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港口指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装卸工作量指标
二、操作量 操作量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的货 物数量,计量单位是操作吨。 在一个既定的操作过程中,一吨货物不论经过几组工 人或几部机械的操作,也不论搬运距离的远近,是否有辅 助作业,均只计算为一个操作量。 操作量是反映装卸工作量大小的数量指标。 完整的操作过程:是指货物由某一运输工具(船或车) 到另一运输工具(车或船)或库场,即货物在船、车、库 场之间每两个环节所完成的一个完整的装卸搬运过程。它 由舱内、起落舱、水平运输、库场(或车)内等若干道工 序组成。 操作过程一般划分为: 船-船,船-车,船-库场,车-库场,库场-库场。
车 装卸
六、台时产量 这是反映装卸机械的生产率指标,根据货类,按机 械类型分别统计:
q P T
台时
货
作业
式中:
——平均台时产量(吨/台时); q货——机械装卸或搬运货物吨数之和; T作业——机械装卸或搬运货物吨数之和;
台时
P
七、装卸工时效率 是表明装卸劳动生产率的指标之一。它是指 装卸工人(包括机械司机及其助手)平均每人工 作1小时所完成的操作量,其计算公式是:
P
工时
Q N
操
工时Biblioteka 式中: P工时——装卸工时效率(操作吨/工时); Q操——与装卸工时数相对应的操作量; N工时——装卸工时数。
八、装卸工日产量 装卸工日产量是表明港口劳动生产率的指 标之一。它是指装卸工人(包括司机和助手) 平均每个装卸工日所完成的操作量,其计算公 式是:
Q P = N
工日
操
4.2 吞吐量
四、货物吞吐量的计算方法:
下列情况不能计算为货物吞吐量: 1、同一船舶运载进港、未经装卸又运载出港的货物(包括原驳换拖); 2、同一船上卸下随后又装到同一船上的货物,或装船后未出港又卸回 本港的货物; 3、本港港区范围内的轮渡、短途运输货物以及为运输船舶装卸服务的 驳运量和各码头之间的驳运量; 4、港口进行疏浚运至港外抛弃的泥沙及其废弃物; 5、同一市区港与港之间的货物运输; 6、路过的竹、木排,在港内进行原排加固、改排等加工整理的; 7、渔船或其他船舶直接自江、海、湖泊中捕捞进港口的水产品及挖掘 的河泥。
自然吨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吞吐量
2 2 1 1 1 1 1 1 1 0 1 1
操作吨
1 2 1 1 2 2 2 1 2 2 2 3
4.3 装卸工作量指标
例: 某港区某月完成的装卸作业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 万吨)。求该港区该月完成的吞吐量、自然吨、操作吨.
操 作 过 程 数 量
二、指标的分类 其二是:统计指标、计划指标和考核指标。 这一分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管理目的。 (1)统计指标,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 面控制所设立的基本指标,统计指标包括计划指标 和考核指标,其统计范围最广。 (2)计划指标,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中规定必 须达到或完成的生产目标。它是执行计划的依据, 是指导生产经营和实行考核的基础。 (3)考核指标,是对企业或各部门的生产、经 营、管理工作业绩进行评比、奖惩的衡量标准。
二、指标的分类 港口工作指标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 其一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反映港口生产力规模、生产经营活动的规 模和应达到的数量水平,它们通常用绝对数量表示。 港口主要数量指标有:吞吐量、泊位数、职工人数等。 (2)质量指标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所应达到的或已经 达到的效果和工作质量的水平。它们用相对数来表示,如比 例、比值、百分比等。 港口装卸工作主要质量指标有:操作系数、直接换装比 例、泊位占用率和利用率、机械利用率、货损货差率等。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数量指标 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两者有机结合,就能反映港口工作 的全貌,正确地反映港口的全部特征。
一、吞吐量:是港口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产量指标,它分为 旅客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 1、旅客吞吐量 是指由水运乘船进出港区范围的旅客人数,其计量单位 为人次。它包括乘游船进出港口的旅客人数,但不包括港区 内轮渡及短途客运的旅客人数、免票儿童和船舶船员人数。 2、货物吞吐量 是指经水运运进、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货物数量, 包括邮件及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船舶的燃、 物料和淡水。货物吞吐量由出口吞吐量和进口吞吐量两部分 组成。
第4章 港口指标
本章重点:1、港口指标体系 2、各指标内涵、统计口径或范围
4.1 指标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指标的概念 指标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特征的信息。 港口指标是反映港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态、特征的 信息。 指标通常用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等数值符号表示。 绝对数一般是总量指标,如总产量、总产值等; 相对数一般是相对指标,如出勤率、工时利用率等; 平均数即平均指标,如平均工资、装卸单位成本等。 指标的设置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 1)指标是有具体内容的; 2)指标应该是可比的; 3)指标的涵义、范围、计算方法应该有统一的规定。
理解:
货物吞吐量:港口所装卸的在本港中转的船舶运输量.
装卸自然吨:港口所装卸的在本港中转的货物实物吨.
4.3 装卸工作量指标
港口的主要生产活动是货物的换装,因此,可以用装 卸工作量指标来反映港口生产活动-装卸工作情况。它包括 吞吐量、装卸自然吨、操作量和起运量等。 一、装卸自然吨 是指进出港区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一吨货物从进港 到出港(包括进港后不再出港,在港内消耗的物资等),不 论经过几次操作,均只计算为一个装卸自然吨。 装卸自然吨与吞吐量基本一样,其主要差别是:水水中 转货物在港换装时,每一个装卸自然吨计为2个吞吐量。 装卸自然吨的统计:除进港后不再出港(即在港内消耗 的建港物资)的货物在进港时统计外,其余一律在装船或装 车出港时统计。
4.2 吞吐量
四、货物吞吐量的计算方法:
1、自本港装船运出港口的货物,计算为出口吞吐量; 2、由水运运进本港卸下的货物,计算为进口吞吐量; 3、由水运运进港口,经卸下后又装船运出的转口货物,分别 按进口和出口各计算一次吞吐量; 4、货物吞吐量必须以该船需要在本港装卸的货物全部卸完或 装妥并办完交接手续后一次进行统计。 上述货物中包括邮件及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 及补给船舶的燃、物料和淡水。
4.3 装卸工作量指标
三、自然吨、吞吐量和操作量之间的关系
操作过程
船-船 船-库场-船 船-港内驳运(去货主码头) 船-港内驳运(去港务局码头) 船-库场-港内驳运(去货主码头) 船-库场-港内驳运(去港务局码头) 港内驳运(自港务局码头)-库场-船 车-船 车-库场-船 车-库场-港内某处(港口自用) 船-库场-港内某处(港口自用) 船-库场-库场-车
q P T
船时 船
船
式中:P 舱时——平均舱时量(吨/舱时); T ——船舶作业舱时之总和。
舱
五、车时量 是指车辆装卸的效率指标,按货类进行统 计。其计算公式是:
q P= T
车
车
装卸
式中: P 车——平均车时量(吨/车时); q ——车辆装卸货物吨数之和; T ——车辆装卸时间之和。
吞吐量 =6000+8000+4500+4500+12000+3000+3000+4000+50 00+7000+7000+1800=65800吨 自然吨 =6000+4000+4500+6000+3000+2000+5000+7000+180 0+1000=40300吨 操作量 =6000+6000+4000+4000+4500+4500+6000+3000+300 0+2000+5000+7000+1800+1000=57800吨 操作系数=57800/40300=1.43 直取比重=(6000+2000+5000+7000)/40300=0.496
三、平均船时量 是指在港装卸船舶,平均每艘船每小时所装卸 的货物吨数,其计算公式是:
q P T
船时
船
船
式中: P 船时 ——平均船时量(吨/艘时); q ——船舶装卸货物吨数之和; T ——船舶装卸作业时间之总和。
船
船
四、平均舱时量 是指在港装卸船舶平均每一舱口1小时所 装卸的货物吨数,其计算公式是:
工日
式中: P工日——装卸实际工日数。
八、装卸工日产量 装卸实际工日数是指装卸工人(包括司机和 助手)出勤后实际装卸作业的工日数,包括节、 假日加班装卸日在内。 装卸工日产量与装卸工时效率及其实际从事 装卸工时的利用程度有关。
4.5 车船在港停留时间指标
车船在港停留时间是指运输船舶或车辆自进港到离港的一段在 港停留时间,简称车船停时。运输工具在港停留时间的长短,是 港口装卸生产效率的重要标志。压缩在港停留时间是提高运输效 率的有效途径。 一、船舶在港停泊时间 (一)船舶在港停泊时间的组成 船舶在港停泊时间由生产性停泊时间、非生产性停泊时间和自 然因素引起的停泊时间三部分组成。 1、生产性停泊时间 生产性停泊时间包括船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停泊时间。 它分为: 装卸作业时间; 技术作业时间; 移泊时间; 其它生产性停泊时间。
四、货物起运量 货物起运量指标是反映港口装卸机械工作量大小 的指标,所以又叫装卸机械起运量指标。它是把起重 搬运机械按机台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综合统计相加得 出的,计量单位为起运吨。公式表示为:
Q
起
G
m n i 1 j 1
ij
式中:Q起——货物起运量; Gij——第j类机械完成第i类货物的起运量; i=1,2, …,m 货类;J=1,2,…,n 机类。
船 至 堆 场 20
船 至 仓 库 6
船 至 船 20
船 至 火 车 2
船 至 汽 车 1
堆 场 至 船 12
仓 库 至 船 8
堆场 堆场 至仓 至火 火车至船 库 车 5 10 2
案例
某码头8月份完成的装卸过程统计如下(单位:吨) 求如下指标:吞吐量,自然吨,操作量,操作系数, 直取比重。 (⑥、⑦两装卸过程中为建港物质)
三、港口装卸工作指标体系 港口装卸工作指标是一组综合反映港口装 卸生产、经营状态的信息,或称为港口装卸工 作指标体系。它是组成如下: (1)装卸工作量指标: 吞吐量、自然吨、操作量和作业量。 (2)装卸效率指标 (3)车船作业停留时间指标 (4)设备运用指标 (5)劳动指标 (6)其它指标
4.2 吞吐量
4.2 吞吐量
五、货物吞吐量的分类统计:
1、按货物的贸易性质划分为:内贸吞吐量和外贸吞吐量; 2、按货物的类别,分为17个大类、108个中类和150个小 类不同类别, 17个大类是:; 3、按装运货物的船舶分类:杂货船、散货船、滚装船、集 装箱船、油船、客货船、其它; 4、按货物流向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统计; 5、按货物所通过的码头、泊位统计;
4.4 装卸效率指标
一、船舶平均每停泊艘天装卸货物吨数(总定额)
q P T
总
货
停泊
式中: P总——船舶平均每停泊艘天装卸货物吨数 (吨/艘天),又称总定额; q货——装卸货物吨数; T停泊——船舶总停泊时间。
二、船舶平均每装卸艘天装卸货物吨数
q P T
纯
货
装卸
式中: P纯——船舶平均每装卸艘天装卸货物吨数 (吨/艘天),又称纯定额; T装卸——船舶生产性停泊时间。
4.2 吞吐量
二、吞吐量统计范围: 港区范围内所有从事运输生产的码头、浮筒、锚地等 泊位。不论隶属关系而全部统计的吞吐量,叫全港吞吐量。 所谓本港吞吐量是指本港装卸完成的吞吐量。 吞吐量统计的截止时间,一律以统计期末的最后一天 的18时整为截止时间,即在此前全船装完或卸完的船舶才 能计入本期完成吞吐量,否则列入下期完成吞吐量。 三、吞吐量统计依据: 根据交通部的规定,统计货物吞吐量的原始记录是货 物交接清单或货物运单。统计旅客吞吐量的原始资料是客 运报告表。
货物吞吐量是港口最重要的指标,它一方面 反映了港口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且 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还反映了港口在国际上的地位。 另一方面,吞吐量也是港口企业管理的目标之一, 是港口设施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为了使吞吐量有可比性,人们提出用换算吨 作为货物吞吐量的计量单位。所谓换算吨就是以 某一货种(石油)为基数,即以装卸1吨石油为1 个换算吨,其他货种则依照其难易程度比例换算 为相当于装卸石油的吨数,这个比例就是换算系 数。换算吨就是各种货种的实际吨数与换算系数 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