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初一初中地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初一初中地理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欧洲的人种主要是()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B.20°E, 160°W
C.20°W,160°E D.赤道
3.“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 )
A.地球表面任何地区B.回归线地区
C.两极地区D.赤道地区
4.在北极开四扇窗,它们都指向哪个方向()
A.东方B.西方
C.南方D.北方
5.能正确地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是()
A.人造卫星照片B.本初子午线
C.纬线D.经纬网
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7.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个球体D.地球的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8.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各占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是海洋D.三分之二是陆地
9.我国位于哪个大洲().
A.亚洲B.欧洲
C.北美洲D.南美洲
10.、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11.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12.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13.乡村与城市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有城市后有乡村
B.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C.城市与乡村同时出现
14.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中国地图B.亚洲地图
C.贵州D.安顺
15.一天当中,陆地上的最低气温出现在( )
A.午夜B.傍晚
C.日出前后D.正午
16.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B.9244米
C.12844米D.8444米
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红色B.绿色
C.蓝色D.黄色
18.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
A.西亚伊斯兰教B.阿拉伯半岛基督教
C.东南亚的泰国佛教D.南亚古印度佛教
19.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A.南北对话B.南北交流
C.南南合作D.南北交流
二、填表题
读下列经纬网图,填写下表。
(5分)
三、综合题
1.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板块边界→板块运动的方向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大板块。
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A.B.C.D.E、F、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3)喜马拉雅山是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4)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缩小或扩大),地中海将会不断(缩小或扩大)。
2.读“等高线地形图”请回答A.B.C.D.E分别表示山体的什么部位?(5分)
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地球公转示意图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半球的夏季包括、、三个月。
(3)贵州昼夜相等的节气是、。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⑥位于北极圈以北,它属于____ _(热、温、寒)带的气候。
(2)写出气候类型名称:⑤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其中,全年温和多雨的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分)
材料A:
在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材料B:
在安顺有有个螺蛳山、山顶有螺蛳化石,螺蛳是是生活在浅水环境下的水生生物,但它的化石却出现在山顶。
材料C: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D:
在古代我国有金卫填海这个传说,在今天有世界著名的低地国“荷兰”,这个国家有25%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问题:(1)沧桑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3分)
贵州初一初中地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欧洲的人种主要是()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答案】C
【解析】根据世界人种的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是白种人,非洲主要是黑种人,亚洲东部主要是黄种人。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B.20°E, 160°W
C.20°W,160°E D.赤道
【答案】C
【解析】在地球仪上,0°和180°线是划分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赤道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过的只要是海洋,把它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仪上半球的划分。
3.“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 )
A.地球表面任何地区B.回归线地区
C.两极地区D.赤道地区
【答案】D
【解析】在地球上所有的纬线当中,赤道最长4万千米,也就是八万里,地球一天自转一周即八万里。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运动以及地球大小。
4.在北极开四扇窗,它们都指向哪个方向()
A.东方B.西方
C.南方D.北方
【答案】C
【解析】在地球上辩方向,在南极只有北方,在北极点只有南方。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上的方向。
5.能正确地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是()
A.人造卫星照片B.本初子午线
C.纬线D.经纬网
【答案】D
【解析】在地球仪上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经线,纬线是线,人造卫星是一个面,经纬网是方向垂直的两条线交织成的点,所以只有D对。
【考点】该题考查了地球仪上经纬网。
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成顺时针方向,在北极上空看成逆时针方向。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7.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个球体D.地球的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答案】A
【解析】地球在自转过程中,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照不到的一面是黑夜,所以产生了昼夜交替。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8.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各占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是海洋D.三分之二是陆地
【答案】A
【解析】地球上29%是陆地,71%是海洋,所以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
9.我国位于哪个大洲().
A.亚洲B.欧洲
C.北美洲D.南美洲
【答案】A
【解析】在世界政区图上可以看出,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和大洋。
10.、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答案】A
【解析】白令海峡是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只有A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和大洋。
11.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答案】A
【解析】按照四大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因此选A。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大小。
12.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答案】D
【解析】在山地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到抬升气温降低会成云致雨,而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的理解。
13.乡村与城市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有城市后有乡村
B.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C.城市与乡村同时出现
【答案】B
【解析】聚落的出现是先有乡村,再有城市聚落。
【考点】该题考查聚落的理解。
14.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中国地图B.亚洲地图
C.贵州D.安顺
【答案】B
【解析】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愈大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范围愈大,亚洲的范围最大所以比例尺最小。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大小比较。
15.一天当中,陆地上的最低气温出现在( )
A.午夜B.傍晚
C.日出前后D.正午
【答案】C
【解析】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日出前后。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曲线。
16.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844米B.9244米
C.12844米D.8444米
【答案】B
【解析】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用高的减去低的,8844-(400)=9244,所以选B。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上高度的计算方法。
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红色B.绿色
C.蓝色D.黄色
【答案】B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和红色表示高原和山地。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18.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
A.西亚伊斯兰教B.阿拉伯半岛基督教
C.东南亚的泰国佛教D.南亚古印度佛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是指南亚的天竺,经是指的佛经。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的宗教的分布和理解。
19.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A.南北对话B.南北交流
C.南南合作D.南北交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所以用南南合作来表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之间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上国家的分布及合作。
二、填表题
读下列经纬网图,填写下表。
(5分)
【解析】经线的度数向西增加的是西经,向东增加的是东经。
纬线的度数向北增加的是北纬,向南增加的是南纬,判断出A.B两点的经纬度。
再根据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仪北是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判断出A.B两点所在的半球。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来判断A.B两点的高、低、中纬度。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上点的经纬度判读,半球的判读,高低纬度判读。
三、综合题
1.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板块边界→板块运动的方向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大板块。
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A.B.C.D.E、F、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3)喜马拉雅山是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4)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缩小或扩大),地中海将会不断(缩小或扩大)。
【答案】(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稳定活跃
(3)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4)扩大缩小
【解析】
地壳是由六大板块组成,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图得出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根据板块学说的内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且这两个板块是相互挤压的。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且这两个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会不断的扩大。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而这两个板块是相互挤压的,所以会不断缩小。
【考点】该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及板块学说的内容。
2.读“等高线地形图”请回答A.B.C.D.E分别表示山体的什么部位?(5分)
【答案】鞍部山顶山谷山脊陡崖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中间数值高是山顶,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地球公转示意图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半球的夏季包括、、三个月。
(3)贵州昼夜相等的节气是、。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答案】(1)夏至冬至
(2)北回归线 6 7 8
(3)春分秋分
(4)略
【解析】
(1)根据地球运动的规律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冬至日。
(2)太阳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这一天是夏至日,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夏季是6、7 、8、三个月。
(3)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昼夜都是想等的,因此贵州昼夜想等的是春分和秋分。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图上箭头方向应自春分指向夏至,自夏至指向秋分,自秋分指向冬至,在冬至指向春分。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与与节气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及季节变化的规律。
4.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⑥位于北极圈以北,它属于____ _(热、温、寒)带的气候。
(2)写出气候类型名称:⑤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其中,全年温和多雨的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答案】(1)寒带
(2)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⑤
【解析】
(1)位于北极圈以北临北冰洋,纬度高气候寒冷所以是寒带气候。
(2)这三种气候都位于温带,⑤位于大陆的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⑥位于大陆的内部降水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⑦位于大陆的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夏季温和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因此全年温和多雨的是⑤。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分)
材料A:
在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材料B:
在安顺有有个螺蛳山、山顶有螺蛳化石,螺蛳是是生活在浅水环境下的水生生物,但它的化石却出现在山顶。
材料C: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D:
在古代我国有金卫填海这个传说,在今天有世界著名的低地国“荷兰”,这个国家有25%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问题:(1)沧桑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1)沧,指沧海,代表海洋;桑,指桑田,代表陆地。
(2)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填海造陆。
【解析】
(1)沧海桑田是指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
(2)通过螺师山的化石可以看出海洋变成陆地是地壳的运动,海底的古河道水井说明海平面上升所致,荷兰的填
海造陆说明人类活动也可以使海洋变成陆地。
【考点】该题考查了海陆的变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