隆出现率不稳定。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7.免疫小鼠脾细胞采取时的免疫途径多为
A.皮下多点注射
B.静脉注射
C.肌内注射
D.腹腔内或皮内多点注射E.淋巴结注射
正确答案:D
解析:免疫小鼠脾细胞所用抗原尽量提高其纯度和活性,免疫途径多用腹腔内或皮内多点注射法。

如为珍贵微量抗原,可用脾脏内直接注射法进行免疫。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28.单克隆抗体的特性是
A.高度特异性
B.高度均一性和可重复性
C.弱凝集反应和不呈现沉淀反应
D.对环境敏感性E.以上全对
正确答案:E
解析: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包括:高度特异性、高度均一性和可重复性、弱凝集反应和不呈现沉淀反应、对环境敏感性(单克隆抗体易受环境的pH、温度和盐
类浓度的影响,使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

知识模块: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