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核心素养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
第1讲走进细胞
一、考纲要求: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并能运用细胞学说的内容解释细胞的生命现象
4.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难点: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考点一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一)知识梳理: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①]细胞和[⑦]生物圈。

(2)植物没有[③]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②]组织、器官、[③]系统这三个层次。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且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病毒。

(4)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④]种群;[⑥]生态系统由[⑤]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

3.多角度整合病毒的相关知识
归纳整合:
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拓展:
据图分析病毒的结构和特点
(1)HIV和T4噬菌体分别主要由什么成分构成?这些成分的合成场所在哪里?
提示HIV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T4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这些物质都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和相关结构合成的。

(2)HIV和T4噬菌体相比,变异性更大,原因是什么?
提示HIV的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3)HIV的最外层有脂膜包被,推测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怎样的?
提示依靠脂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以类似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

(4)噬菌体是专一侵染细菌的病毒,如果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T4噬菌体,该如何操作?请写出基本思路。

提示先用含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标记后的细菌培养T4噬菌体。

[特别提醒]
1.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2.病毒被认作生物主要是因为病毒能进行增殖,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碱基和核苷酸也各有4种。

4.分析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间关系的意义
(1)细胞→个体,体现了高等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历程,同时体现了生命的进化历程,即由单细胞进化到多细胞。

(2)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

(3)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辨析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面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 D )
A.各种细胞的生命活动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
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

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

下列关于“NDM -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核糖体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为获得大量的“NDM-1超级细菌”,可在体外用培养基培养
D.与人体细胞相比,“NDM-1超级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命题点二辨析病毒和细胞的关系
3.困扰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寨卡(Zika)病毒,已在我国发现多例感染者,目前已证实在34个国家境内有确诊病例。

该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其结构模式图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M蛋白、E蛋白二聚体经过酶解后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尿嘧啶和脱氧核糖等化合物
C.寨卡病毒的RNA分子含有遗传信息,利用分子杂交技术可帮助诊断人体是否患“小头症”D.寨卡病毒体内的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和比例既不断变化,又相对稳定
4.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D.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考点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知识梳理: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图1属于原核细胞,图2属于真核细胞(填“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2)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代表的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图1代表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写出图1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拟核;③细胞壁;⑤核糖体;⑥鞭毛。

(4)图1蓝藻细胞中无图2细胞中的⑥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5)列表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
(2)基本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揭示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知识归纳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特别提醒]
1.有关生物的两个“不一定”
(1)生物名称中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黑藻、红藻等都是真核藻类,常见的只有蓝藻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生物。

(2)生物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都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2.关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4个“不相等”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真核生物,如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2)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真核生物,如需氧型的原核生物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虽然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3)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低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4)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3.细胞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相统一的“七个”实例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辨析
1.下面关于绿藻和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绿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B.绿藻和蓝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蓝藻没有
D.绿藻和蓝藻的大爆发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2.(2017·大连一模)下列四种生物依次可表示噬菌体、肺炎双球菌、植物和动物的是( A )
A.甲、丁、丙、乙B.甲、乙、丙、丁
C.乙、丁、丙、甲D.甲、丙、丁、乙
3.(2017·哈尔滨六中模拟)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是生物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原核生物细胞无叶绿体,所以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命题点二细胞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综合分析
4.(2018·长沙调研)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小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它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没有关系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D.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发菜细胞虽具有叶绿素,但是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血红蛋白的形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D.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
6.(2017·佛山七校联考)有关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
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C.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
D.丁细胞的有氧呼吸被抑制会影响细胞对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
考点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解读
1.认识显微镜结构
2.操作步骤
[特别提醒]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点拨实验关键:
1.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细胞标本时的不同点
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推算
若视野中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考虑面积的变化,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如下: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
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

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

4.污物位置的判断
移动装片动―→在装片上
不动―→ 转动目镜动―→在目镜上
不动―→在物镜上
转换物镜消失―→在物镜上
不消失―→在目镜上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实验基础
1.(2017·鄂南高级中学摸底)用一台装有5倍目镜和10倍物镜的显微镜,观察一个面积为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视野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D )
A.2.4平方毫米B.8平方毫米
C.36平方毫米D.400平方毫米
2.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命题点二实验拓展
3.在10倍目镜、10倍物镜下测量钟形虫,测得虫长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0.8微米。

若换40倍物镜观察,所测得钟形虫长度的格数、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依次为( B ) A.960格、0.8微米B.96格、0.2微米
C.6格、3.2微米D.240格、0.2微米
4.若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共m个,则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看到的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为多少?若这m个细胞充满视野,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数目又是多少?
答案m
10
个;
m
100
个。

六、布置作业:
1.课时作业:P335-336
2.选做:讲义:P151重温高考,演练模拟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