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整理玩具观察
幼儿园小班我会整理玩具活动反思 幼儿园活动
![幼儿园小班我会整理玩具活动反思 幼儿园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56b86c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8.png)
幼儿园小班我会整理玩具活动反思一、活动的设计和准备1.活动目的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小班幼儿培养整理玩具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活动准备在活动前,老师需要准备好一些玩具,可以是积木、拼图、玩具动物或是模型等。
还需要在教室内设置好整理玩具的专用区域,确保环境干净整洁,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二、活动的开展1.活动过程在活动开始前,老师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孩子们明白整理玩具的重要性。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如何整理玩具,鼓励他们模仿。
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集体活动,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整理玩具的过程中,互相合作,达到整理玩具的目的。
2.活动心得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踊跃参与,互相协作,积极地整理玩具。
活动结束后,老师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了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活动的反思和改进1.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形成了整理玩具的良好习惯,增强了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情境化的活动设计,例如模拟家庭生活场景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整理玩具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幼儿园小班整理玩具活动的开展和反思,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活动,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有益帮助。
经过对幼儿园小班整理玩具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我们不仅可以肯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在今后的活动中进行更多的改进和扩展。
我们可以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情境,设计更加贴近生活的整理玩具活动。
在模拟家庭生活场景中,让孩子们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进行整理玩具的游戏。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整理玩具的重要性,并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责任感。
2024年7月《我会整理玩具》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模版范文示例
![2024年7月《我会整理玩具》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模版范文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6a41f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d.png)
《我会整理玩具》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教案《我会整理玩具》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爱护玩具、珍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分工合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整理玩具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玩具的分类和整理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玩具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玩具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玩具分类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玩具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玩具分类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整理玩具。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整理玩具,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玩具整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特点,学会分类整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乱糟糟的玩具场景,引发幼儿关注。
提问:你们觉得这样的玩具场景怎么样?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整理玩具的重要性。
2. 教师示范:教师演示整理玩具的方法和步骤。
强调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3. 幼儿实践:分组进行玩具整理,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点评幼儿的整理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强调爱护玩具、珍惜物品的重要性。
五、教学资源1. 玩具:提供各种类型的玩具,如积木、拼图、布偶等。
2. 教学课件:制作玩具整理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2. 分析幼儿在整理玩具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优点和不足。
3. 针对不足之处,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持续关注幼儿整理玩具的习惯养成,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五、教学资源1. 玩具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玩具,包括但不限于积木、拼图、布偶、车辆模型等,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幼儿园小班生活教育:如何收拾玩具:养成整理与协作的好习惯
![幼儿园小班生活教育:如何收拾玩具:养成整理与协作的好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98e820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3.png)
幼儿园小班生活教育:如何收拾玩具:养成整理与协作的好习惯在幼儿园小班的生活教育中,教师和家长们常常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孩子们在玩耍后不愿意收拾玩具。
这不仅是一种行为习惯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体教育和个人素养的培养。
下面我将从收拾玩具的重要性、养成整理与协作的好习惯、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来探讨这一话题。
1. 收拾玩具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
收拾玩具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尤其重要。
收拾玩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和他人有影响。
通过收拾玩具,孩子们能够学会整理和归纳,培养专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种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养成整理与协作的好习惯在幼儿园小班,教师和家长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收拾玩具,更要借此机会培养他们整理与协作的好习惯。
整理意味着把物品有序地放置在相应的位置,这需要孩子们有系统化的思维和行动。
而协作则是指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这既是团队意识的培养,也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
收拾玩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整理和协作。
3. 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整理与协作的好习惯,教师和家长们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以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们收拾玩具,比如定时比赛、分组竞赛、或者角色扮演。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完成收拾玩具的任务,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整理和协作意识。
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来激发孩子们的模仿动机,让他们看到其他同学或者家长积极主动地收拾玩具,从而愿意自觉地参与其中。
教师和家长们也可以利用奖励和鼓励的方式来强化孩子们的积极行为,让他们认识到收拾玩具的重要性,并形成习惯。
总结回顾:收拾玩具不仅仅是一项日常生活中的任务,更是一种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通过收拾玩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整理与协作的好习惯。
学会玩具整理,提升自理能力—科学幼小衔接之小班“物品整理篇”
![学会玩具整理,提升自理能力—科学幼小衔接之小班“物品整理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d0141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f.png)
学会玩具整理,提升自理能力—科学幼小衔接之小班“物品整理篇”一、案例背景:幼儿园玩具种类丰富、数量很多。
但是,我发现小班孩子在整理玩具方面存在了一些问题:有的孩子会因为抢收玩具而发生冲突,也有孩子不愿意整理玩具或者不会整理玩具。
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形成孩子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通过共同整理玩具还能培养孩子互助协作的精神,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等。
因此培养孩子整理玩具的好习惯是有必要的,应该从小班开始抓起。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案例一:建构区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一下子就把堆好的积木给推倒了,积木瞬间散落一地,然后大家开始捡散落的积木向柜子上放。
但是却没有按柜子上的标志:大积木放在第一层,小积木放在二层,而是将积木一起放了进去,柜子里乱作一团。
分析:小班幼儿整理玩具时通常会发生“乱放”的现象,因为小班幼儿还不太了解分类的概念,不知道同一类型的玩具应该放在一起。
案例二:区域游戏结束了,张恒嘉放下手中的积木,先跑到玩雪花片的区域,看小朋友在整理自己的玩具,他也抓了两把往篮子里放,然后又跑到串珠游戏那里,把手伸到篮子里乱搅一通……分析:张恒嘉因为没有整理玩具的意识,玩完玩具之后又想去玩别的玩具,所以在游戏停止的时候,不愿整理玩具甚至“捣乱”。
案例三:“请小朋友把玩具收好。
”话音一落,周林可马上把自己的积木推倒在地上,又把旁边小朋友的积木都推到,然后拼命地往筐里扔积木,还没等到积木全部收好,就要搬着筐送进柜子,而其他几位小朋友也抓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分析:小朋友对整理玩具这一行为有新鲜感,觉得很好玩,于是都抢着去整理,有些幼儿看见别的小朋友在整理,他们也跟着去整理,因此就出现了抢筐的现象。
三、教师反思及支持策略1.家园共育,改变观念。
有时我们认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慢慢教孩子还不如自己直接整理快,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收拾玩具的习惯。
3-6岁是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幼儿整理的能力,首先要改变老师和家长的观念。
幼儿园小班我会整理玩具活动反思分享与交流
![幼儿园小班我会整理玩具活动反思分享与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417624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5.png)
标题:幼儿园小班我会整理玩具活动反思共享与交流在幼儿园小班,整理玩具是一项重要的日常活动。
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责任感,以及学会合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整理玩具活动的意义,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整理玩具活动的意义在幼儿园小班,整理玩具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教室的整洁,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们的品德和责任感。
通过参与整理玩具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因为他们需要将玩具放回原位,以便其他孩子可以使用。
整理玩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照顾自己的物品,并将其放回指定的位置,这对他们日后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整理玩具活动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在整理过程中,他们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整理玩具活动是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
通过这项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受益匪浅。
整理玩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的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项活动还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整理玩具也是培养孩子们责任感的一种有效方式。
他们需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将玩具归位,以便其他孩子可以使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逐渐养成爱护公共物品和环境的良好习惯。
总结与回顾整理玩具活动在幼儿园小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是维护教室的整洁,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责任感,以及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
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以及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整理玩具活动的深入探讨,我对其意义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受益良多,成长为品德优秀的人才。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我将按照序号标注主要观点和想法,为读者呈现一篇3000字的高质量文章。
小班幼儿整理玩具观察的研究
![小班幼儿整理玩具观察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b0d5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4.png)
小班幼儿整理玩具观察的研究引言: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玩具是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物品之一、玩具不仅仅可以作为娱乐工具,也可以作为教育工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常常会糟蹋和混乱玩具。
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将观察小班幼儿整理玩具的情况,并分析他们的行为和动机,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整理玩具的能力和需求,从而能够制定出更好的教育方法。
方法:我们选择了一所幼儿园的小班进行观察研究。
总共有20名幼儿,他们的年龄在3-4岁之间。
观察时间为两个小时,我们把整个观察过程分为了几个部分:孩子们玩耍和糟蹋玩具,老师进行整理示范,孩子们整理玩具的过程以及整理完成后的反馈。
在观察开始前,我们对幼儿们的整理玩具能力进行了测试。
我们设计了一项整理玩具的综合任务,包括将玩具分类、归位和整理桌面等。
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幼儿们的整理玩具的能力水平。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视频录像和笔记记录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通过观察录像和回放,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幼儿们整理玩具的过程和动机。
结果:通过观察录像和回放,我们发现孩子们整理玩具的动机和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有些孩子主动参与整理,快乐地帮助老师整理玩具;而另一些孩子则对整理玩具缺乏兴趣,甚至表现出破坏和抵触的行为。
我们还发现,幼儿的整理玩具能力与其个体差异相关。
一些孩子整理玩具的能力较强,能够迅速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整理;而其他一些孩子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才能完成整理任务。
此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幼儿整理玩具的因素。
一方面,幼儿的性格特点和教育背景可能会对他们对待玩具的态度有所影响。
另一方面,幼儿园的整理玩具环境和老师的引导方式也会对幼儿整理玩具产生影响。
讨论:通过本研究,我们了解到小班幼儿整理玩具的行为和动机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根据我们的观察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提高幼儿整理玩具的能力。
首先,幼儿园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整洁有序的玩具环境。
一个整洁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整理玩具的兴趣和动力。
小班幼儿收拾整理观察记录
![小班幼儿收拾整理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147484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c.png)
小班幼儿收拾整理观察记录今天上午,我在班里待着,眼看着一群小家伙们又开始了他们的“收拾整理大作战”。
这场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啊。
你们知道的,小班的孩子们嘛,一会儿这个拿个玩具,一会儿那个拿个积木,弄得地上一团糟,玩得不亦乐乎。
看着看着,我开始担心,咱们班的地板是不是快被他们翻得找不着了!这时候,我心里就想着,还是得让他们知道,收拾整理这个事儿,得有点儿规矩,得有点儿分寸。
小明是个特别爱动的小男孩,每次玩完玩具就东一脚西一脚地往旁边踢。
他那股劲儿,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今天,他又一次“战斗”完了,站在一堆积木中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我轻轻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明明,积木玩完了,咱们要收起来哦。
”他抬头看着我,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在想:这也太麻烦了吧!不过,好在他还是站起身,开始慢吞吞地捡起积木来。
你看他那模样,像极了个“小老头”,一点儿也不急躁,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想着:这小子真是个老实孩子,虽然有点懒散,但至少知道要收拾。
而小玲就不一样了,她那性格是典型的“做事雷厉风行”。
说她是“清扫小能手”一点也不为过,每次玩完了,立马就拿起扫把,一通“扫荡”。
看着她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真是让人佩服。
今天,她又一次用那把超大号的扫把,把教室里的一角清得干干净净。
她一边扫一边哼着小曲儿,完全不像是在收拾,倒像是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
可她那认真劲儿,也真是让人心生敬佩。
我看着她忙得热火朝天,不禁心里一暖,想着:这个小姑娘真是有大将风范啊,以后说不定能干一番大事业。
但是呢,事情也不是每次都这么顺利。
小杰嘛,昨天他试图“收拾”自己的小书包,结果不小心把一堆文具盒掉到了地上,摔得“咣当”一声,吓得他小脸一变,眼睛瞪得大大的。
那个时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看他那副无助的样子,我赶紧过去安慰:“没事,没事,咱们再捡起来。
”可是小杰仿佛听不懂,我捡起文具盒递给他,他居然还在发愣,嘴里嘀嘀咕咕地说:“这个怎么放?”你说,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儿“糊涂”呢?不过,看着他试图搞明白的样子,又觉得挺有意思的。
幼儿园小班收拾玩具教案 幼儿园小班玩具整理
![幼儿园小班收拾玩具教案 幼儿园小班玩具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3464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1.png)
幼儿园小班收拾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玩具整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良好生活习惯。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3. 帮助幼儿培养爱护公共物品的意识,懂得珍惜玩具。
二、教学重点1. 教会幼儿如何整理玩具,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和空间。
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形成主动整理玩具的习惯。
2. 培养幼儿的整齐意识,让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步骤整理玩具。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幼儿园的各类玩具,包括积木、泥土、玩偶等。
2. 制定整理玩具的具体步骤。
3. 准备好表扬和奖励幼儿的方式,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整理玩具。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 老师可以利用图片、故事或者游戏等形式,向幼儿引入本次整理玩具的活动,让他们了解整理玩具的意义和重要性。
步骤二:职责分工- 老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整理特定种类的玩具。
一组负责积木,一组负责玩偶等。
步骤三:示范演示- 老师可以先示范一遍整理玩具的具体步骤,让幼儿明白应该如何进行整理。
步骤四:实际操作- 老师可以要求幼儿按照分工开始整理玩具,边整理边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养成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步骤五:总结反思- 整理玩具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反思总结,让他们意识到整理玩具的重要性,并表扬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本次幼儿园小班收拾玩具教案设计了一系列合理的活动步骤,让幼儿在玩乐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耐心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克服一开始可能出现的困难,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整理玩具。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希望能够让幼儿明白整理玩具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珍惜公共物品。
教学活动后的评估及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对他们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幼儿在整理玩具时可能会出现争抢、不合作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应该及时引导,并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小班玩具整理教研记录(3篇)
![小班玩具整理教研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92a0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2.png)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环境创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玩具作为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还能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班玩具的整理与收纳往往成为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提高教师对玩具整理的认识,提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质量,我园特开展了小班玩具整理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玩具整理重要性的认识。
2. 探索有效的玩具整理方法,提高玩具使用效率。
3. 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三、教研时间2023年3月15日四、教研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全体小班教师六、教研内容1. 玩具整理的重要性- 教师们共同讨论了玩具整理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包括:- 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现有玩具整理方法的探讨-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班级在玩具整理方面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包括:- 玩具种类繁多,分类困难;- 玩具容易损坏,维护难度大;- 幼儿参与度不高,整理效果不佳。
3. 有效的玩具整理方法- 通过讨论和交流,教师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的玩具整理方法:- 分类整理:根据玩具的种类、功能、材料等进行分类,方便幼儿取放。
- 标识清晰:为每种玩具设置标识,让幼儿一目了然。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玩具的完好程度,及时维修或更换。
- 幼儿参与:鼓励幼儿参与玩具整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 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4. 玩具整理案例分析- 教师们分享了具体的玩具整理案例,如:- 案例一:某班教师通过设置“玩具收纳日”,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玩具整理,培养了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
- 案例二:某班教师利用游戏化方式,将玩具整理融入日常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
5. 玩具整理的注意事项- 教师们强调了玩具整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安全第一:确保玩具没有尖锐的边缘,避免幼儿受伤。
幼儿园小班玩具收纳教案:整理小能手
![幼儿园小班玩具收纳教案:整理小能手](https://img.taocdn.com/s3/m/3a7e95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7.png)
幼儿园小班玩具收纳教案:整理小能手一、概述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玩具收纳对于维护教室环境和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玩具收纳教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遇到了收纳难题。
本文将从幼儿园小班玩具收纳教案的角度出发,为您提供一些整理小能手的实用方法和建议。
二、整理小能手的重要性1.培养孩子的秩序观念玩具收纳不仅是教室环境卫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觉保持环境整洁的秩序观念。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玩具收纳教育,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律和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借助一些小工具和方法,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整理小能手的教案设计1.教案名称:玩具收纳大作战2.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收纳意识,提高孩子的整理能力。
3.教学内容:3.1 分类整理:将不同种类的玩具分类整理,如积木、益智玩具、角色扮演玩具等。
3.2 收纳工具:利用收纳箱、收纳篮等容器,将玩具整齐地放置。
3.3 清理环境:整理完成后,让孩子们一起清理环境,体会整洁带来的愉悦感。
4.教学流程:4.1 情境引入:通过图片、视瓶等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整齐清洁的教室环境。
4.2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收纳的乐趣。
4.3 实践操作:指导孩子们按照分类整理,利用收纳工具进行整理收纳。
4.4 总结回顾:组织孩子们一起总结今天的整理收纳经验,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小班玩具收纳教案中,我认为要给孩子们一个清晰的整理目标,让他们明白整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整理习惯和认知能力。
教师和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提及整理小能手,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重视整理收纳,从小培养孩子的整洁意识。
总结回顾:整理小能手是幼儿园小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整理小能手的教案设计和实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
小班整理玩具活动感想
![小班整理玩具活动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5c8e70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d.png)
小班整理玩具活动感想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整理玩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在小班幼儿园中,幼儿们的整理玩具活动更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细心指导和鼓励。
整理玩具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能让他们学会归纳整理,提高幼儿的工作能力和集体协作的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观察,对小班整理玩具活动做一些感想和总结。
首先,整理玩具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在小班幼儿园中,幼儿的生活习惯正在逐渐形成,而整理玩具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通过整理玩具,幼儿可以感受到整理和收拾东西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整理玩具的良好习惯。
在教师和家长的耐心指导下,幼儿会逐渐养成每次玩耍后都要整理玩具的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更能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整理玩具是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活动。
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将玩具分类整理,需要将玩具放置到合适的位置,需要将杂乱的玩具乱堆整理得整齐有序。
这个过程需要幼儿使用双手,需要幼儿动手去整理、搬运玩具,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手部细微动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再次,整理玩具是培养幼儿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的有效活动。
在幼儿园的整理玩具活动中,幼儿们需要相互合作,需要共同协作完成玩具整理的任务。
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协作,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同时,整理玩具活动也是幼儿相互交流的机会,他们可以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聆听,这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最后,整理玩具是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们传达整理玩具的目的和重要性,让幼儿们认识到整理玩具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通过整理玩具,幼儿可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同时,通过整理玩具,幼儿还可以学会珍惜物品,学会爱护环境,这对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整理玩具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整理玩具柜》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27e42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1.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整理玩具柜》含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认得数学概念:整齐、不整齐。
2.进展幼儿的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
3.培育幼儿整理玩具柜的好习惯。
4.增长幼儿之间的协作与友情。
教学内容:整理玩具柜教学步骤:一、启发引导1.老师向幼儿呈现一个整齐的玩具柜,问:“小伙伴们,你们喜爱这个玩具柜吗?”2.引导幼儿察看玩具柜上的玩具是否整齐,让孩子们发觉其中的不整齐的玩具。
3.询问幼儿,为什么我们需要整齐的玩具柜,让孩子们认得到整齐的好处。
二、活动实践1.老师与幼儿一起整理玩具柜,将不整齐的玩具放回到正确的位置。
2.游戏搭配:将玩具放在地上,让同学渐渐整理到玩具柜中。
3.游戏搭配:分组比赛,哪个小组能够先将本身的玩具柜整理好,哪个小组就胜利。
三、总结回顾1.老师请幼儿共享整理玩具柜的体验,并让孩子们总结整齐的好处。
2.反思:让孩子们本身总结不整齐的后果,以及整理玩具柜的紧要性。
教学资源:PPT、玩具及玩具柜。
【反思】本堂课重要是让幼儿们学习整理玩具柜的好习惯,同时也是在学习数学概念中。
整个过程都是围围着整齐和不整齐打开的。
在开头,引导孩子们察看整齐的玩具柜和不整齐的玩具,让他们发觉不整齐的问题。
接着,通过活动实践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整理玩具柜,加强了他们的动手本领和察看本领。
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还采纳了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加喜爱参加,也更简单接受教育。
在整理完毕后,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检查,并总结整齐的好处。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更明确整齐的紧要性,培育了孩子们的好习惯。
回顾整个过程,我们需要更好地把握教育孩子们好习惯的关键点,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理解整齐的紧要性。
在将来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实践动手本领,让幼儿教育更加趣味化和实际化。
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研究报告
![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72c7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8.png)
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研究报告
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研究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的重要性,探讨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对小班幼儿进行收纳整理教育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小班幼儿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和意见。
研究结果:
1. 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儿童在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中更容易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2. 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根据观察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小班幼儿收纳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这包括:
- 给幼儿提供合适的收纳工具,如储物柜、抽屉等,以便他们能够有序地存放物品。
- 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例如定期安排整理时间,鼓励幼儿自
主整理自己的物品。
- 将物品分类整理,如将玩具按照种类分类放置,将书籍按照
主题分类归档等。
3. 小班幼儿收纳整理教育的有效性:
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小班幼儿收纳整理教育在提高幼儿整理能力方面是有效的。
教育者可以通过启发幼儿参与整理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分类整理的方法等方式来进行收纳整理教育。
此外,我们还发现,与小班幼儿一起进行收纳整理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结论: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收纳整理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适当的收纳工具、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和进行收纳整理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的培养。
建议教育者在日常教育中注重收纳整理的教育,为幼儿提供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整理玩具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整理玩具柜》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f370d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f.png)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整理玩具柜》含反思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整理玩具柜,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整理玩具柜展开的。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探究整理玩具柜的重要性;2.学习分类整理的方法;3.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
3、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
本节课创设的情境是教室中的玩具柜。
通过情境的设置,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理是重要的,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和合作的意义。
4、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活动1.向幼儿介绍玩具柜的位置和用途;2.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将玩具柜里乱七八糟的玩具取出放在地上。
步骤二:探究整理玩具柜的重要性1.提问:“你们经常玩玩具吗?你们会整理玩具吗?”2.引导幼儿讨论玩具乱放和整理后的区别;3.通过展示两个不同的玩具柜,让幼儿感受到整理玩具柜的重要性。
步骤三:学习分类整理的方法1.引导幼儿观察地上的玩具;2.指导幼儿将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3.告诉幼儿如何区分同种玩具;4.让幼儿自己尝试分类整理。
步骤四: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1.将幼儿分为小组;2.告诉幼儿要齐心协力地将玩具整理到玩具柜里,每个人都要有责任心;3.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形成合作精神;4.每个小组整理完成后,评选最整洁的小组。
5、教学反思本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1.整理玩具柜的步骤有些繁琐,小班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完成,需要在时间上适当作出调整,以保证活动达到预期目标;2.环节安排的过程不够流畅,需要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效率;总体来说,这是一节很有意义的小班数学教学活动,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给幼儿带来了愉悦的教学体验,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整理能力。
同时,本堂课反思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小班科学领域《整理玩具》认识里外教案
![小班科学领域《整理玩具》认识里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0603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4.png)
小班科学领域《整理玩具》认识里外教案活动目标: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感知和正确分辨物体的里面和外面。
2、能用“××在什么的里面(外面)”句型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3、喜欢操作活动并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教具:小房子木偶人花生学具:猫和老鼠的图片、里外盒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通过观察,感知和分辨物体的里面和外面。
1、通过观察,学习分辨里外。
出示积木拼接的小房子。
老师:你知道房子里住着谁吗?2、进一步感知里外。
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在哪里做早操?现在现在我们在?二、操作活动,能按要求把物体放在正确的位置,并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1、情景故事:猫和老鼠。
师:今天木偶人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还可以操作好玩的学具,学具在哪里?(学具在袋子里)想不想来玩一玩,请仔细听老师的要求。
(有礼貌双手接学具,轻轻说谢谢。
打开学具后把袋子伸展放到身后)2、教师讲故事,幼儿操作故事情景,在老鼠和猫变换位置时面向集体提问。
引导幼儿用“××在什么的里面(外面)”的话描述自己的操作。
故事:一只老鼠在盒子里吃奶酪,小猫在盒子外面拍皮球,小猫听到盒子里有“喀嚓喀嚓”吃东西的声音,是谁在里面?小猫跳进盒子里,小老鼠看到猫来来,赶快跑到盒子外面。
3、给听课的老师讲讲《猫和老鼠》的故事。
三、拓展游戏:木偶请客。
分辨三个物体的里外关系。
1、老师说花生的谜语,猜一猜木偶人带来的是什么东西。
2、游戏:在哪里?(1)老师手握花生,请幼儿猜测花生在哪只手里。
(2)幼儿互相做游戏。
3、品尝花生活动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吃花生的什么?花生仁在哪里?4、花生皮去哪?(花生皮放到到垃圾桶里。
)四、总结: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和里外有关,小朋友以后认真观察,我们与小木偶告别。
活动延伸:去看看教室外面有什么。
小班幼儿自主收拾玩具的实践探究
![小班幼儿自主收拾玩具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e55d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b.png)
小班幼儿自主收拾玩具的实践探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3—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新《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要求: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小班孩子刚入园,还没适应新环境,习惯规则也没能形成,他们常常状况百出,问题也是接踵而来……镜头一:“收玩具了,玩具宝宝要回家了。
”张老师提醒着孩子们收玩具。
豪豪、潇潇、希希好像没听到,还在自顾自地玩着;桃宝、跳跳、姚尧一听,赶紧把玩具一放搬起了椅子;果果、沐然、涵涵、威威几个“啊,啊,啊”地一边叫着一边把雪花片、管状积木胡乱地扒拉着,掉得满地都是;翕翕端着珠子的篮子转了几转,最后送到了益智区的柜子里;左左拿着剪刀问我:“这是放哪里的?”分析:孩子们刚入园,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于事物概念模糊不清,以感性认知为主,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除了几个上过托班的孩子,其他大部分孩子对于整理物品没有具体认知和意识。
都经过了解,父母普遍认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样样事情都代为包办。
有的家长即使提出整理的要求,但看到孩子那笨手笨脚整理的样子,也会感到不耐烦,边唠叨边替他整理。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依赖心理,事事甩在一边等别人去做,没有责任感。
策略:《指南》中建议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主动收拾玩具的好习惯,我们进行了以下措施:1.拍下收拾玩具的照片、视频,让幼儿观察并发现其中的问题。
组织他们一起讨论:玩具回不了家怎么办?为什么要把玩具送回家?等。
通过每天看照片、看视频、一起讨论,孩子们知道了收拾玩具很重要。
2.老师做好榜样,对班级里的物品都要固定位置摆放,让大家都知道物品摆放的固定位置,并且三位老师们都遵守“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
”的规则。
幼儿整理玩具小班教案
![幼儿整理玩具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9c0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3.png)
幼儿整理玩具小班教案教案标题:幼儿整理玩具小班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整理玩具的重要性和好处。
2. 培养幼儿整理玩具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协作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整理玩具的目的和好处。
2. 整理玩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协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玩具和游戏场地。
2. 教学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整理玩具”并讨论幼儿对整理玩具的看法和意见。
2. 引导幼儿思考整理玩具的目的和好处,例如: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更容易,房间更整洁等。
教学主体:3. 展示教学图片或幻灯片,介绍整理玩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例如:先将玩具分类,然后将每类玩具放入相应的盒子或篮子中。
4. 与幼儿一起实践整理玩具的步骤,鼓励幼儿按照分类整理自己的玩具。
活动拓展:5.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共享玩具区域进行整理。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和分享。
总结:6. 总结整理玩具的重要性和好处,并鼓励幼儿在家中也能自主整理玩具。
7. 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整理玩具的经验。
评估:8. 观察幼儿在整理玩具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能力表现。
9.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整理玩具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教学延伸:10. 在日常生活中,持续鼓励幼儿整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
11.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歌曲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幼儿对整理玩具的认识和兴趣。
注意事项:1. 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指导和鼓励,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整理玩具的方法。
2. 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辅导。
3. 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通过以上教案,幼儿将能够理解整理玩具的重要性和好处,培养整理玩具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并提高协作和社交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辅导,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小班建构区(我把玩具整理好)观察记录
![小班建构区(我把玩具整理好)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e794a6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4.png)
1.幼儿园要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 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2.小朋友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懂得收拾、整理,教师应及时表扬和鼓励。 3.多给孩子创造自由结伴、合作分享的机会,让孩子通过相互合作、互相帮助, 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在生活准备中指出,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 分类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引导幼儿学会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幼儿园和 家庭都应提供存放幼儿个人物品的设施设备,指导幼儿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 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通过整理玩具,幼儿能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他们需要意识到,玩完后需要将玩具放回原位,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整 理玩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从小培养这种习惯,幼儿能够逐渐形成自律和 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入学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育指导要点》指出,理解老师的任务要求,能向家长清晰 地转述并主动去做。在之前的游戏分享环节,已经点评两位小朋友的整理玩具的行 为,同时也希望他们继续保持。今天游戏结束,教师没有提醒两位小朋友,通过观 察,在区域活动材料整理上,轩轩有了物归原处的整理意识,但天天在这方面的能力 和意识比较欠缺,轩轩虽然有物归原处的意识,但他因为不懂得纸杯到底应该摆放 在哪里,怎么进行摆放,所以把纸杯扔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幼儿整理玩具观察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幼儿园为了幼儿的发展玩具种类丰富,数量也多。
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有利于培养孩子责任感,有利于形成孩子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通过共同整理玩具,还有利于培养孩子互助协作的精神,发展语言能力等。
因此,培养孩子整理玩具的行为习惯是有必要的,应从小抓起。
但是我在幼儿园发现小班幼儿整理玩具存在了一些问题。
有的幼儿会因为抢收玩具而发生冲突,也有部分幼儿不愿意整理玩具或者不会整理玩具。
小班幼儿因为入园时间较短、年龄比较小,主动整理玩具的习惯还未完全养成,所以抢收玩具、不愿或不会整理玩具的现象比较多。
笔者希望对小班幼儿整理玩具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观察法:研究者在幼儿园对小班幼儿整理玩具的行为进行观察研究。
三、案例及案例分析
案例一
角色游戏结束后,玩小吃店的幼儿把碗放在置物柜的最上面一层,碟子放在第二层。
然后小a把桌子上拿下来放在地上叠好放在碗的上面,又把厨师帽子塞在桌布和碗之间,小b把菜单从地上捡起来,随手放在碟子上。
分析:整理玩具并不是把玩具堆放在一起就可以的,而是一个简单的分类过程,可以通过整理玩具使幼儿的分类能力得到锻炼。
碗和碟子放在上层,而桌布、厨师帽子、菜单等放在下层。
小班幼儿刚刚接触分类,还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整理玩具中去。
案例二
某幼儿园小班,晨间活动时做操的音乐响起。
小a便跳下塑料“独木桥”,没等桥上的幼儿全部跳下来,小a就把独木桥的一头搬起来。
另外几个幼儿把独木桥的另一头搬起来,一起往器械室里走去。
这时候小b跑到小a旁边帮小a一起搬,小a说,“你走开,我搬得动。
”小b没讲话继续走在小a 旁边搬着“独木桥”。
小a便一把推开小b,小b被推开后,又跑到桥的中间搬。
器械室的门很窄,要走开几名幼儿才能进去,但没有人愿意放手。
分析:小班幼儿已建立起自己整理玩具的概念,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始萌芽,喜欢帮助老师做事。
但是,不懂得合作,也不会保护自己和同伴。
案例三
晨间活动时在玩桌面游戏。
老师宣布收玩具,小a拿着自己搭的机器人不断地在说:“我不拆,就这样放里面,我这个不拆。
”小b把自己搭的东西拆好放到篮子里后,一把抢过小a的机器人迅速地开始拆。
小a一直试图抢回自己的机器
人,一边用手去抢,一边大声叫:“我今天不拆,我告诉老师了。
”小b把机器人拆完放到篮子里,小a哭着说:“我去告诉老师了。
”便跑开了,小b把玩具篮子放回教室后面的格子里,一边走一边回头看老师在对小a讲话。
分析:收玩具时,小 b把自己搭的玩具拆了而小a不肯把自己搭的机器人拆掉,小b便把小a的机器人给拆了。
小a 因为自己辛苦搭的机器人被小b拆了,觉得很委屈,所以去老师那告状。
案例四
“请小朋友把玩具收好!”的话音刚落,搭建游戏的几名小朋友纷纷把手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在篮子里。
然后都搬椅子走了,老师看到玩具篮子还放在桌子上就问,“这一小组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收玩具?”这时,小a停下来说,“不是我拿的。
”另外也有两名幼儿跟着说,“也不是我拿的。
”小b说,“也不是我拿的,是小c拿的。
”听到小b的话后,小c慢慢吞吞的放下椅子走到桌子前搬走了篮子。
分析:虽然案例中四名幼儿都不愿意整理玩具,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已经知道“拿玩具的人负责送玩具”这一规则,而拿玩具的幼儿在老师的提醒下也去整理玩具了。
虽然还没养成主动整理玩具的习惯,但幼儿都知道规则的存在,没有发生哄抢,也都把自己玩的玩具放进了篮子里。
案例五
某幼儿园小班,小a刚进园老师就说,整理玩具我们下去做操。
于是小a放下手中的积木跑到玩雪花片的那里,看其他小朋友在整理,自己也抓了两把往篮子里放。
然后又跑到串珠游戏那里,把手伸到篮子里乱搅。
分析:幼儿不愿整理玩具通常都是因为不舍得拆掉自己搭的东西,还没玩到玩具或者游戏时间太短没有尽兴。
小a 虽然没玩到玩具,但老师宣布整理玩具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甚至去捣乱。
案例六
某幼儿园小班,“请小朋友把玩具收好。
”话音一落,小a 就很快把自己的积木推倒在地上,还把旁边小朋友的积木都推到,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积木一边扔一边紧紧地抓住筐,看见小朋友过来,小a还没等到积木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教室走,想送进柜子。
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分析: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对于整理玩具很好奇,在老师宣布整理玩具后都想整理因而发生了哄抢的现象。
幼儿的从众心理也导致他们看到别人搬筐子就都跑过去搬。
四、讨论: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幼儿在整理玩具时会有多种表现,它们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缺乏正确的分类概念。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整理玩具时通常会发生“乱放”的现象。
其实是因为小班幼儿还不太了解分类的概念,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整理,不知道同一类型的玩具应该放在一起。
例如案例六中的几名幼儿在整理小吃店时碗、碟子、桌布、厨师帽子等物品时就随便乱放,不明白把碗和碟子归为一类,桌布、帽子等归为一类。
2、缺乏良好的习惯。
例如案例五中小a在老师宣布整理玩具后不知道该干什么,甚至乱跑、到其他小组去捣乱。
案例四中的小c也是在老师的提醒下才去整理玩具,上述两名幼儿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都还没有养成,玩好玩具没有自己整理的意识。
3、缺乏充足的游戏时间
例如案例三中小a不愿拆掉自己搭的机器人,他觉得自己还没有玩够还想继续玩下去。
许多幼儿因为早上来得晚或做事的动作太慢,经常才开始玩玩具老师就宣布整理玩具。
没有充分的玩具时间,所以不愿整理玩具。
4、对整理玩具充满好奇,却又不懂谦让与合作
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对于整理玩具很好奇,有新鲜感和从众心理,一个幼儿在做什么,其他小朋友也学着做什么。
当小班幼儿建立起整理玩具概念的时候,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开始萌芽。
如案例一中,由于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对整理玩具这一行为都很有新鲜感,觉得很好玩,都想抢着去整
理,有些幼儿看见别的小朋友在整理,他们也跟着去整理,搬着筐都不肯放手。
五、反思
教师家长可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幼儿:
改变观念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整理起来也不像样,慢慢教孩子整理,还不如自己直接整理快。
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收拾玩具的习惯,如果“习惯成自然”那是非常可怕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是也,而孩子3—5岁是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幼儿整理的能力首先要改变老师和家长的观念。
利用榜样的作用和各种有趣的形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整理好玩具后,老师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给大家树立良好榜样,提高幼儿坚持整理玩具的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拟人化手段培养幼儿主动整理玩具的习惯。
比如:在收拾好后,老师把耳朵凑近玩具箱,说:“听听玩具在说些什么?”然后以玩具的口吻说:“谢谢小朋友,我们都回到自己家里了,真高兴!你们真是我的好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情境,利用故事、儿歌、表演等形式,让孩子知道整理玩具的必要性。
化枯燥为娱乐,把收拾玩具变成有趣的游戏来完成
单纯的整理比较枯燥,幼儿往往不喜欢整理,如果把它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幼儿就会十分乐意去做。
比如:“送玩具宝宝回家”;在玩具箱子上贴上小图画,贴上动物园的画表示放长颈鹿、狮子等小动物,贴车库表示放小汽车等,借机让孩子学习分类、归属;老师带头和小朋友比赛收拾玩具,慢慢地过渡到孩子之间进行比赛。
这样,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形式,孩子的兴趣提高了,就会主动整理玩具。
教会幼儿如何整理、归类,知道正确的摆放方法
很多情况下,孩子是因为不知道玩具该如何整理而放弃的。
因此,增加新玩具时,老师要告诉孩子如何整理和具体的摆放位置。
必要的时侯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带领孩子观看整理后的玩具,培养成功感
孩子年龄小,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需要老师的不断肯定,才能逐步建立自信心,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
因此,在孩子收拾玩具后,老师要带领孩子观看收拾后整齐的样子,用赞赏的口吻肯定孩子,比较整理前和整理后的模样,让大家亲眼看到明显的变化,建立成功感,树立自信心,为以后主动地整理玩具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