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三境界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三境界浅析
摘要:英语的语言能力可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听、说、读、写的相
对独立性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毫无关联,它们实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在
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我们总是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各种技能以达到有效交际
的目的。
本文尝试就其中的“读”谈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三种境界。
关键词:字面理解评判理解熟能生巧
对于英语的学习,读不但是写的基础,而且是听、说的基础,因为阅读是目前学生扩大词汇、掌握词语用法和语法规则、汲取语言知识的主要源泉。
阅读涉及的词汇、语法现象、语义关
系广泛且复杂。
阅读理解是一种理解行为,又是一种领悟能力。
行为可通过锲而不舍的阅读
实践加以规范,能力则可通过各种阅读手段加以拓展。
英语阅读理解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字面理解、评断理解和情感理解,三者依此递进。
一、字面理解是阅读的基础
字面理解是阅读的初级层次,读者通过对英语词汇功能和句子结构的正确理解辨识和认知,接受文字传递的基本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在头脑中逐步形成某种既定概念。
英语阅读字面理解的本质在于对英语词汇意义的确切认知。
词义不是孤立的概念,它与英语
语法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本身还具有某种文化属性,英语的字母和音素数目都很有限,词
汇的音似、形似、义似现象十分普遍,任何重音、次重音变化都会带来词性或词义的变化。
因此辨音,不仅成为掌握拼写规律的前提,而且成为辨义的前提。
词义通过某种概念与客观
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相联系,概念是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词义除表达某种逻辑概
念外,还说明词汇实用者对客观事物所抱的态度和认识,从而体现出某种文化属性。
作为世
界性交际语言,英语词汇还具有文化兼容性特征,许多它国语言词汇已被英语吸收,因而辨
识某些词汇的原始意义和引申意义,并不时从其同义词或反义词中寻找对比照应关系,能引
发思维联想并加深记忆。
词义的难以辨识还在于它的变化。
人们遇到新事物、新经历,发展
新思想的时候,总是要有新词语来描写它们,这使得新词汇大量涌现、旧词汇不断被淘汰。
英语词汇就在这样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其发展途径大致有三种:即运用各种构
词法、吸收外来语、赋予旧词新意等。
二、评断理解是阅读的保障
评断理解是阅读的中级层次,它包含了多项信息反馈活动,其中评论、分析的辩错占了主导
地位。
读者的思维活动也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联想型演进。
评断理解与字面理解相比,由感知阶段向感悟阶段进了一大步。
语言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是
思想交流的工具。
读者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观念,并在心灵上与作者达到某种程度的沟通。
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妨碍这种沟通。
观念并不等于现实,观念的主观成分在一定程度上
受到传统伦理教育和人文背景的制约。
英语阅读理解活动所开拓的思维想象空间不仅来自文
字意义本身,而且来自读者和作者双方思维活动的求同存异。
两种文化的交融和互补要从人
性的共同特点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普遍规律角度去探讨。
同时,阅读本身是一项意志
活动,直觉、错觉和虚幻感觉或多或少会贯穿阅读过程始终。
读者与作者在思维方式和语言
模式方面的差异会妨碍二者之间的沟通,读者所具有的语言功底和西方文化素养在整个阅读
过程中影响其心态活动。
文字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创造出使属于不同文化的作者和读者都
能接受的意境,使得二者的沟通成为可能。
就此而言,英语阅读理解的求同存异原则是永久
成立的。
三、情感理解是阅读的目标情感理解是阅读的高级层次,读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已能对文字信息作出强烈反应,并从个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对作者发出的心灵呼吁给予谨慎的理性思考。
情感理解是读者在字面理解和评断理解基础上对文字信息作出的智能和情感反应。
文字是思
想和精神的寄托,本身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在不同读者群中会引
起不同的反应。
作者要想让读者与自己一起爱,一起恨,一起欢呼,一起关注,就必须凭借
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深刻认识。
许多英语词汇本身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经过作者的刻意润色,文字的画面效果便跃然纸上,还能品悟作者的性格、声气和情操。
纽约时报的一名读者
给报社编辑写了一封信,抨击美国司法审判制度,其中写道:“ Your call for more judges in New York’s Criminal Court as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overwhelming caseloads is like adding more musicians to an orchestra that plays out of tune — the volume goes up,but the music is not improved.”此描绘可谓入木三分。
我们在阅读狄更斯名著《双城记》时,常为主人公Syden Carton 的义举扼腕叹息。
Carton 是
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物,他不惜替人受死不能简单理解为因为得不到Lucie 的爱而厌世弃生。
在去狱中替出Charles Darney 之前,他为Lucie 夫妇的出逃做了极其周密的安排,每一个细节
他几乎都考虑到了,策划得天衣无缝。
狄更斯用极其细腻的笔法把Carton 所做的每一件事按
时间顺序娓娓道出,笔触所及,动人心魄。
读者对二百多年前法国大革命情况尽管了解不多,但读了《双城记》后,心灵仍产生巨大震撼,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所在。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引领学生
逐渐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