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任爽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4期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期,这就为建筑符号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对符号学的应用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的具有特点,符号学
的意义的多元化,使得建筑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象征意义更加明显。

本文就符号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符号学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243-01
城市的建筑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的一项标志,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建筑,在设计上多模仿西方国家的建筑形式,在自身的文化特色表现力上具有严重的不足。

这种现象,使得建筑的文化内涵逐渐缺失,建筑设计趋于大众化,没有自身的特色。

而符号学的应用,使得建筑的表现形式变得更为多元化,避免了建筑设计被同化的问题,使得建筑中的文化内涵得以保存,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符号学概述
符号学概念的出现时间较早,在19世纪80年代符号学被首次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变迁,符号学的理论概念逐渐被深化,其内涵逐渐丰富。

符号学的提出者为瑞士的一位哲学家。

当时的瑞士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动荡,使得其提出的符号学概念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的很多理论具有局限性,漏洞存在比较明显,但是即使是这样,其所提出的符号学也为后期符号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在后期的符号学研究中,逐渐对前期的符号学概念中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从而使得符号学的概念越来越完善,其内涵逐渐丰富,发展至今,符号学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文化研究的基础学科,研究学者认为,人类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是由符号衍生而来,包括语言、故事等等。

如今对符号学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符号具有转化为具体事物的能力,人可以通过符号进行交流和沟通,运用符号进行学习和生活,这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根本。

其二就是符号学是一个综合的符号系统,人类要不断的对符号学进行了解和研究,并且将符号系统与其他的符号系统相比较,在符号系统的内在含义发生转变时,符号所产生的情境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符号系统做到更为细致的研究,从而能够充分的认识符号学。

符号学发展至今,在诸多的领域中都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尤其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符号学的应用更为典型。

符号学运用在建设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建筑的能指以及所指,所谓能指建
筑符号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也就是人类第一反应看见的物质,而所谓所指,就是指人类通过建筑表象能够想象出来的物质,换句话说,建筑能指是指形式、空间等具体存在的,而建筑所指则是指触觉、听觉等需要人类感知的物质。

2 符号学在我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建筑形式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有着不同的特色。

但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以及年代的久远,使得很多的古代建筑无法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样对于我国的考古以及建筑研究具有极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古代建筑中,保存较好,并且传承下来的古代建筑一般都来自于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距离现代社会时间并不是很久远,这些建筑形式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对于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我国古代,人们并不将建筑视为一项专业学科,其只是简单的将建筑归结为工匠业,因此,很多的建筑理论并没有言传下来,所能够参考的建筑设计文献也屈指可数。

在古代真正懂得建筑的设计理论的设计者几乎没有,也没有人专门为建筑设计理论设计著书,建筑设计理论的学习一般都是采用师徒传授的方式,通常都是经验的传授,并没有实际的设计理论概念,因此,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建筑系统的建筑设计理论。

但是即便如此,我国古代依然有少数的建筑著作传承下来,根据这些建筑理论书籍,可以总结出符号学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形式。

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形象符号
所谓形象符号就是指在建筑中能够明显看出的符号,比如图像符号或者是建筑内部使用的结构构件都可以称之为形象符号。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随着历史的变换,建筑形式也随之变换,图像符号所表达的含义也略有不同,再加之,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气候等都有所不同,建筑内部结构自然也就不同。

比如,我国江南的建筑,通常情况下会有坡顶、风火山墙等,这种形象符号就充分的体现出了江南的气候以及风土人情的特色,而这种建筑形象符号发展到现代,有些仍发挥着作用,而有些形象符号的运用更多的只是体现出一种艺术感,现代建筑中,完全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形象符号,使建筑充分的体现出当地特色。

例如某地的别墅区设计,便采用了传统建筑符号。

如坡屋顶、清瓦封檐和清水墙的对比,色调以“素”为基本原则,黑白对比关系营造着当地民居特色。

其主入口用了烽火山墙内镶一个古式的悬山顶来引导人流,借鉴了古代“牌坊”的符号并加以重新组合,悬山用工字钢按照斗拱的结构方式搭建,造就了现代材料与传统符号的完美结合。

2.2 空间符号
传统建筑除了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形象之外,还有可以亲身感受的空间组织艺术处理。

中国建筑、园林讲求的就是空间的变化,古人从文学方面开始就要求“段落明晰”,建筑中空间所安排的“大、小、曲、折、阔、狭”之间的变化,是传统建筑处理的精华所在。

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以空间组合给人带来的感受,讲求空间大小变化的皇家寺院和以“移步换景”的园林设计,都
是现代设计可以借鉴的。

例如北京兴涛小区的会馆设计,传承了中国庭院式建筑的灵魂——“亭”和“堂”的概念,设计中围合不同封闭程度的空间,再现了四合院式的内向型空间。

3 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某地第五园的设计是一次对于民族传统风格和符号的探索,它从中国传统园林中提取了“村、墙、院、素、冷、静”的概念。

规划上,半环路连接两个“村落”,村落间形成富有人情味的邻里空间,其内部空间也特别强调了各种开敞、半开敞、下沉院落和连郎的组合。

在单体建筑上,承袭着十分突出的外部形式。

那就是墙的形象。

沿袭江南民居建筑,各种高低长短、虚实不一的墙体通过不同的组合来符合“礼制”的形式,在整体上一般来说是内虚外实、内简外繁的。

色彩方面以“素”色的黑白灰三种颜色来营造宁静的气氛。

别墅的内部庭院的“前庭后院中天井”以及通过组合形成的“六合院”和“四合院”的叠院住宅的“立体”小院,合院的围合所形成的“立体”。

种种院落形式无不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民居中内向的空间特点。

小区景观上的处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竹子作为营造气氛的最主要手段。

整个第五园的设计,使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次再现,是中国建筑市场对于民族文化的呼唤。

传统建筑是基于本土民居风俗而生的。

江南的邻里单元,是有助于人们交流的空间,很和谐地组织了公共空间,半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而且,这种符号也是根植于人的传统观念里的,很容易被接受。

设计中对于传统建筑风格的借用,也是十分成功的。

白墙青瓦,在符号组合上给人营造了复古的氛围。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符号学在我国的建筑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根据符号学的特点,建筑设计人员,完全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加入传统的建筑符号因素,既能够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又不失现代感。

本文是笔者多年建筑符号设计经验的总结,仅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罗小朱.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李冰.论建筑符号学[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6期.
[3] 王瑞云,杨茂川.研究建筑符号学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意义[J].山西建筑,2009年,第3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