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李商隐诗两首(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
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
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
还有一些诗篇激情荡漾,轻薄浮艳。
这些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
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刻意求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
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度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
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
使后人如雾里看花,评价极为分歧。
王渔洋诸人,早就发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深山倾情】
道教在盛唐颇为兴旺,道教首座的司马承贞曾受到大唐三代帝王召见。
开元二十年(724年)唐玄宗又送其妹玉真公主到王屋山出家并拜承贞为师。
和李商隐同时代先后就有自请或被送而为道士的公主有文安、浔阳、平恩、邵阳、永嘉、永安、义昌、安康诸公主。
公主入道,当然要带一些漂亮的宫女一同出家,以便侍奉。
同时中晚唐还有有大批贵族女子、宫女及歌妓进入女冠之列。
钟磬梵歌,道乐玄理本是文人所好,超越尘世,怡养情性,还有高山青松,幽谷云影和风流妩媚的女道士作伴,唐朝理念开放,而且道教不象佛教那样提倡禁欲,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更是别有一种吸引力。
在王屋山主峰玉阳山有东西对峙的两座山峰,其上各有一座道观,东玉阳山叫灵都观,西玉阳山叫清都观。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
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叫宋华阳的女道士,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观里观外,到处留下了他们滞云尤雨的印记。
李商隐有诗《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曲折地证明了这件爱情。
后来这两个多月的偷欢被发现了,李商隐的被逐下山,宋华阳被遣返回宫。
李商隐写了《碧城三首》记叙了这段爱情的原委。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
一生长树水精盘。
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些回忆前情的诗作。
辞藻华丽,音韵悠扬,深情眷念,淒婉动人。
运用比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失意的际遇。
写爱人留枕,神情燕婉,褥衾可见,香帐可闻,朦朦胧胧,软软款款,绮丽怡荡。
抒写对爱情热烈的追求和失意的痛苦,怀春的惆怅与偷情的愉悦,执着的爱恋和绵长的相思。
我们可以相信李商隐和女道士宋华阳的恋情既缠绵沉痛,又极其真诚的。
李商隐的心灵深处永久留下了她的身影,终生难忘。
他的一生都在这段回忆中怅惘与悲哀,直到李商隐晚年,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曲江私情】
《杜阳杂编》有一段记载:“宝历二年(公元八二六)浙东贡舞女二人曰飞鸾轻凤。
帝琢玉芙蓉为歌舞台,每歌舞一曲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
歌舞罢,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这一对姊妹花就是即李义山所钟爱的宫嫔,一名飞鸾,一名轻凤。
唐代宫闱本来不肃,道观与宫禁有往来习惯。
开成元年,则李商隐二十四岁,以羽士身分入宫中做参与王德妃的醮祭,与鸾凤姊妹相识,便产生了爱意。
长安水边,曲江池畔的避暑离宫里,开始了幽会,虽然潜行出入的次数有限。
但这一次次偷情,已结成连理鸳鸯,情早不能自己了。
李商隐虽然色胆如天,他记叙了这些相会,但也怕留下证据,写得含蓄隐晦。
《鸾凤》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
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开成四年(公元八三九),文宗借追查毁谤皇太子的由头,来肃清宫禁。
当时杀掉一些伶官宫女多名,鸾凤二嫔又因义山赠与的玉盘被搜到,去惧罪双双投井而死。
鸾凤二人死后,李商隐听到噩耗,悲愤异常,写了很多的追悼诗篇。
一场浪漫化成了无际的春梦。
《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相思》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代应》
清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
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锦瑟遗情】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
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
历来无人能解,所以莫衷一是。
元好问在《论诗绝句》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王渔洋也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
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众说纷纭。
通篇追忆往事,反複抒发感情破灭、壮志成灰的无限感慨和遗恨,春宵一刻,轻怜蜜爱;双飞彩凤、血泪相思,其中的爱情、怨恨、惆怅和迷惘,该是怎样的哀恸?以朦胧的意象表达詩人无限迷茫的心境。
在笔者看来,历来解谜的人都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以为这首诗就是怀恋那个赠予锦瑟的女子,是令狐楚婢女也好,是当时贵人爱姬也罢。
其中确有不便言明的本事。
由于诗中所写皆为作者的难言之隐。
非一般的抒发人生如梦、往事如烟的感慨,而确有不便言明的本事。
”《玉谿生诗集笺注》说:“吐词含味,妙臻神境,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事以实之。
”,“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
【伉俪深情】
李德裕和牛僧孺互相仇怨,令狐楚、李宗闵、杨嗣复等属牛党。
义山初见赏于令孤楚,后又藉其子之力,登进士第。
二十六岁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並愛上王之女兒。
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
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后感情殊好。
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隐婚后就陷入牛、李党爭之中中,令狐楚及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
义山竟做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的女婿,所以牛党的人,从此瞧不起义山。
令狐说他背恩,更加嫌恶他。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氏夫人去世,李商隐写了一些诗怀念她,如:《花·妻死之后作》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參差连曲陌,迢遞送斜晖。
肠断未忍掃,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李商隐有一首七夕那天写的
《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逢著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时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自此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
直到四十五岁,盛年时即郁郁而逝。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
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
结情道姑,迷情宫女,乱情歌妓,倾情小妾,深情发妻,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是不是也叫外面彩旗飘飘,家中红旗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