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89da6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a.png)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一、自然特征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四季温暖,适合农业生产。
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河流众多,湖泊众多,湿地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植被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
同时,南方地区也存在一些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等,这些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以下是一堂适合高中地理课堂的农业教学设计:1.课堂引入通过放映一段南方地区丰收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成果,同时引发学生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的疑问。
2.知识讲解2.1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气候、水域资源、湿地资源、土地肥沃程度以及植被状况等。
2.2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简介介绍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成就,包括农作物种植、渔业、畜牧业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南方地区农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农作物或者一个农业发展项目,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每个小组需要探究所选农作物或者农业发展项目与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展示给全班。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根源和原因。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南方地区的实地考察,选择农业发展较为典型的地区进行考察。
学生需要观察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自然环境特征进行比较,探究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总结讲解将实地考察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邀请一位农业专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总结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并解答学生关于农业发展的问题。
6.课堂小结通过复习和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思考南方地区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特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调研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理解和认知。
《南方地区》复习知识点梳理
![《南方地区》复习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5fbc0d76a20029bc642db8.png)
【拓展】台北是台湾第一大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雄是 台湾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港口;台南是最早兴起的城市,是食品工业基地。
田晓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际
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地理位置
地形
自然环境 气候
土壤
南方地区位于秦 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东 面和南面分别濒 临东海和南海
西部以高原和盆 地为主,东部有交 错分布的平原、 低山和丘陵,沿江 有面积较大的平
原和三角洲
属于湿润的亚热 带、热带季风气 候,夏季高温多雨,
第四节 பைடு நூலகம்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考点1: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2.范围: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考点2:美丽富饶的宝岛 1.自然环境
(1)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山脉纵贯全岛。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2)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气候,温暖湿润。 (3)河流:河流短小湍急。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 2.风景名胜: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 3.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繁多。 4.水果之乡: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水果都有分布,四季水果不断。 5.东方甜岛:台湾是我国重要的 甘蔗 产区,蔗糖产量很大。 6.海上米仓:西部平原,盛产水稻。 考点3:外向型经济 1.优越条件:海岛多港口;有大量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 设出口加工区。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ea7e6c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2.png)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是指我国的江南、西南和华南等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农业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南方地区地势多为丘陵、山地,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因此,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上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首先,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
南方地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充沛,温度适中,是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
在南方地区,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由于其生长过程需要大量水分,南方地区的多雨气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得水稻产量较高。
此外,南方地区还适宜种植茶叶、桑蚕等作物,这些作物对气候和土壤要求较高,在南方地区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南方地区的地形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
南方地区地势多为丘陵、山地,地形多样,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发展。
此外,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发育,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因此,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最后,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还适宜果树种植和畜牧业发展。
由于气候湿润,适合果树生长,南方地区种植了许多果树,如柑橘、香蕉、菠萝等,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丰富的水果,也成为了出口的重要农产品。
此外,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适宜畜牧业发展,牛、猪、羊等家畜在南方地区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当地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收入。
总的来说,南方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作物品质,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fd35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8.png)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南方地区是指中国的江南、华南、西南地区,这里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密切相关,是中国农业的重要产区之一、本文将以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主题,探讨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一、自然特征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暖湿润的气候,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方地区常年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光照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
1.水资源丰富:南方地区众多的江河湖泊和丰富的雨水资源,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了作物生长的需水量。
2.气候温暖湿润: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冬季气温较高,不易受冻,有利于一些热带作物的种植。
3.土壤肥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土壤中富含矿物质和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
二、农业特点南方地区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丰富物产:南方地区农业物产丰富,主要包括稻谷、茶叶、糖料、水果等。
其中,稻谷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南方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稻米产区之一2.多种农作物种植:南方地区气候适宜,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除了稻谷,南方地区还种植茶叶、糖料、水果、蔬菜等,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生产体系。
3.农业产业化程度高:南方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特别是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比较完善。
南方地区的农民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农业绿色化发展:南方地区注重农业的绿色化发展,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问题与挑战南方地区的农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水资源短缺:尽管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显现。
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水资源的短缺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土地资源紧张:南方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2744b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4.png)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 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合作组织 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其稳定性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农业资源压力
土地资源紧张
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 对紧张,土地利用压力较大。
水资源短缺
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相对丰富,但 时空分布不均,加上经济快速发展 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 突出。
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南 方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对农 业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养殖业发展
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 发展优质畜禽和水产品养殖业 。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 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农业科研 机构和高校开展研究。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农 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 农业
目录
•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 •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 • 南方地区农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01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
01
位于中国东南部,东临太平洋, 南接南海,西邻云贵高原,北与 长江流域接壤。
02
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 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区。
水文特征
南方地区河流众多,水网密布, 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均流经 此地。
湖泊和水库众多,主要分布在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沿海地 区。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92566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1.png)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等。
2. 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包括作物种植、养殖业等。
3. 培养学生对南方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水文。
2. 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作物种植、养殖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点。
2.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水文,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3. 讲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作物种植、养殖业,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
4. 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气候、地形、水文等,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 案例分析:选取南方地区的典型农业成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点。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课后调查自己家乡的农业特点,并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特点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案例分析的能力,以及是否能提出合理的观点。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南方地区农业实地考察,加深对当地农业特点的理解。
2. 邀请南方地区的农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e8d9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3.png)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教案: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1.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势、土壤等。
2.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特点和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渔业的发展情况。
3.了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
3.了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1.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原因。
2.提出解决南方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1.课件PPT。
2.已备好的教学案例、图片、视频等辅助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南方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南方地区有哪些特点吗?”二、自然特征(15分钟)1.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介绍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势、土壤等自然特征。
2.通过图片和地理图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农业发展情况(20分钟)1.介绍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渔业的发展情况。
2.通过展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实例和数据,让学生对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四、农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30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案例学习(20分钟)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一个南方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2.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六、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帮助学生总结和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2.鼓励学生思考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教学延伸:1.导学时可以请农业专业的专家给学生讲解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和问题。
2.组织学生到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2596c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9.png)
南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农业现 代化进程。
农业发展问题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南方地区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土地、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
农业产业链不完善
南方地区农业产业链尚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存在短板。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 与农业
目 录
•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 土壤与地形 • 水资源 • 农业发展条件 • 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0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
01
位于中国东南部,东临东海、南 濒南海,与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 。
02
地处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下 游平原地区,是中国的鱼米之乡 。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土 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富含有机质,适 宜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地形地貌
01
02
03
东南丘陵
主要由花岗岩、砂岩、石 灰岩等构成,地形起伏较 大,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错落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由长江冲积物形成, 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湖 泊众多。
四川盆地
主要由砂岩、页岩和石灰 岩等构成,盆地内部地势 平坦,四周山地环绕。
南方地区养殖业发达,主要养殖猪、牛、羊等家畜和鸡、鸭、鹅 等家禽。
林业资源丰富
南方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05
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产值稳步增长
南方地区农业产值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农 产品生产区。
农业结构优化
南方地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种植业、 畜牧业和渔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05fda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c.png)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气候特点
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南方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平均气温较高。 南方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降水较少。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适合发展农业,特别是水稻种植。
农业发展阶段:南方地区的农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刀耕火种、精耕细作等阶段, 逐渐形成了具有南方特色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
农业现代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南方地区的农业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引进了先进 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产业结构:南方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畜牧业、水 产业等为主的多元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添加 标题
农业科技创新:南方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涌 现,如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的探 索和实践。
添加 标题
农业产业链:南方地区的农业产业链不断完 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逐渐形成 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
南方地区的04农业特色与
优势
特色农作物
水稻: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茶叶:南方地区的特色经济作物,以龙井、铁观音等知名茶叶品种为代表。 柑橘类:南方地区的水果作物,以柑橘、柚子等品种为主,口感甜、水分足。 竹子:南方地区的特色植物资源,用途广泛,可用于建材、家具、食品等多个领域。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991e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b.png)
-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反思总结,提高自我评估和提升的能力。
- 作用与目的:通过作业和拓展学习巩固知识,通过反思总结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将能够准确地描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他们还能够理解自然特征如何影响农业产业,例如,气候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地形对茶叶生长的作用等。
8.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如何利用自然特征发展特色农业。
9. 结合实例,说明南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
10. 讨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十.教学反思
在教授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的课程中,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地形地貌的理解和记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能会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形模型制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形地貌。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
2. 南方地区的农业产业:主要农作物、农业模式和农业发展优势。
3.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节水灌溉技术、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农业。
4. 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5. 农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南方地区的气候如何影响农业?”引导学生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线阅读资料,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6a9b4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7.png)
进一步改善南方地区的灌溉条件,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促进农业可 持续发展。
推广农业科技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 平和效益。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 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生物群落结构
南方地区生物群落结构复杂,食物链完整,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利 用导致生物资源枯竭和生态失衡。
05
CHAPTER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04
CHAPTER
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热量条件
南方地区热量充足,作物生长季长,可以种植多季作物,提高复 种指数。
降水条件
南方地区降水充沛,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但过多的降水也 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光照条件
南方地区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
探讨农业发展
在了解自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南方地区的农业发 展状况,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为未来的农业发展 提供参考。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的研究,提出相应的 政策建议,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南方地区范围界定
1 2 3
地理位置
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长江以南的大部分 地区,与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 课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4562dda26925c52dc5bf9e.png)
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多暴 雨,地表崎岖不平,所以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第1课时 地理差异显著
【总结】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湿热,云贵高原地区地形 崎岖,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形 对气候影响较大,四川盆地北部的山地阻挡了来自北方 的冬季风;西双版纳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以南,不容易受 冬季风影响,因此这两个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 地区。
【答案】水稻。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重难探究
探究点 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相互影响 【图解】
图7-1-3
第1课时 地理差异显著
【探究】 (1)导致同纬度的西双版纳和广州,四川盆地和长江 中下游平原冬季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西双版纳和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冬 季风,因此冬季气温高;广州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没有高 大、连续的山脉,不能阻挡冬季风的步伐,因此气温较低。
点拨 解题关键是结合八年级上册学习的中国自然环境知识,理解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结构
位置、范围
地形:复杂多样,高原、盆地、山地、,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自 然
丘陵、平原交错分布 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 征
土壤: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成红
与
色, 土壤,被称为“红土地”
农 业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典例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山清水碧,鱼米之乡 B.地形平坦,以特征与农业
解析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 盆地为主,云贵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属于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提纲(附思维导图)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提纲(附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3d169bb58fafab068dc02a1.png)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黄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方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3.气候特点: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主要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在湿热环境下发展了红色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5.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好。
2)平原地区,地势地平,河流密布,灌溉条件很好。
3)水田集中成片。
6.南方地区农业特点: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还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点水果。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主要由长江冲击而成,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2.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这里大部分地区的地势地平,河网密布,胡泊星罗,盛产淡水鱼很稻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3.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4.上海的地位,上海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5.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6.7、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毗邻,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毗邻。
2.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2d167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e.png)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水系等。
2. 使学生掌握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类型和农产品。
3. 培养学生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3. 南方地区的水系特征: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等。
4. 南方地区的农业类型:水稻种植业、茶叶种植业、热带水果种植业等。
5. 南方地区的农产品:水稻、茶叶、柑橘、菠萝、香蕉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类型和农产品。
2.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引发学生对南方地区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水系)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南方地区的典型农业类型(水稻种植业、茶叶种植业)和农产品(水稻、茶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农业生产,思考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南方地区农业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技术。
2. 邀请当地农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挑战。
3. 开展南方地区农业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中的活跃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的理解。
(完整版)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
![(完整版)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7c21b5fa300a6c30c229fe8.png)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地形特征。
2.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红土地的成因。
3.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南方农业考察行程安排
走进南方 了解南方地区的自 然地理特征。
实地考察 认识南方地区农业 分布,并分析成因。
满载而归 美食、知识双丰收。
小试身手 进行区域农业规划。
第三步:写报告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要农业产品:
水稻、油菜、棉花、茶叶等。 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好, 耕地类型为水田;河湖众多,淡水渔业发达。
考察路线
第二站: 西南地区
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卫星影像图
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会描述。
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第二步:辨成因
1、读南方地区的地形图,结合图例观察长江中下游地 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2、读长江中下游景观图,说出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第二步:辨成因
丰收 有长利江于中发下展游种平植原业地和势渔低业平。,有土壤“肥水沃乡,”河、湖“众鱼多米。 之乡”之称。
长江中下游 平原
基本在50米以下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东南丘陵
200~600米
北起长江,南至两广,东临 海洋,西至云贵高原
完整 破碎 完整 破碎
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
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温暖。
四川盆地周围地势高,阻挡了冬季风进入;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
四川盆地卫星影像图
成都平原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d3cd4f6fab069dc5022015b.png)
孤峰
云贵高原石 灰岩广布。在温 暖湿润的环境下, 石灰岩易溶于水, 形成石林、孤峰、 溶洞、地下暗河 等,统称为喀斯 特地形。喀斯特 地形山奇水秀, 但是雨水易渗透, 表土易流失,不 利于农业生产。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属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红土地:由于水热充足,
这里植被常绿,覆盖着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湿热 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 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红土地”。
南方地区
位置:
秦
岭
淮 河
青藏高原
东 海
南 海
地形: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交错分布着平原、低山 和丘陵。
长江中下游 平原包括: 汉江、湘江、 赣江、洞庭 湖、鄱阳湖、 太湖、 巢湖 等河流和湖 泊。
东南丘陵: 包括浙闽丘 陵、两广丘 陵、紫色的, 石林 土壤也是紫色 的,这里不仅 成为我国重要 的稻米产区, 而且还盛产油 桐、甘蔗、柑 橘等亚热带作 物,物产极为 富饶。
★ 农业生产有利条件
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 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 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
粮食作物:水稻
油料作物: 油菜 主要水果: 柑橘 香蕉 菠萝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 什么? 请谈一下你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 地形 气候
自
然 特
南方地区
农 业
征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发展的有利条件 主要的农作物
秦岭
淮河
东 海
1.南方地区位于 以南, 以东,东临 ,南临
。南
海
AB CD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思考:南方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温17.2℃ 年降水量1 248.4mm
1、南方地区纬度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年平均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夏季
、冬季
是
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红土地的成因:
3、紫色盆地指的是:
4、喀斯特地形在:
南方的红土地
原因(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纬度较低 距海较近 西高东低
气温偏高,降水
形偏成多湿热 的自
然特征
常绿的植被
湿热环境 发育的红壤
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
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 原温暖。
四川盆地周围地势高,阻挡了冬季.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 寒潮影响。
西双版纳位于云贵高原的南部,云贵高原阻挡了南 下的寒潮;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受寒潮影响。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 配合好。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 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 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 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 平高。
给它们选个家
海南岛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 分界的主导因素
名 称 主导因素
界线A 夏季风(降水) 界线B 气候(气温和降水) 界线C 地形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情境荟萃
都江堰 深圳
傣家竹楼 桂林山水景观
元海洞南阳庭椰湖梯林成田片荷花
上海
云南东川红土地
展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地形特征。 2.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红土地的成因。 3.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想一想
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什么?主要的 粮食作物是什么?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气 •湿 候热
耕 •水 地田
作 •水 物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顺应自然,因地制宜
云南元阳梯田
丘陵山区
湖北平原稻田
平原地区
缓坡修建梯田
元阳梯田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茶树、果树等
排水良好的丘陵区
热带经济作物
热带农业
★ 农业生产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