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档案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会档案管理规定
基金会档案管理规定
为加强对基金会各项活动的记录和管理,保障基金会活动的规范化、有序化和可持续性,提高基金会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我们制定了以下基金会档案管理规定:
一、档案的定义和分类
1. 档案:指基金会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书面、电子和非书面记录,包括资料、文件、信函、会议记录、出版物、照片、音像资料等。

2. 档案分类:按照档案的内容和形式,将档案分为机要档案、管理档案和历史档案三类。

(1)机要档案:指基金会重要机密资料和重要保密工作的原始记录、计划、人员名单、运作方式、工作实施过程、结果、研究成果等。

(2)管理档案:指基金会与各类合作伙伴、项目、员工等相关的工作记录、工作计划、业务流程、审批流程、工作报告、市场分析、公关宣传、财务文件等。

(3)历史档案:指基金会业务成果、工作经验、各类活动、合同、协议、会议记录、招聘人事管理等。

二、档案的收集、整理和鉴定
1. 档案来源:基金会档案的来源包括基金会内部和外部,包括基金会工作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记录和成果报告,合同和协议、改进计划、评估等。

2. 档案整理:按照文件编号、文件时间、文件标题、文件手续等标准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整理、装订、装订号管理等操作,严格遵循档案保管规定。

3. 档案鉴定:按照档案管理规定,由责任人和专门鉴定机构进行档案的鉴定,发现存在问题的档案需要进行整改和归档。

三、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1. 档案保管:基金会档案应妥善保管,按照储存要求进行分类、装订、封存和存储。

档案的原件、备份和配套材料应分别存储,便于管理和维护。

2. 档案利用:基金会档案应遵守信息保护和管理规定,对于公开信息的档案,捐赠人和利益相关方可以依法使用,对于不公开信息的档案,只能在相关机构授权的情况下进行使用,严禁泄露。

四、档案的销毁和转移
1. 档案销毁:基金会档案存续期限结束后,经过鉴定确认的档案可以进行销毁,销毁应经有权机构批准,并按照规定的销毁
期限进行销毁,销毁工作应有人记录并保存。

2. 档案转移:机要档案在提交证券监管机构的情况下进行转移,经审计所审核后,保留一定年限后再进行销毁或档案转移。

五、档案管理的责任和制度
1. 档案管理的责任:基金会各级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档案管理员等都应对基金会档案的管理负责,制定并实施对应的管理制度与程序,对档案在储存、保管、利用、鉴定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2. 档案管理制度:基金会档案管理制度应当包括档案编制、档案保管、档案鉴定、档案整理、档案借阅、档案合作、档案转移、档案销毁等内容,做到规范、具体、可操作。

结论
基金会是为社会公益而存在的机构,他们的运作和管理需要规范和有序,档案管理是基金会运作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规定策略,加强对基金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障基金会活动的有序性、透明度和可持续性,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