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一、铜及其化合物
1.周期表中短周期7种主族元素A、B、C、D、E、F、G,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原子半径最小,A和D、C和F分别同主族,F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B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E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1)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C、D、E、F四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填微粒符号);A、C元素组成的10电子阴离子的电子式
________,A、G、C元素组成具有漂白性的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B的简单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的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写出铜单质与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 Al3+ 2Al+2OH-
+2H2O=2AlO2-+3H2↑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解析】
【分析】
周期表中短周期7种主族元素A、B、C、D、E、F、G,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F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F为S,C和F同主族,C为O;B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B为C;E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E为Al;A的原子半径最小,A为H,A和D同主族,D为Na;因为G的原子序数比F(S)的原子序数大,所以G为Cl。

【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H、B为C、C为O、D为Na、E为Al、F为S、G为Cl。

(1)F为S,S2-的结构示意图为:;C、D、E、F四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分
别为O2-、Na+、Al3+、S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C、D、E、F四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A为H、C为O,A、C元素组成的10电子阴离子为OH-,OH-的电子式为;
A、G、C元素组成具有漂白性的分子为HClO,其结构式为;
(2)B的简单氢化物为CH4,用电子式表示CH4的形成过程为;
(3)E的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
+3H2↑;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SO4,铜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

2.下列框图涉及到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均为1~18号元素。

已知:A、F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为黑色氧化物,E为红色金属单质(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F的结构式为__。

(2)A与B生成D的反应在工业上是生产__的反应原理之一。

(3)E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

写出SO2还原J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__。

【答案】NO N≡N硝酸 3Cu+8H++2NO3−=3Cu2++2NO↑+4H2O
3CuO+2NH3加热3Cu+N2+3H2O 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
【解析】
【分析】
E为红色金属单质,应为Cu,则C为CuO,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应为NH3,可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Cu,生成的气体单质F为N2,可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则A为O2,D为NO,G为HNO3,H为Cu(NO3)2,I为Cu(OH)2,J 为CuCl2,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则K应为CuC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NO,F为N2,结构式为N≡N;
(2)O2与NH3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NO被氧化生成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因此O2与NH3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是工业生成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3)G为HNO3,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4)B为NH3,可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Cu,反应的方程式为
3CuO+2NH3加热3Cu+N2+3H2O;
(5)SO2还原CuCl2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

3.汞蒸气有毒,为了检查室内汞含量是否超标,可用含某一化合物A的试纸悬挂于室内,室温下若三小时内试纸变色,则表明室内汞超标。

化合物A为较常见化合物,白色,难溶于水,其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不稳定,可发生歧化反应,歧化产物之一可与A的非金属阴离子作用并生成化合物A。

(1)判断A为________________,键型________________。

(2)A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歧化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3)歧化产物之一与A的阴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4)检测汞蒸气时,试纸颜色由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色。

写出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已知反应产物之一是配合物)。

【答案】CuI 共价键 2Cu+=Cu2++Cu 2Cu2++4I-=2CuI+I2白红 4CuI+Hg=
Cu2HgI4+2Cu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化合物A为较常见化合物,白色,难溶于水,其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不稳定,可发生歧化反应,歧化产物之一可与A的非金属阴离子作用并生成化合物A,则化合物A为CuI,是共价化合物;检测汞蒸气时,发生反应4CuI+Hg=Cu2HgI4+2Cu,试纸颜色由白色变成红色。

【详解】
(1)据以上分析可知化合物A为CuI,是共价化合物,Cu和I形成共价键,故答案为:CuI;共价键;
(2)A的阳离子为Cu+,在水溶液中的歧化反应方程式为2Cu+=Cu2++Cu,故答案为:2Cu+=Cu2++Cu;
(3)歧化产物之一(Cu2+)与A的阴离子(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I和I2,反应方程式是2Cu2++4I-=2CuI+I2,故答案为:2Cu2++4I-=2CuI+I2;
(4) 检测汞蒸气时,发生反应4CuI+Hg=Cu2HgI4+2Cu,试纸颜色由白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白;红;4CuI+Hg=Cu2HgI4+2Cu。

4.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

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度,原因是
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____(写名称)。

(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

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
__________(填字母)
A.分馏塔B.离心机C.反应釜D.框式压滤机
(6)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若两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CuSO4或Cu2+温度低溶解速度慢、温度过高铵盐分解 2Cu2++SO32-+2Cl-
+H2O=2CuCl↓+SO42-+2H+硫酸醇洗有利加快去除CuCl表面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B、D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海绵铜的主要成分是Cu与CuO,溶解所需试剂中有硝酸铵、水、硫酸,则Cu被氧化为铜离子;在稀溶液中,硝酸根离子作氧化剂,硫酸没有氧化性,作酸性介质,因此Cu2+和NH4+都会变成对应的硫酸盐。

(2)步骤③反应后过滤,说明反应中有沉淀产生,则该沉淀为CuCl沉淀,结合硫酸铵的回收,可知步骤③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
(3)盐酸中含有较多氯离子,可能溶解CuCl沉淀,不合适;硝酸具有氧化性,会氧化CuCl沉淀,不合适;三大强酸中只有稀硫酸合适。

(4)CuCl难溶于醇和水,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而水与醇互溶,所以醇洗不能省略的原因是醇的沸点低,可加快去除CuCl表面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也有利于后面的烘干步骤。

(5)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设备与实验室中的过滤的原理是相似的。

A、分馏塔是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的设备,错误;B、离心机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液体中的固体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正确;C、反应釜为发生反应的设备,错误;D、框式压滤机可以使物料中的水通过挤压而排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正确,答案选BD;
(6)根据题意,CuCl与K2Cr2O7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2Cr2O7被还原为Cr3+,则bmL、a mol/L K2Cr2O7溶液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b×10-3×2×3mol=6ab×10-3mol,+1价Cu会被氧化为Cu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CuCl的物质的量是6ab×10-3mol,则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是(6ab×10-3mol×99.5g/mol)/mg×100%=0.597ab/m×100%。

5.氯化亚铜(CuCl)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其制备有很多方法,工业上可以废旧铜为原料生产氯化亚铜。

方法一:
(1)CuCl可以溶解在FeCl3溶液中,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还原过程中的产物为Na[CuCl2],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结束后所得产品用酒精淋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4)a.写出过程①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了更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有人提出如下方案:
方案一:可将上述X稀溶液用于废铜的处理(如图所示),则Y可以为________(填化学式)。

方案二:过程①中Cu与浓H2SO4反应所得SO2和CuSO4用于过程②中CuCl的制备,理论上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外补充S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答案】CuCl+Fe3+=Cu2++Fe2++Cl- CuCl2+2NaCl+Cu=2Na[CuCl2] 烧杯、漏斗、玻璃棒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使CuCl尽快干燥,减少溶解损失 2H2SO4(浓)+Cu加热CuSO4+SO2↑+2H2O O2不需要过程①中生成CuSO4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过程②发生反应:CuSO4+CuCl2+SO2+2H2O=2CuCl↓+2H2SO4,需要的CuSO4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也恰好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分析】
(1)氯化亚铜与氯化铁反应,氯化亚铜被铁离子氧化成铜离子;
(2)流程分析可知,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加入铜、氯化钠和盐酸还原得到产物为
Na[CuCl2],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方程式;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3)酒精沸点低,易挥发,易晾干,所以即可以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又易干燥;
(4)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由生产氯化亚铜的流程可知X的稀溶液为稀硫酸,由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加入的单质Y应具有氧化性,将铜氧化为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详解】
(1)氯化亚铜与氯化铁反应,氯化亚铜被铁离子氧化成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Fe3+=Cu2++Fe2++Cl-;
(2)由题给流程分析可知,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加入铜、氯化钠和盐酸还原得到产物Na[CuCl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Cl+Cu
=2Na[CuCl2];
(3)酒精沸点低,易挥发,易晾干,所以即可以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又易干燥,防止被空气氧化;
(4)a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2H SO (浓)加热CuSO +SO ↑+2H O ;
b .方案一:由生产氯化亚铜的流程可知X 的稀溶液为稀硫酸,由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加入的单质Y 应具有氧化性,将铜氧化为氧化铜,Y 为O ;
方案二:过程①中生成CuSO 4和S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过程②发生反应:CuSO 4+CuCl 2+SO 2+2H 2O=2CuCl↓+2H 2SO 4,需要的CuSO 4和S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也恰好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 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6.氯化亚铜(CuC1)在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应用广泛。

CuC1微溶于水,不溶于醇和稀酸,可溶于Cl -浓度较大的溶液,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 和少量CuO )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1的工艺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N 元素被还原为最低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亚硫酸铵要略保持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滤液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步骤⑤中,用“醇洗”可快速去除滤渣表面的水,防止滤渣被空气氧化为23Cu (OH)Cl CuCl ,被氧化为23Cu (OH)Cl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227K Cr O 溶液测定氯化亚铜样品纯度(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步骤如下: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10.00g ,将其置于过量的3FeCl 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配成100mL 溶液,取溶液10.00mL 用2270.1000mol LK Cr O ⋅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中272Cr O -被还原成3Cr +,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所示:该样品中CuCl 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
1 2 3 消耗227K Cr O 溶液的体积/mL 14.98 16.03 15.02 (5)制造印刷电路板产生的废液中含大量()234Cu NH +⎡⎤⎣⎦等离子,利用膜电解技术对此废液进行电解,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电解后的阴极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并用水稀释可得到CuCl ,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生成CuCl 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424Cu+NO +10H =4Cu +NH +3H O 使完全反应,阻止生成的被氧化 硫酸 22234CuCl+O +4H O=2Cu (OH)Cl+2HCl 89.55%
()()2++
-3233242Cu NH +e +2H O=Cu NH +2NH H O ⎡⎤⎤⎣⎦⋅⎡⎦⎣
()342Cu NH 2H Cl CuCl 2NH ++-+⎡⎤++=↓+⎣⎦ 【解析】
【分析】
铜与硝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加入亚硫酸铵和氯化铵生成硫酸、氯化亚铜等,过滤得到氯化亚铜,经水洗、醇洗、烘干等到氯化亚铜产品。

【详解】
⑴步骤①中N 元素被还原为最低价变为铵根离子,铜变为铜离子,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2+3424Cu+NO +10H =4Cu +NH +3H O +-;故答案为:
+2+3424Cu+NO +10H =4Cu +NH +3H O +-。

⑵步骤②中,亚硫酸根具有还原性,铜离子具有氧化性,CuCl 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
因此亚硫酸铵要略保持过量,原因是使完全反应,阻止生成的被氧化,Cu 2+、Cl -、SO 32−和
H 2O 反应CuCl 、SO 22−、H +,因此滤液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硫酸;故答案为:使完全反应,阻止生成的被氧化;硫酸。

⑶步骤⑤中,用“醇洗”可快速去除滤渣表面的水,防止滤渣被空气氧化为
23Cu (OH)Cl ,CuCl 与空气中氧气、水反应生成23Cu (OH)Cl 和HCl ,其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22234CuCl+O +4H O=2Cu (OH)Cl+2HCl ;故答案为:
22234CuCl+O +4H O=2Cu (OH)Cl+2HCl 。

⑷三次消耗中第二次是错误数据,舍去,求另外两次平均数为15.00m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得到n(CuCl)=6n(Cr 2O 72−) = 6×0.1 mol∙L −1×0.015L = 0.009mol ,该样品中CuCl 的质量分数1
0.009mol 1099.5g mol ω100%89.55%10.0g
-⨯⨯⋅=⨯= ⑸根据图中信息,阴极()234Cu NH +⎡⎤⎣⎦得到电子变为()+32Cu NH ⎡⎤⎣⎦和32NH H O ⋅,因此
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3233242Cu NH +e +2H O=Cu NH +2NH H O ⎡⎤⎤⎣⎦⋅⎡⎦⎣,
电解后的阴极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并用水稀释可得到CuCl ,生成CuCl 的离子方程式为
()342Cu NH 2H Cl CuCl 2NH +
+-+⎡⎤++=↓+⎣⎦;故答案为:
()342Cu NH 2H Cl CuCl 2NH +
+-+⎡⎤++=↓+⎣⎦。

7.工业上由含铜废料(含有Cu 、CuS 、CuSO 4等)制备硝酸铜晶体的流程如下:
(1) “焙烧”时CuS 转化为CuO 和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酸化”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过滤”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4) “淘洗”所用的溶液A 应选用______(填序号)。

a .稀硫酸
b .浓硫酸
c .稀硝酸
d .浓硝酸
(5) ①“反应”一步的过程中发生反应Cu+2HNO 3+H 2O 2=Cu(NO 3)2+2H 2O 。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为__________。

②“反应”一步中若不加10% H 2O 2,只用浓HNO 3,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持续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NO 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由“反应”所得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Cu(NO 3)2·3H 2O 晶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答案】2CuS+3O 2Δ2CuO+2SO 2 CuO+2H +=Cu 2++2H 2O FeSO 4 a H 2O 2 CuO+4H ++2NO 3-= Cu 2++2H 2O+2NO 2↑ 蒸发浓缩,冷却至26.4摄氏度时结晶
【解析】
【分析】
工业上由含铜废料(含有Cu 、CuS 、CuSO 4等)制备硝酸铜晶体,废料通入空气焙烧后铜生成氧化铜,硫化铜转化为CuO 和SO 2,加入硫酸酸化生成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过滤得到滤渣铁和铜,用冷水淘洗后加入20%的HNO 3和0%的H 2O 2发生反应,蒸发浓缩,降温至温度略高于26.4°C 结晶,从“反应”所得溶液中析出Cu(NO 3)2•3H 2O 。

【详解】
(1)CuS 焙烧和氧气反应转化为CuO 和SO 2,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CuS+3O2Δ
CuO+2SO2;
(2)焙烧后主要为氧化铜,酸化过程氧化铜和氢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2H2O;
(3)根据分析可知过滤得到滤液主要为硫酸亚铁溶液,即“过滤”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FeSO4;
(4)淘洗加入酸不能具有强氧化性,否则会溶解铜,
a、稀硫酸,不能和铜反应,故a选;
b、浓硫酸和铜常温下不反应,但遇到水溶解放出大量热,会和铜发生反应,故b不选;
c、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故c不选;
d、浓硝酸能溶解铜,故d不选;
故答案为:a;
(5)①该反应中H2O2中的氧元素由-1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②若不加10%H2O2,只用20%HNO3,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
(6)图象中结晶水合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可知,温度高于26.4°C溶液中才能析出
Cu(NO3)2•3H2O,所以从“反应”所得溶液中析出Cu(NO3)2•3H2O的方法是:蒸发浓缩,降温至温度略高于26.4°C结晶。

【点睛】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时先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之后依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

8.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还可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它不溶于H2SO4、HNO3和醇,微溶于水,可溶于浓盐酸和氨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3Cl]。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1)写出溶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还原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析出的CuCl晶体水洗后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h,冷却密封包装。

70℃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写出氯化亚铜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如图是各反应物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反应温度对CuCl产率影响.由图可知,溶液温度控制在60℃时,CuCl产率能达到94%,当温度高于65℃时,CuCl产率会下降,其原因
可能是___。

(6)以碳棒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也可得到CuCl,写出电解时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
【答案】3Cu+2NO3-+8H+=3Cu2++2NO↑+4H2O 2Cu2++SO32-+2Cl-+ H2O=2CuCl↓+SO42-+2H+加快乙醇和水的挥发,防止CuCl在潮湿的空气中水解氧化 4 CuCl+O2+
4H2O=2Cu2(OH)3Cl+2HCl 温度过高,一是促进了CuCl的水解,二是促进了CuCl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 Cu2++e-+Cl-=CuCl↓
【解析】
【分析】
(1)Cu与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NO气体和水;
(2)SO32-和Cu2+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
(3)乙醇和水易挥发,CuCl具有还原性,可以被空气氧化;
(4)由题给信息可知,CuCl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
3Cl];
(5)因在60℃时CuCl产率最大,根据信息可知,随温度升高,促进了CuCl的水解,CuCl 被氧化的速度加快;
(6)电解时,阴极上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
(1)溶解过程中,Cu与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2NO3-+8H+=3Cu2++2NO↑+4H2O;
(2)还原过程中,溶液中的Cu2+被还原为CuCl,离子方程式为:2Cu2++SO32-+2Cl-+
H2O=2CuCl↓+SO42-+2H+,
故答案为2Cu2++SO32-+2Cl-+ H2O=2CuCl↓+SO42-+2H+;
(3)真空干燥可以加快乙醇和水的挥发,密封包装可以防止CuCl在潮湿空气中水解、氧化,
故答案为加快乙醇和水的挥发,防止CuCl在潮湿的空气中水解氧化;
(4)由题给信息可知,CuCl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
3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写出生成物并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CuCl+O2+
4H2O=2Cu2(OH)3Cl+2HCl,
故答案为4CuCl+O2+ 4H2O=2Cu2(OH)3Cl+2HCl;
(5)因在60℃时CuCl产率最大,根据信息可知,随温度升高,促进了CuCl的水解,CuCl 被氧化的速度加快,
故答案为温度过高,一是促进了CuCl的水解,二是促进了CuCl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6)电解时,阴极上Cu2+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2++e-+Cl-=CuCl↓,
故答案为Cu2++e-+Cl-=CuCl↓。

【点睛】
本题以实验形式考查金属铜以及化合物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得失电子守恒方法的熟练使用。

9.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某“变废为宝”学习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得到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________;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方案更合理。

【答案】Cu+4H++2NO3-Cu2++2NO2↑+2H2O或3Cu+8H++2NO3-3Cu2++2NO↑+4H2O Au、Pt 将Fe2+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加热脱水甲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杂质乙
【解析】
【分析】
本题是以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涉及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利用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氧化二价亚铁离
子得到三价铁离子,然后通过调整溶液的pH使Fe3+、Al3+沉淀,再先用碱溶液溶解沉淀,过滤后再用酸溶解沉淀,得到的溶液再分别结晶,根据物质中杂质含量判断方案的可行性,根据原子利用率高低判断方案的优劣。

【详解】
(1)稀硫酸、浓硝酸混合酸后加热,Cu、Al、Fe发生反应生成Cu2+、Al3+、Fe2+,其中不活泼的金属Au、Pt不能溶解,进入滤渣;所以滤渣1的成分是Pt和Au,滤液1中的离子是Cu2+、Al3+、Fe2+;第①步Cu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
Cu2++2NO2↑+2H2O 或3Cu+8H++2NO3-3Cu2++2NO↑+4H2O;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H2O2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是H2O,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
(3)由于CuSO4是难挥发性的强酸生成的盐,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的Cu(OH)2与硫酸会再反应产生CuSO4,所以第③步由CuSO4·5H2O制备CuSO4的方法应是直接在坩埚中加热脱水;
(4)制备硫酸铝晶体的甲、乙、丙三种方法中:
甲方案在滤渣中只加了硫酸,会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铝,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硫酸铝晶体中混有大量硫酸铁杂质,方法甲不可行;
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H2SO4,生成Fe2(SO4)3和Al2(SO4)3,再加适量Al粉,Al和Fe2(SO4)3生成Al2(SO4)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乙方案可行;
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NaOH,NaOH和Al(OH)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AlO2,然后在滤液中加H2SO4,NaAlO2与硫酸反应生成Al2(SO4)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方案丙可行;
可见在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甲不可行,方案乙、丙可行,甲方案不可行原因是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杂质;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方案乙反应步骤少,产生的副产物少,原子利用率相对高些,所以方案乙更合理。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知识。

较为全面的考查了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离子的检验、物质的分离提纯,盐的水解及有电子转移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律等,将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融为一体,是不可多得的一道好题目。

10.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极少量的Na+ 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7H2O晶体及金属Cu。

(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

(2)固体混合物是____(填化学式)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过滤、洗涤、干燥。

(5)火法制得的粗铜中常混有少量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溶于稀硫酸溶液变蓝。

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答案】过滤漏斗、玻璃棒 Fe、Cu Fe+H2SO4=FeSO4+H2↑冷却结晶
Cu2O+2H+=Cu2++Cu+H2O
【解析】
【分析】
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极少量的Na+ 以及部分污泥,通过过滤得到溶液1,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极少量的Na+;加入足量的铁粉,置换出金属铜,得到固体混合物铁和铜;过滤,得到溶液2,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SO4⋅7H2O晶体;固体混合物铁和铜加入足量的硫酸,得到硫酸亚铁溶液进入溶液2中,同时剩余铜固体,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1)步骤1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玻璃棒;
(2)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含Fe、Cu;
故答案为:Fe、Cu;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SO4⋅7H2O晶体,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5)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变蓝,发生离子反应为Cu2O+2H+=Cu2++Cu+H2O;
故答案为:Cu2O+2H+=Cu2++Cu+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