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达成目标责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剖析实施方案(试行)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剖析实施方案(试行)一、“专业剖析”的目的专业剖析就是对专业进行解剖,加以研究分析,从而得出对专业的评价结论。
是对专业的形成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
专业剖析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开设该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形成性)2.如何培养(如何办好该专业)?有什么保障措施?(学习何种课程?师资?设施?环境?经费?)(过程性)3.该专业办得好不好?毕业生能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好评?(终结性)因此,专业剖析是对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全面考查评价。
二、“专业剖析”的主要依据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关键要素: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的特色;参照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指标的相关内容要求。
三、“专业剖析”的基本内容专业剖析主要反映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与效果,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全貌,主要围绕以下七个剖析指标进行: 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2)课程建设与改革;3)教学基本条件;4)专业教学团队;5)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6)人才培养质量;7)专业特色或创新。
各级指标下的关键要素及要点说明详见附件1。
四、“专业剖析”的步骤1.学习、理解本实施方案及其他参考资料;2.结合本实施方案,围绕七个剖析指标自评分析;3.进一步凝炼专业特色,整理撰写专业剖析自评报告;4.准备专业剖析汇报ppt,完善支撑材料;5.说专业、说课及深度访谈(结合工作计划);6.修改并完善。
五、“专业剖析”需准备的材料及撰写要求专业剖析工作形成材料包括: ①专业剖析自评报告;②专业剖析支撑材料;③专业带头人汇报PPT。
(一)专业剖析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内容不是简单地对照七个剖析指标汇报专业建设成果,而是在自评的基础上,从“三个符合度”的高度(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人才的全面发展相符合,专业实情与确定的目标相符合,毕业生质量与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相符合),分析评价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所处的状态,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完善优化专业建设方案。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一、背景介绍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评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对于改进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评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
2.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评估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教学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可以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学质量评估等方法进行评估。
3.实践教学与社会实习:评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否充实完善,是否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
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度、实践成果等进行评估。
4.师资队伍:评估学校的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教师学历、职称、教学成果等进行评估。
5.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评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情况,是否能够提供实习岗位、职业培训等。
可以通过合作项目数、实习学生就业率等进行评估。
6.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估学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工作,包括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
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度、社会评价等进行评估。
三、评估方法与步骤1.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3.评估报告编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评估报告,分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反馈与改进:将评估结果反馈给高职高专院校,促使其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四、评估结果的应用1.内部管理:学校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2.外部认可: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客观证明,可以用于获得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
3.提升竞争力:通过对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学校可以提高自身在招生、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学生。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文件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9.02.12•【字号】浙教高教[2009]23号•【施行日期】2009.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文件的通知(浙教高教〔2009〕23号)各高职高专院校、有关本科高校:为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教育部研究制订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启动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我厅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专门成立课题组,多方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有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实施方案。
现将经教育部批准同意的《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试行)》、《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操作规程(试行)》等有关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高等职业院校要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基本要求,做好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积极开展迎评促建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院校中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可参照此实施方案进行建设。
附件:1、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2、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试行)3、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操作规程(试行)二○○九年二月十二日附件1: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我省将启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价方法评价重点及评价结论
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价方法评价重点及评价结论[object Object]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培养成为各个学校的核心任务之一、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针对每个专业设计相应的评价方法。
本文将从评价重点和评价结论两个方面对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一、评价重点1.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2.学科素养的培养:评价学生对所学学科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科方法的熟练运用等。
3.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实践等。
4.综合素质的提升:评价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包括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才能等。
5.职业道德的培养:评价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的养成、职业道德的实践等。
二、评价结论1.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结论:根据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成绩,包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等。
评价结果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不及格等级。
2.学科素养方面的评价结论:根据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学生的成绩,包括学科论文、学术活动等。
评价结果可以按照学科素养的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不及格等级。
3.创新能力方面的评价结论: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评价学生的成绩,包括创新项目的成果、创新竞赛的获奖等。
评价结果可以按照创新能力的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不及格等级。
4.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结论:根据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评价学生的成绩,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表、综合素质评价等。
评价结果可以按照综合素质的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不及格等级。
5.职业道德方面的评价结论:根据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评价学生的成绩,包括职业道德考核、职业道德实践等。
评价结果可以按照职业道德的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不及格等级。
浅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识 , 得 电子商 务 具体 业 务 活动 , 于提 出满 足 商务 懂 善
需 求 的电子商 务应用 方式 。当然对 于个 别学 习能力特 别强 的学 生 , 过 自学 或教 师课 外 指导 , 通 可以成为 战略
州 的高职 院校 为例 , 由于 电子 商务 专业 所 在 系部 的不
浅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
以浙江育英职业技 术 学院为例
口 张立群
( 浙江 育英职业技 术 学院 , 浙江 杭 州 3 0 1 ) 10 8
摘 要: 实践技 能训 练在 电子 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 , 当前却存在着 电子 商 而
务专业学生实践技 能缺乏 , 与企业 所需专业人才要求相距较远等现 象。 因此, 如何提 高电子商务 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效果 , 强其 实践动手能 力, 增 以及使其 能力与企业需求相 匹配成为一项 重 要 的课题 。从教 学过程入手 , 可将专业 学习内容进行提 取 , 明确具体的培养 目标 , 出侧重点 , 找 尝
了广 阔天地 。
3 渐成熟 的学 习型教学 团 队 . 逐 () 1基本 师资 配置 。通过多 年 的师 资 队伍建 设 , 学 院 已经 形成 了以专 职教 师 为主 , 职教 师为 辅 的专兼 兼 职教 师 队伍 , 障 了正 常的教学 工作 的开展 。 保 () 2 持续 的业 界 交 流和 培训 。由 于电子 商务 行业 发展 迅速 , 作为教 师必 须不 断学 习 , 强 自身业务能力 加
同, 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 向有着明显的区分 。侧重
技 术方 向的如浙 江 商业 职业 技 术学 院 ( 专业 设 置于 信 息技 术 学 院 )浙江 经贸 职业 技术 学 院 ( 、 专业 设 置 于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招生与就业处2015年12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一)毕业生总人数我院五个分院、系2015 年共计有24个专业的高职(专科)毕业生2382人。
表1:2015届毕业生各分院、系及各专业学生人数(二)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我院2015届毕业生绝大多数户籍所在地在浙江省内,人数为2370人,占比为99.5%,省外生源12人,仅占0.5%。
生源比例超过10%的地区有杭州24.06%、温州20.82%和宁波10.75%。
具体生源地比例见下表。
表 2:2015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三)毕业生性别比例我院2015届毕业生中,男生108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68%;女生129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4.32%。
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就业率及就业方式1. 总体就业率及就业方式截至2015年9月,我院2382名2015届毕业生,已就业2348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57%。
我院已就业2015届毕业生中,签订就业协议1696人,占比72.23%;签劳动合同473人,占20.14%;其他录用方式88人,占3.75%;专升本50人,占2.13%;自主创业19人,占0.81%;出国出境14人,占0.60%;自由职业7人,占0.30%;入伍1人,占0.04%。
2. 各专业的就业率图1:2015届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率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基本与往年一致,呈现两大明显特点:一是主要在本省就业,2348名已就业学生中有2224人在浙江省内就业,占比达94.71%;二是半数学生将初次就业地选在杭州,2015届毕业生中,杭州本地生源最多,为573人,占到24.06%,但就业在杭州的人数高达1176人,在已就业学生中占比50.09%,也就是有26.03%的非杭州籍学生进入杭州就业。
相应的,浙江省内其他地区学生就业的比例都未超过10%,显示出杭州明显强势的就业吸引力。
高职院校“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途径研究--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论述 . “ 职 业人 ” 是 指从 事社 会 中特 定 的相 对稳定 的职
业. 直 接 承担一 定 的职 业责 任 , 受过 职 业教 育 , 具 有从 事 特定 职 业 的 知识 、 技术 、 能力 、 素养 等 职 业资 格 , 并 能够 不断 实现 自我价 值 的高 等技 术应 用 型职业 人 才 。 而 在 高职 院 校 提 出 的“ 职业 人 ” 理 念 是 指其 培 养 目标 有 明确指 向—— 特 定 的行业 或特定 的工作 岗位 。 教 育 过 程就 是 按 照行 业 工 作 岗位 ( 群) 的工作 过 程 要 求 和 人 才培 养 规 格 实施 教 育 。 从 而 完成 由大 学 生 向 “ 职 业
纵 深发 展
因此 . “ 职 业人 ”优 势 品 质 的科 学 内涵 可 从 以下
国 内许 多学 者对 “ 职 业人 ” 进行 了界 定 综 合多 种
作者简介 : Y -  ̄( 1 9 7 9 -) , 男, 湖北荆州人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部长、 学生处处长、 人武部部长、 学生事
职 业 教育 研 究2 0 1 4 . 2
理 论 与 应 用 研 究圈
高职院校“ 职业人" 优势 品质培养途径研究
— —
以浙 江 育 英 职 业 技 术 学 院为 例
王 敏 ( 浙 江育 英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 1 0 0 1 8 )
摘要 : 分析 了“ 职 业人 ” 优势 品质 的内涵和 加强 “ 职业人 ” 优 势品质培养 的重要 意义 , 设计 了“ 职业 人” 优势 品质培养 方案 , 并结合浙江育 英职 业技术学院培养 “ 职业人 ” 优势 品质 的实践 , 探讨 了高职 院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征求意见稿)二○一○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学院概况 (2)第二部分评估基本条件自查的结论 (4)第三部分基于2009/2010学年《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5)第四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16)第五部分采取的主要整改措施 (18)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方针,自2008年9月以来,经过近两年努力认真的评建工作,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现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将我院自评情况报告如下,请专家组审议。
第一部分学院概况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省属体育类高职院校,也是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由省体育局主管,是浙江省乃至全国高层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以培养素质全面的一流竞技体育人才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体育人才为根本目标,坚持“育人创佳绩”的办学宗旨,弘扬“校园金牌文化”,践行“明德、睿智、尚勇”校训,是一所具有鲜明竞技体育特色的高职院校。
一、历史沿革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 9月在合并原浙江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和浙江省体育局萧山体育运动训练基地的基础上筹建。
2006年1月,浙江省体育训练一大队、浙江省体育训练二大队和浙江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实质性并入筹建中的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同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建校。
二、目前基本情况学院本部坐落于杭州萧山高教园区内,另设有古荡、教工路、千岛湖、长兴等校区和杭州珊瑚沙、宁波象山、湖州安吉、温州、黑龙江海林等多个教学训练点。
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致辞
尊敬的专家、评估组组长、评估组成员,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向各位专家和评估组介绍我校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水平工作情况,并接受专家组的评估和指导。
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评估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一、学校概况我们学校创办于2003年,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本专科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地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城市,并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秉承“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地方产业,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以“求实、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努力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二、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不断调整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产教融合、工学交叉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教育目标,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业内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我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将学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开设了一系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评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另学校也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人才培养成效通过学校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我校举办的各项技能大赛中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荣获本科高职组比赛项目一等奖。
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五、学校发展规划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优化教学环境和设施,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标题,我们将介绍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性以及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内容。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水平。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到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学校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
评估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评估结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促使学校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评估可以增强高职高专院校之间的比较和竞争。
通过评估,各个学校的优势和不足都会被公开,这样有助于学校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推动各个学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要全面覆盖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学生发展等。
2. 可比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可比性,即不同学校之间可以进行横向比较,也能够对同一学校的不同年份进行纵向比较。
3.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该是可操作的,学校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来改进指标,而不是过于主观或无法实施的。
4. 适应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应该能够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和需求,灵活性较强。
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质量指标: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估与考核等。
2. 师资力量指标:包括教师队伍结构、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发展机制等。
3. 实践教学指标:包括实习实训条件与管理、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能力培养等。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精选全文完整版
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记录本,提出指导意见,并签字
指导教师熟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指导具体,学生工作量安排饱满
答辩阶段
(20分)
毕业答辩要求明确,能先审阅答辩提纲
毕业答辩考核办法明确,毕业答辩成绩评定符合学生实际能力
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毕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实施阶段(50分)
课题符合培养目标,知识覆盖面较大;课题多来源于科研、生产一线,真题真做,有创新
重视产学结合,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产学结合上有推进
严格指导教师毕业实践管理,定期做好检查总结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织严谨,答辩小组成员至少5人,有行业专家参加
教学体现做中教、做中学、学做一体,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突出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能力训练
单班组织教学,因材施教;双班教学时应有2位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评价
(40分)
在实训室(场)或多媒体教室组织教学,确保人人操作、操作时间过半;学习环境具有良好的职业氛围
训练任务真实,源于行业、企业实际,完成情况及时考核。
总分
100分
3.实践教学评价
(1)实验教学评价
表5实验教学评价指标(学生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教学态度(20分)
教师对实验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上课精神饱满
实验准备充分,能够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认真指导,要求学生严格
认真批阅实验报告,全批全改
教学内容(30分)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进度符合教学要求;有实验教材或指导书,且质量好
指导效果
(20分)
实习实训效果好,学生收获大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6.02.07
•【字号】浙教高教〔2006〕17号
•【施行日期】2006.02.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
浙教高教〔2006〕17号
各有关高校:
按照我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总体部署,依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16号文),我厅组织专家组对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现将评估结论公布如下:
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良好学校: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希望各有关高校切实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根据专家组的评估意见,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巩固和发展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做好教学建设、改革和管理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附件:专家组对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2所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评估的意见
二○○六年二月七日。
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重点建设任务
3.2校外实训基地
4、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
4.1校内专任教师
4.2校外兼职教师
5、为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服务及社会服务
5.1员工培训
5.2技术报务
6、校企双方指导学生实习落实
6.1校内跟踪指导
6.2企业指导
关于我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重点建设任务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含订单式人才培才培养
1.4建设成果展示
2、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方案设计
2.1教材开发立项
2.2教学方案设计
2.3教学大纲汇编
2.4说课
3、企业行业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以人为本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普通高校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
职业技术学
2020/11/9
以人为本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普通高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
一、总结十年育人经验,探索育英学院科学发展道路
人才培养 职业人培养模式 教学质量 团学工作 体育工作 精神文明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 党建工作
董事长: 《用理性与责任创写育英更为辉煌的诗篇》
增强学生自信心 培养学生兴趣(快乐学习) 建立和谐“教与学”的关系 关注困难学生成长发展
成长:积极 成熟:学习 成功:自信
关爱
引导
转化
激活
以人为本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普通高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
三、锤炼学生品质技能,创设学生成长成熟成功环境 班主任四到位(早锻炼、上课、晚自习、就寝) 大学生社团联谊(个性化成长) 优秀学生奖励制度(三好学生……) 国家助学、贷款(助学) 科技、职业技能竞赛 创业项目激励 大学生入党
一、总结十年育人经验,探索➢ 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服务面向) ➢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 优势发展
以人为本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普通高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
二、紧抓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院科学发展内在动力 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必须全心全意依靠教师队伍
洪: 《励精图治,科学发展,努力办好 一“所教人育民是满一意种的高民尚办的高服职务院”校,》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的老师为了育英的发展 他们用和自人己才的培人养格付力出量了塑巨造大学的生心的血品质 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水平锻造学生的技能
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 让学生教师获得竞争、自信。。。
以人为本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普通高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
以人为本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普通高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高职院校评估规划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试点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高职院校评估规划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08.07.02•【字号】浙教电传〔2008〕121号•【施行日期】2008.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高职院校评估规划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教电传〔2008〕121号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精神,从2008年开始启动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采集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
为做好评估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各高职院校做好新一轮评估工作的规划,并启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试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从2008年开始高职院校评估原则上按照新评估方案进行。
新评估方案公布前我省已进行过合格、水平评估的36所院校和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可安排在2010年后评估。
至今还没有接受评估、且达到评估基本办学条件、自有毕业生起至目前已有3届毕业生的高职院校必须接受一次评估,这类高校原则上须在2010年前完成,且至少要有1-2所高职院校安排在今年下半年进行试点评估。
请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做好新一轮评估工作的规划。
规划的主要内容:办学基本情况分析、评估时间安排(大约时间)、工作目标、保障措施等。
各校上报规划的截止时间为7月30日。
二、开展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试点。
请各高职院校组织人员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一次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试点,积累经验,完善工作机制。
省将在8月中旬组织专家开展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的培训。
届时请各校将采集试点的经验及问题连同采集数据光盘带至培训会现场进行交流、研讨。
培训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加强管理、促进改革、提高质量的新举措。
浙江育英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资料汇编【模板】
教务处
涂三思
各分院、系、部
10月10日前
18
社会培训材料汇编
培训通知、培训材料等(2008-2013年)
培训中心
崔海辉
各分院、系、部
10月10日前
19
技能鉴定材料汇编
技能鉴定相关材料(2008-2013年)
培训中心
教师各类培训通知、证书等资料,图片、经费(2008-2013年)
教师职业
发展中心
孔 欣
各分院、系、部,财务室
10月10日前
4
专职教师花名册汇总表
年龄、性别、学历、学位、职称、双师、专业、到校时间等基本信息(2013年)
人事处
谢 鑫
教务处,各分院、系、部,
9月底前
5
兼职教师花名册汇总表
年龄、性别、学历、学位、职称、双师、专业等基本信息(2008-2013年)
40
职业人方案修订文件汇编
职业人方案修订文件(2008-2013年)
教务处
罗振华
10月10日前
41
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评估材料汇编
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评估材料(2008-2013年)
教务处
罗振华
10月10日前
42
重点实训基地材料
艺术实训室、安检、电商
培训中心
崔海辉
有关分院、系
10月10日前
教务处
罗振华
各分院、系、部
9月底前
6
师资队伍建设文件汇编
国家、省及学院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文件
人事处
谢鑫
教务处,各分院、系、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9
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人次)
2011参照值全省专业均值
120.23人次∕个
604∕2274
2500
10
学校为社会培训人次
2011参照值(均值)
省高职院校14745;民办4116
598∕1373
4000
11
顶岗实习期限(年)
规定值原则上不少于半年
2012年数据:>0.5
>0.5
徐恭森
教务处
分院、系部
监
测
办
学
条
件
1.生均占地面积(平米∕生)
54
23.62
23.50
洪致平
资产处
徐恭森
2.生均宿舍面积(平米∕生)
6.5
9.47
9.43
黄爱平
宿管中心
寇玉霞
3.具有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
20
14.22
19.00
洪致平
人事处
谢鑫
教务处
分院、系部
4.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生均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及附属用房(平米∕生)
要求:财经、政法类院校为1.05
2.23
2.3
二、相对可量化的若干评估指标达成目标
表2若干评估指标的达成目标
序号
项目内容
规定值或参照值
我院目前状态
(2011数据∕2012数据)
达成目标
1
实践课时数占总课时比例(%)
规定值>50,2011参照省均62.45
84.28∕67.77
92
5
毕业生中具有双证书的学生比例(%)
规定值≥80,全省均值90.84
2011数据:95.58
92
6
校外实训基地
主要合作企业数(个∕专业)
(紧密型)
2011参照值省均3.4
专业招生
1个班
专业招生
2个班
专业招生
≥3个班
≥3
≥5
≥7
产学合作企业总数(个∕专业)
(紧密型+非紧密型)
12
专任教师年人均公开出版著作与公开发表论文数(部或篇)
2011参照值均值:公办0.59,
民办0.34
0.46∕0.47
0.5
13
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比例(%)
中位数:公办56.40;民办36.39
39.64∕49.78
55
注:以上1-12项分管领导:秦学礼,责任部门:教务处,责任人:秦学礼,实施或协同部门:分院、系部(第12项另加高职所);第13项分管领导:洪致平,责任部门:人事处,责任人:谢鑫
2011参照值24所高职院校计算机
网络技术专业计算得7.46
2012年数据:5
≥6
≥9
≥12
注:相近专业允许有交集,但交集内个数不超过1∕3
7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全省专业均值(门∕个)
2011参照值3.16
3.69∕3.5
4
8
专业拥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全省专业均值(本∕个)
2011参照值省均1.75
80
45
71
77
王锡耀
图书馆
左翠玲
3.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米∕生)
9
5
9.38
9.00
黄爱平
资产管理处
徐恭森
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专任教师比例(%)
15
5
44.4450ຫໍສະໝຸດ 洪致平人事处谢鑫
教务处
分院、系部
5.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元∕生)
3000
2000
4005.00
4100.00
黄爱平
财务室
资产处
王德芳
2012年数据:约52
50<比例<60
2
C类课程门数占课程总门数比例(%)
2011参照值(均值)公办20.58,民办19.17
10.60∕11.48
15
3
C类课程时数占总课时数比例(%)
无数据可比,只有B类实践课课时数+C类课时数=实践课时数可查(如序号1)
4
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
2011参照值省均92.86,民办85.91
附件2: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达成目标责任分解表
一、基本办学条件和监测办学条件
表1基本办学条件和监测办学条件指标达成目标
项目内容
合格标准
限制招生
红线
我院目前状态
达成目标
分管领导
责任部门
责任人
实施或协同部门
基
本
办
学
条
件
1.生师比
18
23
17.79
<18
洪致平
人事处
谢鑫
教务处
分院、系部
2.生均纸质图书(册∕生)
8
34
35
黄爱平
资产处
徐恭森
教务处
分院、系部
5.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个)
7
128
130
黄爱平
资产处
徐恭森
教务处
分院、系部
6.生均年进书量(册)
3
6
6
王锡耀
图书馆
左翠玲
7.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10
17.72
19.90
黄爱平
资产处
徐恭森
教务处
分院、系部
*申请评估必备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