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斑斓春色》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展示积累所得
1、阅读单元文章你学会了哪些新的生字、生词?各小组展示学习所得。
2、分类制作字词积累卡片。
3、阅读过程中令你感兴趣的文章有哪些?
活动二:文章看春天
1、阅读本单元文章你又了解了哪些有关春天的知识?
2、指导介绍观察春天的角度。
活动三:提纲挈领说内容
1、文章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斑斓春色
适用年级
七年级
所需时间
5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主题单元依据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设计。本单元主要以“春”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春天,感悟春天,赞美春天。学习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扣住这个重点,拟设定两个主题:
专题一:欣赏春天,感悟春天。以《春》《春风》《江南春绝句》《玉楼春》为例。
2、“千里莺啼绿映红”“红杏枝头春意闹”为什么会千古传诵?
3、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赞美春天?
专题划分
专题一:欣赏春天,感悟春天。以《春》《春风》《江南春绝句》《玉楼春》为例。(3课时)
专题二:赞美春天,描绘春天。(2课时)
专题一
欣赏春天,感悟春天。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识记单元生字词,积累词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总结景物类作品的表现特点,谈在写作上的启示。
活动二:写一篇有关景物的文章
1.梳理写作景物类文章的要点:
1)要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传达真情实感;
2)突出细节描写,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3)选择恰当的题材,详略得当。
2.尝试写作,让真情永驻。
3.学生将写好的作文上传到网络,互相审阅、修改,教师点评。
评价要点
专题二:赞美春天,描绘春天。在专题一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你眼中的春天”。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每课的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积累生动优美的词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写景文章特点的学习,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
搜集景物类文章和其他作品标准:
搜集作品丰富,并能介绍和表演,接受师生的询问。
写作景物类文章标准:
情感真挚,内容充实,选材合理,层次清楚,细节刻画细腻生动,详略得当。
学生汇报个人学习成果(也可小组展示),点拨:
(1)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2)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介绍网络学习成果:介绍概括内容的方法。
2、方法演练场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某一部分的方法阅读(5分钟),并用选用合宜的方法概括文章内容。
(2)展示学习成果。
评价要点
学习成果评价:
1.各组字词展示重点、把握情况、讲解的准确度、流畅程度;
3、提高语言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情感
专题问题设计
1、阅读单元文章你学会了哪些生词、新词?
2、阅读本单元文章你又了解了哪些有关春天的知识?
3、单元内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把握住了吗?
4、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
常规资源: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
其他: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
常规资源: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
其他: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回顾学习的景物类文章,交流讨论搜集到的景物作品。
1.回顾《春》《春风》两篇文章,比较其写作特点。
2.展示搜集到的其他景物类文章,并分析其表现特点。
3.展示其他形式的表现景物的作品,如诗歌、歌曲等,体会其动人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感。
对应课标
1、积累生动优美的语句,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作者是如何用文字表现春天的?
专题二
赞美春天,描绘春天。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探究重难点语句,多角度理解作者深沉的感慨。
3、拓展对景物认识的思路,带来写作上的启示
专题问题设计
1.怎样有条理、有中心讲述日常生活中的景致?
2.景物类文艺作品的表现特点对写作有何启发?
3.如何将生活素材转化为作文题材,用恰当的方式表现景致?
2.学生字词积累的卡片。
3.学生摘抄的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赏析。
4.学生朗读的熟练程度以及感情的把握情况。
学习态度评价:
1.阅读讨论展示过程态度积极,充满兴趣;
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效率较高。
评价指标:
1.字词积累卡片的数量和质量;
2.课文阅读情况以及感情把握情况;
3、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程度。
朱自清的《春》。毕竟是经典,在作者笔下,春天不仅可见,而且可嗅、可味、可触,春风、春雨、春草、春花,还有春天的人,丰富的手法,绚烂的色彩,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另一篇林斤澜的《春风》,却只写风,北国的春风,在写法上又有另一番妙处。此外,春也是古人的最爱,《江南春绝句》《玉楼春》为学生呈现出古人眼中的春天,“千里莺啼绿映红”“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名句,写出了古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神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