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沧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临沧教师招聘考试仿真题九
一、单选题
1、“现代教育学之父”是()。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2、通过教育可以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这表明教育具有()。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科技功能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体现了人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D.多因素论
4、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A.学校教育制度
B.学校文化制度
C.课程管理制度
D.教学管理制度
5、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

A.接受进修培训
B.日常教学反思
C.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D.同伴交流与合作
6、现代三大课程流派是。

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A.学科中心
B.活动中心
C.实践中心
D.管理中心
7、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8、下列教学策略中。

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

A.形式性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结构化策略
D.综合性策略
9、在古代,“道”和“德”是两个概念“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期的()。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10、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

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
B.集体教育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价值澄清理论
11、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确的学生观
B.要树立育人意识
C.应具备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素质
12、利学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选题
B.构思
C.调查研究
D.收集资料
13、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空间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14、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15、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6、小明的写作、唱歌测验得到的成绩不高,但是跳舞的成绩却非常出色。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小明具备较高的()。

A.语言智力
B.空间智力
C.身体一运动智力
D.自然观察者智力
17、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乌申斯基
B.彼得洛夫斯基
C.卡普捷列夫
D.巴甫洛夫
18、人类学习的中介是()。

A.知识
B.技能
C.想象
D.语言
19、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

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20、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这种学习是()。

A.有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信号学习
D.发现学习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教学设计特征的有()。

A.指导性
B.操作性
C.系统性
D.创造性
2、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有()。

A.强化法
B.示范法
C.行为塑造法
D.自我控制法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有()。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4、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

A.教师义务
B.教师良心
C.教师专业素质
D.教师荣誉
5、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损害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律
C.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D.有损害事实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包括()。

A.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B.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C.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D.开展普法教育
7、下列属于原始教育特征的有()。

A.教育没有阶级性
B.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C.教育水平低
D.教育具有强制性
8、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包括()。

A.教育的价值取向
B.教育的内容
C.学校课程的结构
D.教育的方法
9、影响人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

A.生产力
B.社会关系
C.环境
D.教育
10、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A.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建立学习型社会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判断题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3、因张老师上课连续迟到,学校依据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其记过处分,并停发半年绩效工资。

张老师不服处理结果,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张老师的申诉不符合非诉讼的申诉制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不予受理。

()
4、被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

()
5、广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

()
6、道家的教育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这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
7、教育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但与劳动力无关。

()
8、遗传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

()
9、“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
10、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也就是指各级各类的学校的规章制度。

()
四、案例分析
1、在日常教学中,王老师不仅像有的老师那样关心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还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

有时这些学生可能过于紧张回答不出问题,王老师就会让其先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没关系,以后经常锻炼锻炼就好了”。

活动结束后,
王老师还主动与学生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并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适宜的培养学生的方法。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2、小张是数学骨干教师,对业务精通,管理学生也非常强硬,有学生调皮便会用跑步来惩罚,有时甚至动手打学生。

尽管他所带班的数学成绩不错,但学生和家长对其粗暴行为意见很大。

小张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没有严师就带不出高徒,师生如父子,老师教训学生天经地义。

请问:小张的行为错在哪里?教师该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3、【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外铄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其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

4、【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接受进修培训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形式促进发展,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7、【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买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8、【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内容型策略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

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9、【育萃专家解析】D。

解析:“道”“德”二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

荀子不但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较为确定的意义,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和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10、【育萃专家解析】D。

解析: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混乱,对儿童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儿童无法得到清晰的价值观。

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注重灌输和规劝,并不
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价值澄清理论试图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来帮助儿童减少价值的混乱,提高分析和处理各种道德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能力。

11、【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了解学生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生观,即正确看待学生的问题。

因此,有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

12、【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即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也是关健性的一步。

13、【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题干中提及的这句诗的意思是欢乐高兴时觉得夜晚太短,而寂寞孤独时则觉得夜很长。

它描写的是不同状态下对同一时间的感觉不同,即产生了时间错觉。

14、【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短时记忆接受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15、【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题干描述的是应激。

16、【育萃专家解析】C。

解析:身体运动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17、【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乌申斯基是“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俄国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巴甫洛夫是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18、【育萃专家解析】D。

解析:人类学习的特点包括人类学习的社会性(间接性);以语言为中介;积极主动性。

19、【育萃专家解析】B。

解析: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反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题干中教师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20、【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这种学习是有意义学习。

二、多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教学设计的特点:①具体性: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而设计,即有的放矢。

②系统性:要求设计科学、逻辑严密、要素齐备。

③灵活性:强调预设,更注重生成。

④综合性:要通盘考虑人、财、物、时的关系。

⑤程序性: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设计中应该体现出其程序性的规定性和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⑥可行性: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生客观条件,二是具有操作性。

⑦反馈性: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

其目的是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⑧创造性:教学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⑨指导性:教学设计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完成的,一切设想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应该反映在教学设计中。

2、【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3、【育萃专家解析】A.B.C。

解析: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4、【育萃专家解析】A.B.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和教师荣誉。

5、【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行为人承担教育法律责任须具备的标准或必要条件。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其构成要件有四点:①有损害事实;②损害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律;③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④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6、【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章指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是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开展普法教育;完善监督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7、【育萃专家解析】A.B.C。

解析:原始教育的特征:①教育水平低;②教育没有阶级性;③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特征。

8、【育萃专家解析】A.B.D。

解析: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①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②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③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④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9、【育萃专家解析】A.B.C.D。

解析: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而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势必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0、【育萃专家解析】A.B.D。

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①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
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反映了我国教师劳动态度和劳动目的的辩证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2、【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教育立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法律的活动。

3、【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学校停发张老师半年的绩效工资的处理方式侵犯了张老师获得工资报酬的权利,张老师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5、【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6、【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要使人的自然本性得到张扬,要求把人作为中心,是要培养自然状态的人,能够充分利用人的自然本性,发扬人的自然本性道家的道法自然教育思想,是要让人完全地融入大自然中,达到自然与人的统一因此,两者存在本质差别。

7、【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教育不仅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再生产劳动力。

具体体现在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成为专门的和发达的劳动力;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简单劳动力训练成复杂劳动力;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

9、【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0、【育萃专家解析】×。

解析: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

四、案例分析
1、【育萃专家解析】
案例中,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

首先,王老师不仅像有的老师那样关心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她还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体现了教师公正,做到了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王老师的行为是关爱学生的表现。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课后积极对学生进行辅导,体现了对学生因材施教。

王老师还主动与学生交往,并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寻找适宜的培养方法,体现了其教书育人的职业理念。

2、【育萃专家解析】
(1)小张的行为错在体罚学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妥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小张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2)对待“问题学生”,教师要做到:①关爱学生,使其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班级的温暖。

教师有了爱生的情感,才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

②要乐于倾听,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

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了解学生的要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迸发乐于好学的自觉性③保护学生的自尊。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对学生不讽刺,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善于扑捉他们的闪光。

促使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