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二重性分析商品的劳动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然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二重性分析商品的劳动价值,那么首先就得明确劳动二重性的概念。

何为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然何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

[1]举个简单的例子,裁缝裁剪和缝制一件衣服,这就是具体劳动,或许可以将之理解为使商品具有使用价值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

而裁剪和缝制虽然在表面上是两种不同的劳动,但它们都属于抽象劳动,也就类似于使商品有价值的所有的人类的劳动,包括脑力和体力两方面。

继而可以进一步了解劳动价值的概念,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产生的使用价值,是一种能够产生价值增殖的使用价值,它既来源于使用价值:劳动者通过消费一定形式和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后,将其转化为劳动潜能(这是一种过渡的价值形式),在劳动过程中再将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它又服务于使用价值。

[2]劳动价值就是现实生产力的价值,最终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劳动产品的价值就是劳动价值的物化形式。

[3]故此处我先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商品的价值做一个粗略浅显的分析。

对于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部手稿中也做出了解释。

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存在于交换关系中。

价值是商品的一般交换能力,是商品交换的可能性,所以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关系,产品把自己看作是一定量的一般劳动即社会劳动的实现,每个商品在充当货币的时候就把它的价值表现出来了,每个商品都有价值的特点。

[4]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耗费一定量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则体现劳动的社会属性。

[5]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一方面商品作为一定的产品存在,而这个产品在自己的自然存在形式中观念地包含着……交换价值; 另一方面商品作为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货币)存在,而这个交换价值又抛弃了同产品自然形式的一切联系,——这种二重的、不同的存在必然发展为
差别,差别必然发展成对立和矛盾。

”[4]
综上所述,商品的劳动价值正是商品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凝结与体现。

二重性不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独有的(当然更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所独有的),而是“一切劳动”都具有的。

在此意义上,劳动的二重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二重性”。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具体劳动,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的表现,也是商品生产者借以相互联系的桥梁。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不外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具体体现和结果。

0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劳动二重性
[2]百度百科-劳动价值
[3]搜狗百科-劳动价值
[4]张钟朴.《资本论》第一部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
论》创作史研究之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5):55-63.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
[6]刘召峰. (2012). 《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 教学与研究. 黄东林. (2006). 如何理解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活力(2), 120-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