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的崛起:第四次技术革命和中国的位置.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
第四次技术革命和中国的位置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
从18世纪中叶开始,科学的技术化和社会化成为这个历史时期的突出特征。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凸显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都成为某一发展阶段的新经济增长点。

第一次是19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第二次是以电力的发明和化石能源大规模使用为标志的重工业革命,使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第三次是20世纪以计算机等高技术发展为标志的信息革命。

这三次革命,都曾使人类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生产力,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物质需要。

随着能源需求持续大幅度增长,气候变暖问题日益迫切,能源价格会由于资源和环境成本的提高而上涨,而能源价格的上涨为新技术、新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创造了条件,以新能源产业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必将出现。

不同于其他三次技术革命,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将是一次被动
式的技术革命。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认为,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措施,目前国际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可望不可及。

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增长较快,排放增长也很快。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从2000年的33.3亿吨到2007年的67.2亿吨,只花了7年时间。

同期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了32%;而这一段时间内的发达国家的排放情况是,欧盟大致持平略减,美国和日本则略有增加。

有学者提出,如果温室气体在近几年中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地球将在2015年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

如果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存真的有实质性的威胁,那么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未来的十年应该是一个关键期,将使新能源产业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关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球的技术努力。

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也将是本世纪的新经济增长点。

一般意义的新能源即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含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

事实上,将新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更为贴切。

因此,我这里提出的广义的新能源产业包含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业,即通过开发新技术、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从供给侧代替煤炭和石油,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而节能产业则从需求侧,包含节能机制的创新和建立。

我们常说,节省下来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


此,节能产业应当是新能源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前三次技术革命都发生在世界发达国家。

在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中,中国以目前的经济实力和解决自己的能源环境压力的动力,应当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中国目前的新能源产业还处于落后状态,但是,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以像手机和网络技术那样,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领先全球新能源产业革命。

那么,在第四次技术革命中,中国占有一席之地的优势是什么?
首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需要有足够的能源供应,同时满足环境约束。

因此,开发新技术、新能源,从而优化能源结构,对中国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不断增大,能源结构煤的比例逐渐增大,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和解决环境问题,中国本身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经济动力。

其次,新能源价格相对高,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需要巨额投入,仅靠市场竞争无法满足。

中国国内目前资金充足,中国政府可以集中使用政策和资金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巨额资金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体科研能力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而手机和网络等新技术在中国的跳跃式发展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信心。


外,相对低廉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也是中国的优势。

再次,究其根源,能源开发利用是一个经济问题。

中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是世界能源增量的主要市场。

中国目前正经历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具有高能源消费、高排放的特征。

中国的巨大能源增量市场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以为研发新技术、新能源的公司提供广阔的获利空间。

在需求侧,中国的能源效率相对比较低,节能空间大。

最后,由于这是一次各国政府被迫高度重视的技术革命,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国际间的合作将更为密切,尤其是节能技术共享都将为中国作为后发优势提供技术保障。

充分发挥中国优势,中国应当做什么?中国显然可以做很多。

比较重要的应该有三个方面。

高能源价格和政府的投入是推动节能技术和节能机制创新的前提。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在于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让传统能源的价格反映资源和环境成本,政府必须进行能源价格改革。

提高常规能源价格或补贴可再生能源,结果是一样的,能源价格必将逐步上涨。

因此,要确立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机制。

中国要成为产生技术突破的国家,除了政府的节能投入,政府必须引导能源研究和企业有效结合,为新技术、新能源开发提
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配套政策包括为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引导人才、资本向节能技术、新能源领域流动。

还应进一步制定保护、引导新技术、新能源开发的能源法案,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为环保、节能、新能源企业创造便利的融资条件。

能源审计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环节。

节能减排涉及处罚和奖励,如果没有公正有效的能源审计,就无法进行公正有效的处罚和奖励,将直接影响节能减排的效果。

例如,建筑节能是城市化进程中节能的一个重要机会,目前已经有了建筑标准,但房地产商总是利润最大化而尽量节省投资,能源审计是有效监管的基础。

因此,节能产业的发展需要严格的能源审计。

需要像财务审计那样,有专门的人才培养基地,资格标准、管理机构。

比如说,政府可以考虑成立国家能源审计局。

中国目前可以在技术上突破的领域很多,包括电力、汽车、重工业和废弃物管理、建筑、农林业、城市规划和消费者行为。

如果中国能够尽早重视投入,并通过政策支持提高企业的动力,中国将有可能在迅速兴起的新能源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对电力行业影响会很大。

新能源产业主要是通过电力实现的,其成本和机会都会体现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

比如说,电网如何配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的电价体制
会不会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崛起的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