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坦克风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坦克风波
本班幼儿喜欢用魔棒创变各式手枪,他们也觉得十一国庆阅兵中的解放军叔叔很神气,想学
解放军。

于是,我们生成了“我是小小兵”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孩子们愿意在美
工区用喜欢的材料装饰兵器,在建筑区搭飞机、坦克、火箭等,在益智区用拼插玩具制作各
种兵器。

二、幼儿游戏行为描述
建筑区里乐乐在用泡沫积木搭建坦克,他拿了个长方体的积木做底座,上面放了个圆柱体积木。

一旁的翌翌看到乐乐这么搭,也用同样的方式搭建,边搭边说:“我要搭个大的,能打炮弹的……”他跑去拿了个大的长方体木头积木做底座,上面放了个彩色圆柱积木。

两辆坦克搭
好后,他们俩特别高兴,翌翌边笑边说:“我的炮弹比你的厉害!”接下来,翌翌开始把自己
的坦克推向乐乐的坦克。

但在推的过程中,由于地垫很涩,坦克上的圆柱体倒了,翌翌很沮丧。

我说:“你们搭的是什么?”翌翌马上把自己坦克上的炮弹扶正,说:“坦克!我的炮弹厉害!”“那你们的坦克要去哪儿啊?”乐乐说:“要去天安门。

”“那你叫上翌翌的坦克一起开过
去吧!”两人听完都开始推着坦克往前走,但是坦克上的炮弹总是掉。

我问:“坦克好开吗?”
翌翌:“不好开,它(炮弹)总是掉,怎么办啊?”“为什么坦克开不了呢?”乐乐:“我也不知道,我不会。

”旁边路过的彤彤说:“他们的坦克没有轮子(履带)。

”翌翌马上说:“我来给
它装轮子。

”翌翌和乐乐开始一起去找了好多圆柱形的积木,但发现坦克一开轮子就会掉,两人试了好几次都不行。

这时,翌翌从建筑区穿鞋跑出去,一边穿鞋一边说:“我知道啦,我要去拿轮子。

”没一会儿,翌翌从益智区玩具柜拿来了火车玩具,特别高兴地对乐乐和老师说:“这个是轮子,可以给坦克装上。

”翌翌拿一个火车轮子安在了积木的底座,发现坦克会倒,
还是开不了。

乐乐又拿了一个火车轮子,这时坦克开起来了。

翌翌、乐乐兴奋地叫起来:“坦克可以开了!”乐乐赶紧拿了两个轮子安在自己的坦克下面,两人的坦克都开起来了。

老师说:“你们可以开着坦克去天安门了!”两人开心地推着坦克继续玩。

三、幼儿行为分析
1.幼儿能用积木摆出坦克的部分结构。

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对坦克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能用长方体代表坦克身体、用圆柱体
代表炮弹,虽然缺失了履带(轮子),但在小朋友的提醒下,愿意用多个圆柱体尝试摆出履带。

2.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遇到圆柱体做轮子不合适时,翌翌愿意积极思考,结合已有经验,选择较适宜的材料解决
轮子的问题。

3.在模仿学习中习得新经验。

活动过程中,一开始翌翌是通过乐乐的作品摆出了自己的坦克。

后来,翌翌通过老师提问、
小朋友启发和积极思考,想到了解决轮子的办法。

乐乐则通过模仿学习,让自己的坦克也有
轮子了。

两个孩子在活动过程中都习得了新的经验。

四、教师反思
1.如果我只要结果,我会做什么?
我也许会直接告诉孩子那样安装轮子是不行的,应该用别的方法或是教会他某种方法。

2.如果我死板地要求活动区规则,我会做什么?
我也许会阻止孩子去选择其它区域的玩具拿到建筑区。

3.如果我没有观察、等待和支持,我和孩子失去了什么?
我失去了一次读懂孩子的机会;孩子失去了一次真正的自主探索和形成经验的发展机会。

整个过程中,《指南》的要求和提示让我转变视角、学会发现、谨慎介入,而这些都只为促
进孩子更好发展。

(1)教师知道何时介入和退出,才能真正成就儿童。

游戏开始后,老师需要做一个观察者,搜集孩子表露出来的各种线索。

游戏中,孩子遇到困扰,主动向老师求助,老师即开始介入。

由于两个孩子并没有实际发生冲突,老师的介入并没有指向解决冲突事件,而是引导孩子描
述他们的活动内容,并提出疑问,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当有其它小朋友说出问题,老师
选择退位,观察孩子是如何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当孩子选择用圆柱体摆轮子时,没有提出建议,是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去尝试和解决新的问题,让儿童重新主导。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很看重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然在这个活动中得以发展,孩子们
也享受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2)用开放的态度,真诚地接纳和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

当翌翌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
他的表现是穿鞋离开建筑区,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

老师依然在退位观察,没有建议,更没
有制止孩子突然离开去其它区域选择玩具的行为。

从事情本身上看,老师的默认支持了孩子
的想法,让活动得以发展。

从更深的层面看,我们看到,在孩子活动时没有被各种死板的规
则牵绊,而是给予孩子更为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想办法实现自己的
想法,真正创设了以幼儿为本的精神环境。

(3)活动区评价重视儿童学品。

从活动结果上看,孩子成功地展示了一个有基本结构和会
移动的坦克。

老师在活动评价中则不能只注重宣扬结果,更应该肯定的是孩子积极思考、主
动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让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更多的孩子心中生根
发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