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形象的传播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形象的传播策略
作者:李美花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7期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我国对外宣传与交流中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体现。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和沿线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众多留学生来华学习。
来华留学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留学生培养是关键。
鉴此,本文探讨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几种方法,提出国际汉语课堂教学要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提升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实效;高校要掌握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主导权。
如何向来华留学生们讲好中国故事,让他们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者、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使者、中华文明的传播者,是各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者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中外交流一带一路中国故事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讲什么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怎样展现好中国形象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不断推进,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持续增长,来华留学生增幅的平均值超过20%”(王辉耀、苗绿, 2017)。
如何借助来华留学生的力量,向“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世界展示我国的国家形象极具现实意义。
通过留学生之声,将他们来华的所见所闻传播出去,构建多元的话语表达,在更大范围消除西方国家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负面报道以及种种偏见和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国故事,是塑造我国客观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
1国际汉语课堂教学要多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汉语课堂上要多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主要是希望提高汉语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汉语学习能够更加了解中国。
作为曾经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所有中国故事和中国思想的精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中医、书法、美食、武术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国故事的重要源泉。
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要以故事的形式,清晰生动地将其中积淀的中华民族精神讲清楚,如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孝顺、忠义等,以及仁者爱人、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信仰理念等,可以增进留学生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了解,拉近他们的文化和心理距离,同时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
国际汉语课堂上中国故事的选取应该要“讲真实的故事,不讲假故事、不否认、掩盖一些事实上存在的不够好的故事”(楚树龙,2015)。
在面对各级各类来华留学生时,我们既要宣扬中国好的一面,宣扬中国改革开放給中
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幸福以及给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同时,我们也不回避中国社会高速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2提升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实效
首先要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协同配合,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概况等课程。
由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向留学生开展教育教学。
但是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而是要引导这些来华留学生走向户外,深入了解真正的中国。
课堂外则主要通过各类活动来讲中国故事,活动形式包括文化讲座、民俗展览、语言文化实践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参观领导人的故居、战争遗址遗迹、民间民俗活动更直观地来了解中国文化。
当代社会,微信、微博、推特、脸谱、朋友圈等新的沟通方式与新兴媒介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话语平台。
互联网分散、多点、互动、海量、无界、迅敏等特点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因此,在用好传统媒体的同时,一定要利用好新兴媒介,因时因地制宜,讲好中国故事。
再次,注重留学生的感知体验,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信仰的留学生决定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需要因材施教,避免千篇一律。
3高校要掌握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主导权
在中国故事的传播过程中,国际汉语教师扮演着核心角色。
胡范铸等(2014)提出,“国际汉语教育的目标不只是构建一种‘知识共同体’”,更“是构建一种‘情感共同体’”。
话语连着故事,故事连着人物,人物连着心灵,讲故事可以直通人心。
因此,通过讲事实可以去打动人,去感染人,去影响人,去说服人,通过具体的故事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国际认同感,汉语教师不仅仅是传播中国文化,更是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推动来华留学生主动传播中国正面国际形象。
其次,国际汉语教师要充分把握对外话语的方式方法,保持自信谦和的态度,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我们强调分享互鉴,了解留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但着眼点落在国际融通之上,作为国际汉语教师,我们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即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们的话语权才能释放出最大的正能量,才能发挥我们所期待的正向影响力。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信心讲好中国的故事,新形势下,担当职责使命、锤炼能力本领,宣传思想战线定能让中国故事精彩讲述、让中国形象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李美花(1984.1.11-)女,汉族,湖南娄底人,硕士,湖南文理学院国际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评论员.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J].理论导报,2018(09):14.
[2] 马春燕.中国故事的“他方”讲述与传播初探[J].文化强国论坛,2017(08).
[3] 陈强,潘慧斌,郑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