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一定的理性思维,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
不足:知识储备,前后联系综合分析存在不足。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了解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基本史实,努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观看《新闻联播》和上网学习写新闻报道,提高文字书写能力;认真观察《北伐进军形势图》,能准确说出北伐战争的对象和进军路线,努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慢慢养成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谈生活中的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突出重点,理解北伐战争在不断深入发展,认识北伐战争使国民革命达到高潮。
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的能力,注意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不同的见解,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观点。
二、黄埔
军校
【多媒体】
图片:黄埔军校
问题:概括出黄埔军校的概况。
【设置问题】简述孙中山伟大的一生。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
【多媒体】
显示孙中山照片,播放哀乐。
两个代表小记者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情况。扮演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角色,扮演孙中山的同学为开学典礼致词,然后记者采访孙中山。
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能够与同学合作学习,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孙中山的伟大功绩,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倾听不同的见解,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观点;在悼念孙中山过程中感悟他的爱国热情,学习他不屈的斗争精神,并进行内化、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学习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学习难点
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总之:孙中山不愧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悼念孙中山,默哀一分钟,感悟孙中山的伟大。
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黄埔军校办学特点的认识。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教会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感悟孙中山的爱国热情,注意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
三、北伐
战争
【多媒体】
播放视频:北伐战争
设问:注意北伐战争的基本情况(对象、战略方针、结果)

课学

呈现课标
【多媒体】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仔细阅读课标
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一、国民党
一大
【多媒体】
图片:国民党Leabharlann 大会场。设问:概括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概况和意义。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掌握基础知识。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布置“我是小记者”活动,帮助学生完成新闻报道
预习教材,发现疑难;参加“我是小记者”活动,观看《新闻联播》和上网学习写新闻报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字书写能力。
情景导入
播放《国民革命歌》
(文字和音乐同时展现)
聆听音乐
利用熟悉的旋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国民革命的目的。
②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过: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屠杀共产党员的刽子手。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列举史实,发表观点,倾听别人的观点。
记笔记,理解辩证观点,学会功过评价历史人物。
了解史实,认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和反人民的本质,及其对待共产党血腥手段。
培养学生慢慢学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人物,同时学会区别影视作品的娱乐功能和历史史实。
新课小结
指导学生设计板书
依据板书设计,完成新课小结。
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对革命的进程有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办法,享受成功的快乐。
课堂检测
1.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担任校长的是( D )
A.孙中山B.廖仲恺
C.周恩来 D.蒋介石
2.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D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
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1927年0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其政权的性质是( D )
A. 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B. 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 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4.毛泽东说:“孙中山……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以后,谁要想再做皇帝,就做不成了。”为了推翻清王朝,孙中山所作的努力是( C )
让学生关注时政和身边的事情,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把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之情。
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多媒体】
1.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 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情况。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哪些人的利益?
【设问】如何正确评价蒋介石。
【总结】辩证观点
功:①黄埔军校校长,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1. 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2. 1905年,在东京成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3. 1905年,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4. 1911年,号召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5. 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推动国共两党的合作。
①创办兴中会和同盟会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倡导三民主义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是指( B )
A. 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突然叛变革命
B.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C. 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被推翻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2课 国民革命(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
1.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理解认识:
属于识记层次要求。其中第一个课标内容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第二个课标内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表现,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多媒体】《北伐进军形势图》
【设置问题】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设置问题】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认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认真观察,讲解北伐胜利进军的概况。
阅读教材,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1.北伐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
2.作战方针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