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理解其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二、自主学习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是哪个?此次建交有什么意义?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万隆会议
三、解决问题
1、活动:嗨,班长要我把“外交基本准
则”贴到班级板报上,可是被我弄乱了,
急死我了,谁能帮帮我?
2、探究: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3、思考:“求同存异”中“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4、问题:什么是万隆精神?
5、知识迁移:想一想,“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四、课堂检测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互不侵犯原则
B.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日内瓦会议②与苏联建交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万隆会议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
3、概括我国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它就像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就像一位耀眼的明星,受到世人的追捧与尊敬,它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超越国界和时空被人们传唱。

问题:
(1)材料中第一个“它”指什么?材料中“他”指谁?材料中第二个“它”指什么?(2)一个美国记者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