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秋季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试题附答案
姓名: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绝巘(yǎn)亦未寝(qǐn)雷霆(tíng) B.涧肃(jiàn) 夕日欲颓(tuí) 一舸(gě) C.沿溯(shuó) 郦道元(lì) 僦赁(lìn) D.素湍(tuān) 藻荇(xìng) 罗绮(qǐ) 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断绝)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回旋)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既望:农历十六)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
C.饮食百物皆倍穹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康乐/公/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贬官黄州时所写,该文仅以很小的篇幅,描写深秋月夜的景色,抒发被贬后的复杂心情。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不写自己对故乡的难分难舍,却反过来说故乡水难舍诗人,为诗人送行,真是独辟蹊径。
C、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们并称“李杜”。
D、陶渊明,东晋时著名的诗人,世称“靖节先生”。
9.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2)或:或以钱币乞之( ) 或王命急宣( )
(3)绝:沿溯阻绝( ) 哀转久绝( )
(4)白:上下一白(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5)一:惟长堤一痕( ) 上下一白( )
(6)与:选贤与能( ) 与其奇者( )
10.记诵重现:(18分)
①白头吊古风霜里,。
②,江入大荒流。
③,归雁入胡天。
④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
,四时俱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⑥雾凇沆砀,,。
湖上影子,惟、、与、而已。
⑦《归园田居》中具体描写劳动情景的诗句是:,。
⑧《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
⑨《使至塞上》流传最广的诗句是:,。
⑩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
(11)《登岳阳楼》其一运用对偶句,写出厚重的历史感和诗人的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12)运用对偶句,由空间转入时间写出亡国之臣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
(一)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sù( )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shù( )其间,清荣jùn( )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zhān()裳。
”
1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
①襄:②虽:③奔:
④疾:⑤湍:⑥良:
13.第①与第②都是写江水特点的,试比较这两段所写之水的特点有何不同?
14.第③段所写之景有何特点? (试用文中一个字来概括。
)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答:特点:;感受:。
15.选文共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其特点怎样(用文中语句作答)?
答:所写景物有:;其特点:。
16.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分)
17.试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2分)
18.翻译下面两句话。
(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
19.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
②体现三峡绵延的语句是:
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
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
20.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21.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2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23、按要求填写相关语句。
(4分)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
(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
(3)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
(4)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
24.下列横线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B.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
2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26.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27.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壁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28、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
(3分)
夏春秋
29.第三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
30.请你调动想象,用形象的文字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
(3分)
31、《三峡》一文中《与答谢中书书》"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2、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
译:
3.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 (事),这是事之雅者; (景),这是景之美者; (情),这是情之深者。
4.文中“闲人”指谁,该如何理解?(2分)
答: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6.“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2分)
答:
7.“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三) 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下列练习题。
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
..(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
..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
9.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10.《三峡》《答谢中书书》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三峡》:
《答谢中书书》:
11.《三峡》《答谢中书书》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
13、“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14、“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15、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1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1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1.C 2.D 3.A 6.C 7.C 8.C
13.第①突出水势,突出水急水快;第②突出水色,水清水绿
14.特点:凄感受:寂静凄寒,充满哀愁
15.山、水、树清荣峻茂16.按照时间顺序
17.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18①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②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19.①三峡七百里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0.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1、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22.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2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4、D 25、A 26.B
2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8.险秀凄(答案不唯一)29.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
30.清清的泉水一路跳跃着,闪动着活泼的光;树木茂盛繁密,山峰高而挺拔,野草密密的,好象连风也吹不过;
31、“隐天蔽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2.①水势迅急凶猛②景色秀丽奇绝③萧瑟凄凉
(二) 3.月夜散步月色如水发闲人之叹
4.指作者与张怀民;能超脱尘俗以豁达的胸怀应对事物。
5.表达了作者既欣喜愉悦,又落寞孤寂的心情。
6、“积水空明”比喻月光。
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
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
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7、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8.C 9、.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美10.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是欲界之仙都11. 《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12、山川之美景
13、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14、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1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6、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17、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
嬉戏(意思对即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