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集团组织,有效地提高了集团内部商品的竞争力,
这说明当地世界市场的新特点是( )
A、市场竞争激烈化 B、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有许多突出表现,其中最主要的就
D 是跨国公司的运行超越了国界。这表明跨国公
司(

A、是在本国拥有一个基地,并在每一个国家 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大企业
欧洲联盟
东亚经济圈
北美自由贸易区
(3)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区域集团是指同一地区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 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如条约、协定或其他组织方式)组成贸易 集团。
欧洲经济区 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 盟正式启动。1994年1月1日 成立的欧洲经济区,是一个比欧共 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更开放的一 体化组织,它不仅是工业品的自由 流动区,也是人员、劳务、资本的 自由流动区。从1995年1月1 日起,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正式成 为欧洲联盟成员国,欧盟组织的扩 大,使西欧的竞争实力大为增强, 从而有力地促进区内投资和贸易的 发展。
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
(1)贸易方式多样化
新的贸易 方式


租赁贸易 补偿贸易 加工贸易
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 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 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 付出一定的资金。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 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 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 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大工业 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 之间的经济联系,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 技革命
第一次 科技革 命
第二次 科技革 命
第三次 科技革 命
时间 主要标志 主要内容 与世界市场的关 系
直接原因 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 治地位后形成的
(4)世界市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东西新航路的开辟,以及资本的 原始积累,商品交换越出了一国的范围,发展成为国 际性的商品交换,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世界市场的萌芽。 但是这时的世界市场还不稳固,在世界市场上流通的 商品,还主要是小生产者的商品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 业生产的商品。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 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国际分工的 进一步发展决定的。
第一,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到以科学技术 和控制手段为基础的国际分工。
第二,从产业部门之间发展到产业内部的专 业化的国际分工。
表现:国际间在资金、技术、劳务等方面的经济 合作方式加强,出现了许多国际贸易的新形式。
(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发展尤为迅速, 并正在不断改变着世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 格局。截止2002年,全球跨国公司约有6. 5万家,其国外分支机构85万家。控制着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3,技术转让的 80%,占全球GDP总值的十分之一。随 着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跨国公司将在更 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技 术转让等经济活动。
(2)商品结构复杂化
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在世界贸易中 所占的比重。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使商品生产对原材料的消耗 相对地降低,而对原材料的加工程度和综 合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在国际贸易中形 成了工业制成品贸易扩大、初级产品减少 的商品结构。
目前世界上共有144个区域性经济集团,欧洲 有73个;北美及中美有18个;亚洲、大西洋有10 个;非洲有7个。其中最大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 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讨论
发达国家
工业制成品价格
提 高
国际价值
压 低
初级产品价格
发展中国家
4、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A、不等价交换 B、形成原因:交易的一方凭借其在政治、 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抬高某些商 品的价格、压低另一些商品的价格。
C、方法:“剪刀差”。
D、实质:发达国家利用不等价交换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经济剥削。
18世纪 蒸汽机的 60年代 发明和运 ~19世纪 用 70年代
机器大工业 代替手工业
推动了世界市场 的最终形成
19世纪 电力的广 由蒸汽时代 促进世界市场的
最后30 泛运用 进入电气时 进一步发展


20世纪 40年代 至今
电子计算 机、原子 能和空间 科技的发 明和应用
主要在电子、 能源、材料 三大基本技 使市场呈现出新 术领域展开 的特点
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
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
汇率的变动
外汇汇率升高,则外币升值, 本币贬值,本币汇率跌落。
1、2005年7月1日前,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为827元,
2010年5月12日后100美元兑换人民币为682元,这意味
着(

A.人民币汇率上升,同样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增加
联 ①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 系 ②国内市场的形成是国际市场形成的前提。
③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2)世界市场的类型:按其经济内容划分
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金市场、 国际技术市场、国际服务市场
(3)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根本原因 世界市场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国际市场产生于资本主 义社会形成时期,各国 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 度,才有可能使商品和 劳务交换关系突破国界 扩大到世界范围。
主要在各个国家和地区 之间进行, 世界市场是国 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
一国范围内的 市场的 法人和自然人
主体不同
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不同 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 其中包括各个国家主权 政府.
影响因素: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 利率水平、汇率政策、重大政治经济 事件状况。
通常本币汇率下跌,会引起出口扩大, 进口减少,国内物价上涨,国际储备 增加,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
通常本币汇率上涨,会引起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国内物价平稳,国际储备 减少,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
B.人民币汇率下降,同样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增加
C.人民币汇率上升,同样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减少
D.人民币汇率下降,同样的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减少
2、如果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 A、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有所减少 B、100单位的外币可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C、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 D、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5)市场竞争激烈化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
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
选择题:
D 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A、产业革命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
D、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二战后,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争夺市场, 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集团采取了“内外有别”、 “联合对外”的贸易政策,纷纷成立了各种经济
B、在世界贸易中和各国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C、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D、是从事国际生产和经营的大企业
3、关于外汇
A、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 支付手段。
B、产生条件: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 C、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D、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 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世界市场的含义: 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
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 往活动的总和.
产生的
区 时间不同
别 活动的
范围不同
国内市场
产生于原始社会第 一个社会大分工时 期,随着商品交换 的出现而出现;
国内市场主要 在国内进行;
国际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