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09-10学年第二学期高明区纪念中学高一级地理学案执笔:刘汉业审核:彭小清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交通布局内容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要发展轴。

如株洲、日本筑波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
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
演变。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3、交通运输的影响,对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至关重要。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大于,小于)平原。

4、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
的。

很多商业网点以最优为原
课题课型课时讲学时间班级姓名交通运输方式和
布局变化的影响
新课 1 第15周(2)一()班
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
路沿线。

大城市往往形成多个中心。

5、集镇也在要道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
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衰落与繁荣。

【课堂活动】
课堂探究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
(1)1949年以前影响株洲城市区
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49年以前
相比,有何变化?
①,
②。

(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探究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表示山区商业网点分布的是
图,表示平原商业网点分
布的是图。

(填左或
右)
(2)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 ___,形成原因是
________ _____ _。

(3)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__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A、B、C三处中,最容易发展成小型商业街的是
______________处,因为该处符合_____ __最优原则。

【达标练习】
1.武汉成为全国主要商业城市的条件是()
A.位于焦枝铁路干线和长江交汇处 B.是我国中部地区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C.是全国的重点直辖市 D.有便利的河道和铁路交通运输,农业发达,人口众多2、图中黑点表示某种地理事物,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
A.公共汽车站 B.加油站 C.超市 D.工厂
3、从图中信息判断,①、②、③、④四地中,距离该区域
中心城市最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国道走向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A.尽可能联系较多的经济据点
B.缩短线路长度,节省运营时间
C.降低筑路成本
D.少占耕地
下图是某城市交通线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市规划修建从甲到乙的铁路线,从造价、路程、环境
等方面考虑,在①、②、③、④四条待选线路中,你认
为较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该市规划建一个大型百货商场,在甲、乙、丙、丁四处
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据图判断7-8题。

7.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市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8.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②邻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课后反思】
高明大道的修建对高明聚落空间形态有何影响?
09-10学年第二学期高明区纪念中学高一级地理学案执笔:刘汉业审核:彭小清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交通布局内容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要发展轴。

如株洲、日本筑波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3、交通运输的影响,对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至关重要。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大于,小于)平原。

课题课型课时讲学时间班级姓名交通运输方式和
布局变化的影响
新课 1 第15周(2)一()班
影响4、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
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城市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

5、集镇也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
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衰落与繁荣。

【课堂活动】
课堂探究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
(1)1949年以前影响株洲城市区
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河流。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49年以前
相比,有何变化?
①街区面积明显扩大,
②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
明显。

(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
课堂探究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表示山区商业网点分布的是
左图,表示平原商业网点分
布的是右图。

(填左或右)
(2)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公路
或河流呈条带状分布_,形成原
因是山谷地区地势较平坦,但地形
狭窄,同时受水源与交通的影响_。

(3)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形成的原
因是山区与平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产的农产品种类与数量不同,从而导致了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形成商业网点。

(4)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_小__,原因是
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区际商品流通不易建立与发展_。

(5)A、B、C三处中,最容易发展成小型商业街的是B处,因为该处符合交通_最优原则。

【达标练习】
1.武汉成为全国主要商业城市的条件是( D )
A.位于焦枝铁路干线和长江交汇处 B.是我国中部地区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C.是全国的重点直辖市 D.有便利的河道和铁路交通运输,农业发达,人口众多2、图中黑点表示某种地理事物,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 B )
A.公共汽车站 B.加油站 C.超市 D.工厂
3、从图中信息判断,①、②、③、④四地中,距离该区域
中心城市最近的是(A)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国道走向平直的主要原因是(A)
A.尽可能联系较多的经济据点
B.缩短线路长度,节省运营时间
C.降低筑路成本
D.少占耕地
下图是某城市交通线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市规划修建从甲到乙的铁路线,从造价、路程、环境
等方面考虑,在①、②、③、④四条待选线路中,你认
为较合理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6、该市规划建一个大型百货商场,在甲、乙、丙、丁四处
中,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据图判断7-8题。

7.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市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C ) A.a B.b C.c D.d
8.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D ) ①穿越河流②邻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课后反思】
高明大道的修建对高明聚落空间形态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